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堅持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思路,聚力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奮力趟出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大眾日報策劃推出「高質量發展看山東·縣域行」欄目,對山東各縣市區高質量發展先進經驗進行挖掘宣介,全媒體報導呈現,以期提供叫得響、可借鑑的典型案例。
乘車到蘭陵縣裝備智造小鎮採訪,頗有一半是海水一般是火焰的感覺。一方面,位於尚巖、新興、魯城三個鄉鎮交匯處的智造小鎮大部分路段非常平坦,可有些地方還有些顛簸;另一方面,小鎮大部分區域廠房林立、生機盎然,有些區域仍然溝壑縱橫、施工現場熱火朝天。
隨行的工作人員介紹,蘭陵智造小鎮選址處以前是廢棄的鐵礦山。蘭陵誓把荒山變金山,一方面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一方面堅持高質量招商。截至目前,2019年招引的13家企業,已有9家實現了投產。2020年招引的7家企業,年內將有3家實現投產。20家企業全部達產後,將新增工業總產值270億元,增加稅收13.8億元。
眾所周知,蘭陵是著名的蔬菜生產區域,是長三角的「菜籃子」。
菜地裡是怎麼長出來智造小鎮的?
蘭陵在建鏈補鏈上做足文章,這個工業基礎薄弱的小鎮因為「蘭陵速度」而實現逆襲。美利林科技有限公司總部在湖北黃石,是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新型耐磨材料鑄造企業,目前同行業全國第一。蘭陵工廠是該公司在總部以外的第一個分公司,公司項目負責人表示,企業之所以落戶智造小鎮,原因之一看中的就是園區產業鏈優勢。
園區產業鏈優勢從何而來?時間回到3年前。2017年7月,山東國銘球墨鑄管科技有限公司落戶園區投產。這家公司,是世界最大的單體鑄管企業,也是園區內第一家落地的企業,每年80萬噸鐵水產能,鑄管消耗40萬噸,還富餘40萬噸鐵水。
項目指揮部決定,讓引進的企業抱團發展、循環發展,比如,上個企業生產的產品就是下個企業的原料,有的企業的廢棄物可以作為其他企業的生產能源使用。國銘球墨鑄管富餘40萬噸鐵水直供山東德鵬金屬科技有限公司和美利林科技有限公司兩家企業生產下遊產品,每噸產品減少耗電600度、運輸成本100元。今年,小鎮新規劃建設的兩處「園中園」,目的是繼續拓展產業發展鏈條,補老鏈建新鏈,不斷把產業鏈做大做全做強。
「機關領導來我們企業當保姆和秘書,很感動。如果不是企業秘書,我們企業投產得晚一年。」山東德鵬金屬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說。為破解企業手續辦理等影響建設速度的問題,蘭陵縣抽調高素質的專職幹部常駐小鎮,為每個落地企業配備專職秘書,全天候駐點項目現場,全程幫辦各項手續,協助制定建設節點,解決工作推進期間出現的問題,優化營商環境。「原本至少需要兩個月才能辦完的手續,用了20天就辦完了,多虧了小劉妹妹……」山東宏力新型建築材料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動情地說。「小劉妹妹」是蘭陵縣行政審批服務局駐該公司的金牌志願者劉雪松,今年來,蘭陵縣行政審批服務局圍繞全縣80個重點建設項目,成立80人組成的金牌志願服務隊伍,為項目企業辦理審批提供「全天候、全領域、全方位」的代辦幫辦服務,企業吹哨、部門報到,大大節約了時間成本。
為保證企業質量,蘭陵縣在招引工作中,對於洽談的目標企業,由發改、工信、環保、稅務等部門提前介入,詳細分析論證,嚴把了「環保、安全、投資強度、畝均稅收、萬元工業產值能耗」等五項指標,確保了落地企業的科技含量、附加值、畝均稅收等質量。
此外,智造小鎮還積極推動傳統企業高質量轉型,益新礦業科技有限公司的母公司主業原本是鐵礦產業,通過積極轉型,實現了專業從事矽基新材料研發創新及產業化生產。10月18日,益新礦業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萬噸球形矽微粉科技創新研發項目」竣工投產啟動儀式舉行,該項目獲批2019年度山東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填補了山東省在高端矽基材料領域的空白,技術指標達到國際標準、實現替代進口、打破國外壟斷,具有典型意義。
眾志成城,其利斷金。2019年蘭陵縣裝備智造小鎮指揮部完成了「工作落實年」各項工作任務,被山東省委省政府授予「攻堅克難獎」。
「施肥」得當,這也是為什麼雖值秋冬季節,蘭陵智造小鎮卻能蓬勃生長的原因。
策劃:李豔 蘭傳斌
記者:梁開文 通訊員 賈傳龍 李桂東
大眾日報客戶端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