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W同學,未明學院量化金融訓練營優秀學員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指的是全球最大的四家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PWC)、德勤(DTT)、安永(EY)、畢馬威(KPMG),主要提供審計、稅務、諮詢等服務。
在薪酬水平和公司福利上,四大今年A1的起薪是8500,以後每年大約30%的漲幅,且休假報銷補貼等各項制度都非常完善。學姐認識的四大小夥伴大多把忙季加班換成休假後,都能有兩到三個月的帶薪暑假。
畢馬威作為四大之一,服務的客戶遍布多個領域,大中華區的客戶包括中國工商銀行、花旗銀行、德意志銀行、中國石化、中國電信/移動、通用汽車、殼牌、雀巢、埃森哲等等。
畢馬威精英計劃是什麼
畢馬威官方已於3.29日公布了今年精英計劃的招聘:
面向2021屆畢業生進行招聘,崗位覆蓋審計及稅務業務板塊,是一個為期三年的全面培訓和實習計劃。表現優異的同學將有機會以第二年審計師或稅務諮詢師的身份加入畢馬威。作為校園招聘的明星項目,從2010年起,精英計劃已累計培養超過4,000名精英人才。
網申截止時間:2019年5月5日
網申務必選擇:2019 Elite Programme
招聘對象:2021屆畢業生 (這裡沒有明確的年級要求,一般來說是本科二年級或者研究生一年級,其他學制的只要是在2021年畢業都可以申請)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精英計劃開放的城市只有北上廣深。
具體的時間線大概如下:2019年春季精英計劃選拔-2019年暑假第一次培訓-2020年1-3月第一次忙季實習-2020年4-6月par面發return offer-2020年暑假第二次培訓-2021年1-3月第二次忙季實習-2021年秋季正式入職(如評分優秀可以第二年身份入職)
申請四大的基本邏輯
四大本身具有非常完備的內部培訓體系,因此對於應屆和在校申請者本身對財務審計知識的掌握程度不是特別看重。申請者的求職動機(motivation),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溝通能力,抗壓能力,自我調節能力等是整個申請過程中需要重點考量的部分。
作為申請者,從網申到面試所要表現的就是我們具備這些與四大工作相適應的能力。
網申成績年終總結
KP家的網申是四家之中最考驗申請者的耐心和細緻的。學姐建議大家儘早填寫,系統可以多次保存,一次最終提交。
申請郵箱最好單獨申請一個outlook郵箱,避免使用126、163和gmail,以免收不到後續郵件。
申請系統是全英文的,最好對照官方給的釋例界面填寫,不要寫錯畢業年份和可實習時間。
要求填寫的高中成績可以寫高考成績,對照釋例格式,在word文檔裡調整對齊後再粘貼上去。
實習經歷和校園經歷,建議遵循STAR原則:Situation(情景)、Task(任務)、Action(行動)、Result(結果),先自己用中文寫一遍,再翻譯成英文,word自帶糾正拼寫語法可以避免筆誤哦。
OQ(openquestion)部分,每個問題的回答字數建議在150到200之間,同樣遵循STAR原則。與之前同理也是先在word上檢查拼寫語法格式在複製粘貼上去,最好把自己填寫的內容保存下來,之後面試的時候面試官可能基於OQ的回答提問。
通過率:一般來說KP家的網申只要填寫的時間、年級沒有問題,回答認真細緻有條理,無明顯語法拼寫錯誤,都能夠拿到筆試通知。筆試通知會分批發放,看到身邊的小夥伴收到了OT也不需要著急哦。
筆試成績年終總結
KP家的筆試主要分為三個部分:Logical,Numberical,Verbal。時間短題量大,對正確率的要求很高,其中N和V答錯會倒扣分。
Logical (6min 無限題)
邏輯部分是數獨填空,四階數獨和五階數獨,答對數量越多越好。一般來說答對12個以上是一個比較穩妥的成績。
Numberical(6mins 18題)
N部分可以選擇中文,材料給出6個TAB,根據題幹計算一些比率或者比較趨勢之類的。題目本身難度不大,但是平均20s就要做出一道題。建議提前練習一些模擬題,找到做題的節奏和邏輯框架。
Verbal(6mins 18道)
V部分和N部分類似,也是材料會給出有6個TAB,根據題幹判斷正誤,做題節奏也是大約20s一道,準備充分的情況下還是可以做完的。
建議大家在前期準備的時候熟悉幾個不同案例的材料,重點練習對<題幹-TAB-信息點>搜尋的速度,和一些常見的幹擾性說法和邏輯漏洞。
Tips
1.充分準備不等於背答案,每年筆試都會在題幹上進行較大的改動。
2.做OT的時候最好找一個信號強的地方給電腦開熱點(避免校園網),儘量不要在接近ddl的時候做,那時候人會很多容易卡住或者出其他意外的情況,建議在72h的中間24h完成OT。
3.部分運氣非常好的小夥伴(比如我)會被抽到重測,重測是在面試結束之後當場做。如果兩次成績相差太大會被懷疑作弊,所以一定要自己完成哦。
