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的當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毅然「履約救人」

2021-01-21 光明日報

紅十字會、中華骨髓庫、志願服務大隊的工作人員來看望李先生。中華骨髓庫供圖

中華骨髓庫河北省管理中心工作人員確認信息後,運送造血幹細胞啟程赴京。中華骨髓庫供圖

【生命故事】

在河北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的當下,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毅然決定,為北京一名正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移植倉裡等待救命的白血病患者,捐獻了珍貴的造血幹細胞。2021年1月11日上午,這例跨省「速遞」的造血幹細胞捐獻在第三醫院順利進行。捐獻者李先生是一名退役軍人,來自河北省邯鄲市。2011年加入中華骨髓庫的他從未忘記這份鄭重的生命諾言,他說:「疫情擋不住我捐獻救人的決心,今天我終於從志願者轉正為捐獻者了。」

兌現承諾,共克時艱

近期,河北省石家莊市出現本土新冠肺炎疫情。疫情當前,石家莊市已於1月6日凌晨按下「暫停鍵」,全市疫情防控全面閉環管理,當地暫時對火車站實行臨時性嚴防嚴控措施,石家莊市「只能進不能出」。但就在1月6日當天,中華骨髓庫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李先生選擇逆疫情而行,按照原定的造血幹細胞採集計劃,於當天下午從邯鄲市前往石家莊市,對捐獻造血幹細胞做最後的準備。

李先生表示,在疫情和嚴冬的雙重考驗下,我不能退縮,因為在遠方的病床上,有個人需要我去救命,沒有什麼比生命更重要。疫情我們可以戰勝,生命卻只有一次,我必須逆行而上,兌現我的生命諾言。

據了解,2020年11月,李先生接到中華骨髓庫河北省管理中心電話,詢問是否同意捐獻造血幹細胞時,他毫不猶豫地說:「必須的。」李先生的愛人全力支持捐獻,寸步不離地陪伴他這次大愛之行。

首次體檢結果顯示,李先生的血液呈現乳糜狀,不符合捐獻要求。於是,他積極調整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戒菸酒、戒葷腥。通過半個月的努力,第二次檢測顯示達標,李先生懸著的一顆心終於落下了。

防護嚴密,防疫到位

李先生和愛人在前往石家莊前,自行做了核酸檢測。持陰性結果抵達石家莊後,又先後進行了兩次核酸檢測,結果均呈陰性。

為確保捐獻者及其造血幹細胞混懸液的安全,中華骨髓庫備案採集醫院提前對採集環境進行了多次全面消殺。

造血幹細胞採集結束後,醫護人員又對專門存放造血幹細胞混懸液的恆溫運送箱、包裹造血幹細胞混懸液袋的毛巾,以及運輸護送造血幹細胞的救護車輛進行了全面消殺,確保安全,做到「傳愛不傳疫」。

京冀接力,護航新生

造血幹細胞採集計劃、移植計劃均在採集、移植前較早一段時間制訂,由各方嚴格按照落實。此次疫情突發,造血幹細胞受捐患者已進入無菌艙接受移植前預處理,計劃無法臨時再做調整。在這種緊急情況下,中華骨髓庫管理中心全力協調,北京市紅十字會大力支持,由北京市紅十字會緊急救援中心(999)派出專車,前往石家莊進行造血幹細胞的接送工作。

為保障運送造血幹細胞的救護車輛順暢通行,河北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做出周密部署,迅速搭建起石家莊市、河北省內高速的綠色通道,由警車一路護送造血幹細胞至省界收費站。

生命種子,落地生根

當天下午5時許,999救護車順利抵達北京市的中華骨髓庫備案移植醫院。造血幹細胞運送箱經過消殺後,由999工作人員交接給患者主管醫生。當晚,這例造血幹細胞就會輸注到患者體內。

特殊的愛心接力,是今年疫情防控期間實現跨省運輸的成功案例。這例成功捐獻,不僅體現了李先生的無私大愛,更體現了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和中華骨髓庫國家級管理中心、河北省管理中心、河北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北京市紅十字會以及北京市紅十字會緊急救援中心(999)、北京122交警中心的通力合作,共同搭建起愛心橋梁。

(稿件來源:中華骨髓庫)

