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華人話香港:時間是最好裁判 回歸後繁榮有目共睹

2020-11-26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6月28日電 (付強 孫翔)「可能你們都不相信,一個移居海外四十多年的人,一想到即將到來的日子,還會激動得睡不著覺。」接受中新社記者連線採訪時,英國東北地區華僑聯誼會會長曾憲初難掩語氣中的興奮。

6月27日,香港蘭桂坊,商家懸掛旗幟宣傳其香港回歸20周年派對活動。

中新社

記者 盛佳鵬 攝

  上世紀70年代,曾憲初隨父母從香港移居英國,以經營食品超市為生。如今,他的公司規模早已今非昔比,與香港多有貿易往來。

  1997年香港回歸,曾憲初用錄像帶觀看了交接儀式。「當時心裡還挺忐忑,不知道自己的家鄉未來會變成什麼樣。」

  如今,香港即將步入回歸後的第二十個年頭,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愈加穩固,GDP平穩增長,連續23年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它依然是那個自由、開放、充滿競爭力的東方之珠」,曾憲初的忐忑早已化為坦然。

  「漂泊在海外的華僑華人,對家鄉往往有更深的情感,那裡一點一滴的變化都牽動我們的心。」曾憲初說,香港走過的道路絕非坦途,東南亞金融風暴、SARS疫情等不可謂不緊急,但每一次都有國家做後盾、中央給支持,讓香港不僅「挺了過來」,而且「越走越穩」。

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慶典臨近,香港慶回歸氣氛漸濃,6月27日晚,在維多利亞港灣兩側霓虹閃爍,大廈上的電子屏「升起」巨幅五星紅旗和紫荊花區旗,交替展現,並有「熱烈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祝賀香港回歸20周年」字樣。

中新社

記者 盛佳鵬 攝

  「有一句話,大家已經說了不知多少遍,但我還是想再說一次,」曾憲初深吸一口氣說道,「香港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來自香港的華僑華人遍布世界各地,雖生活環境不同、從事行業各異,但對家鄉的關注始終如一。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紀念日臨近,他們的喜悅溢於言表。

  和許多僑團一樣,蘇格蘭旅歐吉澳同鄉會會長鐘盤威正忙著準備紀念日的慶祝活動。由於業務關係,他每年返港數次,把香港的變遷看在眼裡,因而受推舉在慶祝活動上做重點發言。

  「香港變了,背靠祖國的有力支撐,讓它變得更加自信;香港沒變,它依然是亞洲的國際樞紐,是中國連接全球的『超級聯繫人』。」早已準備好的講稿中,鐘盤威最中意這一句。

  香港回歸前後,鐘盤威曾注意到,有一些對「一國兩制」持懷疑態度的人選擇移民。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中的許多人又陸續返回香港。

6月27日,香港金紫荊廣場開始布置鮮花,香港慶祝回歸祖國20周年氣氛漸濃。

中新社

記者 盛佳鵬 攝

  「香港回歸後的繁榮穩定有目共睹,先入為主的錯誤想法終會被事實扭轉過來。」鐘盤威笑言,「這句話是『時間』說的,它才是最好的裁判。」

  「每次在朋友圈看到香港的照片,我都要看上好久。」謝曉峰於上世紀60年代出生在香港,90年代初赴巴西從事國際貿易,因路途及身體原因不常回港。他笑著說,和記憶裡相比,現在的香港變化很大,對他這種「老香港人」來說,喜悅中又透著點「擔心」,「害怕下次回家找不到門前的路」。

  交談中,謝曉峰多次提到「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好」。他說,香港回歸之初,他還不太理解時任特首董建華的這句話,現在已明白許多了。

  「改革開放初期,香港企業家最早在內地投資興業,為國家做了貢獻,那時說『香港好,國家好』」,謝曉峰說,後來,國家發展突飛猛進,香港搭上順風車,這時就是「國家好,香港好」。

  在謝曉峰看來,「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正是香港受益於祖國騰飛的例證。他認為,香港在投融資環境、文化交流、人才培養等方面優勢明顯,可成為「一帶一路」的重要平臺,同時為自身爭取更多發展機遇。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則為香港與廣東的合作提供了新契機,有助香港獲得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完)

