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隕落!曾受過周總理接見的寧波放射醫學大師走了

2021-01-09 浙江日報

2019-04-19 18:5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王波 通訊員 趙冠箐 俞水白

這兩天,寧波不少醫生的朋友圈都在悼念一位老先生。他就是94歲的樓垂久。

作為寧波放射醫學界的開拓者,樓垂久老先生從事放射診斷工作60餘年,還曾受過周總理接見。

就在17日中午12點05分,大師隕落,老先生永遠的離開大家,離開他了他傾注了畢生心血的放射醫學事業。

他是寧波放射醫學界的開拓者

在寧波,樓垂久老先生是公認的放射醫學界元老。

1953年,樓垂久因工作需要,從寧波市第二醫院調到寧波市第一醫院,成為寧波一院第一位放射科醫生。當時的放射科,X-光室只有一臺Picker30 mA軍用X-光機,後來多了一臺飛利浦200mA X-光機和一架只能做胸透的老式X-光機。樓垂久這位放射科唯一的醫生,因為當時沒有放射專業的學校而無從接受專業培訓,只有邊工作邊借幾本教科書自學。

在以後很長一段時間,樓垂久靠著幾臺老機器在暗室中為患者做X-光透視和拍片工作,胸前掛著的含鉛圍裙,是他唯一的防射線設施。但就在這麼艱苦的環境中,樓垂久實現了一項又一項技術革新。

那時候,小兒多患腸套疊,當時的治療方法就是動手術,患者痛苦且花費大,後遺症還不少。樓垂久查看了大量文獻資料後,找到一種治療辦法——空氣灌腸。幾經摸索,樓垂久率先於寧波地區開展小兒腸套疊空氣灌腸整復工作,成功率達到86%,患兒再也不用動手術了。

他還首創用鋇餐透視診療膽道蛔蟲症,用手法按摩治療,將蛔蟲從膽道中拉出,使這些患者避免了手術;他還開創了用空氣灌腸整復成人腸套疊的國內先例,在拓展影像治療技術領域開了先河……

從一名未經過專業培訓的小醫生,到放射醫學界的大家,成長的背後是樓垂久全身心的付出。大女兒樓敏娜回憶說,父親每天都撲在醫院裡,他們三姐弟只有早上才能見到父親,晚上幾點回家誰都不知道。為提高技術水平,父親不斷學習外國文獻,每天早上5點就起床學英語。

樓垂久很快成為寧波放射醫學界的一位大家,並為寧波基層醫院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放射醫學專業人才。他連續10多年被評為省、市先進生產(工作)者;他是省勞模、省黨代表、省市人大代表;他還曾出席過全國醫藥衛生系統革命經驗交流大會,受過周恩來總理的接見。1992年,樓垂久成為首批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者。

90高齡還在為患者遠程會診

「首先要想到的就是全心全意地為患者服務。」這是樓垂久對學生們講得最多的一句話。寧波市第一醫院影像科副主任兼核醫學科主任阮新忠說,在樓老師心中,患者永遠放在第一位。

阮新忠還記得,樓老師的影像診斷水平深得患者的信任,每天早晨科室閱片會總被一些慕名而來的患者打斷。一天,阮新忠靈機一動,做了一塊牌子,上書「樓老師正在讀片,會診請外面等候!」不想,樓老師見了後只笑了笑說,「患者生病,都想找個好醫生,而且患者來找你,是對你的信任!」領會老師意思的阮新忠慚愧地將牌子藏了起來。

樓垂久不僅在醫院裡對患者來者不拒,對找上門來的患者也都熱情接待,從不怠慢。女兒們記得,小時候他們全家住在醫院職工宿舍樓,每天下班後都有患者提著影像片子來找父親,父親從來不拒絕,不管自己在幹什麼,都會立即接待患者。為方便看片,父親還專門在客廳一角設置了閱片燈。