相關焦點

  • 河北疫情形勢嚴峻的當下 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毅然「履約救人」
    河北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的當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毅然「履約救人」【生命故事】在河北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的當下,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毅然決定,為北京一名正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移植倉裡等待救命的白血病患者,捐獻了珍貴的造血幹細胞。
  • 深圳小夥成為廣東省第1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25歲小夥捐獻造血幹細胞救助患兒25歲的黃慶良是廣東清遠人,5年前來到深圳一家餐廳從事廚師工作,2016年3月,他開始在深圳參加無償獻血。2019年2月,在一次無償獻血時,黃慶良了解到捐獻造血幹細胞可挽救白血病患者生命,當即報名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
  • 我市第一例女性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今日注射第一針動員劑
    2014年,她和丈夫在新安江老廣場獻血,當了解到捐獻造血幹細胞能夠救人一命時,她覺得這件事非常有意義,於是加入到中華骨髓庫中。 一晃五年過去,直到去年她終於接到了配對成功的電話。她說本來加入中華骨髓庫的初心就是能救一命是一命,既然配上了就肯定要獻,於是她毅然同意了。
  • 胥女士捐獻造血幹細胞救人 成為河北省第500例捐獻者
    12月29日,經過四個多小時的等待,12時30分,隨著血細胞分離機停止運轉,來自定州市的胥女士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以下簡稱省二院)成功捐出202毫升「生命種子」,這是一份沉甸甸的愛。胥女士不僅將挽救一個生命和一個家庭,與此同時,她還成為河北省第500例捐獻者,河北省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500例!17年來,這不僅是我省造血幹細胞捐獻事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裡程碑,更是一幅生命延續的精美長卷。
  • 武漢重啟造血幹細胞移植,迎來首批捐獻者
    工人日報客戶端4月22日電 因受到突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初,全國大部分造血幹細胞捐獻和移植案例暫緩,影響最為嚴重的就是「封城」76天的武漢。「封城」期間,武漢所有造血幹細胞移植計劃被迫叫停,亟需移植造血幹細胞的重症血液病患者們在病情和疫情的雙重生死線上苦苦掙扎。4月22日,中華骨髓庫第9548、9555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雪峰、宇寧為武漢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為結束「封城」的武漢患者送去重生希望。一位武漢移植醫院的協調員非常激動地說「感謝骨髓庫!致敬捐獻者!武漢已重啟!」
  • 造血幹細胞捐獻變卦後續:白血病患者找到新捐獻者
    原標題:造血幹細胞捐獻變卦後續:白血病患者找到新捐獻者   《造血幹細胞捐獻變卦風波》後續  白血病患者又找到合適幹細胞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周偉武醫院表示,10月21日,就能將新捐獻者的造血幹細胞植入陳宇明體內  變卦者仍未現身  打算給陳宇明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被父親帶回柳州後,已「失蹤」多日。目前,從她身上採集造血幹細胞的最佳時間已過,但她仍未現身。不少讀者對她及其家人的行為表示不滿。
  • 向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致敬 ——開封市紅十字會舉行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1月13日下午,開封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座談會在開封市紅十字會舉行。開封市紅十字會專職副會長馬繼宏,開封市抗癌俱樂部副會長袁玉玲、李佩珍,開封市紅豹救援隊隊長尚棟偉以及開封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等人參加座談會。
  • 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陳志剛:體會另一種的血脈相連
    2003年11月,陳志剛接到市紅十字會通知,到人民廣場進行造血幹細胞血樣採集,由此成為河北省首批造血幹細胞的愛心捐獻者。2010年8月,陳志剛與一名蘇州籍白血病患者造血幹細胞初次配型成功,他當時非常開心,「經過7年多的漫長等待,終於等到了這一天,我要全力支持配合,幫助患者重燃新生的希望。」經過對重新採集的血樣進行高分辨血樣檢測和全面體檢,他與患者造血幹細胞配型完全相合。
  • 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須知
    組織配型實驗室將會對您的血液進行HLA分型等檢驗,並把您的所有相關資料錄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的計算機資料庫中。這樣您就成為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了。  五、如何知道自己已成為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  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設於全國各地的分庫,將會通知您被接納為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並經常與您保持聯繫。
  • 記掛了十年 一位造血幹細胞受捐者和捐獻者的隔空對話
