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在鹽鹼地上創造了奇蹟 形成自己的特色

2020-11-24 齊魯網

  原標題:濱州在鹽鹼地上創造了奇蹟 形成自己的特色

  濱州日報訊  9月18日,來濱州市檢查驗收國家園林城市創建工作的專家組分成四個組對濱州市進行了深入細緻的檢查。18日下午,濱州市召開創建國家園林城市交流座談會,聽取了專家對濱州市創城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稽查辦副主任俞濱洋,市委副書記、市長崔洪剛,市領導曹興寬、孫承志、胡紅兵、王瑜、趙建明參加座談會。

  專家組表示,濱州良好的人居環境讓人印象深刻,一座「黃河三角洲中心名城」正在冉冉升起。創城是一項系統工程,在創城工作中,濱州市工作目標明確,創建工作尊重規劃認真實施、紮實推進,形成了部門協調合作、上下聯動的格局。濱州城市建設尊重自然、尊重歷史文化、尊重人的需求,構建起了良好的綠地系統,公園綠地明顯增多,提升了城市生態和人居環境。特別是運用科技創新成果,克服當地惡劣條件,實現增綠,將河流湖泊融入到園林建設中,形成了濱州自己的特色,在鹽鹼地上創造了奇蹟。希望濱州繼續努力,加強林蔭路建設,建立園林建設的長效機制,儘快向生態園林城市標準邁進,讓濱州城市更加美好。

  崔洪剛說,專家組既對我們的工作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也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點評,並提出了很多針對性和指導性很強的意見建議。我們將以此次驗收為契機,認真總結梳理,對好的方面繼續發揚、努力提高,對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將認真反思,制訂方案,逐一落實整改。我們將始終保持創一流的標準不改變,爭第一的幹勁不鬆懈,進一步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加大投入,強化相關機構建設,瞄準國家生態園林城市這一更高目標來抓好城市建設和管理,努力把濱州建成天藍地綠、風清水淨的生態園林型城市。

    (記者 裴慶力 通訊員 劉錫明 劉麗萍 吳成波 報導)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

)、撥打新聞熱線0543-2210313,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

)提供新聞線索。

齊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山東廣播電視臺下屬21個廣播電視頻道的作品均已授權齊魯網(以下簡稱本網)在網際網路上發布和使用。未經本網所屬公司許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東省廣播電視臺下屬頻道作品以及本網自有版權作品。

2、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以及由用戶發表上傳的作品,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可聯繫本網,本網確認後將在24小時內移除相關爭議內容。

