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客戶端通訊員楊磊濤 記者李昱霖 姬薇 1月11日上午,河北省2021年第一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進行。
1月11日,石家莊市裕華高速口,北京市紅十字會救援中心999醫務人員等待接收捐獻造血幹細胞。
1月11日,石家莊市裕華高速口,中華骨髓庫河北分庫工作人員向北京是紅十字會救援中心999醫務人員轉交捐獻的造血幹細胞。
捐獻者是來自河北邯鄲市館陶縣的李先生。2020年11月,中華骨髓庫河北分庫工作人員告知,他與一名患者初配成功的電話。作為一名退役軍人,他沒有絲毫猶豫便同意捐獻。然而,在第一次體檢中,他被查出血液不符合捐獻要求。在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指導下,他戒菸戒酒、戒葷腥。經過半個月的努力,在第二次採血檢測中終於達到了捐獻要求,成為河北省第501例成功捐髓的志願者。
李先生說:「在疫情和嚴冬的雙重考驗下,我不能退縮,因為在遠方的病床上,有個人需要我去救命,沒有什麼比生命更重要!疫情,我們可以戰勝,生命卻只有一次,我必須逆行而上,兌現我的生命諾言。」
李先生和愛人在前往石家莊前,自行做了核酸檢測。持陰性結果抵達石家莊後,又先後進行了兩次核酸檢測,結果均呈陰性。
造血幹細胞採集結束後,醫護人員又對專門存放造血幹細胞混懸液的恆溫運送箱、包裹造血幹細胞混懸液袋的毛巾,以及運輸護送造血幹細胞的救護車輛進行了全面消殺,確保安全,做到「傳愛不傳疫」。
1月11日,石家莊市裕華高速口,中華骨髓庫河北分庫工作人員與北京市紅十字會救援中心999醫務人員核對捐獻造血幹細胞信息單。
1月11日,石家莊市裕華高速口,中華骨髓庫河北分庫工作人員向北京市紅十字會救援中心999醫務人員轉交捐獻的造血幹細胞後合影留念。
下午1點左右,357毫升造血幹細胞懸液採集完畢,搭載救護車由交警全程護送,在裕華高速口完成交接後,被火速運往北京市某醫院。 交接現場,北京市紅十字會緊急救援中心(999)工作人員說,交接完畢後,他們將火速趕回北京。北京一位白血病患者正在醫院移植倉裡,正等待這袋「生命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