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治理鹽鹼地?如何治理鹽鹼地?

2020-11-24 騰訊網

為什麼要治理鹽鹼地?如何治理鹽鹼地?

提到鹽鹼地的時候,很多人第一個想法就是「如何治理鹽鹼地」;改良或者肥料企業的第一想法就是「我們可以改良鹽鹼地或者我的產品是抗鹽鹼的」。但是我們為什麼要改良鹽鹼地,甚至什麼是鹽鹼地和如何改良鹽鹼地,這些基本問題都沒有搞清楚。針對這個問題和情況,我簡單談一點關於鹽鹼地改良和利用的理解。

第一、為什麼要改良鹽鹼地?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國家穩定和安全的基石。耕地是農業生產的基本要素,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耕地數量的多少和質量的高低,直接關係到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鹽鹼土是我國最主要的中低產土壤類型之一,我國鹽鹼土分布廣泛,從溼潤的太平洋沿岸的東海之濱至乾旱的準噶爾盆地、極乾旱的塔裡木盆地,從熱帶的海南島、南沙群島到寒溫帶的呼倫貝爾草原、松嫩平原,均有大量的鹽鹼土分布。

然而,由於漫長的歷史進程中,自然或人為作用使得很多土壤出現鹽鹼化的趨勢,從而不利於作物的生長發育,影響正常的農業生產,特別是中國西北地區土壤的鹽鹼化程度非常嚴重。土壤鹽鹼化是一個世界性問題。世界大約20%的灌溉農業用地受到鹽鹼化的影響,我國約有1億hm2鹽鹼土壤,乾旱、不合理耕作、落後的排水設備、設施栽培等因素導致土壤次生鹽鹼化日益加重。而土地的有限性決定了人們有必要對鹽鹼土壤進行修復研究與實踐,從而修復改良鹽鹼土壤,使之適宜農作物的生長發育,便於農業耕作,提高區域經濟,促使區域社會發展。

簡單一句話:耕地有限,鹽鹼地是資源,但其影響作物生長,所以我們要改良。

1、但是如果發展時候的制約條件不是土地資源?我們是否還要改良?或者資金限制同樣嚴重的時候,我們改良投入是否減少?

2、如果土壤鹽鹼度對作物影響不是那麼厲害的話,我們是否需要改良?如果鹽鹼地可以通過喜歡鹽鹼的植物利用我們有沒有必要改良或者我們到底選擇改良還是利用呢?3.這個土地的鹽鹼成因和改良成本是多少,你的投入產出比是否合適?

以上三個問題考慮完了,再考慮一下我們為什麼要改良鹽鹼地。

第二、什麼是鹽鹼地?

土壤中含有過多的鹽鹼成分,對農作物有危害的土地。在土壤學中,把這類土壤稱為鹽漬土、鹽鹼土、鹽土、鹼土、鹽鹼化土壤或者鹽鹼地。

概念:在各種自然環境因素和人類活動因素綜合作用下,鹽類直接參與成土壤形成過程,並且以鹽(鹼)化過程為主導作用而形成的,具有鹽化層或鹼化層,土壤中含有大量可溶鹽類,從而抑制作物正常生長的土壤,稱為鹽鹼土。廣義上的鹽鹼土是民間對鹽土和鹼土的統稱。鹽土和鹼土是指土壤含有可溶性鹽類,而且鹽分濃度較高,對植物生長直接造成抑制作用或危害的土壤。群眾則稱為鹽鹼地。在形成鹽漬土的過程中,土壤鹽漬化過程起主導或顯著的作用,各種類型鹽鹼土的共同特性就是土壤中含有顯著的鹽鹼成分,具有不良的物理化學性質,致使大多數植物的生長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甚至不能生長成活。當土壤表層或者亞表層中的水溶性鹽類累積超過0.1%或者0.2%(富含石膏條件下),或土壤鹼化層的鹼化度超過5%,就屬於鹽漬土的範疇。狹義的鹽鹼土是指既鹽化又鹼化的土壤。鹽土:受中性鈉鹽(主要是氯化鈉和硫酸鈉)影響的土壤;鹼土:受鹼解鈉鹽(碳酸鈉、碳酸氫鈉、矽酸鈉)影響的土壤。

簡單一句話,土壤鹽鹼過多影響作物生長的土地,但是鹽鹼地一定要分清楚鹽地和鹼地。

第三、鹽鹼土改良應遵循的原則是什麼?

