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院士彭練矛:半導體行業趨勢與碳基集成電路技術的發展與未來

2020-09-09 全球技術地圖

2020年9月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彭練矛來訪我所,以「半導體行業趨勢與碳基集成電路技術的發展與未來」為題在我所「院士大講堂」做專題講座。國家網信辦原專職副主任彭波等專家出席。

彭練矛

中國科學院院士


彭院士現任北京大學信息學院「博雅」特聘教授、電子學系主任、納米器件物理與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湘潭大學湖南先進傳感與信息技術創新研究院院長,政協北京市第十三屆委員,國際晶體學聯合會電子晶體學委員會主席 ,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中國晶體學會、中國真空學會副理事長,北京納米科技產業創新聯盟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主要從事納米電子材料和器件研究。

彭院士從半導體行業現狀與危機、矽基微電子技術的極限與後摩爾時代、碳納米管電子學的挑戰與前景及電子技術發展的第四次浪潮與碳基技術的商業化進展四個方面,對碳基集成電路技術進行了詳細介紹。

講座中,彭院士認為信息技術推動社會進步發展,而晶片是信息技術的基礎,要繼續推動世界信息產業的奇蹟性增長,必須保證晶片性能的飛速提升。但隨著晶片製造工藝逼近2nm,當前矽基晶片材料的潛力已基本被挖掘殆盡,啟用新材料是公認的從根本解決晶片性能問題的出路。碳納米管擁有完美的結構、超薄的導電通道、極高的載流子遷移率和穩定性,是理想的電子學材料。若採用與矽基晶片大致同樣的結構和工藝水平,基於碳納米管電晶體製備出的晶片,具有比矽基晶片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未來,將碳基電子器件技術進一步完善,從實驗室帶到產業化流程中,將極大推動我國晶片產業的進步。

講座後,彭院士還與研究所專家與研究人員進行閉門研討會。

作者丨 李鵬飛

攝影丨 宗山雨

編輯丨 劉 瑾

研究所簡介

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IITE)成立於1985年11月,是隸屬於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非營利性研究機構,主要職能是研究我國經濟、科技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跟蹤和分析世界科技、經濟發展態勢,為中央和有關部委提供決策諮詢服務。「全球技術地圖」為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官方微信帳號,致力於向公眾傳遞前沿技術資訊和科技創新洞見。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小南莊20號樓A座