相關焦點

  • 緬甸克欽邦華人僑團發表聲明慶祝香港回歸,堅決支持中國推動涉港...
    6月29日,緬甸克欽邦華人僑團發表聲明慶祝香港回歸,堅決支持中國全國人大推動涉港國安立法,全文如下:   緬甸克欽邦地區各華人華僑社團聯合聲明   2020年7月1日是香港回歸23周年,23年來我們看到香港在祖國懷抱裡,備受寵愛。
  • 維護國家安全、確保香港長治久安和繁榮發展
    海外華僑華人高度關注,認為這是維護國家安全、確保香港長治久安和繁榮發展的重要舉措,是對國家負責、對包括香港同胞在內全體中國人民負責,其正當性、合法性無可置疑。  英國倫敦華埠商會主席鄧柱廷認為,維護國家安全是「一國兩制」賴以生存的基礎。受反中亂港勢力幹擾,香港基本法第23條立法一直沒有完成。「港獨」藉此法律漏洞,持續挑戰「一國兩制」原則底線,嚴重危害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 香港各界慶祝回歸:希望香港未來能夠安定繁榮
    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三周年,香港各界紛紛舉辦慶回歸系列活動,傳遞各界對於香港國安法通過的喜悅心情,表達對香港未來更好發展的堅定信心。回歸祖國二十三年,香港凝心聚力再出發。
  • 華人華僑如何區別?涉僑政策法律問答(身份類)之一
    日常生活中,想來大家不時會聽到華僑、華人、歸僑、僑眷等名詞。那讀者們是否知道這究竟是指哪些人群呢?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頒布實施30周年。僑眷是指華僑、歸僑在國內的眷屬。(一)僑眷包括:華僑、歸僑的配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以及同華僑、歸僑有長期扶養關係的其他親屬。(二)外籍華人在中國境內的具有中國國籍的眷屬視為僑眷,其範圍比照第(一)款。
  • 老中青三代華人華僑的馬達加斯加故事
    新華網塔那那利佛3月12日電 有馬達加斯加華裔歷史學家以自己家史為基礎作案例研究,指華人華僑第一次大規模移民到馬達加斯加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他們以中國人獨特的吃苦耐勞精神當修路苦力、種植香料等謀求生計,並最終融入當地社會。
  • 慶香港回歸十年
    十年彈指一揮間,今天,「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得到全面貫徹落實,香港保持自由法治、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和諧、繁榮穩定,香港正處在歷史發展的最好時期。香港——這顆祖國南海的明珠不僅風採依然,而且更加璀璨。  十年回歸路,壯志賦華章。香港,曾經締造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蹟,而今又再度創造了人類文明史上的政治奇蹟。
  • 印度尼西亞華僑華人概況
    印度尼西亞華僑華人概況   目前印尼華僑華人總數有近1000萬,約佔印尼總人口的5%,其中90%以上已加入印尼籍,是世界上華人最多的國家。
  • 歐洲華僑華人的心理戰疫
    中新網4月14日電 據《歐洲時報》報導,隨著疫情在全球暴發,不少海外華人這樣形容自己的心態轉變「中國打上半場,海外打下半場,海外華人打全場。」中國疫情日趨平穩後,海外疫情暴發,多國開始實施嚴格的隔離封鎖措施,航線被切斷,媒體被疫情消息佔領,民眾的日常生活由此改變。
  • 本網獨家:華人華僑從容應對馬裡亂局
    鑑於馬裡局勢進一步惡化,中國駐馬裡大使館、駐馬裡中資機構、中資企業和華人華僑紛紛積極做出應對,力保在馬華人的人身和財產安全。中國駐馬裡大使館自本月10日以來連續發出三份緊急通知,提醒在馬裡的華人華僑加強安全防範,採取必要預防措施確保自身安全。
  • 「2019全球華僑華人年度人物」揭曉 南洋華僑機工獲特别致敬
    「2019全球華僑華人年度人物」揭曉 南洋華僑機工獲特别致敬 2020-01-08 18:13:24中國新聞網 作者:張楷欣 責任編輯:張楷欣   中新社北京1月8日電 (馬秀秀)「2019全球華僑華人年度評選
