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者的福音?人造「魚鰓」問世,像魚一樣在水裡自由呼吸

2021-01-08 騰訊網

從古至今,探索神秘海底是人們由來已久的願望,現如今潛水運動在很多旅遊景區已經得到了普及,你可以盡情欣賞千姿百態的海底生物,和魚蝦親密互動,不過有一位韓國小哥就厲害了,他在沒有任何安全防備之下潛入了深海,這是怎麼回事呢?本期旅行視咖,小咖帶你去看看。

在我們通常的印象中,在潛水之前是要精心準備一番的,任何一個細小的紕漏都可能產生危險,難道這位韓國小哥還真的是不怕死嗎?事實並非如此,這是在展示他最近發明的一個水下呼吸機,並宣稱這款發明可謂是潛水愛好者的福利。

這個水下呼吸機的外表十分小巧,看起來就像一根簡單的木棍,只要將它咬在嘴裡,就可以在水中暢遊了,它的設計理念也是相當科學,設計靈感來源於魚鰓。

與普通的潛水設備不同,這款呼吸機可以自主在水下提取氧氣,通過不斷向潛水者提供氧氣來保持呼吸,只不過目前這款呼吸器還需要不斷充電來維持使用,每次充滿電可維持三個小時,電量不足的情況下它也會提前提醒你。

怎麼樣小夥伴們,對於這款方便的人造魚鰓,你們有什麼想說的嗎?