    3月5日,一位造血幹細胞受捐者和她的捐獻者通過本端,進行了一場隔空對話,雖然他們都不知道對方是誰,但通過最簡單的言語,表達了彼此間最深的牽掛,也反映了所有捐獻者和受捐者之間血濃於水的情意。「恩人,您現在身體好嗎,10年來,我一直惦記著您……」3月4日下午,中華骨髓庫辦公室接到了一位受捐者電話,她想對11年前為她提供造血幹細胞的捐獻者說一聲謝謝。
  • 河北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500例 入庫志願者人數達15.5萬
    今日,為了挽救一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來自河北定州的胥女士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成功捐獻了202毫升造血幹細胞懸液。「生命種子」即刻由專人送往患者所在的醫院,輸入到患者體內。至此,胥女士也成為全國第10665例、我省第5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疫情下造血幹細胞跨省「速遞」
    工人日報客戶端通訊員楊磊濤 記者李昱霖 姬薇 1月11日上午,河北省2021年第一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進行。1月11日,石家莊市裕華高速口,北京市紅十字會救援中心999醫務人員等待接收捐獻造血幹細胞。
  • 「疫」下:「造血幹細胞」開啟冀京「生命速遞」
    圖為河北省第501例的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成功捐獻。 王月芳 攝中新網石家莊1月11日電 (李洋 於世強)在石家莊因疫情按下「暫停鍵」時,11日,冀京交警緊急接力,將搶救患者的「造血幹細胞」從石家莊火速送往北京某醫院,從志願者捐獻成功到「造血幹細胞」進入北京地界,全程僅用3小時,為生命按下「重啟鍵」。圖為「造血幹細胞」開啟冀京「生命速遞」。
  • 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定點採集醫院落地東莞
    1月15日上午,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定點採集醫院在東莞康華醫院揭牌。同時,一位捐獻者正在醫院血液科的採集室裡進行捐獻,採集的造血幹細胞將為他人延續生命,帶來希望。「今天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定點採集醫院在東莞康華醫院揭牌,標誌著我市成為繼廣州、深圳之後,成為我省第3個可以開展非親緣供者造血幹細胞採集的城市,也是第1個可以開展此項工作的地級市,這充分體現了省紅十字會對我市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的肯定和支持。」
  • 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終身免費用血
    本報訊 (記者黃錦軍)12月22日記者獲悉,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11月27日通過的《江西省紅十字會條例》將於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四十一條規定,我省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應當對已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實行終身免費用血。
  • 「謝謝你救了我!」他兩度移植造血幹細胞給她,第二次減重近20斤
    「謝謝你,救了我!」湖北省受捐者胡磊見到恩人黃偉的那一刻瞬間淚目,深深彎腰鞠躬。這個人就是黃偉,當年的水上義務救援隊隊員,如今已是河南省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服務隊隊長。第二次捐獻的過程頗為曲折。在捐獻前的體檢中,黃偉意外被查出血糖、血脂、血壓等七項指標偏高,這讓捐獻不得不暫緩進行。想到遠方那位女孩正在焦灼地等待,黃偉心裡著急。
  • 杭州95後抗疫護士為救4歲女童捐出造血幹細胞
    8月7日11時30分,在杭州某醫院,江幹區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周英完成了捐獻。血液離心機分離採集了她的208毫升 「生命種子」——造血幹細胞混懸液,並很快送到志願者手中,將在當天下午輸入一位4歲女孩的體內,為她幼小的生命按下「重啟鍵」。 1995年出生的周英是一名護士,目前在杭州一家醫院重症監護室(ICU)工作。年輕的她是同事眼中的「熱心腸」。
  • 傳遞「生命火種命」 ——訪巴中市第3例造血幹細胞成功捐獻者郭號
    電話響起 「你和患者配型成功」 今年春天,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很多高校受疫情影響而未開課。郭號說,他特別理解家人當時的那種擔心,畢竟他們都沒有接觸過,更不說捐獻造血幹細胞了。 於是,郭號把自己所掌握到的知識講給家裡人聽,告訴家人捐獻造血幹細胞不會對捐獻者的身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所謂的「傷元氣」一說更是無稽之談。
  • 「臨時媽媽」孫愛麗登記捐獻造血幹細胞
    商丘新聞網訊 疫情期間,商丘市立醫院護士孫愛麗因為照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家庭11個月大的男嬰,被網友親切地稱為「臨時媽媽」。近日,孫愛麗又作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 登記捐獻造血幹細胞,成為一名光榮的志願者。   11月20號上午,商丘市紅十字會在商丘市立醫院開展今年以來的第四次造血幹細胞志願者血樣集中採集。
  • 為救小女孩他毫不猶豫 捐完造血幹細胞又捐淋巴細胞
    但要想擺脫白血病,光靠吃藥是不夠的,有些患者可能還需造血幹細胞移植。  造血幹細胞配型成功機率很低,有些患者一生也沒能等到。多一名捐獻者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就多了一份希望。  在廈門市紅十字會和市中心血站的廣泛宣傳下,越來越多人參與造血幹細胞採樣入庫,捐獻成功率也逐年增加。如今,廈門已經成功完成73例捐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