為更好地服務患者,樓垂久不斷地學習更新業務知識,他是全科室第一個掌握高分辨CT技術的,70歲時他開始學習磁共振技術。

1999年老人退休後,他堅持在臨床一線又工作了十幾年;78歲的時候,遇到SARS,他不顧自己高齡,積極參加會診、閱片,一起為搶救病患出謀劃策;80多歲時,他一周三天在醫院工作,自己坐公交車來往;臨近90歲時,醫院考慮他來往不方便,在他家裡開通了網絡閱片系統,他堅持在線上會診直到90歲。

叮囑女兒不要向醫院提任何要求

樓垂久為醫院的放射醫學事業奉獻一生,但是他從不曾向組織提過任何要求。就在這次病倒前,他再三叮囑兩個女兒:「我死後,不要向醫院提任何要求,以後我再也無力回報醫院了!」

上個月,醫院黨組織派人去看望樓老時,重病的他還拉著組織委員問:「我託人代繳的黨費收到了嗎?」

因為長期從事放射工作,樓垂久早早患了放射性白內障,但他從不後悔當初的選擇。1979年,大女兒選擇放射科崗位時,他欣然支持。樓老先生最開心的是,當初一窮二白的放射科,如今高端現代化設備一應俱全,患者多了一分生的希望。

