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16馬赫!大陸測試革命性引擎 到世界任何地方不到2小時

2020-12-04 吳生林聊臺海

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 中國大陸科學家已打造出所謂的革命性飛機發動機,能以16馬赫的超高速飛行,可以在兩小時內到世界任何地方。

據《南華早報》1日報導,在北京高超音速風洞試飛的原型顯示,它無論在推力,燃油效率和操作穩定性上都展現了空前的性能。

此外,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高溫氣體動力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姜宗林領導團隊,11月29日在《中國航空學報》發表了經同儕審閱的論文。而文中指出,這款發動機能用在可重複使用的跨大氣層飛機上,讓飛機從跑道水平起飛,加速飛入地球軌道,接著重新進入大氣層,最後降落機場。

報導指出,這具未來發動機設計相當簡單,沒有任何移動部件,主要包含單級進氣口,氫燃料噴射器和燃燒室等3部分,而燃燒室的口開向進氣口的上端。

姜宗林的團隊將發動機放入強大的風洞測試,而它可以模擬達音速9倍的飛行狀況。隨著高速風衝擊進氣口,便會產生高溫高壓的衝擊波,當它們接觸燃燒室的氫燃料時,就會製造推進發動機的大爆炸。根據研究團隊提供的影片顯示,當發動機啟動時,燃燒室的開口就像《星際大戰》(Star Wars)中的太空船般發光。

理論上,這吸氣式發動機的飛行速度可達16倍音速,但地球上唯一能模擬這類飛行的風動仍在北京打造。姜宗林和同僚說,目前對民航飛行要達超高音速而言,這款「站立式斜爆轟衝壓發動機」或許帶來最大的希望。他們認為,目前的超音速燃燒衝壓發動機太弱、太耗油,也太不穩定。