這一期旅行視咖就到這裡,我們下一期再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不背氧氣罐也能在海裡呼吸?老外發明人造魚鰓,人類能在水下隨便呼吸
    不背氧氣罐也能在海裡呼吸?老外發明人造魚鰓,人類能在水下隨便呼吸 海底是很多人嚮往的地方了,因為人類屬於陸地的生物,大家都是無法長時間在水裡的,即使憋氣遊泳能力再強,說到底也不可能像魚兒一樣的靈活。在海洋裡面的時候,我們需要及時的換氧氣,不然會憋到窒息了。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呢?
  • 人造魚鰓終於問世!不用氧氣瓶,能讓人像魚一樣在水下自由呼吸
    其實還有一部電影叫做《未來水世界》,也是差不多類似的劇情,但是人類為了適應新的水世界,有一種長了魚鰓的變種人進化出現,眾所周知魚能夠在水中自由的呼吸靠的就是腮,為了生存,人類的適應力還是很強的...但是電影終究只是電影,要是真想等到人類基因突變,人類只怕已經所剩無幾了。
  • 老外發明人造魚鰓,人類下水可自由呼吸,有人親自下水嘗試!
    而魚類卻可以用於在自由的在海底呼吸,相同的人類不能進入海底生活,魚類也不能到達地面上,就有一位國外的發明家受到了魚類的影響,創造出了一個人到魚鰓,人類在海水下也不用氧氣,只需要帶上人造魚鰓就可以正常的呼吸了
  • 3D列印技術順利列印出新型「魚鰓」,幫助潛水者在水下順暢呼吸
    為了使人類更好地適應海洋環境,科學家運用3D列印技術發明了一種新型「魚鰓」,幫助潛水者在海洋下輕鬆、順暢呼吸。據外媒報導,「魚鰓」由皇家藝術學院的設計師兼材料科學家JunKamei和東京大學的RCA-IIS設計實驗室合作開發,它實質上是一種用特殊材料製成的特殊呼吸系統,它能高效排出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且能從水中迅速收集氧氣供給潛水者。
  • 魚可以用鰓呼吸,人類可以製造人工鰓在水下自由活動嗎?
    天上飛和水裡遊是人類的夢想,儘管我們都實現了,但並不能做到「自由」,因為還被束縛在各種條件中,當然翼裝飛行算一種,但這是屬於勇敢者的遊戲!水裡遊呢?能像魚兒一樣自由遊來遊去嗎?當然水中自由的條件呼吸是少不了的,一般的情況就是帶上輕裝潛水具,然後背上壓縮空氣瓶進行水下活動!
  • 如果你擁有了魚鰓,能在水下生活嗎
    如果我們能在水下呼吸會怎麼樣?如果人類有災,能像魚一樣在水下呼吸呢。只要你願意,能和海豚海龜一起遊泳。那是多麼酷的一件事情啊!我們探索過地球上所有的水體了嗎?我們能到達海洋的海洋的底部嗎?水下呼吸如果你可以在水下水中呼吸,哈哈,人類當然沒有資格在水中生活。你在水下能頂住呼吸多久?
  • 美醫生發明新型潛水服 像魚一樣呼吸液態氧(圖)
    新型潛水服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14日消息,據英國《獨立報》報導,事實證明,人類很擅長學習其他動物的自然本能,現在我們已經學會像鳥兒一樣自由飛翔、像猴子一樣攀爬和像鼴鼠一樣挖洞,人類藉助水肺能在水下呼吸,卻無法潛到很深的地方。由於無法克服這種局限性,目前在70米以下的深水中潛水仍很危險,只有少數專家才能做到。超深潛水具有致命危險,目前在月球表面行走的總人數,也比藉助水肺潛到240米水下的人多。找到深海潛水方法現在美國一位發明家認為他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讓人類像魚一樣呼吸液體,就能輕鬆潛入深海。
  • 拋棄氧氣罐像魚一樣在水底呼吸,這件神器逆天了!
    現在這個問題有解決方法了,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研究生 Jun Kamei設計了一件神器,不用氧氣罐就能讓人類像魚一樣在水底呼吸—— Amphibio 連接到臉上的呼吸罩後,使用者就能順利的在水中呼吸。這種昆蟲雖然沒有鰓,但它們能透過皮膚表面上的薄膜儲存空氣,在水裡就能進行氣體交換。據此,Jun Kamei發明了Amphibio。
  • 仿生魚機器人:像千足蟲一樣爬行,也可像魚一樣在水裡遊泳
    這個探路先鋒實際上是一個小機器人,它是由紐約一家功臣公司研發的,外形奇特,黑色的外觀非常炫酷,很像是一條魚。在技術上採用了波浪推進系統,簡單地說,也就是用波浪的形式來前進,並且這個機器人有一個名字,叫做Velox。它的設計公司十分人性化,推出了能在多種地形中行走的機器人版本。
  • 如果人類是魚變的,為什麼魚離開水就會死,而人卻可以呼吸?
