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首次計算出:系外行星「熱木星」磁場,比木星強很多倍!

2020-10-18 博科園

天文學家最新研究表明,圍繞其他恆星運行的氣態巨行星具有強大磁場,比太陽系木星的磁場強很多倍,這是第一次通過觀測計算出這些磁場的強度。這個團隊由科羅拉多大學的Wilson Cauley領導,還包括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地球和空間探索學院的副教授Evgenya Shkolnik。其他研究人員是北亞利桑那大學的Joe Llama和義大利卡塔尼亞天體物理觀測站的Antonino Lanza。其研究發現發表在2019年7月22日的《自然天文學》上。

研究是第一次使用觀測到的信號來推導系外行星磁場強度,這些信號似乎來自恆星磁場和這顆緊密軌道行星之間的相互作用。自1988年以來,已經發現了3000多個系外行星系統,其中包含4000多顆行星。許多這樣的恆星系統包括天文學家所稱的「熱木星」。這些都是巨大的氣態行星,被認為與太陽系的木星相似,但圍繞它們恆星運行的距離很近,通常大約是恆星直徑的5倍,或者大約是月球到地球距離的20倍。

這樣的行星在其恆星磁場中運行良好,行星磁場和恆星磁場之間的相互作用可以持續且強烈。之前的研究已經對系外行星磁場「設置」了上限,例如從無線電觀測或純粹從理論推導而來。將測量到的磁星與行星相互作用產生恆星輻射增加的數據與物理學理論結合起來,計算出了四顆熱木星的磁場強度。研究小組發現磁場強度範圍從20到120高斯。相比之下,木星磁場是4.3高斯,而地球的磁場強度只有半個高斯,儘管這個強度足以讓指南針在世界範圍內定向。

觸發機制

天文學家們利用夏威夷和法國的天文望遠鏡,對這四顆熱木星母恆星中電離鈣(Ca II)的發射進行了高解析度觀測。這種輻射來自恆星熾熱的色球層,色球層是恆星表面較冷的一層薄氣體。這些觀測結果讓研究小組計算出恆星釋放出的鈣有多少能量。研究使用能量估算來計算行星的磁場強度,使用的理論是行星磁場如何與恆星磁場相互作用。

磁場「喜歡」處於低能量狀態,如果橡皮筋一樣扭曲或拉伸磁場,就會增加磁場中儲存的能量,熱木星的軌道非常接近母恆星,因此行星的磁場可以扭曲和拉伸恆星的磁場。當這種情況發生時,能量可以在兩個磁場重新連接時釋放出來,這就加熱了恆星的大氣層,增加了鈣的釋放。天體物理學家曾懷疑,熱木星會像太陽系的木星一樣,在其內部深處產生磁場,新觀測結果提供了對這些巨大行星內部動力學的第一個探測器。

探測深度

該研究這是第一次基於觀測對這些行星磁場強度的估計,因此這是我們知識的一個巨大飛躍,這讓我們對這些行星內部情況有了更好的了解。這也應該有助於研究人員模擬熱木星內部的發電機,我們對熱木星的磁場一無所知,也不知道其他系外行星的磁場,現在估計有四個熱木星的實際系統。考慮到行星的自轉和年齡,磁場強度比人們想像的要大。

行星磁場標準發電機理論預測了取樣行星的磁場強度,這些行星的磁場強度比研究小組發現的要小得多。相反,觀測結果支持了行星磁場依賴於通過行星內部熱量的觀點。由於熱木星從主恆星吸收了大量額外的能量,所以磁場應該比質量和自轉速度相似的行星更大。磁場值的大小與熱力學熱流理論的預測相符,這也可能幫助我們更清楚地了解溫帶巖石行星周圍的磁場。

博科園|研究/來自: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參考期刊《自然天文學》

DOI: 10.1038/s41550-019-0840-x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相關焦點

