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度日如年!發現周期最短的熱木星,一年只有18個小時!

2020-10-18 博科園

此前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數千顆系外行星,這些行星為天文學家提供了研究行星系統的機會,這些行星系統與我們之前所熟悉概念背道而馳,這包括特別巨大的氣體巨星,大小是木星的許多倍(也就是「超級木星」),還有那些繞軌道特別靠近太陽的行星,也被稱為「熱木星」。傳統的觀點認為,氣體巨星應該存在於遠離太陽的地方,並且擁有可以持續十年或更長時間的長軌道周期。然而,在新的一項研究中,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小組宣布發現了一顆軌道周期最短的「熱木星」。

這顆行星(NGTS-10b)距離地球1060光年,只需18個小時(一年)就能完成其繞恆星運行的完整公轉軌道。正如該團隊在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的研究報告中所述:這顆行星是由NGTS發現的,該望遠鏡位於智利的歐洲南方天文臺(ESO)Paranal天文臺,由歐洲大學和機構組成的聯合體用來尋找太陽系外的行星。具體地說,NGTS關注的是在明亮恆星周圍發現海王星和超級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到目前為止,大多數軌道周期較短的大型行星都是熱木星,使用凌日方法,特別是地面望遠鏡,最容易發現木星。

James McCormac博士是華威大學太陽系外行星與居住性中心的博士後研究員,也是NGTS的成員,也是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他說:NGTS是一項機器人系外行星巡天觀測設備,旨在發現海王星大小的系外行星。它由12個相同的20釐米望遠鏡組成,位於智利的歐洲南方天文臺。天文學家測量了當一顆行星穿過其恆星表面時,光強度的微小下降(低至0.1%)。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了九顆新的凌日系外行星,其中包括一顆類似海王星的行星(NGTS-4b)。發現大多數熱木星的軌道周期約為10天,這就是NGTS-4b特別的地方。

雖然超短周期熱木星(那些軌道周期小於24小時的木星)理論上是最容易探測到的,但事實證明它們是極其罕見的。到目前為止,在發現的337顆熱木星中,只有6顆的軌道周期短於一天。利用NGTS數據,McCormac和同事確定NGTS-10b與木星大小相同,但質量大約是木星的兩倍。它的宿主恆星NGTS-10是一顆相對活躍的K5V主序列橙矮星,這意味著它比我們的太陽稍小,更暗,更冷。但NGTS-10b在其軌道上的距離很近,承受了很高的熱量和輻射。NGTS-10b的軌道周期只有18小時,它不僅是迄今為止觀測到周期最短的行星,它也在非常近的行星名單上。

這些行星是研究恆星和行星之間潮汐相互作用的主要候選者。這些近距離的巨型行星預計會與恆星潮汐地相互作用,最終螺旋進入恆星並被吞噬。因此,要麼我們非常幸運地捕捉到像NGTS-10b這樣的行星,因為它們螺旋進入,要麼潮汐相互作用過程的效率低於我們的預期。而超短周期行星可能會在這些近距離分離中存活很長一段時間。簡而言之,NGTS-10b軌道將其置於其宿主恆星的1.46±0.18羅氏半徑內,這意味著它正在緩慢地向內旋轉。

按照計算速度,天文學家估計,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它的軌道周期將縮短7秒,這顆行星最終將被NGTS-10撕裂成碎片。如果潮汐相互作用過程是有效的,那麼NGTS-10b將在未來3800萬年內緩慢螺旋進入並被恆星消耗。然而,如果它們效率較低,該行星可能會在目前的分離狀態下生存更長時間。在接下來的十年裡,McCormac和同事希望對NGTS-10b進行進一步的觀測,看看它是否顯示出任何向其恆星旋轉的跡象。直接測量流入速率(如果有)將能讓天文學家對恆星和行星之間潮汐相互作用的效率做出更精確的了解。

博科園|文:Matt Williams, Universe Today

參考期刊《皇家天文學會月刊》

DOI: 10.1093/mnras/stz2444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關注【博科園】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哦