詳細聲明請點擊進入>>

相關焦點

  • 【兩會時間】全國人大代表沈志強:建議加大「鹽鹼地+畜牧業」政策...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近14億中國人的飯碗,必須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要穩定糧食產量,加快農業科技改革創新,大力發展現代種業,實施地理標誌農產品保護工程,推進農業全程機械化。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濱州畜牧獸醫研究院院長、書記沈志強表示,當前,隨著國內城市化進程持續加快,堅守18億畝耕地的紅線已經被突破。
  • 鹽鹼地上的新模式:勝偉草牧產業示範園究竟好在哪?
    這源自於對鹽鹼地的一份特殊情懷,更是對中國當下農業發展的深度思考和理解。王勝的祖籍在濱州一帶貧瘠的鹽鹼地上,兒時的記憶裡,那裡糧食產量非常低,農民吃不飽飯,只能外出「逃荒」。 而18億畝耕地紅線外,中國有超20億畝的鹽鹼地存量,如果將鹽鹼地加以改造,最受益的就是這些地區的老百姓。改造鹽鹼地,不僅能創造產值、扶貧致富,還能修復生態,是一項利國利民、造福子孫後代的事。
  • 鹽鹼地的形成原因_天極網
    土地的鹽鹼化過程是伴隨著人類發展進步的進程的,它與人類的生存、活動以及農業的規劃和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繫,同時鹽鹼地的存在又反過來作用於人類的發展和生存,影響經濟的發展。對於鹽鹼地的形成原因和機制,一般認為有一下幾點。
  • 鹽鹼地原土改良技術:創造新土地
    但我告訴你我腳下的土地幾年前含鹽量曾達到3.5%(超過6‰即為重度鹽鹼地),你是否會驚訝?  我生長在人造海島曹妃甸工業區6+試驗地塊,與「希望之舟」(納潮河大橋)隔河相望。我的家園不大也不算小,長1000米、寬50米,我與國槐、欒樹、合歡、黑松、紫薇、海棠、木槿、金銀木等其他植物生活在一起,在這片由渤海底積淤泥吹填成的灰土抹上一筆鮮豔的綠色——我們是這片鹽鹼地原土上最早的植入者。
  • 鹽鹼地「種植」塑料大棚「不毛之地」成為現代農場
    受訪者提供了本報記者馬文哲的照片「特別愛好者」,王言彬「在不適合農作物生長的鹽鹼地種植蔬菜有其固有的缺點」。然而,山東農業大學和青島農業大學的兩位「教授」發揮了他們獨特的技能,實現了在鹽鹼地「種植」溫室、葡萄和食用菌的「奇蹟」。從象牙塔到鹽鹼地,戰場的轉變考驗著大學教授。然而,科技特派員的地位是一項沉重的責任,這也意味著即使面臨巨大的挑戰,他們也必須克服困難,做點什麼。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鹽鹼地上的奇蹟!江蘇沿海開發重點項目...
    昔日鹽鹼地,一年變良田!10月8日,記者在鹽城東臺市沿海的條子泥條北墾區看到,昔日的鹽鹼地變幻出一望無際的稻田。湛藍的天空下,黃燦燦的稻穗,與田埂上火紅的鹽蒿和遠方成排的風力發電機組,組成了這個秋天裡最美的詩篇。
  • 「水泡子」聽過嗎 大草原上的「鹽鹼地」鹽鹼地上的「大草原」
    去過大草原的應該知道,在綠油油大草原上卻零散分布著或大或小的片狀鹽鹼地,有的甚至肉眼望不到邊,初見者肯定很驚訝吧比較著名的烏蘭布統草原上的「將軍泡子」你肯定聽過,草原上的泡子,是草原中的低洼地區,這些地區長期積水,積水又成為地下礦物鹽分與表土的交流媒介。當蒸發旺盛的時候,表層水分蒸發完了,就會使表土中的水往上運動,土壤下層的鹽分也隨之上升,礦物鹽分就帶到表土中停留著從而形成鹽鹼化地塊。
  • 中科院鹽鹼地治理開發研究網絡初步形成
    鹽鹼地項目於今年上半年正式啟動,在原有研究工作的基礎上,針對我國4類典型鹽鹼土分布區——東北半溼潤-半乾旱草原-草甸鹽漬土區、黃河中上遊半乾旱-半漠境鹽漬區、「甘、蒙、新」乾旱-漠境鹽漬區、「青、新」極端乾旱漠境鹽漬區的鹽鹼地,研究以節水灌溉技術為主要水鹽調控方法的快速、高效、低成本鹽鹼地治理開發機制和關鍵技術,建立系統的技術體系,為「守住全國耕地不少於18億畝這條紅線」提供後備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的有效技術和現有灌溉耕地的次生鹽漬化防治技術
  • 衛星在中國拍到奇觀,聯合國:向中國學習,法:中國在創造奇蹟
    畢竟很多東西我們自己在地球上,是根本察覺不到的。衛星在中國拍到奇觀,聯合國:向中國學習,法:中國在創造奇蹟。這個拍到的其實就是中國,植被覆蓋率的變化,經過對比,發現中國沙漠地區突然出現了大片綠色。 而地球上也不僅僅是中國一個國家擁有沙漠,因此這其實不僅僅對中國有益處,特別是綠化後變成了森林,對於地球二氧化碳的減少是有很大作用的,而且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如果能夠消滅沙漠,對於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也是有一定益處的。