    但是,人類是魚變過來的這個說法還是欠妥,這就跟很多人把人類的祖先是森林古猿,等同於人類是猴子變的一樣。這個問題就跟人類不能在水中長時間憋氣、或者不能像魚類在水中自由呼吸,同樣會因為缺氧而吸入大量水而死亡一樣。魚類的自然棲息地一直在水中,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則主要是在陸地上進行,兩者呼吸功能所依賴的身體器官工作原理都不一樣,所以,他們難以適應其他生存環境也不足為奇。
  • 離開水也能存活的魚,它們是這樣呼吸的
    大部分魚類主要依靠鰓來呼吸,也有少數幾種魚類比較特殊,如成年的肺魚,鰓部退化不足以提供生理所需的氧氣,所以需要經常探出水面用肺來獲取氧氣。在水中,魚的呼吸是由口、口咽腔和鰓蓋的協同運動來完成。呼吸過程中,魚嘴張開,水流進入口咽腔,此時鰓蓋閉合,水流經魚鰓,完成氣體交換。
  • 生活在水裡的魚也會被淹死,這是怎麼做到的?答案令人意想不到
    魚是生活在水裡的動物,它需要時時刻刻生活在水裡,一旦離開水就會死亡。只有水裡才是適合它生活的地方,而對於人類來說,水裡是不適合生活的,因為人類沒有魚類的特殊構造,不能夠在水裡呼吸,頂多在水下憋氣待個幾分鐘就已經是極限了。
  • 科學解析魚鰓的呼吸功能!「細雨魚兒出」好釣魚嗎,千萬別誤解
    這些問題相信很多釣魚人都還不太明白,想從根本上弄明白這些問題,就必須對「魚鰓」的呼吸功能有個最基本的了解!◆魚鰓功能很神奇,魚兒出水就會憋死嗎?①魚鰓的基本構造及呼吸原理這裡面有很多專業名詞,比如鰓蓋、鰓腔、鰓弓、鰓孔等,這都不重要,這裡就不多講,因為畢竟要主講的是釣魚內容,講多了反倒懵圈!
  • 新型間諜裝備讓你在水下如魚般呼吸
    騰訊科學編譯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顯示,韓國設計師正在研發一種能夠新型間諜裝備——再生氧氣系統,其能夠幫助人們擺脫沉重的潛水裝備,從而在水下像魚那樣自由呼吸。介紹稱,這種再生氧氣系統的名字叫做「特裡同」(Triton),源於人身魚尾海神的名字。
  • 魚離開水會發生什麼?它是怎麼呼吸的
    魚是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的生物,魚的口感也是美味之際,雖然小編並不喜歡吃,畢竟魚刺實在讓我難以接受,但是大海裡的魚魚刺都是較少的,吃魚一定要吃海魚,沒刺,肉質更是鮮美無比。咳咳咳扯遠了,我不是來講魚的烹飪方法的。
  • 人能否像魚一樣在液體中呼吸?
    人能否像魚一樣在液體中呼吸?現在,有了液體呼吸潛水裝置,潛水員不僅可以潛入更深的海域,而且還將告別潛水病。在液體中呼吸倘若你選用液體呼吸潛水裝置進行潛水,一旦穿上潛水服,戴上頭盔,你的頭盔中會立刻灌滿液體。不過,你完全用不著緊張,這只是你在液體中呼吸的開始,這和你在空氣中呼吸一樣輕鬆平常。這並不是電影《生化危機》中的科幻場景,而是美國一名退休的心肺外科醫生阿諾德·蘭德的一項最新科研成果。
  • 世界上最「方」的魚,它們是怎麼在水裡自由穿梭的?
    世界上最「方」的魚叫粒突箱魨,英文名叫yellow boxfish,直譯成中文就是「黃色的盒子魚」。沒錯,從它們的名字就能看出它們有多方。它們的外形看起來就像一個長方體的盒子,並沒有其他魚類那樣的流線身型,看起來很笨拙。你也許會發出疑問,這種魚既鮮豔又笨拙,會不會很容易被捕食者抓到啊?
  • "海上吉普賽人"演化出更大脾臟:優秀自由潛水者必備
    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4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想成為優秀的自由潛水者,或許應該先從鍛鍊脾臟開始。這裡有一個中學課堂裡就能進行的有趣科學實驗。拿一個裝滿冰水的水桶,大小剛好可以把你的頭放進去。然後把你的臉浸沒在水裡,看看能堅持多久。大部分人都無法堅持超過1分鐘。對普通人來說,這樣的嘗試其實相當危險。不過,在這不到一分鐘時間裡,你的身體會經歷一些有趣的變化。
  • 魚兒在水裡會喝水嗎?
    魚天天都泡在水裡,那麼它會喝水嗎?當我們觀察魚缸或者池塘裡的魚時,會看到他們的嘴一張一合,遊來遊去,看起來好像喝水一般,但這其實是一種錯覺,魚不過是在呼吸罷了!魚需要通過魚鰓吸入和流出水來獲取氧氣,如果魚喝了水,後果會很嚴重。由於魚排出體液的鹽濃度遠遠高於淡水環境下的鹽濃度,這時水可以通過魚口和魚鰓進入魚的體內,為了不把自己脹破,淡水魚必須不停的排水,他們一整天都在尿尿。一般來說,一隻20公斤重的淡水魚每天要排出3升的尿液,真是堪稱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