學生阮新忠哽咽著說:「在我心中,樓老師就是一座大山,永遠是我學習的榜樣。」

相關焦點

  • 他是中國籃球裁判界泰鬥,曾受到周總理接見
    中國籃球裁判界的泰鬥、曾受到周總理接見、被譽為「天下第一哨」的王長安先生,於2020年5月4日在上海因病去世,享年91歲。上海市籃協專職副會長陳德春昨晚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王老把畢生心血都奉獻給了上海和中國的籃球事業,他的離去,對於中國籃球圈來說是一大損失。」
  • 海南"割膠大師"回憶47年前與周總理面對面(圖)
    當回憶起47年前,與周總理見面的往事,老人的眼睛頓時亮起來。  我見到了周總理!    鄭紅芬在馬來西亞10歲起時就會割膠,有高超的割膠技術,人們都稱他為"割膠大師",只要有重要人物來農場視察,場裡一般都安排他來擔任表演。
  • 「中國式管理大師」曾仕強離世,享年84歲!又一顆巨星隕落了
    「中國式管理大師」曾仕強離世,享年84歲!又一顆巨星隕落了。曾仕強這個名字可能不太關注傳統文化的觀眾感覺很陌生,曾仕強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大師,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 ,曾任臺灣智慧大學校長,臺灣交通大學教授,臺灣興國管理學院校長。曾仕強的一生致力於弘揚中華的傳統文化,他著有《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胡雪巖的啟示》等經典作品。熟悉曾仕強老先生的觀眾應該都看過他參與的《百家講壇》。
  • 人民科學家顧方舟的故事(一):周總理的囑託
    後來了解到中國教育部決定派375名科學技術人員到蘇聯去,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人都有,數學的、天文的、地理的、生物的等等,醫學方面派了30名。這裡頭就有我,還有我所在的大連研究所的所長廖由潔也是一位。我們去以前不知道去蘇聯幹嘛,就知道去學習,就知道這個,但學習總是好事兒。我們是從大連車站上的火車,先要到北京集中。我們這些人在燕京大學集中的時候,就有人給我們講形勢、講政策、講任務。
  • 從天才少年到世界大師,他15歲考上大學,推動中國數學發展,受到鄧小平接見
    2020年12月3日,是國際數學大師、微分幾何之父陳省身先生逝世十六周年紀念日。在南開大學校園的東南一隅,陳省身先生晚年定居南開的居所——一幢名為"寧園"的小樓面向社會開放,接待學校師生及社會各界人士前來緬懷、紀念。
  • 軍婚文章:她是一個傲慢的醫學大師,再睜開眼睛
    你好,小夥伴們大家好,這裡是尷尬的清單,既然你來了,別急著走,讓我們來看看小編給大家帶來的精彩書單吧!軍婚文章:她是一個傲慢的醫學大師,再睜開眼睛,一直是軍區的惡婦01《少帥,夫人又闖禍了》精彩內容分享:軍婚文章:她是一位驕傲迷人的醫學大師,再睜開眼睛,她是軍區人人唾罵的潑婦和軍嫂「神經病。」霍佳穎把他的盤子放在桌子上,想離開這個地方。看到霍佳穎正要離開,褚餘慢慢張開嘴:「霍家家規向來嚴厲,相比霍封還不知道你之前女扮男裝外出吧。
  • 醫學大師走入長春,為百姓帶去健康福利
    醫學大師走入長春,為百姓帶去健康福利發布時間: 2017-05-09 10:03:29   |  來源: 攜康長榮   |  責任編輯: 許晴晴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生存競爭日趨激烈,喝酒自然而然的成了排遣生活壓力的一種方式。眾所周知,東北地區是全國比較有名的愛喝酒的地區,但酒多傷身,這裡的人們也希望能擁有健康的身體。
  • 回憶我為周總理當翻譯的日子
    隨著中阿兩國關係的持續發展,以至形成「特殊友好」的歲月,我有幸於50年代後期至70年代初期,逾百次為周總理做阿語翻譯。周總理的言傳身教、入微關懷,使我倍感親切,受益終生。關心下屬,獨忘自己1964年新歲伊始,周總理在阿爾巴尼亞總理謝胡陪同下,於元月六日乘車前往亞得裡亞海濱城市發羅拉訪問。
  • 她是首批海歸羽毛球運動員,繼承母親的夢想,曾被周總理接見3次
    在梁小牧的回憶中,周總理的面孔時時浮現在她腦海中,「每次一回想起我的羽毛球生涯,周總理的笑容就浮現在眼前。」 三次與周總理的見面,也是梁小牧職業生涯中的三個重要節點。1963年,梁小牧代表廣東隊參加全國羽毛球大賽,一路殺到了決賽,並奪得女子單打的冠軍,頒獎大會上,周總理笑著對她說:「你是梁小牧,你的打球風格很好,你要勤學苦練,為國爭光。」當時,梁小牧激動得熱淚盈眶。
  • 總有一些大師在靜默中生長|三角級數|求和公式_網易新聞
    這幾年,一個個大師相繼駕鶴西去,以至我輩在迷茫中仰望天空又充滿惶惑:巨星隕落,走一顆少一顆;新星在哪,尋一處不遇一處。大師之大,不僅在學問之高,還在於人格之尚。巴金以說真話為追求;錢學森「姓錢但不愛錢」;錢偉長下放勞動時,仍推導了12000多個三角級數求和公式;丁聰一生甘為「小丁」,畫展從來不要花籃和開幕式。
