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天問一號」升空,科學課也可以有滋有味

2020-07-24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王祝華

「我特別開心能看到這次發射!感謝學校給了我們這次機會來到現場看火箭發射。希望『天問一號』順利著陸火星,也希望祖國的航天事業越來越好!」人大附中三亞學校的陳濤旭同學開心地說道。7月23日,陳濤和同學們,以及眾多航天愛好者,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現場觀摩點,親眼所見巨大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承載著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點火升空一幕後,激動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見證「天問一號」升空,科學課也可以有滋有味

7月23日,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現場觀摩點,人大附中三亞學校的同學們在看火箭發射

現場觀摩感受科技力量

「出發前往文昌發射場前,學校專門給我們上了『火星探測』課程,同學們自己動手製作了中國火星車。在發射現場,大家親眼見證火箭發射成功,我覺得我們特別幸運!」同學們難掩心中的激動,紛紛向記者描述。「在『火星探測』研學課堂,老師告訴我們,這次我們國家是將一個5噸重的大傢伙送到5500萬公裡之外的火星上去,而且還有一個落在火星上的火星車,要執行繪製火星地圖、火星表面成分的成分分析、火星南北極磁場探測以及火星氣象監測;這次飛行任務要求非常精確,需要很高的科技水平」「我還了解到,這幾天,不僅是文昌發射航天發射場,整個參與到這個巨大的火星探測工程的叔叔阿姨們,都在徹夜忙碌,因為航天的發射,容不得任何一點瑕疵和紕漏的,任何一個非常細小的忽略都可能造成非常大的事故。」同學們娓娓道來。

見證「天問一號」升空,科學課也可以有滋有味

在課堂上,同學們動手製作火星車

人大附中三亞學校是一所航天特色學校,這一次組織學生前往文昌航天發射場觀摩探火火箭發射,切身感受國防科技力量。記者向航天科技教育研發團隊空天創客王金星了解到,學校引進了航天教科技育特色課程,同時利用時事熱點開設航天科普研學活動,讓同學們通過動手實踐與理論知識結合,認識祖國航天科技的成果,增強學生到國家榮譽感以及領會航天精神。

生動課堂讓「探火」故事走入心中

隨著中國進入新時代,科普迎來了最好時機。如何讓最新的科技走入課堂,讓科學家精神走入孩子們心中?人大附中三亞學校做為航天特色校,有針對性的進行特色研學活動,每次都讓學生們獲益匪淺。在課堂上,除了用淺顯易懂地方式和孩子們講解航天知識、航天發展史,王金星更傾向於從一個個的航天故事中,引導孩子們塑造全面健康的人格。

見證「天問一號」升空,科學課也可以有滋有味

在課堂上,同學們動手製作火星車

這次活動的科普課堂中,老師給同學們這樣講述了火星探測的故事:「早在2011年11月8日,我國就發射過火星探測器,叫『螢火一號』,當時是搭載俄羅斯的『福布斯-土壤』號探測器一起發射的,但是火箭的發動機沒有按照計劃點火成功,我們只能眼睜睜看著耗費了我們大量心血的『螢火一號』探測器墜落。『螢火一號』的失敗告訴我們,我們的航天發展決不能假手於人,決不能依賴外國,航天技術的進步必須要獨立自主,只有堅持自主創新,才能形成我們自己的東西,才能不受到人家的牽制,才能贏得尊重;今天,高高聳立在發射塔架上的長徵五號,幾乎全部使用的是我們自主創新的科技,可靠性、推進能力早就超過了發射『螢火一號』的俄羅斯天頂號火箭。」

「9年過去了,無數的叔叔阿姨們為中國的火星探測付出了心血,9年是什麼概念呢?同學們想一想,就是9年以後你多大了?在這段時間中,你總是在堅持做一件事,但是這件事,是值得的。」空天創客特派研學教師張老師說。

見證「天問一號」升空,科學課也可以有滋有味

有趣的科學課堂

「我會告訴孩子們,航天要用到非常多的物理知識、材料知識、化學燃料、傳感器和通訊技術、空氣動力學等等,這些從小學的科學課程開始,到初中的物理、化學,都是用來武裝我們的頭腦,讓我們更加有能力去認識大自然、徵服大自然,造福人類,讓人類最終能夠飛出地球、飛出太陽……」

「等你們長大了,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我們要在火星上建立中國的火星基地、要在火星上建立北鬥衛星導航網絡,可能還會改造火星成為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叔叔阿姨們都會老去,火星探測的接力棒會交給你們。」

