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覽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食草三角龍是敢正面槓霸王龍的大佬

2021-01-09 鄒宇帶你遊世界

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是敢正面槓霸王龍的大佬食草三角龍。在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恐龍展覽廳,除了恐龍的骨骼化石外,還單獨展示了恐龍用來抵抗天敵的不同部位。比如展示了恐龍用鋒利的爪子用來攻擊對方。展示了食草動物為了保護自己進化出的厚厚的鎧甲。展示了恐龍的尾巴,它可以用這沉重的尾巴攻擊敵人。有的恐龍進化出了堅硬的頭骨,它可以快速衝跑撞擊敵人,就像羚羊一樣。還有最著名的三角龍的角,三角龍就是用它的角來抵禦霸王龍的襲擊。在這裡小編看到了恐龍為了生存進化出了各種各樣的武器,小編不得不發出生命真的是神奇的感嘆。

大家知道恐龍爺爺是誰嗎?他的名字叫查理德歐文。恐龍的單詞就是他創造的,原來是滅絕的可怕的爬行動物的意思。恐龍爺爺是偉大的古生物學家。他最開始是外科醫生學徒。一邊繼續學習一邊積累經驗。後來成了外科博物館館長的助手。而且也是他說服了當時的政府修建了這座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歐文退休後的精力都奉獻給了這座自然歷史博物館。所以多虧了恐龍爺爺的努力我們現在才能在這裡看到這麼多珍貴的恐龍化石。

自然歷史博物館展示了一個特別的化石。是恐龍腳印的化石。大家可不要小看了這個恐龍腳印哦。科學家通過研究這片化石得知了一些小型恐龍遭受到天敵捕食時如何逃跑的策略。在恐龍的腳印化石旁邊有一個模擬當年捕食逃跑的視頻。通過這些恐龍腳印的化石我們都能在腦海中想像出不同的遠古恐龍走路的方式。小編可以看出有些恐龍是兩腳行走,有些恐龍是四足行走。還有的恐龍腳印化石顯示出了有些恐龍進化出了長長的爪子,好能夠方便它們快速地奔跑。而有些恐龍則進化出了又大又圓的爪子。腳印很深就說明這頭恐龍很沉,它們只能通過爪子在陸地上行走。所以小編認為一定不能小看這些恐龍的腳印化石。通過這些腳印我們就能得到推測出許許多多的恐龍的知識。

恐龍們為可以適應氣候的變化,在時間的催化下進化出了更小的身形和羽毛用來保暖。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幾乎所有的鳥類都是恐龍進化來的。小編實在是很難想到那麼龐大的恐龍在數不清多少年的現在的子子孫孫能是這麼小的鳥。這太神奇了不是嗎?

小編在這座自然歷史博物館有幸看到了三角龍的化石骨骼。三角龍作為最強大的食草恐龍,它進化出了三根堅而長的角。還有厚得像坦克一樣的盔甲。有證據顯示三角龍經常與霸王龍發生鬥爭。它也不愧是最強的食草恐龍。一頭成年的三角龍完全能夠戰勝霸王龍。是不是很厲害呢?

小編想原來在遙遠的恐龍時代就有不服就戰的精神。食草動物敢正面槓上食肉的霸王龍。簡直比霸王龍還霸氣側漏啊。看了三角龍誰還能說食草動物膽小懦弱,能和霸王龍比力量還勝負五五分的食草的三角龍,是不是很讓人意外呢?自然歷史博物館,食草三角龍是敢正面槓霸王龍的大佬小編就分享完了。希望大家多多關注留言。