  • 手模大師馬樂山去世 曾製作史努比等公仔手模
    手模大師馬樂山去世 曾製作史努比等公仔手模 記者于濤 攝  嶺南人  馬樂山,生於1927年,環城(現中山南區)沙湧村人,世界級手模大師。1958年進入世界四大玩具公司之一的香港馬克斯玩具公司開始製作迪斯尼卡通玩偶,製作的手模有史努比、唐老鴨、獅子王等,全球一半以上「史努比」塑料玩具手模出自其手,種類超3萬種,被稱為「史努比中國之父」。
  • 周總理病逝,主席流淚,朱德敬軍禮!鄧穎超花圈寫:小超哀獻
    周總理手術後立即投入到忘我的工作中。6月初的一天,周恩來批了二十多個小時的文件,夜裡一點多,秘書紀東進來提醒他還有14分鐘就要接見越南外賓。一向注重儀表的周恩來讓工作人員先去做準備,他去衛生間刮個鬍子。接見外賓的時間就要到了,周恩來還沒從衛生間出來。紀東知道周總理時間觀念很強,不會無緣無故遲到,他輕輕推開衛生間門,只見周總理左手拿著毛巾,右手拿著刮鬍刀,倚在鏡子前睡著了。
  • 方寸大師,或已在海石星塢邁入神尊之境,崑崙界現在到底有多強?
    須彌聖僧,雖然已經隕落,但他還是影響著這亂世,就算死後也在竭力為這宇宙尋求一絲希望,是真的令人敬佩的先賢人物。須彌聖僧一生收過兩位弟子(目前已知),在其隕落後,接過他的擔子,替他守護崑崙,竭力為守護這方宇宙貢獻一份力量。他的大弟子方寸大師,早已是成名多年的人物,傳承了須彌聖僧的空間之道,應該是空間掌控者,在空間之道上的造詣極高,是目前崑崙界急需的人才。
  • 說不得大師!一個值得銘記的遠古大神,一個已銷聲匿跡的網絡作家
    網絡小說能夠發展到今天離不開眾多網絡作家的辛勤創作,正是由於他們的存在才有了網絡小說繁榮的今天,他們有人崛起,有人隕落,有人銷聲匿跡,有人人氣爆棚,但不論怎麼樣他們中的一些人總會讓我們銘記,即使過了許多年之後依舊會念念不忘。
  • 中佛協純一副會長、王健秘書長出席孟加拉國「阿底峽大師紀念堂暨...
    阿底峽大師紀念堂暨舍利塔奠基現場榮獲「阿底峽大師世界和平金獎」參觀阿底峽大師的故鄉阿底峽大師紀念堂暨舍利塔奠基友誼長青佛教在線海外訊 應「世界佛教徒聯誼會」副主席、孟加拉國佛教復興會會長、孟加拉佛教僧伽大導師蘇塔難陀大長老座下邀請
  • 積家大師月相手怎麼調日曆?手錶為什麼停走,停走的2個原因
    並且在二手市場積家纖薄大師系列產品收購價錢一直很好,在2018年發布了積家纖薄大師系列產品月相琺瑯腕錶,該款腕錶配有纖薄表殼,突顯璣鏤與琺瑯加工工藝的誘人風採,這兩項稀有加工工藝均由坐落於汝山谷的積家大工坊世代相傳,持續至今。
  • 張寶勝去世:最後的特異功能大師
    ,婦孺皆知的奇人,走的非常低調。但是大師並未遠去,大師生存的土壤,也正富饒肥沃。當時衛生部中醫局局長呂煥奎給李先念的報告之中,宣稱有一項「偉大發現」呂在報告中興奮地寫道:「現在向您報告一件中醫學上的奇蹟,……有的練(氣)功者,人能騰空,手能粉碎石頭,手指能鑽穿青磚,距離一二丈外可以把人推倒……這個發現在世界科學史上不亞於天然放射性物質的發現,將引起生物學、醫學科學的革命。」
  • 他是「大師中的大師」,曾拒絕哈佛大學邀請,晚年為何淪為乞丐?
    其中,有許多科技優秀人才,為新中國的發展建設貢獻了極其重要的力量,比如曾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楊振寧,李政道。這些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科學家,事實上在他們之中還有許多擁有突出貢獻,卻不為人知的人才。子淵即將提及的這位大師,12歲就考上清華大學,22歲遠赴哈佛深造,是名副其實的少年天才。他一生致力於教育,為國家培養出79名院士,終生未娶。
  • 寧波圖書館「閱讀藍海」知識課堂第7期:海洋中的隱身大師「圖」
    12月26日上午10:00,寧波大學海洋學院的副研究員楊銳博士走進「閱讀藍海」知識課堂線上直播間,為小讀者們帶來「海洋中的隱身大師」。在浩瀚的海洋裡,有許多海洋生物會使用「隱身術」。小到浮遊生物、幼魚,大到章魚……為了生存,它們各使奇招,迸發出生命的力量。
  • 電影配樂大師約翰-巴裡病逝 曾五獲奧斯卡獎
    搜狐音樂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英國著名電影配樂大師約翰-巴裡(John Barry)日前在紐約病逝,享年77歲。作為電影音樂領域的傳奇人物,約翰-巴裡評價出色的技藝曾五獲奧斯卡獎。  約翰-巴裡是當代最具代表性的大師級電影音樂家之一,自上世紀60年代起,約翰-巴裡已為超過110部的作品創作過配樂,其中包括11部007系列電影(《黎明殺機》、《八爪女》、《登月計劃》等)。約翰-巴裡以《冬之獅》、《獅子與我》、《走出非洲》和《與狼共舞》獲得四座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獅子與我》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