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影響轉錄後調控的體細胞同義突變在癌症發生中的作用

2020-12-08 騰訊網

1月17日,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孫中生團隊與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合作在國際學術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發表了題為Prevalence and architecture of posttranscriptionally impaired synonymous mutations in 8,320 genomes across 22 cancer types的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首次揭示了影響轉錄後調控的體細胞同義突變在癌症基因組中的分布特徵和臨床相關性,強調了在癌症生物學研究中考慮影響轉錄後調控的同義突變的重要性。

體細胞同義突變是癌症基因組編碼區中最常見的變異之一。孫中生研究團隊最近發現,同義突變可以通過改變RNA剪接、RNA穩定性和蛋白質翻譯來驅動癌症發生,提示這些「沉默」突變存在未被發現的調控作用。但是到目前為止,大多數癌症研究主要關注改變胺基酸序列的突變,而忽視了同義突變的潛在影響。因此,解讀這些「沉默」突變在癌症發生中的作用就顯得尤為必要。RNA結合蛋白是轉錄後調控的重要參與者,其可以通過序列特異性結合基序識別它們的RNA底物,幾乎參與轉錄後調控的所有步驟。因此,在結合基序中發生的DNA突變可能會破壞RNA結合蛋白和RNA底物之間的識別,導致各種人類疾病。為了系統評估影響轉錄後調控的同義突變是否有助於癌症的發生發展,孫中生團隊首先開發了一種有效且可靠的在全基因組中解析同義突變對轉錄後水平調控作用的新工具——PIVar(https://github.com/WeiWenqing/PIVar)。然後他們利用該工具對22個癌症類型的8320名患者的體細胞突變數據進行整合分析,鑑定了大約23000個影響轉錄後調控的有害同義突變(pisSNVs)和2042個pisSNV基因,以及35個受到這些鑑定的pisSNVs影響的RNA結合蛋白。他們的研究首次發現癌症中影響轉錄後調控的pisSNV的比例升高,並且高比例的pisSNV與五種癌症類型患者的生存預後有關。他們還發現PTEN、RB1和PIK3CA等眾所周知的癌症基因,在蛋白質功能和轉錄後調控水平上都有助於癌症的發生。而且許多pisSNVs基因,包括UBR4、EP400和INTS1,主要通過轉錄後水平在致癌過程中發揮其功能。該項研究為揭示同義突變在癌症發生中的作用提供了嶄新的研究視角,為用戶從轉錄後調控角度研究各種疾病的發病機制提供了一個有效且可靠的工具。

該項工作由孫中生研究組博士滕花景和研究生韋文青共同完成,研究生李青蘭負責了單核苷酸突變影響RNA結合蛋白結合的實驗驗證工作,此項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資助。