防治土壤鹽鹼化的途徑和措施很多,但綜合防治最為有效,實踐證明,實行綜合防治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以防為主、防治並重。土壤沒有次生鹽漬化的地區,要全力預防。已經次生鹽漬化的灌區,在當前著重治理的過程中,防治措施同時採用,才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得到治理以後,還要堅持以防為主,已經取得改良效果才能得到鞏固、提高。

(2)水利先行、綜合治理:「鹽隨水來,鹽隨水去」。水既是土壤積鹽或鹼化的媒介,也是土壤脫鹽或脫鹼的動力。控制和調節土壤中水的運移是改良鹽鹼土的關鍵,土壤的水的運動和平衡是受地面水、地下水和土壤水分蒸發所支配的,因而防治土壤鹽鹼化必須水利先行,通過水利改良措施達到控制地面水和地下水,使土壤中的下行水流大於上行水流,導致土壤脫鹽,並為採用其它改良措施開闢道路。

(3)統一規劃、因地制宜:土壤水的運動是受地表水和地下水所支配的。要解決好墾區水的問題,必須從流域著手,從建立有利的區域水鹽平衡著手,對水土資源進行同意規劃、綜合平衡,合理安排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開發利用,建立流域完整的排水、排鹽系統。

(4)用改結合、脫鹽培肥:鹽鹼地治理包括利用和改良兩個方面,二者必須緊密結合。治理鹽鹼地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得高產穩產,把鹽鹼地變成良田,為此,必須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脫鹽去鹼,二是培肥土壤。不脫鹽去鹼,就不能有效地培肥土壤和發揮土壤的潛在肥力,亦不能保證產量;不培肥土壤,土壤的理化性質不能進一步改善,脫鹽效果不能鞏固,也不能高產。可見兩者密切相關,並是建設高產穩產田的必由途徑。

(5)灌溉與排水相結合:充分考慮水資源承載力,實行總量控制,協同區域灌溉和排水需求,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實行灌溉與排水相結合。實行灌溉洗鹽和地下水位控制相結合,即實行灌溉洗鹽,同時控制地下水位過高而引發新的次生鹽鹼化。

(6)近期和長期相結合:防治土壤次生鹽鹼化,必須制訂統一的規劃;所採取的防治措施,一方面要有近期切實可行的內容,另一方面要有遠期可預見的方向和目標。只有近期和遠期相結合,土壤次生鹽漬化防治才能取得成功。

第四、如何改良鹽鹼地?

經過幾代土壤科學家的努力,在鹽鹼土改良方面已經形成以因地制宜、相互結合、綜合治理為基本原則,水利工程、生物修復、農業耕作、改良劑應用相結合為主要手段的一系列改良方法和經驗。

(1)鹽鹼土水利工程改良措施

「鹽隨水去,鹽隨水來」是鹽水的運動規律,水利改良措施包括排水措施;豎井排灌; 噴灌洗鹽; 放淤壓鹽。

(2)鹽鹼土農業耕作改良措施包括: 平整土地; 培肥抑鹽改土;深翻抑鹽; 振動深松;種稻改鹽; 植樹造林改良鹽鹼土。

(3) 鹽鹼土改良的生物學措施

目前,生物學措施改良鹽鹼土所利用的方法一般有:

直接利用鹽生植物改良鹽鹼土,直接利用野生抗鹽植物進行鹽鹼地的改良;

利用抗鹽牧草改良鹽鹼土;

利用耐鹽鹼灌木改良鹽鹼土;

抗鹽農作物改良鹽鹼地。

(4)化學改良及鹽鹼土改良劑的研究應用。現在的鹽鹼土改良劑主要有以下三類物質:

含鈣物質,如石膏、磷石膏、石灰等,主要以鈣代換Na+為改良機理;

酸性物質,如硫酸及其酸性鹽類、磷酸及其酸性鹽類,主要以中和鹼為改良機理;