  • 首次計算出:系外行星「熱木星」磁場,比木星強很多倍!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天文學家最新研究表明,圍繞其他恆星運行的氣態巨行星具有強大磁場,比太陽系木星的磁場強很多倍,這是第一次通過觀測計算出這些磁場的強度。研究是第一次使用觀測到的信號來推導系外行星磁場強度,這些信號似乎來自恆星磁場和這顆緊密軌道行星之間的相互作用。自1988年以來,已經發現了3000多個系外行星系統,其中包含4000多顆行星。許多這樣的恆星系統包括天文學家所稱的「熱木星」。
  • 磁場之爭!我們的木星完全敗北!熱木星的強大讓科學界側目!
    而我們的木星呢?磁場高達4.3高斯,是地球的8倍有餘!不得不說,木星不愧是我們太陽系最大的行星。但是人外有人,星外有星,科學家首次測量了「熱木星」的磁場,這些巨大的、熱的外星行星的磁芯比我們太陽系的木星還要強。是的,我們的木星完全被吊打,「熱木星」系外行星的磁場比我們想像的要強大得多!
  • 來自系外行星的射電暴
    天文學家日以繼夜地使用射電望遠鏡陣列監測宇宙中的無線電波。日前,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探測到來自牧夫座的射電暴,這可能是人類首次收集到來自太陽系以外的行星上的射電暴。這項研究由康奈爾大學博士後研究員傑克·特納(Jake D.
  • 比木星還大20%!又發現一顆新的「暖木星」系外行星,不是熱木星
    一個由天文學家組成的國際小組研究報告表明,發現了一個新的「暖木星」外星世界,它在偏心軌道上穿越了一顆晚F型恆星。這顆新發現的系外行星,被命名為TOI-677b,比木星大約20%,質量也更大,這一發現發表在《arXiv》上。
  • 天文學家發現已知最年輕的熱木星
    天文學家利用來自NASA的過渡系外行星勘測衛星(TESS)和Spitzer太空望遠鏡的數據,發現了一顆正在運轉的熱木星系外行星,該軌道運行著一顆名為
  • 天文學家利用LAMOST 發現新的系外行星族群:熱海星(Hoptunes) — 熱木星(hot Jupiters)的表弟表妹
    該圖示意了新發現的「熱海星」族群中的一員 (右下方),以及第一個發現的系外行星族群「熱木星」的一員(左下方)與背景裡克卜勒衛星發現的多姿多樣的行星系統。(北京天文館馬勁編繪合成)  「富貴」而「孤獨」的熱木星自從1995年第一顆系外行星飛馬座51 b發現以來,對太陽系外行星(簡稱系外行星)的探索一直是國際上一個重要的熱點前沿方向。飛馬座51 b的發現是天文學史上的一個裡程碑,開闢了人類視野,揭示了一類非常特殊的系外行星族群的存在。
  • 系外行星的高溫大氣層會產生鈦雨和氧化鋁雲
    它們也有奇異的大氣層,這些大氣層包含了很多奇異的東西,比如由氧化鋁和鈦雨構成的雲。一組天文學家已經為熱木星繪製了雲圖,詳細描述了我們在觀察不同的熱木星時將看到的雲和大氣類型。儘管所有的熱木星都是相似的,但它們確實有一些不同之處。這些差異決定了我們將在它們的大氣層中看到什麼,特別是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隨著我們開發更強大的望遠鏡來觀察它們。熱木星的質量上限大約是13.6倍木星質量。
  • 系外行星的高溫大氣層會產生鈦雨和氧化鋁雲
    它們也有奇異的大氣層,這些大氣層包含了很多奇異的東西,比如由氧化鋁和鈦雨構成的雲。 一組天文學家已經為熱木星繪製了雲圖,詳細描述了我們在觀察不同的熱木星時將看到的雲和大氣類型。 儘管所有的熱木星都是相似的,但它們確實有一些不同之處。
  • 美媒:人類或發現系外行星射電信號
    美國《科學日報》網站12月16日發表了題為《天文學家探測到可能來自系外行星的射電輻射》的報導稱,通過使用一個射電望遠鏡陣列觀測宇宙,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探測到了來自牧夫座的射電爆發。這可能是第一次採集到來自太陽系以外行星的射電輻射。
  • 美媒:人類或發現系外行星射電信號
    美國《科學日報》網站12月16日發表了題為《天文學家探測到可能來自系外行星的射電輻射》的報導稱,通過使用一個射電望遠鏡陣列觀測宇宙,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探測到了來自牧夫座的射電爆發。這可能是第一次採集到來自太陽系以外行星的射電輻射。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解讀:系外行星是如何發現的?