相關焦點

  • 美國西部最大自然歷史博物館 恐龍展驚豔!
    「恐龍對決」由兩隻著名的恐龍骨骼標本組成——有角的 三 角 龍 ( Triceratops) 和 兇 猛 的 霸 王 龍 (Tyrannosaurus rex)。這些動物生活在大約 6,500 萬年前美國現今的蒙大 拿州東部。所採集的化石證據顯示霸王龍會主動捕食和獵 殺食草的三角龍。
  • 揭秘霸王龍如何捕食三角龍:先斬首後享用(圖)
    蒙大拿州落基山博物館的丹佛-富勒和同事對在地獄溪地層發現的三角龍骨骼化石進行了分析,這些骨骼上有明顯的霸王龍撕咬痕跡三角龍骨骼上存在霸王龍咬痕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現象,也一直沒有引起科學家的重視通過對美國的三角龍化石進行研究,科學家發現侏羅紀時期的頂級捕食者霸王龍首先殺死獵物,而後撕掉獵物的腦袋,享用隱藏在盔甲下面富含營養的頸部肌肉。科學家很久以前就知道霸王龍以三角龍為食,但直到現在,很少有人質疑它們如何處理這種草食動物堅硬的頸飾。通過對遍布咬傷痕跡的三角龍骨骼化石進行分析,美國蒙大拿州波茲曼落基山博物館的丹佛-富勒和同事試圖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 戰鬥力不輸霸王龍的兩種白堊紀食草恐龍,它們還是本家兄弟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食草動物總被人為是比食肉動物低一級的存在,同理恐龍時代的食草恐龍也被大家普遍看低一眼。
  • 猶他州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鹽湖城)
    兩年前,古生物學家在大階梯——埃斯卡蘭特國家紀念地( GrandStaircase-Escalante National Monument)發現了兩個三角龍家族新成員的部分化石,他們將較大的那隻三角龍命名為葛氏猶他角龍( Utahceratops gettyi)。
  • 華盛頓自然歷史博物館 自然愛好者天堂
    在美國東部華盛頓遊覽,大部分人是衝著首都的紀念標誌或者政府建築而去,比如白宮、二戰紀念碑、林肯紀念堂之類的,的確頗有看頭。不過對於喜歡野生動物和自然生態的我來說,華盛頓這個政治中心也有有趣的元素,比如華盛頓街道花園裡的松鼠,就算是大都市一大特色;還有就是華盛頓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了。
  •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全球首場直播,亮出了哪些珍寶?
    館藏珍寶,專家帶你邊走邊看擁有8000萬動植物和化石礦物標本的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是歐洲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一直是全球遊客不可錯過的遊覽勝地。懸在辛茲廳正中的藍鯨「希望」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官網 圖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最標緻的珍品——藍鯨「希望」(hope)的骨架懸在大廳正中。
  • 全美七大值得一去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圖)
    【環球網綜合報導】當大多數人想到自然歷史博物館時,首先浮現腦海的無疑是美國最負盛名的三大古生物中心:位於紐約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位於華盛頓的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以及位於芝加哥的菲爾德博物館。但是,一些沒有籠罩在盛名光環之下的博物館,卻被遺落在人們的視野範圍之外。
  • 華盛頓特區的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和芝加哥的菲爾德博物館
    化石和超越當大多數人想到自然歷史博物館時,他們會想到古生物強國:紐約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華盛頓特區的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和芝加哥的菲爾德博物館。但也值得去尋找那些不享有國際聲譽的自然歷史博物館。這些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參觀者可以了解過去和現在的自然世界減去瘋狂的人群(雖然我們不能保證免費體驗)。在這裡,你會發現我們在美國的7個不是非常有名的,但是非常值得尊敬的自然歷史博物館的首選。對於每一個,我們都提供了有關史前化石除外的信息 - 在任何一個重要的自然歷史博物館給予滿意。
  • 想看達爾文《物種起源》首版嗎,來飛豬看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全球首播
