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特斯拉是塞爾維亞裔美籍發明家、物理學家、機械工程師、電機工程師和未來學家,生於1856年7月10日,卒於1943年1月7日。他一生對人類最大的貢獻是設計了現代交流電力系統,並被認為是電力商業化的重要推動者。另外,他在麥可・法拉第發現的電磁場理論基礎上,還有著多項革命性的發明。他的多項專利和電磁學理論研究工作是現代無線通信和無線電的基石。第一張x射線圈、人工閃電、無線通信、交流電、原子彈、氫彈、無線電、雷達、人造衛星、深海機器人以及著名的尼亞加拉水電站……都和他的名字緊密相連,而這只是他1000多項發明中的一小部分。
尼古拉·特斯拉
來自未來的先知
尼古拉・特斯拉原本是南斯拉夫人,他的父親是一名神父,他的外公也是神父,這種家庭氛圍使他從小就對未知世界有著大異於常人的興趣。他在家中排行老四,是在捷克受的教育,1891年,他加入了美國國籍。
之所以稱他為先知,是因為他不僅準確預測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始時間、發生地點,也預言了鐵達尼號的沉沒,並阻止了當時全球經濟的主導人物――摩根登上鐵達尼號,從而避免了一場金融浩劫。據說,特斯拉的母親在去世前,也曾和他「打過招呼」。
特斯拉年少時,就已經通曉了包括英語、法語、德語在內的八種語言,他不僅喜歡讀書、也很喜歡玩紙牌,擁有渾然天成的儒雅氣質。
他曾在格拉茨理工大學與布拉格大學攻讀電學、物理學等課程,時間都沒有超過一年,但是學校還是悄悄地發給了他學位證書,因為他已經修完了所有的課程,並成績優異。特斯拉可以說是實至名歸的一個科學狂人,在他發明進入井噴期後,他每天只休息兩個小時,因為他不願把時間花在除了實驗以外的地方。而且為了發明,他還終身未娶。
特斯拉曾說他從童年開始,就時常莫名地看到強烈的閃光,並伴著各種奇特而逼真的景象,他將其解釋為大腦在高度亢奮情況下視網膜的反射作用,而我們也可以將之定義為「靈光一現」,因為這應該源於他堪比3D的想像力:他的發明從不需要圖紙與模型,只需要在腦中定稿,想像出發明的尺寸與比例,就可以精準地付諸實踐,比如他的渦輪發動機的發明。
光與電的傳奇
除去那些振聾發聵的研究成果,光與電貫穿了特斯拉科學生涯的始終,交流發電機、發動機、變壓器無疑是他最有價值的發明。其中,「特斯拉線圈」就是一種特別的變壓器,它可以將低壓轉化為百萬伏的高頻電壓,甚至擊穿空氣,形成閃電,所以也可以稱之為人工閃電製造器。
尼古拉·特斯拉
在特斯拉看來,自然界蘊藏著無窮無盡的各種資源,包括源源不斷的電能,如果實現了電能的無線遠距離輸送,人類的生活將完全是另外一種光景。之後,他又發現了電荷可通過地面傳播,並在嘗試了一系列危險的實驗之後,終於在科羅拉多的多山地區製造出了球形閃電,成就了人造閃電的最早歷史記錄。
1901年,億萬富翁皮爾蓬-摩根出資興建了一座高塔,即跨大西洋廣播系統。但特斯拉的內心卻是懷有一個更加遠大的目標,他想建起五座這樣的巨塔,用於實現全球範圍的無線信息交流。他曾經說:「這個項目一旦完成,一位遠在紐約的商人,可以口授他的指令,並在另一個地方列印出來,比如在他的倫敦辦公室,他將有能力呼叫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的任何一名用戶。接收器不會大於一塊手錶,他在任何地方,無論陸地海洋,都可以接聽一段現場的演講,或欣賞在其他地方演奏的動人音樂。不管距離多麼遙遠,它可以確保任何形式的畫面或者文字,實現精準的傳輸。」事實上他談論的,正是網際網路的原型。而他最主要的理想,則是實現能源的無線傳輸。如果達到這個目標就能做到:在距離發射塔終端很遠的某個地方,在地裡插一根棍子,然後打開一個開關,就能與終端方發生共振一釋放電能。藉助這個系統,他可以讓乾旱的沙漠得到灌溉,點亮海洋航線上方的天空,推動汽車和飛機前進,甚至建立星際生命之間的聯絡。
不久,在紐約附近的長島,一座巨塔開始修建,它的名字就叫沃登克裡弗,特斯拉開始在一座僅僅完成了一半的高塔上做起試驗。1903年的夏天,這座神秘之塔幾乎讓全紐約市民都精神失常了,它不斷地向周邊數百英裡的天空,發射巨大的人造閃電,亞特蘭大的天空亮如白晝。甚至有人認為,就是由於他的試驗,才導致了「通古斯大爆炸」――1908年,在西伯利亞通古斯河畔,伴隨著一團強烈的白光,一聲巨響震徹天際,方園數百裡草木焦灼,氣溫烤人,這就是與巨型氫彈爆炸有著同等威力的通古斯大爆炸。雖然至今也沒有確切的證據表明這就是特斯拉所為,但有相當一批物理學家們都相信:如果特斯拉願意的話,那麼他也完全有能力做到。
一個讓愛迪生又愛又恨的天才
