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的,很多植物都很常見,小時候的菜地裡,有種植物會扎人,每次扯雜草的時候都很討厭它。
在我們當地,它被稱為鋸鋸菜,因為它的葉子邊緣是鋸齒狀的,還帶些小刺。事實上,它的學名叫小薊,因為帶刺,所以有的地方稱之為刺兒菜,刺角芽、刺角、七七牙等,小薊為菊科薊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中歐、東歐、俄羅斯東部、日本、朝鮮等地區亦有分布。一般生長於海拔140~2650米的地區,一般野生於荒地、草地、山坡林中、路旁、灌叢中、田間、林緣及溪旁。現在也有人工栽培作藥用的。
小薊喜歡溫暖溼潤氣候,耐寒、耐旱。適應性較強,對土壤要求不嚴,所以在我國南方和北方都很常見,在南方,小薊可以作為野菜來食用,具有很好的食療和藥用功效,《唐本草》中記載:大、小薊皆能破血,但大薊兼療癰腫,而小薊專主血,不能消腫也。《綱目拾遺》中說:清火疏風豁痰,解一切疔瘡癰疽腫毒。可見小薊從古代開始就備受我國醫學家的推崇。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小薊能收縮血管、縮短凝血時間。對肺炎雙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白喉桿菌、傷寒村菌、綠膿桿菌、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煎劑或酊劑對兔子宮有興奮作用。此外,尚有利膽、降低血中膽固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