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轉周期最短!離太陽最近的小行星已被發現,地球一年是它的兩年

2020-12-05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洛厄爾天文臺對近地小行星的研究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星體。這顆小行星被命名為2004 JG6,是觀測者布萊恩·斯基夫在晚上發現的。

」我立刻注意到這顆不尋常的星體「,斯基夫說,」它比普通行星更有趣。「他很快向位於麻薩諸塞州劍橋的小行星中心(MPC)報告了這一發現,該中心是小行星和彗星發現的國際交流中心。MPC隨後將其發布在網上,供全世界的天文學家驗證。然而,所有最初的跟蹤觀察都是由美國西南部的業餘和專業觀察員獲得的。緊接著測量到的空間位置可以計算出它的軌道。

MPC正式發布公告和初步計算的軌道。這表明,該物體位於地球和金星(目前在西方天空非常明亮的昏星)之間。此外,2004 JG6僅用6個月就環繞太陽一周,使它成為已知公轉周期最短的小行星。其他位於火星和木星的軌道之間的普通小行星,距離太陽的距離大約是地球的兩到四倍,繞太陽一周需要幾年的時間。

相反,2004年 JG6完全在地球的軌道上運行,是迄今為止發現的第二個這樣軌道的天體。LONEOS的主管愛德華· 鮑厄爾說,平均來說,這顆小行星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是太陽系中第二個離太陽最近的天體。第一個是水星。

如圖所示,JG6穿過金星和水星的軌道,每六個月從離太陽不到3000萬英裡的地方經過。這顆小行星的大約平均軌道速度超過30公裡/秒,即67000英裡/小時。根據它們的位置,這顆小行星可能會從離地球350萬英裡的地方經過,離水星大約200萬英裡。在接下來的幾周,2004 JG6將穿過地球和太陽之間,正好在地球的軌道內。它將穿過星座巨蟹座和小犬座,在黃昏時低懸於西天。由於時間接近6個月,明年5月,這顆小行星應該會在天空中幾乎相同的地點再次被觀測到,它繞太陽轉了兩圈,而地球只繞了一圈。

根據目前的估計,2004 JG6的直徑可能在500米到1公裡之間。儘管它離地球很近,但並不存在與地球相撞的危險。

完全在地球軌道內運行的小行星被非正式地稱為Apoheles,來自夏威夷語,意思是軌道。Apohele也有希臘詞根:apo表示「外面」,heli表示「太陽」。完全在地球內部軌道運行的物體?美國西南研究所的動力學家威廉·f·伯克和他的同事認為,火星的軌道只佔近地天體總數的2%,這使得近地天體既稀少又難以發現。這是因為它們幾乎一直呆在白天的天空中。可能存在大約50個與2004 JG6相當大小或更大的Apoheles,但其中許多肯定是無法從地面觀測到的。

第一個完全在地球軌道內發現的小行星是2003年發現的CP20,它是由NASA資助的林肯實驗室近地小行星研究項目科學家在新墨西哥州索科羅附近發現的。雖然比2004 JG6要大,但2003 CP20與太陽的距離要遠一些。

LONEOS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資助的尋找可能接近地球的小行星和彗星的五個項目之一。美國宇航局目前的目標是到2008年發現90%直徑大於1公裡的近地小行星。據估計大約有1100顆這樣的小行星。

相關知識

小行星(希臘語:Αστεροειδ,英語:Asteroid)為微型行星的一種。以太陽系而言,小行星屬於太陽系小天體(SSSB),和行星一樣環繞太陽運動,但體積和質量比行星小得多。廣義的小行星大小介於流星體和矮行星之間,直徑可從數米至1,000公裡不等,包括在這個尺寸下太陽系裡非彗星的所有小天體。但大部分的小行星都分布於內太陽系,加上外太陽系小天體(如半人馬群和海王星外天體)的物理特性和內太陽系小天體有所差異,因此「小行星」一詞更常被用於專指內太陽系非彗星的小天體。

