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利用來自NASA的過渡系外行星勘測衛星(TESS)和Spitzer太空望遠鏡的數據,發現了一顆正在運轉的熱木星系外行星,該軌道運行著一顆名為HIP 67522的非常年輕的恆星。
HIP 67522
HIP 67522是一顆G0型恆星,位於距離半人馬座417光年遠的地方。
這顆星又名HD 120411、2MASS J13500627-4050090和TYC 7794-2268-1,是年輕的一組星群的成員,這些星群稱為Scorpius-Centaurus協會。
HIP 67522大約有1700萬年的歷史,這意味著新發現的熱木星可能只有幾百萬年的年輕。
這顆行星名為HIP 67522b,每7天繞恆星運行一次,直徑約為地球的10倍,或接近木星。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天文學家Aaron Rizzuto和他的同事在TESS數據中發現了外星世界的特徵。
隨後,他們利用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的檔案數據,確認過境信號來自一顆行星。
裡祖託博士說:「我們可以通過研究行星和其他繞太陽運行的物體來了解我們的太陽系及其歷史。」。
「但是,除非我們在那裡尋找系外行星,否則我們永遠不會知道太陽系有多獨特,有多普遍。系外行星科學家正在發現我們的太陽系如何適應宇宙中行星形成的大局。」
根據天文學家的說法,有三個主要的假設可以解釋木星是如何離它們的母星如此近的。
他們解釋說:「一是它們只是在那裡形成並停留在原地。」
「但很難想像行星在如此強烈的環境中形成。灼熱不僅會蒸發大部分物質,年輕恆星還經常爆發出巨大的爆炸和恆星風,有可能驅散任何新出現的行星。」
「氣態巨星似乎更可能在遠離母星的地方發展,越過一個叫做雪線的邊界,那裡足夠冷,可以形成冰和其他固體物質。類木星的行星幾乎全部由氣體組成,但它們包含固體核心。這些核心更容易越過雪線形成,在雪線上,冰凍的物質可以像一個不斷長大的雪球一樣粘在一起。」
「另外兩個假設是這樣的,然後熱木星遷移到他們的恆星附近。但遷移的原因和時間是什麼?」
「有一種觀點認為,熱木星在行星系統歷史早期就開始了它們的旅程,而恆星仍然被氣體和塵埃盤所包圍,恆星和行星都是由這些氣體和塵埃盤形成的。」
「在這種情況下,與行星質量相互作用的圓盤的重力可能會中斷這個氣態巨行星的軌道,導致它向內遷移。」
」第三種假設認為,當恆星周圍的其他行星的引力可以驅動遷移時,熱木星會在晚些時候靠近它們的恆星。「
HIP 67522b在它形成的這麼早就已經離它的宿主恆星這麼近,這一事實表明,第三種假設可能不適用於這種情況。
但是一顆年輕的熾熱木星還不足以解決關於它們是如何形成的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