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手拿了牛津offer,我的熱門方向經驗分享給你

2020-12-05 海外生活資訊

背景介紹:

本科:北京某985高校

申請方向:轉專業申請CS

錄取結果:USC CS PhD,UIUC CS PhD,CMU MIIS, Oxford MSc CS, Cornell Tech CM, UCLA/UCSD MSCS

關於申請規劃

關於語言:建議大二之前考出英語,這樣不但有機會申請交換,而且之後做科研的時候會輕鬆很多。

對CS的申請者,不論目標是碩士還是博士,科研都是必要的:高質量Paper已經幾乎成為陸本申請CS PhD的必要條件,而科研經歷對申請好的CS Master也是有很大幫助的。我覺得大二進組是可行的,雖然大二學習壓力很大,可能做不出好的成果,但每周去聽聽組會也是入門某一領域的好方法之一。我認識的絕大部分人都是到了大三開始才認真做科研的,所以如果能在大二就做出成果,會有挺大的優勢。暑研申請前最好能有至少一段可以發paper科研經歷,再加上暑研經歷+可能發的paper,就能達到PhD申請的門檻了,用這樣的履歷申請高難度的CS master也比較穩。

暑研選擇的博弈(這裡主要針對目標是非大牛同學):

直覺來看肯定是去四大/大牛教授那裡做暑研好,但其實這中間有非常複雜的因素。例如說:

1.Full professor或者手頭學生很多的教授可能沒空管你,最後整個暑假都在和PhD合作,這樣教授不夠了解你,拿不到很強的推薦信(尤其是推薦系統裡的那個百分比,其實非常重要)。

2.如果你不是大牛申請者,去了高手如雲的四大難以脫穎而出,還是得不到好的推薦信,更別提return offer了。

3.一般來說AP比較hands on,得到的指導會多些,拿return的offer也大一點。

4.如果本校老闆可以內推暑研,那是很好的。如果沒有這樣的條件,還是早一點開始找暑研比較好。

其他感想(根據我和我身邊同學的申請結果總結的,都是個人感覺):

1. Connection>推薦信/publication> GPA >其他其中connection包括推薦人的connection和學生本人的connection。例如,面試過我的全部教授(CMU/NYU)都提到了我的暑研老闆,最後錄取我的兩所學校都是有我本人connection+推薦信教授connection的。AP的強推可能比牛導的平推更有用,當然最好的還是大牛強推。

2. 關於GPA:個人認為GPA非常高是有用的,但3.6和3.7之間區別不大,3.3和3.4之間區別不大。

3. CMU的SCS master錄取很玄學,認識幾個錄了Top20 CS PhD的同學甚至MCDS和MIIS都沒拿到,而且他們都有匹配的經歷和論文…另外個人感覺CMU的碩士對浙大&北大的同學比較友好一些。

4.針對申請CS PhD的同學:最近幾年,faculty的流動還是挺大的,尤其是AI方向,很多學校都在招faculty。由於教職變動的消息一般都不會第一時間公布在教授的個人網站上,所以一定要多打聽打聽。

讀PhD 還是 Master

申請目標越早清晰越好。以我作為反面教材,一直到申請季進行到一半,我都是以碩士作為主申目標的,只申了很少幾個難度較大的PhD Program作為想去的彩票。所以當我終於想清楚決定去讀PhD時,發現錄取的很多看似不錯碩士項目根本就是無用的。現在回想過來,碩博混申其實只是延後了做選擇的時間,既然痛苦的選擇遲早要做,不如早點主動做出決斷,這樣可以一心一意朝著目標前進。

以我為例,本科期間沒有覺得非讀PhD不可,加之受到「讀博最重要的是passion——否則就是長達五年的痛苦。如果你在糾結是否讀PhD,那麼最好不要讀」這類言論的影響,我決定主申進可攻退可守的MSCS。拿到unofficial offer後我才開始認真審視PhD的機會。對任何人來說,只靠對學術的passion都是讀不下博士學位的。即便一開始有滿腔熱情,經歷幾個月的科研受阻、溝通不順、文章發不出,就會開始懷疑自己了。這個時候,堅持、心態和努力是最重要的,經過這個坎,就是得到了技術和思想境界上的雙重升華。所以我覺得在不排斥科研的前提下,有一個外在的目的(例如想要獲得PhD title)也不是什麼壞事,至少這個動力會讓我們在低谷的時候不要輕易quit。這一點上,不如多去和長輩們交流,他們通常看得更開闊一些,而我自己有時會局限於眼前的小目標(如錄取好的grad school和拿到大廠的工作)。人生很長。

Direct PhD 還是 Thesis MS

最後,對不少想去top PhD的申請者來說,有一條曲線救國的方式就是先去讀一個科研型碩士,兩年之後再去申請PhD項目。Thesis MS其實是一個高風險高收益的選項,如果集齊天時地利人和,兩年之後可以留在本組直博、甚至往上申,但這樣的比例其實非常小。Research master其實是一個長達兩年的考核,這期間的科研壓力只會比PhD更大,尤其是對於AI相關的這種領域,每年的bar都在蹭蹭上漲。我所了解到的情況是,三分之二的Thesis master學生兩年後還是結束了學業去往業界。不過每個MS項目的申請壓力和競爭程度差異都非常大,具體的還是看錄取的項目特點、導師多寡以及個人對風險的好惡程度。

關於世畢盟

在這裡我要感謝下我的世畢盟培訓師老師和mentor(CMU CS博士)幫了我很多忙。從大三上找暑研開始,一直到申請季,我們約了很多次meeting,設置時間規劃、聊選校、改CV和PS。這些對於我來說,都十分十分有價值!

