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短熱木星公轉周期:或引發毀滅

2020-12-04 環球網

據外媒報導,天文學家一直在觀察這樣一顆行星,它圍繞著恆星旋轉的速度非常之快、非常之近,以致於他們懷疑其是否會不斷走向毀滅。被叫做「熱木星」的系外行星NGTS-10b是一顆離恆星非常近的氣體巨星。

這個地獄般的世界距離地球約1000光年,不到18小時就繞著太陽轉了一圈。這是迄今為止所見到過的熱木星最短的公轉周期,據悉,其公轉距離只有恆星直徑的兩倍。

當地時間周四,這一發現被發表在《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上。

來自英國華威大學James McCormac同時也是這篇論文的作者在一份新聞稿中指出:「儘管從理論上來說,短軌道周期(少於24小時)的熱木星是最容易被探測到的,因為它們體積龐大、凌日現象頻繁,但事實證明它們極其罕見。目前已知的數百顆熱木星中只有7顆的軌道周期不到一天。」

由於NGTS-10b的公轉軌道跟恆星極其接近,所以它可能會在恆星力的作用最終被撕裂。

合著者David Brown表示,這些超短的軌道周期行星被認為是從它們的太陽系外圍遷移進來並最終被恆星消耗或破壞。

如果這顆行星的軌道在最終走向毀滅的過程中出現收縮,那麼這種情況將可能在未來10年時間內發生。

天文學家希望通過即將到來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對NGTS-10b及其大氣層展開更近距離的觀察,當然前提是這顆系外行星在那個時候仍舊存在。