有機類改良劑,如傳統的腐殖質類(草炭、風化煤、綠肥、有機物料)、工業合成改良劑(如施地佳、禾康、聚馬來酸酐和聚丙烯酸)、工農業廢棄物等。

作者:新疆農墾科學院梁飛副研究員,其他平臺轉載聯繫作者授權。

本文部分內容節選自梁飛、李智強、張磊共同主編的《鹽鹼地改良技術實用問答及案例分析》一書。

文章來源:糧肥水肥 梁飛談水肥 ,作者梁飛

相關焦點

  • 我國鹽鹼地的治理與農業高效利用
    不同類型的鹽鹼地是我國重要的現實和潛在農業資源。在當前堅持「糧食安全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形勢下,鹽鹼地治理與農業利用在確保穀物基本自給、保障口糧絕對安全、保持現有耕地穩定和嚴防死守耕地紅線等方面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
  • 布小林:堅持因地制宜 推進鹽鹼地科學治理
    布小林:堅持因地制宜 推進鹽鹼地科學治理 發布日期:2019-11-07 07:23 瀏覽次數:
  • 中科院鹽鹼地治理開發研究網絡初步形成
    中科院西部行動計劃(二期)項目「我國北方鹽鹼地節水灌溉水鹽調控機理及治理開發技術研究與示範」(以下簡稱「鹽鹼地項目」)研究工作交流會近日在寧夏召開,來自項目承擔單位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和地方協作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業綜合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平羅縣農業綜合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等單位的
  • 專家提出旱區鹽鹼地治理新模式—新聞—科學網
    與會專家鹽鹼地管理、治理技術進展、基於水鹽雙分離的治理新技術、治理經驗與存在問題等中心議題進行深入討論。   會議執行主席之一、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員王飛在會議報告中提出了「減少區域水損失,低耗水充分洗鹽,集約化水鹽分離,水土資源高效利用」29字旱區鹽鹼地治理新模式 。
  • 鄧健委員:開展國家級百萬畝鹽鹼地治理利用試點示範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14日電(記者 高峰 王卓) 「白城市位於吉林西部,地處世界三大蘇打鹽鹼土集中分布區之一的東北松嫩平原鹽鹼土區,鹽鹼地面積達585萬畝,以中重度鹽鹼地為主,佔全市國土面積的15%。」
  • 「微生物-納米整合技術」將為我國鹽鹼地治理提供科技支撐
    9月23日,中農煦豐鹽鹼地治理吉林省院士工作站正式成立,這標誌著治理鹽鹼地新技術——「微生物-納米整合技術」將為治理鹽鹼地新技術研究推廣提供科技支撐。公司以吉林大學植物科學學院和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為依託,以首席科學家張世宏教授為核心,由多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和研究人員組成的研發團隊,經過多年潛心研究和反覆試驗,研製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治理鹽鹼地新技術——「微生物-納米整合技術」,為成功解決鹽鹼地改造過程中反覆出現的返鹽鹼和容易造成次生汙染難題提供有效解決方案。
  • 「鹽鹼地種菜」:中國西部農民探索土地治理初見成效
    (原標題:「鹽鹼地種菜」:中國西部農民探索土地治理初見成效) 新華社蘭州
  • 造良田 提方案:區域鹽鹼地治理破題在望
    大安市位於吉林省西部,是松嫩平原鹽鹼地分布集中程度和鹽鹼化程度最高的地區之一。在大安市考察期間,恰逢「吉林省西部鹽鹼地改良暨鹽鹼地中低產田綜合利用學術研討交流會」在吉林省松原市召開,胡樹文在會上介紹了他們團隊的鹽鹼地改良方法及其效果。今年是記者連續三年見證胡樹文團隊對松嫩平原鹽鹼地改良的效果。
  • 農業農村部:將研究制定鹽鹼地治理相關國家標準
    2020.09.17 11:15【農業農村部:將研究制定鹽鹼地治理相關國家標準】據農業農村部9月17日消息,農業農村部在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1875號(資源環境類112號)提案答覆摘要中稱,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聯合有關部門
  • 關於印發《土默特左旗5000畝鹽鹼地改良生態治理