    本次諾獎頒發給了兩個領域,其中來自瑞士的米歇爾·馬約爾教授和迪迪埃·奎洛茲教授,因為「發現了一顆圍繞類太陽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而分享了本屆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獎金。系外行星是目前十分熱門的一個研究領域,特別是這個研究與發現外星生命有關,更吸引了很多人的興趣。
  • 天文學家首次確定一顆系外行星的真實顏色
    科技日報訊 據美國《大眾科學》網站7月11日報導,一隊歐洲和美國的天文學家首次將一顆系外行星的真實顏色予以確定,其被命名為HD 189773b,是一顆擁有大氣層的系外行星。從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和歐洲空間局(ESA)公布的圖片中看,這顆行星正泛著熟悉的蔚藍色,就像我們的地球家園一樣。
  • 天文學家們都算錯了?最新模型研究證明,系外行星比預測的要冷
    對於太空探索,你肯定有很多問號。光年之外的星球,我們碰不到摸不著,天文學家們是怎麼給它們測溫度的?很多行星的溫度極低,平均溫度零下200攝氏度的行星多的是。行星的溫度越低,發射的電磁波就越微弱,科學家們就越難測出它們的溫度。實際上,除了太陽系內的行星,天文學家們對銀河系中的所有行星的溫度,目前都還處在模型預測中,在更先進的望遠鏡面世前,他們對系外行星的溫度預測都不太精確。
  • 宇宙中最恐怖的十大系外行星,熱木星極光亮度可照出幽靈鬼魂
    對於宇宙中的系外行星人類從來停止探索腳步,接下來就由探秘志小編為大家帶來宇宙中最恐怖的十大系外行星,以下排名不分先後,大家趕緊來看看吧!宇宙中最恐怖的十大系外行星一、神秘熱點行星天文學家觀測發現系外行星HD 209458b擁有獨特的氣候,其表面刮著令人恐懼的大風,估計風速可達到6200英裡每小時。
  • 十大恐怖系外行星:殭屍行星「死而復生」
    二十年前,天文學家使用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觀測數據發現一顆系外行星環繞主恆星運行,在進行深入觀測時,一些天文學家並未找到這顆系外行星,並宣稱它已「死亡」。 但在2009年,天文學家使用錢德拉望遠鏡觀測到這顆曾經死亡的系外行星TMR-1C又再度復活過來。將它稱為「殭屍行星」有些言之為過,實際上它僅是隱藏了起來。
  • 天文學家首次測到棕矮星風速,發現還能測量系外行星的風
    棕矮星是大小介於木星與太陽之間的星體,由於質量太小核心無法維持氫融合反應,也稱為失敗的恆星。4月發布於《Science》期刊的論文,天文學家首次通過紅外波段和無線電的自轉周期測得大氣風速。天文學家表示,先前研究木星在無線電與可見光和紅外波長的自轉周期不同,是因為木星的無線電輻射是電子與行星內部深處的磁場相互作用,而紅外線則是來自大氣層的頂部,所測到大氣層的旋轉速度比行星內部快,相應速度差則是大氣風引起,因此團隊期望棕矮星也能測到同樣現象。
  • 美國航天局NASA首次用X射線觀測到系外行星掩星
    前天,美國每日科學網站報導,人類首次通過X射線觀測到太陽系外的「日食」現象。這被稱為「掩星」,是發現系外行星的重要手段之一,意味著人類今後可能用X射線的強度變化尋找系外行星。發現系外行星是尋找地外生命的前提。美國航天局(NASA)的錢德拉X射線太空望遠鏡和歐洲宇航局XMM牛頓望遠鏡,對距地球63光年的恆星HD189733進行觀測。
  • 歐洲航天局系外行星搜尋衛星Cheops發現最亮的「熱木星」WASP-189b
    歐洲航天局系外行星搜尋衛星Cheops發現最亮的「熱木星」WASP-189b(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歐洲航天局的新型系外行星搜尋衛星Cheops(Characterizing Exoplanet Satellite的縮寫)自12月發射以來有了第一個發現,不過這顆行星絕對不會是你想去的那種地方
  • 什麼是系外行星,怎樣探尋及其發展前景
    太陽系外行星(系外行星)是指太陽系以外環繞其他恆星運轉的行星。 1995年10月6日科學家們在與一顆類日恆星的周圍發現了第一顆系外行星。自此以後,天文學家就以驚人的速度發現了大量的系外行星。目前已知的系外行星清單中就包含超過500個新的天體!
  • 解釋熱木星水失蹤之謎
    過往幾年間,天文學家發現系外行星本身和整個系統都存在難以置信的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