4.通過率:KP家筆試是四家之中最難的,網傳通過率只有20%左右,是篩選的重要環節。而且隨著大家信息搜尋能力的提升,分數線也會水漲船高,力求每部分都得到高分比較穩妥。
面試成績年終總結
精英計劃的面試形式是群面(group interview)。一組10人左右,先每人一分鐘英文自我介紹並提問。然後30分鐘左右看case,再進行40分鐘左右的小組討論。面試官至少會有一名HR和一名經理,從旁觀察。
自我介紹和提問環節
英文自我介紹只有一分鐘,除了基本的個人信息之外,沒有必要把自己簡歷上已經有的東西再說一遍。這裡可以對自己的工作風格做一個比較general的總結(我當時說的是我非常supportive),也可以說一些比較能讓人記住的點比如個人愛好和特長。
面試官提問基本上是英文的,針對你簡歷上的經歷進行提問,所以一定要梳理自己的經歷,並且要給出細節。建議提前準備寶潔八大問並且翻譯成英文。
我當時被提問了一個關於數學建模的問題,以及你覺得你的數學專業背景對審計工作有什麼幫助。
另外別人在說的時候禮貌地傾聽,專注地看著發言者,並適當地做一些記錄也可以給面試官留下很好的印象。
小組討論環節
群面遵循的基本原則是,真正把同組的人當做Team Member而不是Competitor,以合作的立場推動整體的討論,做出自己的貢獻。
Case
Case材料在5-8頁不等,而且不確定今年是否會換新case,所以英語閱讀不容忽視。精英計劃的Case一般是比較生活化的,比如做一個策劃或是年會選址,不會用到很多特別專業的知識,對business sense的要求也不是很高。
注意在看材料的時候就把一些點劃出來,把可以說的地方寫下來,形成自己的思路,在後續的討論中再根據小組思路進行修改和補充。
角色定位
通常討論環節第一個發言的人會自動地成為leader,如果你是慣於當leader的性格可以嘗試這個角色,但也不必囿於角色和身份,實際中討論的狀態以<無領導狀態>居多。
注意千萬不要Aggressive,不要Aggressive,不要Aggressive,這是和四大的工作性質和企業氛圍相違背的。
同理也不要刻意地成為Time Keeper或是階段總結一類固化的角色,實際上並不能只扮演一個角色。(這是群面又不是cosplay)
順其自然是最好的,群面的核心就是和隊友的合作,你的角色在討論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就會體現出來。
分析方法
企業戰略中的SWOT分析法,PEST分析法,波特五力分析法這些固有的方法,在面試中可以借鑑他們的模型,但是切忌完全套用,結合案例的具體背景適當地做出一些改變會更加出彩。
Tips
1.做出貢獻的方式有很多種,除了基於case給出Opinion之外,如果你可以照顧到那些沒怎麼發言的夥伴,適時地cue他們也是被視為有團隊合作精神的表現。
遇到二選一的情況千萬不要提議舉手表決,這樣很可能會全組掛。
2.遇到Aggressive的組員或是組員們起爭執的時候一定要果斷且禮貌地打斷他們,推動討論進入下一個階段。
3.通過率:這一項大家可以自己估算,每年面試的人數可能會有所不同。分母=面試場次*單場人數,分子=最終offer數,一般來說一線所都在200人左右。我申請的2017Elite面試通過率大約是1/2。
4.小心機:面試可以選擇藏藍色或是帶有暗條紋的正裝,即正式又與眾不同;使用克重高的紙彩色列印簡歷,面試官翻到的時候手感會厚重一些。細節體現了你對這次面試的用心。
Q&A
Q:本科學校不夠好/不是財會相關專業可以申請嗎?
A:四大雖然有Target School List,但是總體來說對學歷的包容性非常強,在網申階段不會因為學歷的原因被Pass,甚至有二本逆襲的案例。專業不相關也是不必擔心的問題,四大非常歡迎不同專業背景的小朋友,特別是理工科和有小語種特長的。
Q:以前沒有過實習經歷怎麼辦?
A:大多數申請精英計劃的都是大二的同學,在這個時間節點有拿得出手的實習經曆本身少之又少。可以在自己過往的課程、校園經歷、商賽經歷、志願者經歷等當中梳理出對應可以證明自身學習能力、合作能力、領導力的事跡即可。
Q:進四大對英語的要求高嗎?
A:四級580+,六級520+是一個比較穩妥的區間。群面case是英文的,自我介紹和提問環節也是英文的,所以還是要好好準備呀!
Q:大二績點不高會有影響嗎?
A:一般來說3.3/4.0以上是一個安全的成績,如果低於這個成績也不必太擔心,不過一定要有相關能證明自己學習能力的證明。
Q:考什麼證書會有幫助呢?
A:這裡針對非相關專業的同學,考證書一方面是為了掌握相關知識,另一方面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學習能力。這裡沒有特別推薦的(因為我當時就什麼都沒考也過了),常見的有ACCA,初級會計,CFA,各種從業資格等等。證書只是一個錦上添花的部分而不是決定性因素。
Q:性格比較內向不愛說話群面怎麼辦?
A:把群面當做一個task(任務),而不是聊天。你要對得出結論做出貢獻,提出自己的opinion或是推動討論的發展。可以在正式面試之前和同學進行面試模擬,提前適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