相關焦點

  • 憑一篇論文,拿帝國理工offer,而一封牛推,卻拿劍橋拒信?
    而混專業申請是因為我在準備留學的後半段,突然對自己未來要做什麼產生了一些疑惑。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我申了牛津的數學專業,當然,因為沒有什麼學術背景,所以不出意外的悲劇了。雪梨大學申的是Data Science,因為做了一次物理相關的一對一科研之後,我又報了一個DS方向的小workshop,所以就順手申請了。
  • 令人心動的offer!重外學子考取牛津大學人文社科塔尖專業「PPE」
    原標題:令人心動的offer!重外學子考取牛津大學人文社科塔尖專業「PPE」   「牛年到了,我給大夥整個牛津樂呵樂呵!」
  • 再來人留學分享:牛津醫學院全獎博士的成功三要素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再來人留學學員案例分享是來自清華大學的H同學,牛津醫學院全獎博士的成功三要素:硬實力,信息搜集和運氣! 託福第一次其實考的也還行,但是看到dream school居然口語要求要25分,我就又去考了一次。根據我考試的經驗,我只能說對於英語底子還不錯的同學,其實不是很建議去報班學習。 實在想報班的話就報那種強化和衝刺的,基礎的就不用了。畢竟報一個班的錢都夠你再考2次了。我覺得多點考場經驗,熟悉考試流程對於提高分數還是很有幫助的。
  • 上海留學中介分享:牛津大學最新發放119張Offer,這種成績能去?
    今年申請季,為了降低疫情傳播的風險,英國兩大頂尖名校牛津和劍橋大學紛紛改成了線上面試,除此之外,兩大院校的放榜時間也一併發生了修改。2020年12月,牛津大學在官網發布新通知:針對想要在2021年入學的申請者,無論你的申請結果如何,學校都會在1月12日之前通過UCAS Track給到你最終結果。
  • 幫我把哥大和南加大的offer拒了吧,我不去了
    今天分享的是一個為實現目標執著追求的故事。2016年9月的北京,風中裹挾著陣陣寒意。行色匆匆的路人,似乎都懷揣著屬於自己的目標,朝著那個方向奔跑。伊昱也不例外,她自小就有出國留學的夢想。然而近在咫尺,一時卻找不到明確的奮鬥方向。經歷了兩個月的煎熬心理,最終選擇了博智,重新定製完整的申請規劃。
  • 牛津和埃默裡過來人怎麼說
    她分享了三點經驗,一是申請大學要有策略;二是一定要大膽地展示自己;三是申請季是很重要,但只是一個節點,我一上高中就確立了清晰的學習目標,在高一和高二階段打下了堅實的學習基礎,高三申請大學後,我更多思考關於平臺和個人的關係。
  • 我的成功申請經驗分享
    目前咱們陸續都在匯總一些熱門院校MBA的考情分析和學長學姐的申請經驗,目前北京地區已經整理了5篇:面試經驗 | 中央財經大學MBA考情分析及學長分享面試經驗 | 中國農業大學MBA學長學姐分享面試經驗 | 人大MBA考情分析及學長學姐分享面試經驗 | 貿大MBA學長學姐分享,金融財會的同學可別錯過!
  • 港大經管學院怎麼拿Offer?
    不過,以小編的經驗來看,這真的是個誤區。已經幫助很多背景並不那麼優秀的同學獲取到了港大的offer,很多也因此得到了人生中最大的驚喜。港大經管學院港大經管學院是香港高校中最受歡迎的學院之一,自成立以來致力培育新一代的商業精英,積極推動創造前沿商科知識,而就在今年,緊隨行業的發展,港大又推出了全新的碩士課程:金融學(金融科技)。
  • 零工作經驗如何成功轉行網際網路科技公司?我不但拿下谷歌offer,還漲...
    在本篇文章中,我將教大家如何快速在陌生行業積累經驗,並通過這些經驗拿下工作offer。我本人曾經用這種辦法從醫院轉行到科技公司,拿到了谷歌等多家公司的offer,薪水也直接增加200%。在深入講解之前,我想先破解幾個有關改行的「神話」:你不需要多麼深厚的人脈。實際上,你根本不用有任何人脈,完全可以自己積累起來。你不需要目標行業的相關學歷。
  • 令人心動的offer來啦!
    由於沒有充分認識自己的處境和能力,我並沒有通過前兩家公司的面試。經過前兩次面試的失敗,我總結出了一些面試經驗,周圍同學也分享了很多面試技巧。首先,面試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包括對公司基本情況的了解、面試過程經典問題的規範回答;其次,在平時零碎的時間一定要多背一背「面經」;最後在面試時,不要輕視HR。經過筆試和面試,我收到了B站的錄用意向書。當時我第一時間就告訴了家人,真的很感謝他們這段時間的鼓勵。
  • 棕櫚大道留學offer捷報 丨 英國牛津大學博士劍橋大學碩士
    棕櫚大道 2020 申請季錄取戰績祝賀棕櫚大道學員收穫7枚英國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offer!(圖片來源於網絡)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在文理工商多個領域享有崇高的學術地位及廣泛的影響力。錄取標準極高,競爭極其激烈,常年在「超難申」大學榜單佔有一席之地。截至目前,棕櫚學員在今年申請季中幸運地拿到了 7 枚牛津、劍橋的高含金量 offer。