  • 利津鹽鹼地上建起智慧化田間工廠
    張會東說,他所在的柏茂張村以前因為農田鹽鹼化嚴重,大部分年輕人進城務工,年紀大的靠種植棉花、玉米等抗鹽鹼農作物維持生計,如今,經過土地流轉,村裡在鹽鹼地上建起智慧化蔬菜大棚,村民變身「合伙人」,收入翻了翻,日子也更有奔頭。鹽鹼地上建大棚,首先要克服土地鹽鹼化的問題,讓果蔬種得下。
  • 我國鹽鹼地的治理與農業高效利用
    1.3 我國鹽鹼地資源的整體治理利用現狀據鹽生網統計,我國目前已形成諸多水利工程、生物、農藝、化學等鹽鹼地治理利用綜合技術,並在各鹽鹼區形成了一些區域特色明顯的關鍵技術,如東北鹽鹼區的種稻洗鹽改鹼技術、西北鹽鹼區的膜下滴灌技術、濱海鹽鹼區的「上覆下改」控鹽培肥技術、中北部鹽鹼區的生物節水農藝技術
  • 濱州職業學院:創辦職業教育工作室 探索職教特色發展新模式
    全國職業教育活動周Logo  走進「魯彬之」工作室,桌面上陳列著工作室曾經取得的各種成就。  而這些工作室,只是學校探索特色發展新模式的一個縮影濱州職業學院在不斷探索、挖掘自己的辦學特色。  深化產教融合,打造校企命運共同體。
  • 濱州實驗學校一年級十班開展足球特色活動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近年來,濱州校園足球運動開展得如火如荼,濱州實驗學校各班級也根據自身特點開展了各種各樣的特色校園足球活動。濱州實驗學校一年級十班快樂雛鷹足球隊就是在校園足球大潮中成立的一支班級足球隊,球隊以本班學生為班底,球員選拔主要以興趣愛好為主。自成立以來,該隊利用課餘時間開展了多種多樣的特色活動,通過開展活動既提高了球隊的實力,也讓班級內越來越多的學生喜歡上了足球這項運動。趕緊跟小編一起來認識一下這支班級球隊吧!
  • 濱州北海「在最美的宣紙上描繪最美的...
    在2020年的濱州,說北海經濟開發區自然環境艱苦依然不為過——10年前建區之初栽植下的樹木個頭沒見長几釐米,狂風中的空氣依然是鹹鹹的。然而,10年間,從苦海沿邊零起步,在北海這片區域的黨員幹部職工從未停止過艱苦卓絕的奮鬥和殫精竭慮的探索。他們創造出了自己都難以想像的輝煌,高端鋁業、高端化工已成集群效應,如今他們毅然堅定地樹立起建設「高質量發展的一流開發區」的新目標!
  • 鹽鹼地就是寸草不生?能種出有機蔬果的鹽鹼地你見過嗎?
    而鹽鹼地顯然是不適合農業種植的,在我們的固定印象中,鹽鹼地似乎是一片沒有太大用處的土地,基本沒有人會想到用它來進行農業生產。而現在,多處看似無用的鹽鹼地已經被用來發展有機農業,並且進行得有聲有色。
  • 鹽鹼地上生長的新希望,農業科技浮現「大安模式」
    今年7月份,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省考察時指出,要把保障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鬆抓好糧食生產,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在探索現代農業發展道路上創造更多經驗。面對農業振興的時代邀約,吉林省大安市如何實踐?
  • 濱州醫學院新生開學典禮 寄語學子「許青春以奮鬥 賦生命以意義」
    今天的你們,是濱醫校園中最靚麗的風景、最新鮮的血液、最蓬勃的力量,歡迎大家加入濱州醫學院大家庭!相信不久,大家一定會愛上濱醫,因為濱醫是一所具有文化底蘊的大學,是一所具有時代擔當的大學,是一所具有卓越追求的大學。當前,學校正乘著國家「雙一流」建設的東風,以省一流學科臨床醫學為引領,積極構建大康復教育體系,著力在建設優勢突出特色鮮明高水平醫科大學的道路上闊步前進。
  • 為什麼要治理鹽鹼地?如何治理鹽鹼地?
    為什麼要治理鹽鹼地?如何治理鹽鹼地? 提到鹽鹼地的時候,很多人第一個想法就是「如何治理鹽鹼地」;改良或者肥料企業的第一想法就是「我們可以改良鹽鹼地或者我的產品是抗鹽鹼的」。
  • 壹粉濱州|贊!濱州如何發展?壹粉借《孫子兵法》就事論「勢」
    孫子認為,善於打仗的人,總是先創造條件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然後捕捉戰機戰勝敵人。使自己不被戰勝,其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敵人能否被戰勝,在於敵人是否給我們以可乘之機。換言之,使自己不被戰勝關鍵在於自己的優勢,使敵人被戰勝的重點在於把握時機。善戰者只有明勢、懂勢,才能蓄勢、御勢。
  • 綠色發展要聞|塞罕壩奇蹟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創造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這一點在塞罕壩奇蹟創造過程中得到了鮮明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