    各有關單位:現將《土默特左旗5000畝鹽鹼地改良生態治理示範項目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土默特左旗5000畝鹽鹼地改良生態治理示範項目實施方案為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步伐,2017年,旗政府委託寧夏農業勘察設計院編制全旗鹽鹼地改良規劃,並選定蒙貝利牧場周邊5000畝土地作為鹽鹼地改良試點,擬通過鹽鹼地改良項目實施
  • 造良田 提方案:區域鹽鹼地治理破題在望—新聞—科學網
    在大安市考察期間,恰逢「吉林省西部鹽鹼地改良暨鹽鹼地中低產田綜合利用學術研討交流會」在吉林省松原市召開,胡樹文在會上介紹了他們團隊的鹽鹼地改良方法及其效果。 今年是記者連續三年見證胡樹文團隊對松嫩平原鹽鹼地改良的效果。
  • 【中國科學報】「掌控」鹽鹼地
    「有些當地農民理解了這項科研工作對生態修復、鹽鹼地改良的意義之後,非常配合我們的工作,還經常給我們送飯。」王志春對此記憶猶新。  這項工作取得的成果很難用SCI論文形式予以體現。所以,王志春常對團隊成員說,大家要儘量做好、做紮實,這既是對科研工作的尊重,也是對農民朋友期待的回報。  功夫不負有心人。
  • 內蒙古眾誼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採用微生物技術治理鹽鹼地
    內蒙古眾誼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採用微生物技術治理鹽鹼地和汙水處理工程  (二)對鹽鹼地改良的作用  鹽鹼地改良基地  內蒙古眾誼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微生物有效降低土壤的含鹽  治理後種植水稻  二、 「零菌」微生物生態循環法處理生活汙水
  • 鹽鹼地改良的悖論—新聞—科學網
    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黑龍江省北方鹽鹼地開發利用研究所研究員王君表示,無論從改善環境和增加耕地,還是增加糧食產量角度,改良鹽鹼地都是必要的。 上世紀80年代,我國科技工作者為黃淮海地區鹽鹼地治理付出長期艱苦的代價,並為黃淮海平原大面積增產豐收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這場農業科技領域的「黃淮海戰役」引發社會的廣泛關注。
  • 鹽鹼地原土改良技術:創造新土地
    因此,對於農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生態環境保護、乃至國土治理,找到合適的鹽鹼地處理技術,其迫切意義不言自明。  「在鹽鹼地上種東西並不難,挖坑、換土,短期內肯定能種活。但那不叫治理,真正的難在低成本和成活率。」劉紹斌說自己治理鹽鹼地有三個原則,一不能破壞生態環境,二要低成本,三要實現本地土壤改良的穩定和可持續性。
  • 鹽鹼地用上「吸塵器」,一舉多得
    康紹忠說,大約7000萬畝耕地每年要消耗150億立方米的水,這對於乾旱地區是極大的用水壓力。而且,用大水漫灌的『漿洗』法,不僅浪費水,幾年後還需要再次衝洗。「人們需要一種資源節約型、治理長效型、資源匹配型,生態友好型的鹽鹼地治理理念和方法。」王飛呼籲。
  • 鹽鹼地用上「吸塵器」,一舉多得!
    康紹忠說,大約7000萬畝耕地每年要消耗150億立方米的水,這對於乾旱地區是極大的用水壓力。而且,用大水漫灌的『漿洗』法,不僅浪費水,幾年後還需要再次衝洗。  「人們需要一種資源節約型、治理長效型、資源匹配型,生態友好型的鹽鹼地治理理念和方法。」王飛呼籲。
  • 鹽鹼地變"金土地",種水稻一年收入超2億元!
    東營市200多萬畝鹽鹼地,鹽分主要以氯化鈉為主。土壤中高濃度的氯化鈉會導致各種植物根系死亡或萎縮。採訪時,記者就看到鹽分控制比較好的玉米地,玉米已經長到1人高,但附近這個地塊由於鹽分濃度偏高,玉米只長了10釐米的高度。因此,如何控制鹽分,就成了開發鹽鹼地至關重要的問題。
  • 全國人大代表、金正大董事長萬連步:加快鹽鹼地改良,保障糧食安全...
    當前,我國在鹽鹼地改良、鹽鹼地資源、鹹水、微鹹水的改良利用上仍然存在盲目性,對如何充分利用這些條件進行改良認識嚴重不足。對鹽鹼地的改良利用沒有形成高度重視,在許多地方,鹽鹼地的改良還沒有作為一項重點任務,也沒有科學統一的規劃。
  • 鹽鹼地鹽生植物改良研究與分析
    鹽漬土的改良利用是一項艱巨且複雜的生態工程,目前,國內外常用的鹽鹼地治理措施主要有水利工程措施、物理覆土改良、化學改良和生物改良等。  多年的研究證明:在治理鹽鹼地的各項技術措施中,生物措施被普遍認為是最有效的改良途徑。由於生物改良目前還主要處於研究階段,以下就其中的鹽生植物改良鹽鹼地的相關研究進展進行評述,以期為鹽鹼地的改良或研究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