  • 哈佛、牛津、斯坦福,南京大學這些學霸收穫上百個世界名校offer
    已拿到offer:加州理工大學、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康奈爾大學、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杜克大學、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黃聞毅,南京大學2016級金融工程專業本科生。擬出國高校:紐約大學。已拿到offer:紐約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喬治亞理工學院。
  • 0經驗大學生,快速拿下產品offer套路詳解
    如果點開本文進到這裡,證明你有一份成為產品經理的熱情;同時,你正通過各種途徑、各種方式惡補產品知識,投遞產品崗位,期待能收到屬於自己的產品offer。enjoy~
  • 他來自深圳大學,收到牛津大學offer,高中畢業於江蘇鹽城中學!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2020屆高等研究院畢業生已陸續收到了牛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賓夕法尼亞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杜克大學、布朗大學等境外知名大學碩士或博士的錄取。從本期開始,我們將陸續推出來自高等研究院的「高研學霸」,聽聽學霸們四年的荔園故事,一同收穫來自榜樣的力量。
  • 又是別人家的孩子,17歲成都女孩被牛津大學錄取……
    正是這份毅力與堅持,1月12日,女孩順利拿到了牛津大學化學系正式錄取的offer。▲成都女孩張恆一女孩講述:保持好的心態,從高一開始就做準備17歲的張恆一是成都市實驗外國語學校2018級11班的一名學生,說起逐夢牛津,還得追溯到2018年的夏天。那年剛剛經歷了中考的她,跟著爸爸媽媽到了牛津大學。
  • 我DIY申到的學校碾壓哈佛牛津!你說「這是什麼野雞大學」?
    畢業於吉林大學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的 Tiffany 最近收到了兩份來自荷蘭的 offer,分別是瓦格寧根大學和烏得勒支大學。「這兩個荷蘭的大學是我 DIY 申請到的,碾壓哈佛牛津好嗎。」完美主義的她身上有一股不服輸的衝勁兒,堅持自己刷雅思,自己 DIY 文書,什麼都親自上陣。在不斷地嘗試、失敗,再嘗試後,她終於為自己的申請之路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來一起看看 Tiffany 的申請故事。
  • 浙大學生美國研究生CS專業申請成功經驗分享——浩海留學
    通過篩選的學生會加入實驗室並配有導師,需要完成一個小的project,導師會對你這期間的表現進行評估,看你是否適合留下來在實驗室繼續讀phd。如果雙方都比較滿意,很可能在項目結尾時收到導師的口頭offer,這也是比較穩妥的一種留學方法。在我那一屆,有很多同學在項目最後收到了教授的口頭offer。暑期科研門檻相對較高,競爭激烈。
  • 17歲的她考取牛津大學,只因高顏值?還是其他
    特別的是,牛津大學於2017-2020年連續四年在THE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世界第1。有一個女孩,只有17歲,她僅用1年的時間就學完的英國高中A-LEVEL課程,順利被英國牛津大學錄取,順利拿到了牛津大學化學系正式錄取的offer,她就是17歲的成都女孩張恆一。
  • 如何成為金融工程offer收割機?金工申請全流程分享
    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faye。本科背景是某top985,很高興能在這次講座裡給大家分享一些對金融工程申請的經驗和看法~希望能幫到學弟學妹們。我目前是正在20Fall的金工申請季中,完成進度大概是80%。
  • 我是如何做到斬獲賓大、康奈爾等7大名校offer的?
    另外,關於是否在國內讀研,然後出國讀博我的建議是如果家裡有能力資助你在國外讀研,還是國外讀研好一點,因為據我了解,國內最好的幾所學校的博士生遠大於碩士生,意味著如果你是碩士,很可能不能跟最好的導師,另外,老師給你的方向也很可能不是本領域比較新的方向。我想大多是人出國是希望做前沿研究的,這時候讀碩士的意義主要就是增加科研經驗,並不會對套磁有很大的正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