相關焦點

  • 最快速度可達16馬赫,飛抵世界任何地方不到2小時,中國測試革命性飛機發動機
    根據消息顯示,我國科學家已打造出具有革命性的飛機發動機,這款航發能以16馬赫的超高速速度飛行,裝載這款航發的飛行器,在2小時內可以飛到世界任何地方。理論上,這吸氣式發動機的飛行速度可達16倍音速。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高溫氣體動力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姜宗林團隊在中國航空學報發表相關專題論文顯示,這款革命性發動機能用在可用在重複使用在太空梭上,讓太空梭從跑道水平起飛,加速飛入地球軌道,接著重新進入大氣層,最後降落機場。
  • 航發取得革命性進展,最大風洞測試其能力,2小時飛抵任何地方
    航發取得革命性進展,最大風洞測試其能力,2小時飛抵世界任何地方眾所周知,中方可以發展到現如今的軍事水平實屬不易,從最初的毫無經驗到現如今裝備大量的先進武器,這其中所需要經歷的困難遠非其他國家可以想像的,但是中方不僅成功的克服更是實現了武器自主化
  • 中國測試革命性飛機發動機:最快速度16馬赫,2小時內飛抵全球
    根據消息顯示,我國科學家已打造出具有革命性的飛機發動機,這款航發能以16馬赫的超高速速度飛行,裝載這款航發的飛行器,在2小時內可以飛到世界任何地方
  • 最快速度16馬赫,兩小時打擊全球,中國測試革命性飛機發動機
    近日消息顯示,我國的科學家打造出了一款具有革命性的飛機發動機,這款航發據稱能夠以16馬赫的高超音速飛行,裝載著這款發動機的太空飛行器,兩小時內可以抵達全球任何地方。根據《華南早報》的報導,在北京的一個高超音速風洞中,一款試飛的航發數據顯示,這款發動機不論是在推力,還是在燃油效率以及操作穩定性上都展現出了異常優秀的性能。
  • 中國測試「超音速發動機」,2小時可到達地球任何地方
    據外媒報導,中國科學家已經研製出一種革命性的飛機引擎,由該引擎驅動的飛機可以在兩小時內到達世界任何地方。這款據稱能在兩小時內到達地球任何地點的噴氣發動機,目前仍在測試階段。科研小組在《中國航空學報》上周六(11月28日)刊登的報告中提到,發動機還可以用於可重複使用的跨大氣層飛機,讓這些飛機從跑道上起飛,加速進入太空環繞地球,然後重新進入大氣層,最終降落在一座機場。
  • 中國研發的「2小時全球到達」噴氣發動機開始風洞測試
    由中國技術團隊研發的能讓飛行器2小時內全球到達的噴氣發動機開始在北京附近的風洞進行測試。該發動機在高超音速風洞中模擬的飛行環境是9倍音速。科學家們表示,這臺引擎讓高超音速商業飛行變得十分可能。
  • NASA開始測試曲速引擎了!4小時到月球
    曲速引擎被認為是一個科幻元素,目前NASA已經對這種非人類科技的動力裝置進行了研究,並進行了一系列的測試。如果曲速引擎應用於航天領域,我們去月球只要4個小時,38萬公裡的路程僅僅在數小時內完成,因此這種動力甚至有望實現超光速旅行。
  • 港媒:中國成功測試2小時到達全球任何地點發動機
    風洞測試據港媒南華早報12月1日報導,近期,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的科學家成功在風洞中此事了一款新型發動機,並且確認此次測試中發現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取得空前的成果。據中國科學家透露,這款發動機將用於未來一款速度高達16馬赫的飛行器,使之可以在2個小時以內抵達全球任何地點,目前該成果已經發表在《中國航空學報》上。 據獲悉,此次中國科學家給新型發動機採用氫燃料,是飛行器在進行超音速飛行時在發動機進氣口產生巨大強度和高溫衝擊波,並且把衝擊波轉換為推進力。
  • 美國宇航局測試曲速引擎:未來去月球只要四小時
    ,目前美國宇航局已經對這種非人類科技的動力裝置進行了研究,並進行了一系列的測試。如果曲速引擎應用於航天領域,我們去月球只要4個小時,38萬公裡的路程僅僅在數小時內完成,因此這種動力甚至有望實現超光速旅行。美國宇航局測試的曲速引擎在一個封閉的空間內進行,科學家使用了電磁驅動器作為電力來源,試驗裝置不需要燃料就能運作。此前有研究人員透露該裝置無法在宇宙空間中運行,不過這個疑點現在已經解決,美國宇航局測試的曲速引擎能夠用於行星際航行。
  • F-16失聯第3天,臺媒開始炒大陸調查船
    臺媒19日消息稱,臺灣花蓮空軍基地一架F-16戰機17日晚間起飛後失聯,事發後,臺海軍監測到韓國、日本及中國大陸船艦出沒東部海域,其中中國大陸船隻為海洋調查船「海大號」。
  • 回國1小時,去英國2小時!澳洲超高音速飛行實驗成功,秒回家不再遙遠!
