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全國表面分析科學與技術應用學術會議舉行

2020-11-22 儀器信息網

  表面科學是上世紀60年代後期發展起來的一門學科,目前已經成為國際上最為活躍的學科之一。材料表面的成分、結構、化學狀態等與內部有明顯的不同,而表面特性對材料的物理、化學等性能影響很大。隨著材料科學、化學化工、半導體及薄膜、能源、微電子、信息產業及環境領域等高新技術的迅猛發展,對於表面分析技術的需求日益增多。由於最近幾十年超高真空、高分辨和高靈敏電子測量技術的快速發展,表面分析技術也有了長足進步。目前,全球已經開發了數十種常用的表面分析技術,如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俄歇電子能譜(AES)、二次離子質譜(TSIMS)、輝光放電光譜(GD)、掃描探針顯微鏡(STM)等。

  為了深入了解表面分析技術最新動態、最新儀器性能特點,促進同行之間的技術交流,2014年8月29~30日,2014 全國表面分析科學與技術應用學術會議在成都.四川大學舉行。60餘名從事表面分析技術研究與應用的研究人員參加了此次會議。因為本次會議是由高校分析測試中心研究會主辦,所以會議內容不只有新方法新技術研究,還有關於如何用好儀器、如何解決工作中困難方面的交流。

  實驗數據「去偽存真」

  此次會議交流的內容更多的圍繞著XPS展開。XPS是重要的表面分析技術手段,在分析材料的表面及界面微觀電子結構上早已體現出了強大的作用,它可用於材料表面的元素定性分析、半定量分析、化學狀態分析,微區分析以及深度剖析(1-2nm)等。

  對於複雜的材料體系或單一體系中複雜的化學狀態,XPS的譜圖一般多為數個化學狀態的合成峰,且有可能因為軌道雜化的不同而造成峰型的變化。實驗者要從眾多的複雜的XPS譜圖數據中得到有價值的實驗結果,需要掌握數據處理基本原則和相關技巧。清華大學朱永法教授認為數據處理是「去偽存真」的過程。

  北京大學謝景林教授分享了其在重疊譜圖擬合方面的經驗技巧;賽默飛葛青親對謝景林教授的報告進行了展開,具體介紹了非線性最小二乘擬合方法的基本思想,並且分享和探討了如何使用實際採集譜圖、參考譜圖,配合非線性最小二乘擬合方法對XPS數據進行處理;島津龔沿東從XPS譜圖的本底扣除、線型選擇以及其他特殊處理方法介紹了XPS數據處理的一般原則。

  北京師範大學吳正龍教授介紹了通過能量去卷積的數據處理方法提高了XPS譜圖質量。目前常規的XPS最佳分辨水平(FWHM)約為0.5eV(Ag3d5/2),仍不能滿足多數元素價態分析的需求。而XPS分析中對譜峰展寬的貢獻主要來源於儀器能量響應、X射線的線寬、樣品等。而通過對表觀譜進行能量去卷積處理,可以消除儀器和樣品對展寬的貢獻,進而提高XPS譜峰的解析度。

  應用研究熱點

  在國外,XPS等表面分析技術已經在生產企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進行半導體失效分析等。而在國內,表面分析技術還局限於科研單位,主要是利用XPS、AES等表面分析技術進行材料表面或界面發生的物理化學反應機理研究。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催化材料、碳納米管石墨烯等新型材料、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等新型器件等。

  清華大學朱永法教授介紹了AES化學位移的產生、特點、影響因素等情況,以及AES化學位移在石墨、金剛石的表面吸附、固體表面的離子注入、薄膜製備、界面擴散等研究這個的應用。

  鈾在國民經濟和國防事業中均有重要,但是金屬鈾的化學活性高,在環境中極易氧化腐蝕,導致其部件性能的劣化或失效,並且這種腐蝕還會帶來環境的核汙染。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劉柯釗研究員使用XPS等分析技術作為表徵手段,研究了金屬鈾腐蝕行為與防腐蝕表面改性技術。

  聚合物太陽能電池最有希望成為下一代太陽能電池之一。中山大學陳建教授以紫外光電子能譜(UPS)和XPS、AFS等技術,研究了醇/水溶性共軛聚合物陰極修飾層對不同電極材料功函數的影響,通過降低陰極功函數達到了提高器件能量轉換效率的目的。