相關焦點

  • 發現周期最短的熱木星,一年只有18個小時!
    然而,在新的一項研究中,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小組宣布發現了一顆軌道周期最短的「熱木星」。這顆行星(NGTS-10b)距離地球1060光年,只需18個小時(一年)就能完成其繞恆星運行的完整公轉軌道。正如該團隊在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的研究報告中所述:這顆行星是由NGTS發現的,該望遠鏡位於智利的歐洲南方天文臺(ESO)Paranal天文臺,由歐洲大學和機構組成的聯合體用來尋找太陽系外的行星。具體地說,NGTS關注的是在明亮恆星周圍發現海王星和超級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到目前為止,大多數軌道周期較短的大型行星都是熱木星,使用凌日方法,特別是地面望遠鏡,最容易發現木星。
  • 發現一顆奇怪熱木星,公轉周期僅18小時,不幸的是,它將被破壞
    有一些天體的特徵,讓人覺得很不可思議,近期在宇宙深處發現一顆比較奇異的行星,運轉速度超乎想像。1060光年外發現一顆熱木星據2019年10月1日的一則科學報告,在大約1060光年外,發現了一顆名為NGTS-10b的氣體行星。
  • 太陽系內發現公轉周期最短的小行星:一年只有151天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7月9日報導,美國天文學家在太陽系內發現了一顆不尋常的巖石小行星2019 LF6,其直徑約1公裡,公轉周期約為151天,是迄今發現小行星中一年時間最短的。加州理工大學的天文學家團隊利用帕洛馬山天文臺的「Zwicky瞬變設施」(ZTF)成功鎖定了這顆阿迪娜(Atira)小行星。
  • [圖]僅151天:太陽系內發現公轉周期最短小行星
    近日天文學家在太陽系內發現了編號為「2019 LF6」的小行星,其直徑約1公裡,公轉周期約為151天,是迄今發現小行星中公轉周期時間最短的
  • 天文學家發現已知最年輕的熱木星
    天文學家利用來自NASA的過渡系外行星勘測衛星(TESS)和Spitzer太空望遠鏡的數據,發現了一顆正在運轉的熱木星系外行星,該軌道運行著一顆名為
  •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巨大行星 一年僅有18小時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巨大行星 一年僅有18小時天文學家們發現了一個熱而類似木星的系外行星,其公轉軌道周期極短,在這個巨大的氣體世界中,一年僅意味著18個小時。英國華威大學的物理學家詹姆斯·麥考馬克說:「我們很高興地宣布NGTS-10b的發現,這是一種軌道周期極短的行星,大小類似於木星,所繞著公轉的恆星與我們的太陽相差無幾。」要注意的是,從理論上講,這樣的行星最容易被發現,因為它們會穿過自己繞轉天體的圓面。這名科學家說:「但事實證明它們極其罕見。
  • 歐洲航天局系外行星搜尋衛星Cheops發現最亮的「熱木星」WASP-189b
    歐洲航天局系外行星搜尋衛星Cheops發現最亮的「熱木星」WASP-189b(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歐洲航天局的新型系外行星搜尋衛星Cheops(Characterizing Exoplanet Satellite的縮寫)自12月發射以來有了第一個發現,不過這顆行星絕對不會是你想去的那種地方。
  • 史上最年輕「熱木星」被發現,何為熱木星,又與木星是什麼關係?
    史上最年輕熱木星被發現,近日NASA的行星獵手苔絲探測器,和最近退役的斯皮策空間望遠鏡的數據,幫助我們發現了已知最年輕的熱木星。那什麼是熱木星呢?它與木星又有著什麼樣的關係?
  • 熱木星風雲錄
    隨著太空觀測技術的進步,天文學家找到了越來越多的太陽系外行星。這些行星多是類似木星、土星的巨大氣態行星。
  • 哪顆行星是太陽系最熱的行星?誰又是宇宙最熱的呢?它當之無愧!
    那麼太陽系內最熱的行星是哪一顆呢?目前看來應該是金星了,它的高溫得益於兩個方面的優勢,一是距離太陽比較近,二是擁有濃厚的大氣層。早在上個世紀後期,天文學家就推測金星的大氣層中含有大量的溫室氣體,而這一推測之後被證實了,金星大氣中充滿了二氧化碳,這使得金星能夠將一部分太陽輻射保留下來。
  • 天文學家發現神奇的「圓周率」行星,公轉周期3.14天
    Pyle, Christine Daniloff, MIT麻省理工學院的天文學家近日宣布,他們在克卜勒望遠鏡2017年採集的數據中發現了一顆神奇的「圓周率」行星。這顆行星的公轉周期是3.14個地球日,與圓周率「π」的值出奇地一致。這顆名為K2-315b的行星大小和地球差不多,直徑大約是地球的95%。但它究竟是不是類地行星還不能確定,因為天文學家目前還不清楚它的質量。
  • 公轉周期短!
    那年那點事呦 舉報   在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星系半人馬座,有一個地球大小的行星,繞著比鄰星公轉
  • 解釋熱木星水失蹤之謎
    過往幾年間,天文學家發現系外行星本身和整個系統都存在難以置信的多樣性。
  • 三顆氣態巨行星的發現引發人類對行星形成的質疑
    【環球網科技 記者 樊俊卿】近日NASA發布消息稱,天文學家在外太空一顆年輕的恆星周圍發現了幾顆巨大的行星,並準確計算出他們的運行軌跡,這一發現引發了人們對「行星是如何形成的」這一問題長期以來觀點的質疑。
  • 我國科學家發現短周期類地行星形成機制
    新華社南京2月24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24日從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中科院行星科學重點實驗室、紫金山天文臺季江徽研究員領銜的科研團組在一項最新研究中,發現了太陽系外短周期類地行星的形成機制和軌道特徵。這一研究,對了解行星系統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短周期類地行星是一類距離恆星很近、質量與地球相當的系外行星。
  • 科學家發現一顆尚在襁褓的恆星,它的身邊竟出現4顆熱木星
    在有能力探索浩瀚宇宙之前,我們會認為地球是宇宙內最強大的超級星球,星球上生存著多種生物,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而在我們有能力將視野拓展到地球以外後,我們漸漸發現,地球其實十分渺小,但它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為它孕育了無數生命,而迄今為止,我們也未在宇宙內找到第二顆已育有生命的星球。
  • 天文學家發現「超熱海王星」系外行星,公轉周期僅為19小時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天文學家近日發現了一顆新的系外行星,它屬於一個全新的類別--「超熱海王星」。這顆行星被稱為Ltt 9779b,它的軌道與其恆星極為接近。天文學家還提出了這樣一個系統是如何產生的問題。
  • 公轉周期最短!離太陽最近的小行星已被發現,地球一年是它的兩年
    洛厄爾天文臺對近地小行星的研究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星體。這顆小行星被命名為2004 JG6,是觀測者布萊恩·斯基夫在晚上發現的。」我立刻注意到這顆不尋常的星體「,斯基夫說,」它比普通行星更有趣。「他很快向位於麻薩諸塞州劍橋的小行星中心(MPC)報告了這一發現,該中心是小行星和彗星發現的國際交流中心。
  •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系外行星 能吸收幾乎所有的光線
    這些發現使科學家感到驚訝,因為他們發現這顆巨大的行星具有吸收幾乎所有光線的獨特能力,另外其看起來像「新鮮的瀝青」。WASP-12b在2008年首先被發現,距離我們太陽系約1400光年。這顆奇怪的系外行星屬於「熱木星」,其是一種公轉軌道極為接近其宿主恆星的類木行星。其表面溫度非常高,可達4600°F(2600°C)。
  • 宇宙中最恐怖的十大系外行星,熱木星極光亮度可照出幽靈鬼魂
    科學家們每一次進入太空,都希望能夠有重大的發現,這樣對於深入了解宇宙就更進一步。對於宇宙中的系外行星人類從來停止探索腳步,接下來就由探秘志小編為大家帶來宇宙中最恐怖的十大系外行星,以下排名不分先後,大家趕緊來看看吧!宇宙中最恐怖的十大系外行星一、神秘熱點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