    (scramjet)發送到了278公裡的高空,目標速度達到7.5馬赫,這是高超音速國際飛行研究實驗計劃的一部分。藉助這一技術,從雪梨到中國的飛行時間可以從10小時縮短到1個多小時。想像一下,從澳洲到英國17000公裡的航程只需要兩小時,從倫敦到紐約5571公裡的距離只需要35分的航程,而到澳洲到中國只需一小時。是不是很興奮呢?
  • 16馬赫速度的東風17,5分鐘就能從北京飛到上海
    現今中國新增添的高超音速飛行彈道飛彈「東風17」,成功打破了強國之間戰場僵局的「革命性武器」,速度也是「天下第一塊」。聽聞,以超高音速飛行器為代表的尖端武器技術,可以有力保障中國百年內的世界超強地位;不僅如此,這款讓世界矚目的中國創新——16馬赫速度的「東風17」,5分鐘就能從北京飛到上海,速度之快,令人震驚。
  • 兩小時內打遍全球!中方新一代飛機風洞測試,白宮內部稱不可思議
    它不僅可以在突破大氣層後以6馬赫以上的高超音速乘波飛行,也可以減速至較低速度後在飛行末段進行瞄準和機動規避。目前,國產新型高超音速飛行器正在北京的JF12激波風洞裡測試9馬赫的噴射發動機。事實上,這款新型高超音速飛行器可以進行最高16馬赫的高超音速乘波飛行,簡單來說就是在兩個小時內抵達世界的任何地方。
  • 臺媒:臺軍F-16失聯後,大陸與韓日船艦在臺東部海域出沒
    臺媒19日消息稱,臺灣花蓮空軍基地一架F-16戰機17日晚間起飛後失聯,事發後,臺海軍監測到韓國、日本及中國大陸船艦出沒東部海域,其中中國大陸船隻為海洋調查船「海大號」。▲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截圖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花蓮空軍基地一架F-16單座戰機17日晚間起飛後即在花蓮外海8海裡處失聯,駕機飛行員蔣正志至今下落不明,海、空至今持續搜救。
  • 臺媒稱臺灣語文課本世界文學嚴重不足:應向大陸學習
    參考消息網9月8日報導 臺媒稱,臺灣12年教育語文課綱文言文與白話文比例、選文正在吵不休。但有專家認為,臺灣高中語文課本的世界文學確實不多,這一點應該向大陸學習,大陸教材的翻譯文學佔到1/3。據臺灣中時電子報9月5日報導,「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理事長段心儀表示,臺灣高中語文課本的世界文學比例確實不高,以她手邊某版本來說,高中6冊只有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蜘蛛之絲》及奧地利作家史蒂芬·茨威格《看不見的珍藏》。
  • 混合動力噴射引擎,從地面到太空一次性入軌
    DeepTech深科技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傾力打造 來自英國的Reaction Engines公司剛剛收到了最後一筆資金,這將保證公司能夠於2020年按時完成SABRE測試引擎據來自Reaction Engine的消息,目前公司持有的資金量和人才,可以保證在2020年完成陸基SABRE測試引擎的設計製造。
  • 新突破,三小時從地球到月球的無工質引擎仍在廣泛研究中
    Acta Astronautica最近的文章是其實驗硬體和程序的更新,以準備對馬赫效應推進器,EmDrive和其他可能的空間驅動效應進行仔細測試。Tajmar先前的工作是將最新的更新引入該工作中,是試圖將Woodward的原始波動慣性方程式發展為映射到實驗硬體的形式[7]。利用這樣的方程式,可以設計新的推進器以最大化推力,並且可以對現有硬體進行實驗預測。
  • 臺媒叫囂天劍2飛彈專打殲20 遭諷:威力堪比大陸鞭炮
    臺媒稱,臺灣「中科院」所研發的「天劍2」飛彈,將在2020到2028年換裝在康定級拉法葉艦上。另外,IDF「經國號」戰機「天劍2」飛彈數量,也將從2枚增加為4枚。臺綠媒叫囂,這將成為解放軍殲-20隱形戰機和SU-35戰機的殺手武器之一。
  • 臺媒:大陸人出國帶泡麵 9成臺灣人出國帶智慧型手機
    這些國家的遊客會把它們帶到國外,以確保在任何地方都能品嘗到家鄉的味道。調查顯示中國人帶泡麵,韓國人帶泡菜,法國人帶奶酪。然而在臺媒的報導中,卻有些不同。 資料圖 這項調查由「低成本度假」網站發起,對來自世界上29個國家和地區的
  • 劉慈欣:NASA試驗≠三體的曲速引擎,四小時到月球≈神話
    【編者按】       近日,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了美國宇航局(NASA)成功測試「曲速引擎」,聲稱將實現地球到月球行程只需4個小時。所以曲速引擎從本質上說不是讓飛船航行到某個地方,而是把宇宙的某個地方拉到飛船跟前,這是個極其先進的理念。        電磁驅動的亮點在於無工質推進               澎湃新聞:此次美國宇航局的試驗是以電磁驅動為基礎的,這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