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三國24名將,在民間之所以流傳很廣,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在於這些角色的知名度,而不是單純的依靠其能力或者說武力值,如果單純看「武評」的話,在這24名將之外,還有很多人可以替換,老樂在此前的文章中也做過相應的不少介紹,比如曹操的兒子曹彰,即使他排不進前十,但是前二十總是應該佔據一席之地的,像曹彰這樣的猛將之所以沒能入圍,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他們的知名度有限。至於那些被「選中」的名將,他們幾乎每個人都至少有一個相關的典故或成語,是民間喜聞樂見的,甚至可以說,與24名將先關的成語,在幾百年前的作用,跟今天網絡上流行的段子差不多,而這些成語典故的精妙,又是如今這些段子手編不出來的,可別看編不出來,但是被今天的人「玩壞」的卻有不少。因此,老樂也尋找出了個人認為最有典型性的五條成語,給大家看看,是不是這麼回事兒。
先說一個相對中性一點的詞,叫「赤膊上陣」,跟這個成語有關的名將,當然是裸衣鬥馬超的虎痴許褚,許褚和馬超的單挑稱得上是三國演義中幾大精彩對決之一,打得興起的許褚,最後竟然脫去鎧甲,跟馬兒死鬥,由此可見兩人拼殺的激烈程度。在如今,赤膊上陣雖然主要是形容人拋下一切負擔,全力以赴,英勇戰鬥,可是在時代愈發進步的環境下,赤膊上陣的情況,又豈止是發生在「戰場」上?簡約清涼的服飾,往往是非常吸引眼球的。
而相比起赤膊上陣這種詞來說,被玩壞的程度更嚴重的得說是「寶刀不老」和「粗中有細」了,如今看到這兩則成語,總有一種汙力十足的感覺,但這兩個成語最早確實用來形容黃忠和張飛兩位蜀漢虎將的,而且都與曹魏名將張郃有關。老黃忠對張郃說,自己雖然年老,但手中的寶刀卻不老,這便是「寶刀不老」的由來;而張飛則是看起來粗枝大葉,缺乏謀略,但是他總有自己獨特的計謀,在瓦口關對陣張郃時,由於張郃不敢應戰,張飛便選擇了整日醉酒,大罵士卒,誘騙張郃前來偷營,張飛按照設下埋伏,最終殺得張郃打敗,充分證明了張飛的「粗中有細」。而這兩個成語在如今被玩壞以後的意思,老樂不說,大家也懂的。
第四則成語則是迸發出了滿滿的「基情」,那便是「抵足而眠」,這個詞的意思就是兩個人或者更多人,特別是男人之間如果關係好,是可以做到一張桌子吃飯,一個床上睡覺的,所謂的「抵足」,就是腳對著腳擠在一張床上休息,由此可以想像,幾個男人擠在一張床上抵足而眠,是怎樣一副畫面?其實這種事在古代並不算新鮮,而且還是很多人表示關係親近的一種方式,更是劉備最擅長的籠絡人心的手段之一,先有關羽張飛,後有趙雲等名將,都被皇叔「抵足」過,這種情況在過去沒人想太多,可是在今天很多的「腐眼」看來,實在是有些不可描述了。
最後一個要說的是「期期艾艾」,其實這個詞是形容人口吃的,而這個成語涉及到的是兩個人,一個是西漢的名臣周昌,他在直諫劉邦的時候,由於著急,說話時便「期……期……期」的沒完;而「艾艾」指的就是三國末期的名將鄧艾了,古人在稱呼自己的時候,是要自稱名字的,而鄧艾在跟司馬昭(一說是司馬懿)說話的時候,「艾……艾」了半天,又逗笑了不少人。因此「期期艾艾」是一個非常形象的成語,本來這個詞是沒那麼「汙」的,可是網民的想像力是無限的,一部分人那它當成了「卿卿我我」的近義詞,玩得更「壞」的人,把這個成語放在了一些不雅的讀物中,具體是什麼內容,看過的人一下子就能明白,沒看過的人,恕老樂不給您解釋了。
綜上所述,赤膊上陣、寶刀不老、粗中有細、抵足而眠、期期艾艾這五條跟三國名將有關的著名成語,在今天都被玩得變了味,如果您還了解什麼更有趣的類似成語,是跟三國24名將相關的詞彙,也歡迎您留言提醒,指教見識淺薄的老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