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小林:堅持因地制宜 推進鹽鹼地科學治理

2020-11-24 中國內蒙古

布小林:堅持因地制宜 推進鹽鹼地科學治理

發布日期:2019-11-07 07:23

瀏覽次數:

布小林深入旗縣調研鹽鹼地改造工作時強調堅持因地制宜 推進鹽鹼地科學治理

      

       11月5日,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布小林深入呼和浩特市託克託縣綠色循環農業示範基地調研鹽鹼地改造工作。

  11月5日,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布小林深入呼和浩特市託克託縣和土默特左旗、包頭市土默特右旗、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調研鹽鹼地改造工作。

  託克託縣綠色循環農業示範基地採取鹽鹼治理、秸稈有機肥還田等綜合措施,對土壤進行改良。土默特左旗通過土地流轉,由國有公司統一實施鹽鹼地改造。布小林走進田間,詳細了解土壤改良和產業發展情況。她強調,要充分利用當地自然條件,強化技術支撐,紮實做好鹽鹼地改造工作,推進綠色發展,增加農民收入。

  在土默特右旗和達拉特旗,布小林實地了解鹽鹼地改造模式和新技術推廣應用情況。她指出,改造治理鹽鹼地,對於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改善生態環境、推進鄉村振興和鞏固脫貧成果都具有重要意義。要堅持生產和生態相結合、工程和農藝相結合、用地和養地相結合,提高鹽鹼地治理質量和科學化水平,實現農業生產與生態保護的協調發展。要依託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技術力量,引進涉農企業參與試驗示範,開展綜合治理。