編輯:張琦琪

審核:朱麗

相關焦點

  • 5G+VR直播見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我國自主研發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在這個歷史性時刻,「央視頻」VR直播向全國人民展現了360°無死角的「奔赴火星」升空精彩瞬間,圓周率作為VR全景設備提供商,獨家見證5G+VR全景直播「天問一號」發射成功,見證中國開啟火星時代。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升空,vivo X50 Pro"親眼"見證了一偉大時刻
    (圖源網絡,侵權刪)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成功發射7月23日13時25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特寫:數萬民眾現場見證「天問」升空問天
    中新社海南文昌7月23日電 題:數萬民眾現場見證「天問」升空問天作者 尹海明 陳斯浩7月23日12時41分,南海之濱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撕裂長空的轟鳴和數萬民眾的歡呼聲中,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開啟「問天」之旅。「之前看過一部關於火星救援的電影,很夢幻,現在這就要成為現實了。」
  • 「天問一號」升空「洛陽創新」助力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田宜龍 王雪娜 通訊員 張雲眾 劉攀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並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郭文彬 攝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升空在即,四季沐歌「探火見證官」全線徵集中
    根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消息,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將於2020年7月22日—25日擇機發射。按照計劃,「天問一號」火星探測衛星要一次性實現環繞、著陸和巡視三大任務,這是我國第一次向火星發射的探測衛星,將正式拉開我國行星探測的大幕。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升空
    央視網消息:關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今天(23日)中午12時41分左右,「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火星:人類走出地月系統的首選目標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發射升空,我們希望它一切順利。
  • 四季沐歌見證「天問一號」升空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開啟
    7月23日12時41分,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我國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正式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這標誌著我國行星探測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 中華航天博物館館藏「天問一號」徽寶套組 見證中國航天史
    從那天起,浩瀚的太空中,有了一顆屬於中國的衛星——「東方紅一號」!那時,中國人抬起頭,看到自己的衛星經過夜空時,激動之情,油然而生!從東方紅一號順利升空、入軌的那一刻起,中國已經與其他世界強國並肩而立!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中國日報7月23日文昌電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7月23日 ,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
  • 中華航天博物館館藏「天問一號」徽寶套組見證中國航天史
    從那天起,浩瀚的太空中,有了一顆屬於中國的衛星——「東方紅一號」!那時,中國人抬起頭,看到自己的衛星經過夜空時,激動之情,油然而生!從東方紅一號順利升空、入軌的那一刻起,中國已經與其他世界強國並肩而立!
  • 天問一號升空,過去草稿上演算火星之路,今天屏幕上見證火星之行
    今日12時40分,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發射升空。「天問一號」發射懷著激動的心情,想來探討下:為何「天問一號」是今年難度最大的火星探測任務?然而受技術條件限制,我國在當時並沒有探月、探火的計劃,「天問一號」發射使用的「長徵五號」還躺在規劃當中,就連現在我們常說的「金牌火箭」長三甲系列,都還要等到1994年才能夠首飛。但這並不妨礙我們把目光投向深邃的太空。因為即便是在連國產飛彈都沒有的1961年,我們就已經在討論如何將宇宙火箭發射向火星。
  • 洋蔥OMALL受邀與SAGA共同見證「天問一號」發射之旅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圖片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開啟了瑰麗壯美的火星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天問一號」踏上徵程《東方文化》記錄升空影像
    2300多年前,詩人屈原在長詩《天問》中發出了對宇宙洪荒、天地自然的疑問。2000多年後,天文學已經可以非常精確地回答這一問題——太陽系的引力維繫著八大行星繞其公轉。「天問一號」探測器2020年4月24日,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
  • 天問一號順利升空,離不開多國合作
    此次「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不僅中國航天事業向前邁進的一大步,也是各國科學家們共同努力的成功。此次「天問一號」發射之時,我們可以看到,「長徵5號」火箭上不僅有中國航天的標誌,還有法國、阿根廷、奧地利等國家的航天局徽標。此次「天問一號」的發射成功,也有這些國家科學家們的功勞。
  • 「天問一號」背後的那抹「藍」
    12時41分,隨著一聲巨響,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五次發射任務,也是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任務。根據發射任務要求,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將託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開啟奔向火星的旅程。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升空
    央視網消息:關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今天(23日)中午12時41分左右,「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火星:人類走出地月系統的首選目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發射升空,我們希望它一切順利。
  • 我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點火升空
    【我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點火升空】剛剛,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天問一號」加油!
  •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今天我國在海南島東北...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今天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12時40分,長徵五號攜「天問一號」升空,火星之旅正式開啟
    這次的火星探測任務,將會通過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經過中國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終於我們再一次見證了歷史。」探測器成功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7月23日中午12時40分,我國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攜「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升空,火星之旅正式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