  清華大學姚文清教授的研究對象是航空用電子元器件,這些器件長期在宇宙環境中工作不可避免的受到影響,可能引起器件的密封破壞等而最終失效。姚文清教授通過在超高真空系統中對器件進行紫外輻照、溫度變化、電場變化等試驗,在此環境下對航空用電子元器件進行原位模擬腐蝕,並採用AES等表面分析技術對器件腐蝕進行微觀評價,建立器件腐蝕和失效的早期判斷新方法。

  南京大學高飛教授通過外置原位電池的應用,利用實驗室現有常規XPS獲得催化劑材料在真空條件下的準原位 (Ex-situ)信息。結合相關表徵手段,準原位XPS成為了探究催化劑在反應條件下反應過程的有利工具。

與會人員合影

  2012年,清華大學分析中心、國家大型科學儀器中心-北京電子能譜中心組織召開了第一屆全國表面分析科學與技術應用學術會議,此後該會議每年舉行一次。今年是該會議第三次舉辦,會議由高校分析測試中心研究會、全國微束分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表面分析分技術委員會主辦,國家大型科學儀器中心-北京電子能譜中心、四川大學分析測試中心共同承辦。2015年全國表面分析科學與技術應用學術會議將由寧波新材料所承辦。

相關焦點

  • 2013 全國表面分析科學會議主題報告
    儀器信息網訊 2013年8月20-21日,「2013 全國表面分析科學與技術應用學術會議暨表面分析國家標準宣貫及X 射線光電子能譜(XPS)高端研修班」在北京舉行。   X射線光電子能譜儀(XPS)與俄歇電子能譜(AES)是重要的表面分析技術手段。
  • 第二十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舉行
    劉中民表示,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是我國在該領域的最高水平的學術盛會。會上,大家將廣泛研討拉曼光譜、紅外光譜、螢光光譜、原子光譜、新概念光譜分析以及一系列新型光譜技術等主題,互相交流該領域研究的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新應用以及新的發展方向.
  • 第十七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舉行
    儀器信息網訊 2012年10月19-23日,由中國光學學會和中國化學會主辦,韶關學院和韶關市化學化工學會聯合承辦的「第17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在廣東韶關召開。230餘名分子光譜領域的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會議。
  • 第十五屆全國物理力學學術會議在合肥舉行
    9月21至23日,由中國力學學會物理力學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材料力學行為和設計重點實驗室承辦的第十五屆全國物理力學學術會議在合肥舉行。本次會議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高級顧問杜善義院士、湘潭大學校長周益春教授和我校工程科學學院吳恆安教授擔任共同主席,伍小平、白以龍、杜善義、郭萬林院士,以及來自全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30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 第十八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在蘇州召開
    儀器信息網訊 2014年11月1日,由中國光學學會,中國化學會主辦,蘇州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承辦,蘇州市化學化工學會、蘇州市科學技術協會、上海光譜等協辦的第十八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在蘇州召開。
  • 第十三屆全國流變學學術會議在西安交大成功舉行
    10月23日至26日,第十三屆全國流變學學術會議在西安交大舉行。會議由中國化學會•中國力學學會流變學專業委員會主辦,由陝西省能源化工過程強化重點實驗室、西安交大化學工程與技術學院和理學院承辦。該會議每兩年舉辦一次,是中國流變學專家學者學術交流的盛會。
  • 【會議】第六屆全國低場核磁共振技術與應用研討會在杭州舉行
    2014年10月9日,第六屆全國低場核磁共振技術與應用研討會在杭州舉行。      2014年10月9日,第六屆全國低場核磁共振技術與應用研討會在杭州舉行。此次會議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核磁共振儀器專業委員會主辦,浙江工商大學承辦,紐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協辦。180餘名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專家和學者出席了會議。我國核磁技術領域的帶頭人葉朝輝院士出席了此次會議,並且全程聽取了交流報告。「低場和強場核磁共振技術原理上是一樣的,只是在應用層面上有所區別。低場核磁產生較容易,較多的用在自然條件下、生產過程中的分析檢測。
  • 第八屆國際分子模擬與信息技術應用學術會議
    在各領域眾多專家的大力支持下, 第八屆國際分子模擬與信息技術應用學術會議將於2016年9月24日-26日在大連舉行。以下是有關會議詳細內容:   一.大會議程   1、會議背景   「分子模擬與信息技術應用學術會議」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的「全國分子力學與分子設計學術會議」和創騰科技用戶大會的基礎上形成的。自2000年至今已經成功的舉辦了七屆。