    「你知道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和恐龍有什麼關係嗎?恐龍的英文『dinosaur』,就是博物館的創始人理察•歐文爵士創造的」。近日,被稱為「網紅領事」的英國駐重慶總領事史雲森,用中文錄製了一段視頻為英國「帶鹽」,邀請中國遊客通過飛豬直播參觀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定好鬧鐘鎖定直播,不見不散」。
  • 紐約旅遊之「自然歷史博物館」——博物館奇妙夜
    自然歷史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其位於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緊鄰國會大廈,其雄偉壯觀也是十分令人嚮往。裡面的展覽品也如《博物館奇妙夜》一樣,有大量的化石,恐龍,禽鳥,印第安人,愛斯基摩人,很多標本,尤其是寶石,軟體動物,海洋生物等等,十分名貴。因此美國紐約的自然歷史博物館是比遊的景點,和大都會博物館一樣極具盛名。
  • 史前食草動物的絕地反擊,三角龍是否可以打倒霸王龍?
    大自然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大部分食草動物似乎是屬於弱者一方,性情溫和,也沒有致命的武器,往往淪為食肉動物的盤中餐。然而現實中不總是這樣,比如大象,除非脫群的幼體或者要老死的,否則獅子根本沒有機會,還有犀牛河馬一類經常反殺獅子。
  • 去博物館看恐龍的親子英語(下)白堊紀之霸王龍、劍龍、三角龍
    去博物館看恐龍親子英語(上)收藏起來,科普英文媽媽不用自己編Mom: Last up is the group最著名的是霸王龍;Tyrannosaurus讀作 [tirn's:rs]。是短脖子的食草動物。Herbivore讀作 [:rbv:r]。My favorite is the triceratops.我最喜歡的是三角龍。
  • 很值得走馬觀花:探索世界六大著名自然歷史博物館
    但博物館所提供的「穿越時空」般的體驗及其包含的探索精神是無法取代的。今天介紹的就是世界範圍內、六大非常值得一去的自然歷史博物館。等2020年農曆新年前夕至今,禁足在家的日子過去,大家可以挑選其中幾家去走馬觀花,都是很大開眼界的那種。
  • 哈佛的自然歷史博物館
    哈佛不僅圖書館多,博物館也不少。除了幾個富有特色的藝術博物館之外,哈佛最出名的要數其自然歷史博物館了。由於該館對本校師生優惠,不僅他們免費,還可以免費帶一位朋友,於是,在6月一個晴朗的日子裡,我和一位朋友就來到了位於牛津街上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參觀。
  • 會動會咆哮的霸王龍,在中國最大自然博物館,帶娃科普旅行好去處
    上海學生科普遊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自然分館)是中國最大的自然博物館之一。作為上海本地的小朋友是十分幸福地,圖上的就是同學們直接在博物館組織「秋遊」,自帶「乾糧」在參觀過程中休息。上海自然博物館(靜安新館)位於上海市靜安區靜安雕塑公園內。參觀亮點:最豐富的動物模型標本
  • 走進哈佛自然歷史博物館
    除了幾個富有特色的藝術博物館之外,哈佛最出名的要數其自然歷史博物館了。由於該館對本校師生優惠,不僅他們免費,還可以免費帶一位朋友。於是,在一個晴朗的日子裡,我和一位朋友就來到了位於牛津街上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參觀。
  • 鱷魚遠親薩卡拉瓦祖巨蜥龍 :曾是霸王龍的對手
    義大利和法國的古生物學家近期對薩卡拉瓦祖巨蜥龍化石進行了研究,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薩卡拉瓦祖巨蜥龍生活在幾百萬年以前,是已知最大、最古老的諾託鱷類。它們是現代鱷魚的遠親。和鱷魚不同的是,薩卡拉瓦祖巨蜥龍用後腿行走,以蜥腳類恐龍的屍體為食或捕食其他動物。薩卡拉瓦祖巨蜥龍身長約7.3米,曾是霸王龍的競爭對手。
  • 遊覽博物館,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火山地震的分布和怪誕蟲的頭尾
    小編今天分享在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火山地震的分布和怪誕蟲的頭尾。希望大家有耐心看完。先說這裡的火山地震館。這片地圖展示了全球火山和地震帶的分布情況。按下紅色的圓環地圖上就會出現火山的的分布情況,可以看到大部分火山都分布在東南亞地區還有北美南美的交界地區。
  • 霸王龍怎麼吃三角龍?畫面慘不忍睹
    NEXTMIND毫無疑問,霸王龍是地球歷史上最殘暴的猛獸之一,在6000多萬年前可謂所向披靡,那麼你知道當它們遇到三角龍時會發生什麼嗎?先來介紹一下三角龍,雖然它們是草食性恐龍,但身軀龐大,全長大約有7-10米,重達6-12噸,有非常大的頭盾和三根角狀物,令人聯想起現代犀牛,如下圖所示:你可能在想,頭上長了這麼彪悍的角,霸王龍應該避而遠之吧?答案卻並非如此。
  • 霸王龍來了!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館試開館 約起來
    都市快報 記者 嶽雁 攝影 江玥 今天,浙江自然博物院的新館區——安吉館,將開門迎客。 這座館舍面積達到6.1萬平方米,據說是目前亞洲單體建築最大的博物館。45億年來,地球歷史發展和生命演化的奧秘,都能在其中一窺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