作者: universetoday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太陽系內發現公轉周期最短的小行星:一年只有151天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7月9日報導,美國天文學家在太陽系內發現了一顆不尋常的巖石小行星2019 LF6,其直徑約1公裡,公轉周期約為151天,是迄今發現小行星中一年時間最短的。加州理工大學的天文學家團隊利用帕洛馬山天文臺的「Zwicky瞬變設施」(ZTF)成功鎖定了這顆阿迪娜(Atira)小行星。
  • 地球繞太陽公轉,周期為365天。那太陽繞什麼公轉呢?周期又為多少?
    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由近到遠處於第三的位置,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大約為24小時,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的時間大約為365天。離太陽越近,公轉周期就會越短,像離太陽最近(大約距離太陽5970萬千米)的水星,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大約為88天。而離太陽最遠(大約距離45億千米太陽)的海王星繞著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大約為164年。
  • 離太陽最近小行星
    2020 AV2  圖片來源:《科學》   今年早些時候,天文學家在金星軌道內發現了一顆奇怪的小行星——它是預測存在的靠近太陽的小行星群中的第一個成員。科學家僅在地球軌道內發現了23顆阿提拉小行星,因為與內行星的相互作用打亂了軌道,這些小行星最終撞向其他行星或太陽。但天文學家長期以來一直懷疑,在金星的軌道內存在著數量更少、壽命更短的天體,它們被非正式地稱為「瓦提拉天體」。 它們很難被發現。像金星一樣,這些小天體會在黎明和黃昏出現在地平線附近,在耀眼的陽光下幾乎看不見。
  • [圖]僅151天:太陽系內發現公轉周期最短小行星
    近日天文學家在太陽系內發現了編號為「2019 LF6」的小行星,其直徑約1公裡,公轉周期約為151天,是迄今發現小行星中公轉周期時間最短的
  • 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短熱木星公轉周期:或引發毀滅
    據外媒報導,天文學家一直在觀察這樣一顆行星,它圍繞著恆星旋轉的速度非常之快、非常之近,以致於他們懷疑其是否會不斷走向毀滅。被叫做「熱木星」的系外行星NGTS-10b是一顆離恆星非常近的氣體巨星。這個地獄般的世界距離地球約1000光年,不到18小時就繞著太陽轉了一圈。這是迄今為止所見到過的熱木星最短的公轉周期,據悉,其公轉距離只有恆星直徑的兩倍。 當地時間周四,這一發現被發表在《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上。
  • 今天地球離太陽最遠
    年7月4日11:35(北京時間19:35)到達遠日點——它與太陽的最遠點。全長94,507,635英裡(152,095,295公裡),去年,2019年7月4日,地球在遠日點的位置要遠一些,達到94,513,221英裡(152,104,285公裡)。 如圖所示,在天空中,遠日點的太陽看起來要小一些。這張照片由兩張照片組成,分別拍攝於2016年1月的近日點(地球離太陽最近的點)和2017年7月的遠日點(地球離太陽最遠的點)。
  • 發現迄今為止,太陽系周期最短的小行星,只有151天!
    到目前為止,該項目已經發現了另一顆Atira小行星,名為2019 AQ3,在2019LF6出現之前,2019AQ3是已知小行星中周期最短的,大約每165天繞太陽一周。這兩顆由ZTF發現的大型Atira小行星都在太陽系外軌道上運行。
  • 發現迄今為止,太陽系周期最短的小行星,只有151天!
    為了找到阿提拉小行星,ZTF團隊一直在開展一項專門觀測活動,以一天中最適合發現這些天體的時間命名為「黃昏」(Twilight)。「暮光之城」是由臺灣國立中央大學葉和葉永煥共同開發的項目。到目前為止,該項目已經發現了另一顆Atira小行星,名為2019 AQ3,在2019LF6出現之前,2019AQ3是已知小行星中周期最短的,大約每165天繞太陽一周。
  • 十年內離地球最近!一顆高樓大的小行星將飛過地球
    地球和月球的平均距離是384,400公裡,地球和太陽的平均距離是149,597,870公裡,而當時2011ES4 號小行星跟我們最近的時候距離只有126,000公裡,足以見得這距離之近,並且是十年內離地球最近。
  • 冥界被科學家發現,在那呆一年地球上已過246年,真實存在的地方
