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張諾諾在杭州,ID:nuonuozaizh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突如其來的憤怒
今天晚上背單詞背著背著就毛躁起來了,好幾件往事湧上心頭,都是當時特別委屈,並且無從辯駁或者不敢辯駁,俗稱「躺在床上才想的起來怎麼回嘴」類型的事件。對方比醫生還像醫生,望聞問切皆不用,更不要說科學檢查分析了,紅口白牙就開了藥方,都是以「你就是」開頭,直接否定你的看法連帶否定你這個人,順便還把棺材都釘死了,讓人永世不得翻身。
我不自覺生氣起來,心中特別懊惱,恨自己怎麼沒有現場回嘴回去。想要事無巨細寫一篇,可也不是什麼大事,時過境遷,此時寫起來,倒太蝎蝎螫螫了。而且也有一個緣故,當時沒有回嘴並不是回不了,而是有不能懟回去的考量。紅口白牙的藥方多是人身攻擊,以牙還牙必然揭短,若懟回去對方必然會撒潑發瘋,如此上不了臺面的事,即便我找我信任的老師朋友傾訴時,也都替對方隱去了,如今再因為氣不過而寫出來,對方瘋不瘋我且不管,但豈不辜負了當初自己的好意。
可我真的生氣啊!氣的額頭都出汗了,頭髮根都溼了。我想搞清楚我到底在生什麼氣,於是去找我朋友曹二十七問問她有沒有類似的情況。曹二十七迅速回了三個字「有有有!」,然後我們就開始了吐槽分析過程。
我們在氣什麼
曹二十七這個案例可以說,不涉及人身攻擊。她在做暑假工的時候,一次不小心打破了一個花瓶,她的老闆當時沒有說什麼,也都按公司規定處理了。可是後來有一天,老闆突然把這個當成一個很大的人情,對她說:「上次你打碎了花瓶我都沒有說你」,曹二十七回了一句:「你不是正在說麼?」然後老闆就瘋了,聲音提高了一萬倍狠狠的罵她。曹二十七知道要是再敢說一句話老闆就沒法停止破口大罵,於是就一句話不說了。
我和曹二十七個嘆一口氣。曹二十七說,她生氣的或許是自己當時口才不好,不能化腐朽為神奇。但現在去懟對方,事情過去了那麼久,對方可能都不記得了,只有自己氣的要死。可一想到對方甚至早已忘記對她的傷害,這樣一想,就更生氣了。而且會間歇性想起這樣的事,於是就又生氣一波。
我深有同感,我當時遇到的情況也類似。不同的是,我當時知道怎麼懟回去,可是,我卻不能懟回去。而且我只是正常辯解,對方已經可以整夜整夜睡不著了,說我在攻擊她,而且到處給認識我的人傾訴了。而我若懟回去,且不論誰對誰錯,現場還不知道會怎樣,更不要說無窮無盡的後續了。
一個面
這倒不是怕了對方,而是有一個理論我很認同「你凝視著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著你」也就是說,看得見別人某個短處的,往往是因為自己也有這樣的短處,因為審視的標準是一樣的。而我的短處我看得見也承認,可對方未必意識得到用同樣的邏輯反推,她的短處大得多。既然都意識不到,若被揭了短,豈不惱羞成怒?沒被揭短還會因為被我反駁而整夜整夜睡不著,哪裡是寬心幸福的人?若被揭短,豈不傷心?老話說:「打人不打臉。」事情有章法,到底不算大事,不至於如此。
看,道理我都懂,那我氣的是什麼?和曹二十七又各自拋出一些例子來。
慢慢的梳理起來,有時候是氣自己軟弱,不能當場懟回去。有時候是氣自己是對的,卻說服不了對方。有時候氣的是不被理解不被信任的感覺。更惡劣的就是我遇到的例子,被人身攻擊,以及被迫接受對方的情緒,以及比較隱蔽的對方把自己的意願包裝成是我的意願,此時氣的是自己還沒有學會不含敵意的堅決,只能硬生生受著或者採用其他無關的方式反擊。
例子一一分析下來,我和曹二十七都不生氣了。我們看到了不同類型問題的不同解決方式,也在體會自己的生氣的情緒時,看見了對方的痛苦與無奈。而且我們還發現了,非人身攻擊型的分歧,只會讓人生氣,終究容易諒解,而人身攻擊型的斷言,往往如暗箭傷人,令人痛恨至刻骨銘心。可見尊重人是多重要的事情。
後記
其實我自己也是有過一開口「對方就是」這樣武斷說法的時候的,被我喜歡的老師指出,只有小孩子才會這樣武斷,於是驚得冷汗都出來了。因為我以前並不這樣說話,有這樣的語言習慣,是因為我調動了自己的防禦性而不自知。於是便自己注意了,也終於在今日有所思索了。
被人紅口白牙開藥方的感覺很不好,間歇性的想起往事而怒火中燒的感覺更不好,但也是一個神奇的契機,可以自己給自己開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