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刺兒菜、小薊的植物名稱,這兩個名稱是不是同一種植物呢,下面我就談談這個問題。
一,關於刺兒菜和小薊
1,名稱
刺兒菜是一個正式中名,這個名稱來源於《陝西渭河流域之雜草》,在《中國植物志》中確定為正式中名;小薊是刺兒菜的別名,在《中國植物志》中有明確記載;別名還有野紅花、大小薊、大刺兒菜、紅花苗、刺薊菜、刺薊、馬刺薊等等。我們常叫「刺蓋」。學名為Cirsium setosum(Willd.)MB.,是在1819年正式命名發表的。在植物分類學中屬於菊科薊屬刺兒菜組植物。所以刺兒菜和小薊是同一種植物。
2,分布和生境
刺兒菜在我國除了西藏、雲南、廣東、廣西外,各地都有分布;通常生長在荒地、山坡、路旁、田間地頭,是最常見的田間雜草。
3,外形特點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度20-60公分,上部有分叉;基部葉在開花期枯萎,莖部葉互生,無葉柄,葉片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葉邊全緣或有齒裂,齒頂有尖刺,葉兩面有蛛絲狀毛;
花紫紅色,五六月開花;
果序圓球形,果實一端有汙白色毛,七八月結果。
二,刺兒菜或小薊的用途
第一,由於刺兒菜分布很廣生長普遍,生長適應性強,在農田中一般作為雜草根除。
第二,幼苗可以食用;嫩莖葉可以作為豬飼料用。
第三,全草藥用:刺兒菜入藥已有數千年的悠久歷史,中醫認為,其性涼味甘苦,具有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等功效,是中醫臨床常用中藥之一。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刺兒菜主要含有黃酮類、萜類、苯丙素類、苯乙醇苷類、生物鹼類、植物甾醇類等化學成分;藥理學認為刺兒菜具有止血、凝血、抗菌、消炎等多種藥理作用。因此刺兒菜不僅是一種雜草,而有一定的醫藥開發利用價值。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供參考。
(圖片引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