電話: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

相關焦點

  • 唐良智會見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碳基集成電路研究院院長...
    、北京大學碳基集成電路研究院院長彭練矛一行 11月2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唐良智會見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碳基集成電路研究院院長彭練矛一行。
  • 北京大學彭練矛院士:國產碳晶片發展的領軍人
    編者按: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2019年新當選院士結果公布。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高原寧教授、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湯超教授、數學科學學院張繼平教授、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張錦教授、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彭練矛教授新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胸外科主任王俊、第三醫院血管醫學研究所研究員董爾丹新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碳基半導體取得重大突破!我國晶片產業能否打破國外技術封鎖?
    從航空航天到金融保險從衛生醫療到家用家電,晶片幾乎在每個行業都有所應用,可是由於我國晶片技術起步較晚,和國外的技術封鎖,導致我國所使用的晶片大多依賴進口,而當今世界絕大多數晶片都是採用矽基材料的集成電路,像矽以外材料做成的集成電路包括鍺,砷化鉀,石墨烯和碳,一直都是半導體領域的前沿科技
  • 中科院院士彭練矛:碳基電子是國產晶片技術突圍利器
    中新社湘潭8月16日電 (王昊昊 王成奇)中國科學院院士、湖南先進傳感與信息技術創新研究院院長彭練矛16日在湖南湘潭表示,針對中國半導體材料、製造工藝和晶片設計落後的狀況,碳基電子大有所為,其對國產晶片技術突圍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
  • 碳基半導體概念股有哪些?我國碳基半導體材料製備取得突破
    綜投網(www.zt5.com)5月27日訊  據報導,北京元芯碳基集成電路研究院今日舉辦媒體發布會,該院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彭練矛和張志勇教授帶領的團隊,經過多年研究與實踐,解決了長期困擾碳基半導體材料製備的瓶頸,如材料的純度、密度與面積問題。
  • 我國碳基半導體技術取得關鍵性突破最新概念股梳理
    我國碳基半導體技術取得關鍵性突破,最新概念股梳理。5月26日,北京元芯碳基集成電路研究院宣布,由該院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彭練矛和張志勇教授帶領的團隊,經過多年研究與實踐,解決了長期困擾碳基半導體材料製備的瓶頸,如材料的純度、密度與面積問題。
  • 我國碳基半導體材料製備獲重大突破!概念股一網打盡
    我國碳基半導體領域取得關鍵突破,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將提升我國在半導體行業話語權。
  • 碳基半導體,更好的半導體材料
    背景步入21世紀以來,傳統矽基晶片的發展速度日益緩慢,科學家們一直試圖尋找能夠替代矽的晶片材料,碳納米管就是最具前景的方向之一。然而,製造出符合要求的碳納米管材料,一直是碳管電子學領域所面臨的最大的技術挑戰。目前,晶片絕大部分採用矽基材料的集成電路技術,該項技術被國外廠家長期壟斷。據統計,中國每年進口晶片的花費高達3000億美元,甚至超過了進口石油的花費。
  • 中科院院士彭練矛:碳基電子是國產晶片技術突圍利器
    ,中科院院士彭練矛:碳基電子是國產晶片技術突圍利器。大家都知道,現在如果去生產出先進的碳基電子對於發展相當有利,但是我們也知道碳基晶片它的生產並不是這樣的簡單,與傳統的矽基技術相比碳基電子它具有的性能更好,不論是在數字電路還是傳感器件方面都有特別好的應用前景。
  • 技經觀察 | 碳基半導體:中國晶片產業發展新機遇 產業篇
    以碳納米管為代表的碳基半導體經過長期積累在近年來取得諸多進展,技術成熟度和產業化都迎來曙光,但技術發展和產業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碳基半導體和矽基半導體材料在性能和成本等不同角度擁有各自的優勢,未來碳基即使能打破矽基半導體完全壟斷的局面,碳基與矽基也仍將維持長時間共存和互補式發展的狀態。
  • 碳基晶片的研發,一場晶片技術革命即將到來
    國際半導體技術發展路線圖近年來多次引用彭練矛團隊的工作,來證明碳納米管是一個重要的出路。,最近幾來年又取得很多突破性的進展,已經大大的提升了中國在世界半導體行業的話語權。目前就北京元芯碳基集成電路研究院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彭練矛和張志勇教授帶領的團隊和美國麻省理工正在著手於碳基晶片的開發,北京大學的團隊經過多年研究與實踐,已經解決了長期困擾碳基半導體材料製備的瓶頸,如材料的純度、密度與面積問題。碳基晶片有什麼優勢?
  • 北大研究團隊突破碳基半導體製備瓶頸
    針對這一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電子學系/北京大學碳基電子學研究中心、納米器件物理與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張志勇教授-彭練矛教授課題組發展全新的提純和自組裝方法,製備高密度高純半導體陣列碳納米管材料,並在此基礎上首次實現了性能超越同等柵長矽基CMOS技術的電晶體和電路,展現出碳管電子學的優勢。
  • 北大與MIT硬核較量:後摩爾時代,「碳基半導體」成為中美競逐新焦點
    北京大學電子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彭練矛表示,用碳管制成的晶片,有望使用在手機和5G微基站中。 更廣泛地,碳基技術可應用於國防科技、衛星導航、氣象監測、人工智慧、醫療器械等多重領域。
  • 北大與MIT硬核較量:後摩爾時代,「碳基半導體」成為中美競逐新焦點
    北京大學電子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彭練矛表示,用碳管制成的晶片,有望使用在手機和5G微基站中。更廣泛地,碳基技術可應用於國防科技、衛星導航、氣象監測、人工智慧、醫療器械等多重領域。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基於碳基的集成電路技術即將進入2-3nm技術節點,摩爾定律即將逼近物理極限的聲音也成為業界主流, 後摩爾時代的納電子科學與技術的研究變得日趨急迫,非矽基納電子技術的發展將可能從根本上影響到未來晶片和相關產業的發展。在若干可能的矽基替代技術中, 碳納米管技術目前已被眾多學者和包括 IBM 在內的大公司認為是最有可能成功的技術。
  • 專訪北大碳基晶片團隊:我們換道走了二十年,覺得能走下去
    北京大學信息學院電子學系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彭練矛近日在北京碳基集成電路研究院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說道。手中一片8英寸晶圓上,排滿了碳納米管電晶體。不久前,張志勇-彭練矛課題組剛剛突破了半導體碳納米管關鍵的材料瓶頸,使其製備出的器件和電路在真實電子學表現上首次超過了矽基產品。相關成果發表在世界頂級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上。
  • 晶片領域半導體材料獲大突破 概念股梳理
    晶片領域半導體材料獲大突破 概念股全梳理】昨天,北京元芯碳基集成電路研究院舉辦媒體發布會,該院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彭練矛和張志勇教授帶領的團隊,經過多年研究與實踐,解決了長期困擾碳基半導體材料製備的瓶頸,如材料的純度、密度與面積問題。(數據寶)   碳基半導體材料製備取得突破,早盤多隻概念股漲停。
  • 石墨烯概念發力走高 我國碳基半導體材料製備獲重大突破
    據報導,北京元芯碳基集成電路研究院昨日舉辦媒體發布會,該院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彭練矛和張志勇教授帶領的團隊,經過多年研究與實踐,解決了長期困擾碳基半導體材料製備的瓶頸,如材料的純度、密度與面積問題。目前,晶片絕大部分採用矽基材料的集成電路技術,該項技術被國外廠家長期壟斷。
  • 碳基半導體潛在應用領域和產業難題
    對於發展尚未成熟的碳基半導體行業,未來還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構建全新的生態鏈,全球化合作將大大加快這一進程,而美國等國的逆全球化勢必對碳基半導體行業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三、碳基半導體對產業的意義   (一)碳基半導體為半導體產業升級創造良機   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的基礎是集成電路晶片,而當前構成集成晶片的器件單元幾乎都是由矽基CMOS器件組成。
  • 突然爆火的「碳基晶片」背後,是噱頭還是真實力?
    最近,在美國晶片制裁的大背景下,碳基晶片將取代矽基晶片的呼聲愈演愈烈,那麼什麼是碳基晶片?碳基晶片是否真有實力取代矽基晶片,成為下一代半導體領域發展新方向,還是只是譁眾取寵的市場噱頭呢?什麼是「碳基晶片」碳基晶片又稱碳基集成電路技術,是以碳基材料製成的碳納米電晶體晶片。我們知道,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集成電路的發展一直都是以矽基為載體,即所謂的矽基晶片。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矽基晶片無論是理論技術還是製程工藝都已相當成熟,儼然成為整個半導體領域產業支柱。
  • 北大突破碳基晶片量產關鍵技術!我國晶片可望「換道超車」
    戍天九思原創第329期 2020年5月22日,《科學》雜誌發表了一篇題為《用於高性能電子學的高密度半導體碳納米管平行陣列》的論文,介紹了北京大學電子學系彭練矛院士和張志勇教授團隊最新研發的多次提純和維度限制自組裝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