緊張刺激的奧運會平衡木項目裡,運動員可以在只容得下一隻腳走路的平衡木上,完成各種高難度動作,並能保持平衡穩定而不掉落。這是為什麼呢?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動手,製作一隻無論放在哪裡,都能完美保持穩定的「平衡鳥」。讓我們一起探尋物體能夠保持平衡的秘密吧!
材料準備:
筆、卡紙、回形針、剪刀
實驗步驟:
1.將卡紙從中對齊,並在一側用筆畫出小鳥一半的輪廓。
(1)
2.用剪刀沿線裁剪下來。
(2)
3.將小鳥展開。
(3)
4.用手捏出小鳥向下勾的嘴巴,翅膀向兩邊折一折。現在的小鳥還沒有掌握好平衡,小鳥嘴巴放在手指上,小鳥會從手上滑落。
(4)
5.將回形針夾在小鳥的翅膀上,要注意左右翅膀的回形針數量和位置必須一致。
(5)
6.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將小鳥嘴巴放在鉛筆頭上,現在小鳥可以保持平衡,不會掉落。
(6)
7.將小鳥嘴巴放在橢圓形的面上,小鳥也可以保持平衡,不會掉落。
(7)
實驗原理:
「平衡鳥」之所以會平衡,是因為添加回形針後,重心由鳥身體中部前移到鳥嘴巴,也就是說整隻鳥實際的重心在嘴尖這點的下方。把鳥嘴巴放在手上或其他地方,就像一個籃子掛在手指上一樣,鳥就能夠穩穩地被託住。
平衡木運動員能在平衡木上完美展現各種高難度的體操動作,也是因為運動員能很好掌控自己的重心。
來源:《山西教育》(幼教)雜誌2017年10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