相關焦點

  • 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短熱木星公轉周期:或引發毀滅
    被叫做「熱木星」的系外行星NGTS-10b是一顆離恆星非常近的氣體巨星。 這個地獄般的世界距離地球約1000光年,不到18小時就繞著太陽轉了一圈。這是迄今為止所見到過的熱木星最短的公轉周期,據悉,其公轉距離只有恆星直徑的兩倍。
  • 發現一顆奇怪熱木星,公轉周期僅18小時,不幸的是,它將被破壞
    有一些天體的特徵,讓人覺得很不可思議,近期在宇宙深處發現一顆比較奇異的行星,運轉速度超乎想像。1060光年外發現一顆熱木星據2019年10月1日的一則科學報告,在大約1060光年外,發現了一顆名為NGTS-10b的氣體行星。
  •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巨大行星 一年僅有18小時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巨大行星 一年僅有18小時天文學家們發現了一個熱而類似木星的系外行星,其公轉軌道周期極短,在這個巨大的氣體世界中,一年僅意味著18個小時。英國華威大學的物理學家詹姆斯·麥考馬克說:「我們很高興地宣布NGTS-10b的發現,這是一種軌道周期極短的行星,大小類似於木星,所繞著公轉的恆星與我們的太陽相差無幾。」要注意的是,從理論上講,這樣的行星最容易被發現,因為它們會穿過自己繞轉天體的圓面。這名科學家說:「但事實證明它們極其罕見。
  • 太陽系內發現公轉周期最短的小行星:一年只有151天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7月9日報導,美國天文學家在太陽系內發現了一顆不尋常的巖石小行星2019 LF6,其直徑約1公裡,公轉周期約為151天,是迄今發現小行星中一年時間最短的。加州理工大學的天文學家團隊利用帕洛馬山天文臺的「Zwicky瞬變設施」(ZTF)成功鎖定了這顆阿迪娜(Atira)小行星。
  • 史上最年輕「熱木星」被發現,何為熱木星,又與木星是什麼關係?
    史上最年輕熱木星被發現,近日NASA的行星獵手苔絲探測器,和最近退役的斯皮策空間望遠鏡的數據,幫助我們發現了已知最年輕的熱木星。那什麼是熱木星呢?它與木星又有著什麼樣的關係?
  • 科學家發現迄今軌道周期最短雙星:僅2.4小時
    2.4小時,打破了之前的紀錄。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歐洲空間局(ESA)的XMM-牛頓望遠鏡觀測到一顆恆星和一顆黑洞組成的雙星系統,它們的軌道周期非常短,達到了驚人的2.4小時,比之前的世界紀錄快了將近一個小時。
  • 關於時間:可以度日如年,也可以把一天當十年用
    因為,陰曆中每月的天數,是根據月亮運動周期來確立的,平均天數是29.5306日(乘以12),一年只有354.3672天;而地球繞著太陽公轉一個周期(回歸年、陽曆年)是365.2422天,這樣陰曆年1年的實際天數比陽曆年少了10.875天,大約11天,19年就少了209天,除以30是6.9666,約等於7,也就是說,在19年中陰曆年比陽曆年少了近7個月時間。
  • 最年輕「熱木星」帶來行星形成史新見解
    「熱木星」是一種氣態巨行星,它的公轉軌道非常接近於它的宿主恆星但在過去的25年中,新發現的4000多顆系外行星對此形成了衝擊。「熱木星」(hot Jupiter)是這類遙遠天體中最有趣的一類行星。這些以氣體為主體的行星不僅與木星的大小相似,而且軌道非常接近它們的宿主恆星,公轉一周只需18小時。在太陽系中沒有這樣的天體,離太陽最近的行星都是類地行星,它們的軌道也都離太陽更遠一些。
  • 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熱木星」,可能正在走向自我毀滅
    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天然氣行星,它的軌道如此之近,可能在未來十年內被消耗掉。天文學家一直在觀察一個行星,它如此近而又迅速地繞著它的恆星旋轉,他們懷疑它是否在朝著即將滅絕的路上狂奔。這個世界距離我們約有1000光年,可以在不到18小時的時間內繞太陽轉一圈。這意味著一年比地球上的一天短。 這是有史以來最熱的木星最短的軌道周期,這要歸功於它繞著恆星旋轉的距離僅為恆星直徑的兩倍。從某些角度來看,這就像是比水星更接近我們的太陽。 一個細節在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報周四公布。
  • 發現迄今為止,太陽系周期最短的小行星,只有151天!
    為了找到阿提拉小行星,ZTF團隊一直在開展一項專門觀測活動,以一天中最適合發現這些天體的時間命名為「黃昏」(Twilight)。「暮光之城」是由臺灣國立中央大學葉和葉永煥共同開發的項目。
