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減震器是用來抑制彈簧吸震後反彈震蕩的車輛配件,它提高車內人員的舒適性,也就是說它起到穩固彈簧的作用,減少開車時的顛簸感,減震器內部是充滿了油液的,如果減震器壞了,它會增加耗油,出現啃胎現象,那麼減震器漏油怎麼辦,漏油到底要不要換掉減震器呢?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汽車在行駛的過程中,減震器會受到磨損,如果受損嚴重油會從減震器漏洩出來,這時,車輛的減震緩衝效果會減弱,如果是單邊減震器漏油會造成車身一邊高一邊低,駕駛車輛時會有顛簸感,導致車輛行駛跑偏,而減震器漏油分為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滲油(不需要更換減震器)
↑減震器託盤位置以上或筒式機1/3位置以上,出現油膜覆蓋減震器桶身,稱為滲油。
減震器不是一個密閉的柱體,其內部的液壓油是由橡膠密封圈密封的,經過長時間的壓力衝擊液壓油會從密封圈中滲出,也就是我們看到的減震器滲油的現象。減震器滲油是一個十分緩慢的過程,當油液滲漏達到一定程度才會影響車輛駕駛感受,而輕微滲油是不會對車輛造成影響的。
第二種情況:漏油(需要更換減震器)
第一階段:初步漏油
↑減震器油液有明顯的成柱狀、水滴狀流出匯集。
第二階段:嚴重漏油
減震器油液已經遺失超過1/3,減震器已經起不到減震作用。減震器會出現異響、過軟,是當汽車緩慢行駛而緊急制動時,汽車震動劇烈。
因此,如果檢查到漏油的減震器是在滲油階段,是不需要更換的。而處於二種情況,才需要更換減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