    科學家發現,利用科學的計算在冥王星一年相當於地球上90000多天,也等於246年。因為冥王星是太陽系最邊緣的天體之一所以它的軌道面也是最大的,相對的它的公轉時間也會變長。    理論上每個天體公轉周期都不一樣。這是因為每個天體離太陽的距離都不同,繞太陽運行的旅程不一樣,所以才導致了和天體相差甚遠的公轉周期。
  • 今天下午15:28,地球將抵達離太陽最近的地方
    再過7個多小時,地球就將運行到一年中離太陽最近的地方了。這種情形將在今天下午的15:28分發生,那時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僅有147091143 公裡,過了這個點,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就會越來越遠了,直到明年的這一天。這種情形通常發生在冬至後的一兩個星期,為什麼會這樣呢?
  • 你知道一年中地球離太陽最近是在什麼時候嗎?
    地球繞太陽的公轉軌道是一個橢圓形,太陽位於橢圓的其中一個焦點上,所以地球在一年的某一時刻會運行到距離太陽最近的位置,這個位置被稱為地球的近日點。就目前而言,地球大約在每年的1月3日左右運行至近日點,此時的日地距離大約為1.471億千米(平均距離為1.496億千米)。
  • 首次發現目前在太陽系發現運行速度最快的小行星!
    據探索小組成員說,當時他們發現了一個非同尋常的天體,它的軌道幾乎不偏離金星的軌道,這是一項驚人的觀測。這是人類已知的小行星中繞太陽公轉最短的一年。這塊被稱為2019AQ3的天體,可能是太陽系內部一個巨大且幾乎不為人知的群體的一部分。這是小行星2019 AQ3繞日超快軌道。
  • 今年的今天,地球離太陽最近!
    本周末,地球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恆星近距離接觸。其實行星離太陽更近一點並沒有什麼不尋常的,這是一種發生在日曆年初的正常現象。地球沿橢圓形軌道運行,因此在365.25天的旅程中,它與太陽的距離會發生變化。據報導,美國東部時間周日(1月5日)凌晨2點48分,地球到達近日點,也就是離太陽最近的時刻。對於生活在美國西海岸的人來說,這一時刻發生在1月4日太平洋標準時間晚上11點48分。半年後的7月4日,地球將到達遠日點——離太陽最遠的地方。
  • 天文學家發現大而罕見的小行星,近日點和遠日點均在地球軌道以內
    據外媒CNET報導,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不同尋常的小行星,是目前發現的公轉周期最短的小行星。 編號為「2019 LF6 」小行星的公轉周期僅為151天。 這顆小行星以一種非常不尋常的橢圓軌道旋轉,其有時比一端的水星更接近太陽,然後在另一端經過金星。
  • 這顆小行星的軌道非常接近太陽,它的一年只有151天
    LF6是一顆非常接近太陽的小行星,以致於它的一年只有151天。它的軌道完全落在地球的軌道內,被稱為「阿提拉」小行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為數不多的天體之一。加州理工大學的葉全志領導的一個天文學家團隊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他們使用加州帕洛瑪天文臺的Zwicky瞬變設施(ZTF)發現了2019 LF6。
  •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大而罕見的小行星 近日點和遠日點均在地球軌道以內
    據外媒CNET報導,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不同尋常的小行星,是目前發現的公轉周期最短的小行星。
  • 地球繞著太陽轉周期一年,那太陽圍繞什麼轉?公轉周期又是多久?
    地球繞著太陽轉周期一年,那太陽圍繞什麼轉?公轉周期又是多久?古時候人們認為,所有事物都是圍繞著地球來轉動的,一直到哥白尼提出「日心說」之後,人們才逐漸認識到地球與太陽之間的關係,從而也知道了地球除了自轉外,同時也還圍繞著太陽轉的,並認為太陽才是宇宙的中心。
  • 如果地球停止圍繞太陽公轉會怎樣?
    因為同地球一起環繞太陽的還有太陽系的其他天體,太陽是它們共有的中心天體。公轉的方向也是自西向東的,公轉一周的時間是一年。所以太陽公轉也會給我們帶來四季的變化,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地球的公轉的力來自太陽的自傳,就像軸帶動輪子轉動一樣,而太陽的重力(萬有引力)又讓地球不能飛離太陽。一個天體圍繞著另一個天體轉動叫做公轉。
  • 地球公轉一周是一年,太陽公轉一周要多長時間,銀河系呢?
    地球公轉一周是一年,太陽公轉一周要多長時間,銀河系呢? 人類將地球自轉一圈,定義為一天,將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圈,定義為一年,一年就是目前地球大約自轉365圈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