影響轉錄後調控的體細胞同義突變的識別流程及其在癌症基因組中的分布

來源: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

相關焦點

  • 北京生科院揭示影響轉錄後調控的體細胞同義突變在癌症發生中的作用
    該研究首次揭示了影響轉錄後調控的體細胞同義突變在癌症基因組中的分布特徵和臨床相關性,強調了在癌症生物學研究中考慮影響轉錄後調控的同義突變的重要性。  體細胞同義突變是癌症基因組編碼區中最常見的變異之一。
  • 研究發現多個癌症體細胞突變
    來自Genentech、Affymetrix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錯配修復檢測技術和互補方法,發現了幾種人類癌症中的體細胞突變,文章發表在7月28
  • 《癌症發現》:胃腸癌體細胞突變產生新抗原
    在體外延長培養T細胞或在新抗原暴露後喪失CD3表達後,新抗原反應性通常喪失。 這些結果表明,即使是體細胞突變數量較少的癌症也會引起循環T細胞的抗腫瘤反應。利用新抗原的激活潛力可以成為增加免疫療法效力的新途徑。
  • Sox2/Ddx5與R-loop協同調控體細胞重編程機制獲揭示—新聞—科學網
    Sox2/Ddx5與R-loop協同調控體細胞重編程機制獲揭示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研究員姚紅傑課題組聯合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孫前文課題組揭示了Sox2/Ddx5與R-loop協同調控體細胞重編程為誘導多能幹細胞的新機制。
  • 廣州生物院等揭示SOX2/DDX5與R-loop協同調控體細胞重編程為誘導多...
    早在2017年,姚紅傑課題組在國際學術期刊Cell Stem Cell已經揭示了RBP DDX5通過調節miR-125b代謝從而負向調控PRC1複合物的非經典亞基RING1和YY1結合蛋白(RYBP)的雙重功能,進而調控體細胞重編程為誘導多能幹細胞。但是DDX5作為RNA解旋酶在體細胞重編程中的功能仍然未知。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揭示植物體細胞胚發生的轉錄調控等級網絡
    體細胞胚發生的分子機理是《科學》評選的全世界最前沿125個科學問題之一,對於理解植物細胞的全能性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先前研究表明,高濃度生長素、非生物脅迫或過表達細胞全能性轉錄因子(如LEC1、LEC2和BBM等)均可促使植物體細胞發生命運轉變形成體細胞胚,在此過程中伴隨著體細胞表觀組和轉錄組的改變。
  • 科學家揭示DDX5對體細胞重編程的關鍵作用
    RNA結合蛋白DDX5在體細胞重編程中的關鍵作用和調控機制 1月19日,國際學術期刊《細胞—幹細胞》(Cell Stem Cell)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姚紅傑課題組的最新研究成果(RNA Helicase DDX5 Inhibits Reprogramming to Pluripotency by miRNA-based
  • Cell子刊:揭示m6A修飾調控體細胞重編程的機理
    近日,發表在《Cell Reports》上的研究中,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陳捷凱課題組揭示了m6A修飾調控體細胞重編程的機理,對理解m6A在體細胞重編程等細胞命運決定過程中的功能提供了新視角。
  • ...性癌症染色質可接近性圖譜揭示DNA-蛋白結合與癌症發生存在著關聯
    2018年10月27日/生物谷BIOON/---癌症是世界範圍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儘管2%的編碼蛋白的人類基因組已被廣泛研究,但是關於癌症中的非編碼基因組(佔人類基因組的98%)和基因調控,仍然有很多是未知的。
  • SOX2/DDX5與R-loop協同調控體細胞重編程為誘導多能幹細胞新機制
    ,該研究成果揭示了SOX2/DDX5與R-loop協同調控體細胞重編程的新機制。研究團隊運用ssDRIP-seq技術,首先繪製了體細胞重編程過程中R-loop的動態變化圖譜,發現R-loop並不是簡單地作為轉錄的副產物出現,而是在轉錄發生變化之前就開始變化。根據R-loop的分布特點,結合多組學分析發現R-loop變化與染色質開放程度及增強子活性存在很高的正相關性,並與體細胞重編程過程密切相關。
  • 廣州生物院m6A修飾調控體細胞重編程機理研究獲進展
    該研究揭示了在體細胞重編程過程中,識別RNA m6A甲基化修飾的reader蛋白YTHDF2和YTHDF3通過不同的RNA降解途徑協同調控體細胞中相關基因的降解,促進間質上皮轉換(MET),從而利於重編程的順利進行。
  • 多組學揭示胰腺癌發展早期Kras基因突變調控的表觀與轉錄網絡
    ,在該項研究中,作者首次系統地闡述了,胰腺癌前體細胞的轉錄組與表觀遺傳組信息,並闡明了Kras突變基因通過協同調控胰腺炎誘導的轉錄網絡,來促進胰腺癌的產生與發展。Kras突變基因對胰腺癌的發展早期轉錄組與表觀遺傳組的影響,作者找到了Klf5轉錄因子作為一種marker,來進行胰腺癌早期細胞的分選。
  • ...團隊揭示YTHDF2/3通過不同的RNA降解途徑共同調控體細胞重編程
    m6A(N6-甲基腺嘌呤)是真核生物mRNA轉錄後修飾中最常見、最豐富的化學修飾之一,該修飾由甲基轉移酶複合體(METTL3、METTL14和WTAP等)、去甲基化酶(FTO和ALKBH5)和結合蛋白(YTHDF1/2/3、YTHDC1/2等)共同調控,參與到幹細胞命運決定、胚胎發育等重要生理過程
  • ...Nature重磅發布迄今最全面的癌症全基因組圖譜,涉及38種癌症類型
    該大型研究揭示了大規模結構突變在癌症中所發揮的廣泛作用,在基因調控區域發現了此前未知的癌症相關突變,並推斷了多種癌症類型的腫瘤進化,闡明了體細胞突變與轉錄組之間的相互作用,同時研究了生殖系遺傳變異在調節突變過程中的作用。從獲取樣本、保護患者隱私、獲取測序數據、分析測序數據等方面來看,該研究的工作量極為龐大。
  • 最新研究揭示癌症胚系基因組模式與癌症風險及臨床預後的關聯
    1.癌症相關胚系基因組模式研究團隊從癌症基因組圖譜(TCGA)中,在代表22種癌症類型的9712名癌症患者的全外顯子組測序數據中獲得了430,772,708個胚系突變,和46,998,783個與其配對的腫瘤基因組的體細胞突變
  • 我國科學家描繪出植物體細胞胚發生的轉錄調控等級網絡
    Cell | 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王佳偉研究組揭示植物體細胞胚發生的轉錄調控等級網絡以下文章來源於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 ,作者CEMPS2020年8月4日,Developmental Cell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王佳偉研究組的題為「Chromatin
  • 癌症基因組中的體細胞突變分布隨三維染色質結構而變化
    癌症基因組中的體細胞突變分布隨三維染色質結構而變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0 13:48:49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P.
  • 你真的理解體細胞突變嗎?
    體細胞突變(somatic mutation)是指患者某些組織或者器官後天性地發生了體細胞變異,雖然它不會遺傳給後代個體,卻可以通過細胞分裂,遺傳給子代細胞。體細胞突變對腫瘤的發生發展有關鍵性的作用,並且它也是制定腫瘤癌症靶向治療措施的關鍵所在。
  • 研究揭示RNA甲基化調控R-loop形成及轉錄終止機制
    R-loop在很多關鍵的生物學過程中發揮重要功能,包括染色質修飾、轉錄調控、DNA損傷修復以及基因組穩定性等,但其如何被精確調控的機制尚不清楚。m6A修飾作為信使RNA上豐度最高的修飾類型,廣泛參與哺乳動物的發育、免疫、幹細胞更新、脂肪分化以及腫瘤生成和轉移等生命過程。然而,目前尚不清楚m6A是否能作為R-loop中RNA組分的本源特徵來調控R-loop水平,進而發揮各種生物學功能。
  • 【科技前沿】張宏團隊揭示自噬調控新機制:IPMK通過抑制轉錄因子...
    自噬活性異常與癌症、神經退行性疾病、免疫系統疾病等多種人類疾病的發生發展相關【4-6】。為研究自噬活性的調控機制,張宏實驗室建立了秀麗隱杆線蟲(C. elegans)為研究多細胞生物自噬活性調控的模型。通過遺傳篩選,作者發現線蟲ipmk-1 (bp1075)突變體中自噬活性顯著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