  • 2011 年全國化學與光譜分析會議(第一輪通知)
    屆時,會議將就各種材料,以及涉及生命科學、生物工程、環境保護、食品衛生、商品檢驗等專業領域分析化學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新經驗、新的應用性研究成果等進行廣泛的學術交流,同時將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對有關學術領域的熱點問題做大會報告,會議將組織各類專題討論和學術交流。會議期間還擬舉行部分分析儀器公司相關業務推介活動。
  • 2019年全國表面分析方法及新能源與新材料表徵研討會圓滿召開
    來自國內外的120多名專家學者齊聚昆明,對XPS、Raman、電鏡等在表面分析技術等交叉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及應用進行了交流和討論。,在科學研究領域的作用日益增長。「2019年全國表面分析方法及新能源與新材料表徵研討會」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召開的一個多學科交叉的學術交流會議。
  • 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表面增強拉曼四十年
    儀器信息網訊 2014年10月31日-11月3日,第十八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在蘇州召開。本次會議中,拉曼,特別是拉曼增強的研究依然是大家看好的領域。在大會報告中就有很多專家及老師介紹了拉曼光譜及表面增強拉曼光譜的技術以及應用進展。
  • 全國青年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在上海召開
    促進我國分析測試技術的發展,充分發揮青年分析工作者的作用,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青年學術委員會主辦,復旦大學分析測試中心承辦的第十一屆全國青年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於2010年10月16-19日在中國第三大島上海崇明生態旅遊島召開。
  • 北大應用物理中心組織的第四屆高能量密度物理國際會議舉行
    此次國際會議邀請到了多位國內外相關領域的頂級專家和學術領頭人,旨在利用知名大學和國際會議所創造的良好國際交流平臺,促進國內外學者交流合作,吸引更多青年學者投入到高能量密度物理領域,推進高能量密度科學發展,為國家大科學工程和高新技術發展貢獻力量
  • 第十五屆全國MOCVD學術會議 MOCVD與智能光電開幕式在井岡山舉行
    第十五屆全國MOCVD學術會議 MOCVD與智能光電開幕式在井岡山舉行   2018年8月22日上午,第十五屆全國mocvd學術會議mocvd與智能光電開幕式在井岡山舉行。
  • 2017第十三屆全國電分析化學學術會議
    2017年4月14日-16日,由中國化學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儀器儀表會,江西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承辦的2017第十三屆全國電分析化學學術會議在南昌綠地華邑酒店隆重舉行。
  • 第十三屆全國爆炸力學學術會議推遲舉辦通知
    第十三屆全國爆炸力學學術會議推遲舉辦通知 2020-09-22 16: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0年微納尺度分離和分析技術學術會議召開
    2010年微納尺度分離和分析技術學術會議暨第六屆全國微全分析學術會議召開  儀器信息網訊 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化學會聯合主辦,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聯合承辦的「2010年微納尺度分離和分析技術學術會議暨第六屆全國微全分析學術會議
  • 可視化相關學術會議
    1 、IEEE VIS國際會議(1996-至今)可視化領域最具權威的國際性學術會議是IEEE VIS,由IEEE旗下的可視化和圖形技術專委會 (IEEE VGTC) 主辦,是CCF會議論文的錄用率約為25%。VIS會議主題按論文的類型劃分為三類:可視分析(VAST)、信息可視化(InfoVis)、科學可視化(SciVis)。因為可視化研究的涉及的方向越來越多,已超出了這三個主題可涵蓋的範圍,從2021年開始,VIS會議論文的主題劃分變得更為細緻。
  • 第十五屆全國光散射學術會議成功召開
    2009年10月18日-20日,受中國物理學會光散射專業委員會委託,由鄭州大學承辦、楚雄師範學院協辦的「第十五屆全國光散射學術會議」在鄭州成功召開。此次會議在鄭州大學舉辦可以很好地增進全國光散射學者學術交流、促進鄭州大學在光散射方面的科學研究,最後並預祝大會圓滿成功。
  • 第二十一屆全國光散射學術會議 (第一輪通知)
    受中國物理學會光散射專業委員會委託,第二十一屆全國光散射學術會議將於2021年 8月22-26日在長春召開,會議由吉林大學承辦、北京理工大學協辦。表面等離子體光學與表面增強光譜理論、實驗和技術;  5. 共振、 低溫、 高溫、 高壓和強磁場等極端條件下的光譜理論、實驗和技術;  6. 光譜在新材料研究中的應用;  7. 光譜在生物科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藥學中的應用;  8. 光譜在分析、安全、環境和化工中的應用;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