居裡夫人於1911年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威廉・勞倫斯・布拉格成為最年輕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這都離不開特斯拉的推薦。特斯拉前前後後一共11次被授予諾貝爾獎,但他都沒有接受,要麼讓賢,要麼直接拒絕。所以在他75歲大壽之際,8位因他而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都為他送上了感謝函。
1912年,特斯拉與愛迪生同時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但最終雙方都因不願共享而放棄了。對於普通科學家來說,獲得諾貝爾獎可能要用盡一生的力氣,而對於特斯拉而言,收穫諾貝爾獎就如同家常便飯一般容易,如果飯菜不合口味,他寧願放棄。
託馬斯・愛迪生以白熾燈改變了世界,同時也是商業巨子、傑出的企業家,與之相比,特斯拉則是更純粹的科學天才。1884年,特斯拉為了製造交流電的發電機,投奔愛迪生所在的財團,一年之間,發明了24項專利,但以直流電聞名世界的愛迪生顯然不能欣然接受可遠距離傳輸的交流電的挑戰,電流大戰一發不可收拾。最為慘烈時,愛迪生甚至在動物與人身上使用了電刑,以此證明交流電的危險與可怕。
與之相對的是,特斯拉在自己身上實驗,表明只要善用交流電完全沒有危險。特別是在1893年的哥倫比亞博覽會上,伯樂・威斯汀豪斯的西屋公司,在特斯拉的幫助下,以50萬美元的差距PK掉了愛迪生的通用電氣公司,贏得了此次博覽會電力系統的供應權,並應用交流發電機完美地呈現了絢爛奪目的燈景,為城市文明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其實,兩個人的梁子早在特斯拉大放異彩之初就已經結下了。誰能知道,愛迪生的名句「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最初就是為特斯拉量身定製的,他這是在以此諷刺特斯拉只知道努力。
最終,兩個人的破冰是在1916年。當時,特斯拉不僅出席了「愛迪生獎」的頒獎典禮(其實也是被迫參加的),並在得獎之後,大方地肯定了愛迪生對科學界做出的貢獻,兩人的關係開始慢慢緩和。
在此後的日子裡,愛迪生也不止一次地表達了對特斯拉不敬的愧疚和悔意。
多國間諜?科技大神!
那麼,為什麼一個如此偉大的發明家,會默默無聞地湮沒在歷史長河裡?這與他生前參與的軍事活動不無關係。噴氣式飛機、遙控魚雷、氣墊船、隱身軍艦、光束武器……他的這些發明對於各個國家的軍方來說,都是具有致命的吸引力的,他們都在競相追逐特斯拉這朵「奇葩」。
20世紀初,特斯拉就與幾個在美國的德國間諜交好(當時特斯拉還不知道他們是間諜),所以後來人們也可以從德國的飛機上看到特斯拉早期發明的影子。而他自己也是蘇維埃新政權的組織成員,同時又遊走在英國、美國之間,把提供給美國的各種專利發明,一視同仁地向蘇聯、英國、德國等美國潛在的敵國供應。
乍一看,你可能會認為他是一個瘋子,然而真相卻是:他希望世界和平。在他看來,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各國實力的參差不齊,如果能避免一方獨大的話,世界和平也就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了,所以他一直在利用自己的發明均衡各國的實力。
「越有錢就越摳門」是許多富人的習性,但特斯拉完全是個「異類」。論富有,只要他想富,整個世界都阻止不了他。單是交流電的專利費,就能讓特斯拉一年之間躍升至世界首富,而這只是他眾多發明的冰山一角。但是,特斯拉卻倡導「共同富裕」,並一直在踐行著這一理念:他的各種專利以及相關成果收益,除了用於基本的生活開銷與設備採買外,都盡數捐給了各個貧困國家。
特斯拉在紐約人飯店的3327號房間度過了他人生最後的十年時光,於1943年溘然離世。在他去世以後,FBI控制了特斯拉生前的各種設計圖紙與研究成果,並使其成為了絕對機密。他的各種事跡也從歷史上抹去。他不畏強權,公然撕毀了交流電的發明專利,才有了今天方便低廉的電力應用;他也曾負債纍纍,疾病纏身,卻選擇了獻身科學,倡導和平,一生為世界的發展與進步殫精竭慮,是當之無愧的科技大神。
【專題文章導讀】
♦ 中國大學缺什麼,看一眼凌晨四點的哈佛你就明白了!
♦ 美國最美第一夫人為何匆匆嫁給了希臘船王?
♦ 震驚!有六位美國總統竟然一貧如洗,死於貧困
回復關鍵詞「 美國01 」,獲取以上文章!
《非常歷史》
verydaily
長按右圖識別二維碼一鍵關注
敬畏 · 求真 · 鑑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