  我區現有鹽鹼化耕地1580多萬畝,目前已改造約150萬畝。布小林強調,鹽鹼地改造是一項系統工程,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統籌規劃,科學推進,因地制宜探索鹽鹼地改造模式。要堅持不懈、久久為功,逐步擴大鹽鹼地改造範圍,形成政府引導、科技支撐、項目整合、農戶受益的耕地質量提升新機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要治理鹽鹼地?如何治理鹽鹼地?
    為什麼要治理鹽鹼地?如何治理鹽鹼地? 提到鹽鹼地的時候,很多人第一個想法就是「如何治理鹽鹼地」;改良或者肥料企業的第一想法就是「我們可以改良鹽鹼地或者我的產品是抗鹽鹼的」。
  • 土左旗:深入推進鹽鹼地改良示範項目
    ,工人們正在加緊施工,修建灌溉渠道、排水溝、田間道路、井房等相關設施,通過有序推進鹽鹼地改良工作,提高農田利用效率,昔日的鹽鹼地也將變身高產田。 據了解,土左旗腹地鄉鎮鹽鹼地面積較大,種植作物長勢弱,影響了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鹽鹼地改良工作勢在必行。今年以來,土左旗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切實推進鹽鹼地改良試驗示範,加強全旗鹽鹼地的改良利用,在土左旗塔布賽鄉塔布賽村、帳房村、旗下營村、鐵旦板村實施了2萬畝的高標準鹽鹼地改良示範項目。
  • 關於印發《土默特左旗5000畝鹽鹼地改良生態治理
    各有關單位:現將《土默特左旗5000畝鹽鹼地改良生態治理示範項目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要求,結合我旗實際,現就推進全旗高標準農田(鹽鹼地改良)建設制定以下實施方案。(三)基本原則各區域要按照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要求,對糧食主產區或重點區域,採取「集中力量、重點投入、新建為主、綜合開發、連片治理」的方式,區域推進,連片實施。有條件的鄉鎮可開展整鄉、整村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按照因地制宜、先易後難的原則,優先選擇土左旗阿勒坦公司已經流轉的土地。
  • 我國鹽鹼地的治理與農業高效利用
    不同類型的鹽鹼地是我國重要的現實和潛在農業資源。在當前堅持「糧食安全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形勢下,鹽鹼地治理與農業利用在確保穀物基本自給、保障口糧絕對安全、保持現有耕地穩定和嚴防死守耕地紅線等方面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
  • 鄧健委員:開展國家級百萬畝鹽鹼地治理利用試點示範
    鹽鹼地治理一直是全國政協委員鄧健關心的問題。兩會上,她建議,把白城作為國家級百萬畝鹽鹼地治理利用試點示範,給予特殊政策和資金補助支持。在治理上,採取物理(實施水利工程等)、生物(種植生態能源草等耐鹽鹼植物)、化學(脫硫石膏治鹼等)綜合措施;在開發上,建設現代種植示範區、現代牧業示範區、優質農產品精深加工示範區、生態農業物流園示範區、生態低碳城鎮示範區,構建集種植、養殖、加工、倉儲、物流、銷售為一體的多產融合的現代農業體系,為全國鹽鹼地治理利用提供有效的可複製模式。
  • 專家提出旱區鹽鹼地治理新模式—新聞—科學網
    11月6日,以「旱區鹽鹼地多學科綜合治理的核心科學與技術問題」為主題的香山科學會議第684次學術討論會在北京舉行。
  • 農業農村部:將研究制定鹽鹼地治理相關國家標準
    2020.09.17 11:15【農業農村部:將研究制定鹽鹼地治理相關國家標準】據農業農村部9月17日消息,農業農村部在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1875號(資源環境類112號)提案答覆摘要中稱,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聯合有關部門
  • 鹽鹼地改良的悖論—新聞—科學網
    在這種情況下,改良鹽鹼地的意義有多大?據柳參奎調研了解到,如東北的很多倉庫都無法滿足糧食的不斷增加,讓地方政府大力支持鹽鹼地治理的可能性不大。 但由於鹽鹼地治理具有明顯的公益性質,在初期獲取經濟利益的空間較小的特點,柳參奎建議,把鹽鹼地等劣質土地資源納入國家統一規劃管理。
  • 「微生物-納米整合技術」將為我國鹽鹼地治理提供科技支撐
    9月23日,中農煦豐鹽鹼地治理吉林省院士工作站正式成立,這標誌著治理鹽鹼地新技術——「微生物-納米整合技術」將為治理鹽鹼地新技術研究推廣提供科技支撐。公司以吉林大學植物科學學院和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為依託,以首席科學家張世宏教授為核心,由多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和研究人員組成的研發團隊,經過多年潛心研究和反覆試驗,研製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治理鹽鹼地新技術——「微生物-納米整合技術」,為成功解決鹽鹼地改造過程中反覆出現的返鹽鹼和容易造成次生汙染難題提供有效解決方案。
  • 濰坊濱海大力推進鹽鹼地生態改良,實現生態價值與經濟價值疊加
    「我們堅持生態立區,實施『水、綠、建築』三個覆蓋,大力推進鹽鹼地生態改良,以自然之力恢復自然,依靠科學規劃、技術創新和拼搏實幹,將昔日的『不毛之地』初步建設成為一座美麗生態宜居新城,貫穿始終的濱海精神,化作了濱海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動能。」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張恆道說。
  • 造良田 提方案:區域鹽鹼地治理破題在望
    「鹼斑」累累,難治理吉林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趙蘭坡連續兩年三次來這裡參觀胡樹文團隊的示範田,30多年一直從事鹽鹼地改良利用研究的趙蘭坡對這裡的土壤條件和狀況再熟悉不過了。根據記者的觀察,該團隊多年來一直深入到鹽鹼地改良一線,在北京中耕綠洲生態科技公司的支持下開展鹽鹼地治理示範及改良機理研究工作,搞清楚了治理鹽鹼地時存在的真實問題。胡樹文向記者介紹,通過把種植戶多年改良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背後的原理分析出來,然後在此基礎上繼續挖掘。
  • 中科院鹽鹼地治理開發研究網絡初步形成
    中科院西部行動計劃(二期)項目「我國北方鹽鹼地節水灌溉水鹽調控機理及治理開發技術研究與示範」(以下簡稱「鹽鹼地項目」)研究工作交流會近日在寧夏召開,來自項目承擔單位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和地方協作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業綜合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平羅縣農業綜合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等單位的
  • 布小林與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戴和根一行會談
    11月10日下午,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布小林在呼和浩特與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戴和根一行會談。11月10日下午,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布小林(左二)在呼和浩特與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戴和根(右二)一行會談。
  •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習近平  這次全會聽取了中央政治局工作報告,分析了當前形勢和任務,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 治理石漠化要因地制宜 專家學者為貴州石漠化治理「支招」
    他不無惋惜地說「貴州興義的萬峰林景觀非常奇特,但是卻不能申報自然遺產,就是因為當地的石漠化嚴重植被遭到破壞,所以石漠化的治理是非常必要的。」隨後盧院士著重介紹了貴州省石漠化的成因及一些成功的治理方法和經驗,並提出了三位一體理念:即加強水-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災害綜合治理和建設安全的生態環境三者的相互貫穿和結合。
  • .| 堅持和發揮制度優勢,推進交通運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面向未來,應不斷滿足經濟高質量發展、新時代改革開放以及交通強國建設戰略部署提出的新要求,以交通運輸法治化建設為統領,堅持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相結合,構建政府依法行政、市場機制充分發揮、鼓勵社會多方廣泛參與的交通運輸治理體系,提升交通運輸治理能力,不斷推進交通運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鹽鹼地用上「吸塵器」,一舉多得
    假如能發明一個可以隨時「攜帶」的大吸力吸塵器,把土地上的鹽鹼「吸除」,會不會成為治理鹽鹼地的「爆款」?這個新奇的想法來自不久前召開的鼓勵創新和探索的香山科學會議第684次學術討論會上。「人們需要一種資源節約型、治理長效型、資源匹配型,生態友好型的鹽鹼地治理理念和方法。」王飛呼籲。
  • 鹽鹼地用上「吸塵器」,一舉多得!
    假如能發明一個可以隨時「攜帶」的大吸力吸塵器,把土地上的鹽鹼「吸除」,會不會成為治理鹽鹼地的「爆款」?這個新奇的想法來自不久前召開的鼓勵創新和探索的香山科學會議第684次學術討論會上。  治理別忘「按需」原則,不毛之地也是「寶庫」  「吸塵器」的模式將使得鹽鹼地治理更加靈活。  我國境內約1億公頃鹽鹼地分布在19個省區,按照不同的氣候特徵、區域特徵可分為8個區,這些鹽鹼地的形成機理、治理對策和資源與經濟成本各不相同。
  • 造良田 提方案:區域鹽鹼地治理破題在望—新聞—科學網
    「鹼斑」累累,難治理 吉林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趙蘭坡連續兩年三次來這裡參觀胡樹文團隊的示範田,30多年一直從事鹽鹼地改良利用研究的趙蘭坡對這裡的土壤條件和狀況再熟悉不過了。 松嫩平原是世界三大蘇打鹽漬土集中分布區之一,「蘇打鹽漬土在各類鹽鹼土中鹽分含量高,對植物危害性大。」趙蘭坡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 「鹽鹼地種菜」:中國西部農民探索土地治理初見成效
    (原標題:「鹽鹼地種菜」:中國西部農民探索土地治理初見成效) 新華社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