  • 發現迄今為止,太陽系周期最短的小行星,只有151天!
    為了找到阿提拉小行星,ZTF團隊一直在開展一項專門觀測活動,以一天中最適合發現這些天體的時間命名為「黃昏」(Twilight)。「暮光之城」是由臺灣國立中央大學葉和葉永煥共同開發的項目。到目前為止,該項目已經發現了另一顆Atira小行星,名為2019 AQ3,在2019LF6出現之前,2019AQ3是已知小行星中周期最短的,大約每165天繞太陽一周。
  • 科學家發現熱木星多個特點
    最近,麻省理工學院等多所大學研究人員合作,用斯皮策望遠鏡對早期發現的一個「星種」——熱木星進行了連續6天的長期觀察,並做出了許多新發現。相關論文發表在最近的《天體物理學期刊》上。 銀河系裡充滿了尚不知屬於哪個種類的「野生」行星。除了太陽系八大行星,還有800多個系外行星,繞著太陽以外的其他恆星旋轉。
  • 天文學家發現已知最年輕的熱木星
    天文學家利用來自NASA的過渡系外行星勘測衛星(TESS)和Spitzer太空望遠鏡的數據,發現了一顆正在運轉的熱木星系外行星,該軌道運行著一顆名為
  • 科學家發現新系外行星,一年比地球一天還短
    而目前發現的距離宿主恆星最近的行星,它所創造的紀錄,恐怕除了它自己,就很難再突破了。這顆星球,是美國航天局和歐空航天局在2015年~2016年之間長達8個月的觀測時間裡,利用智利帕拉納爾天文臺的12臺機器人望遠鏡組成的下一代凌日勘測(Next Generation Transit Survey, 簡稱NGTS)儀器所發現的,並將其命名為NGTS-10b。
  • 熱木星風雲錄
    在恆星熾熱光輝的照耀下,這些行星溫度非常高,所以天文學家稱其為熱木星。同恆星比起來,行星的體積顯得很不起眼,再加上距離遙遠。要用望遠鏡直接分辨出來太陽系外的行星,非常困難,現在搜索它們也都是依靠間接手段。不過,藉助於我們所熟悉的太陽系行星,就算不能直接觀測,天文學家也有辦法了解熱木星上的大氣運動狀況。
  • 世界上4種壽命最短的動物,其中最短的竟只有24個小時!
    可是你曾想過在大自然界有很多生物的生命其實特別的短暫,其中,生命最短僅僅只有24個小時。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1. 天竺鼠天竺鼠別名又叫豚鼠,很久之前它們大部分都是野生的,而如今卻已不復存在。如今它們以寵物或者實驗動物的身份分布在全球。
  • 科學家發現一顆尚在襁褓的恆星,它的身邊竟出現4顆熱木星
    在有能力探索浩瀚宇宙之前,我們會認為地球是宇宙內最強大的超級星球,星球上生存著多種生物,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而在我們有能力將視野拓展到地球以外後,我們漸漸發現,地球其實十分渺小,但它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為它孕育了無數生命,而迄今為止,我們也未在宇宙內找到第二顆已育有生命的星球。
  • 迄今為止密度最小的熱木星被發現了!每立方釐米僅0.135克!
    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的研究報告中表示,科學家剛剛發現了一顆熾熱的木星,它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密度最小的行星之一,同時也是目前所發現的密度最小的熱木星。在過去的三十年裡,天文學家已經證實了在我們的太陽系外存在著4000多個世界。
  • 宇宙中最奇葩的這4個星球,你肯定沒聽說過
    4個最奇葩的星球在浩瀚的宇宙中,除了地球、太陽、月球,還存在許許多多形形色色的奇怪星球,等待著人類發掘探索。所以咱們今天探討的話題就是:4個最奇葩的星球。1 鑽石星球2011年,科學家在宇宙中發現了一顆最值錢的星球。據研究,這個星球中幾乎只含有氧氣和碳。大部分氧氣都存在於行星表面。越靠近星球核心,碳的含量就會越來越高。而行星的巨大壓力,都把這些碳變為了結晶碳,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鑽石。據科學家研究,這顆星球中的1/3可能都是由鑽石構成的。
  • 億萬年前地球一天只有18個小時?現在變成24小時一天?為什麼呢?
    億萬年前的地球一天只有18個小時?現在卻變成24小時一天?這是為什麼?小編想知道大家對於自己的家園了解有多少呢,你們是否知道在很久很久之前,我們現在耐以生存的地球它的白晝時間是很短的,不過就只有十八個小時,但是為什麼如今會變為二十四個小時呢,這是因為我們地球的自轉速度正在一點一點的減慢。這其中的原因讓是因為月球身上的引力對地球潮汐的作用。不得不說月球對於地球的重要性真的是無比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