  • 黃大年、楊振寧等人獲評「2017全球華僑華人新聞人物」
    新京報快訊(記者吳為)今日(1月10日),「2017全球華僑華人年度評選」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歸僑楷模黃大年,中科院院士楊振寧、姚期智,巴拿馬總統顧問陳國基等僑界人士獲得「2017全球華僑華人新聞人物」稱號,海外華僑華人互助中心獲得組委會特别致敬。
  • 巴西華人華僑青年聯合會慶成立十周年
    巴西華人華僑青年聯合會慶成立十周年
  • 羅馬尼亞《旅羅華人報》:華僑華人舉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
    (羅馬尼亞《旅羅華人報》記者 呂曉傑/ 攝)   中國僑網9月29日電 據羅馬尼亞《旅羅華人報》報導,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暨中羅建交70周年的「雙慶」之年,從今年下半年開始,羅馬尼亞華僑華人即開始了緊張的「雙慶」準備工作。
  • 墨西哥尤卡坦半島華人華僑聯合會捐贈口罩支援抗疫
    中國僑網4月14日電 據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網站消息,當地時間4月10日,由墨西哥尤卡坦半島華人華僑聯合會、華僑中文學校攜手尤卡坦半島的華人華僑向尤卡坦州政府捐贈醫用口罩交接儀式在尤卡坦州政府公共慈善與遺產管理局舉行。
  • 回歸十年中央領導關心香港 時刻把香港放在心上
    這是胡錦濤同志十年中二度踏訪香港。回歸以來,中央對香港的關懷始終如一。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發展的每一個關鍵時刻,總能聽到中央領導同志的聲音,總能看到中央領導同志的身影,總能感受到中央領導同志對香港的牽掛。彎彎香江,分分秒秒與中南海緊緊相連;特區遙遙,時時刻刻在中央領導的心上。十年來,中央對港方針、政策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保持香港的繁榮穩定。
  • 香港知名法律專家:基本法為維護香港繁榮穩定發揮重大作用
    新華社香港4月3日電(記者周文其、蘇萬明、方棟)在香港基本法頒布30年之際,多位香港知名法律專家於3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強調,回歸祖國20多年來,基本法為維護香港社會的繁榮穩定發揮了重大作用,未來香港各界應該繼續全面理解、尊重、落實基本法
  • 中國華僑華人研究基地落戶溫大
    溫都訊 11月28日,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溫州大學)基地揭牌儀式在溫州大學舉行,推動溫大服務浙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溫州大學)基地於2020年8月由中國僑聯發文獲批成立,是在全國高校、科研機構裡設立的第一個研究基地,屬於省部級重點研究平臺。基地在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的指導下,以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華僑華人發展為目標,以華僑華人研究領域中的前沿問題為導向,重點開展僑鄉歷史文化、跨境移民、華文教育和僑務法等領域的研究。
  • 香港法官的「捉放曹」大戲 可休矣!
    案件昨日在東區裁判法院提堂審訊。主任裁判官錢禮批准被告保釋候審,其間不可離境及須每周到警署報到一次等,案件押後至明年1月8日再行審訊……沒錯,把人打得頭破血流至病危,依然被保釋……沒錯,主審法官,又是這位「大名鼎鼎」的錢禮法官!為何說這位錢禮法官「大名鼎鼎」呢?她就是之前裁定黃之鋒、周庭保釋的法官。
  • 河北省海外華僑華人健康諮詢平臺用戶覆蓋五大洲
    北京時間24日上午,結束了在河北省海外華僑華人健康諮詢平臺上的遠程視頻問診,身在加拿大溫哥華的華人宋女士反饋說。剛生完孩子不久的宋女士,在國內親屬的介紹下,預約了該平臺「VIP雲診室」,諮詢有關新冠肺炎防治、產後腰痛、神經痛等問題。河北省中醫院麻醉科(疼痛門診)主任醫師、該院新冠肺炎防治專家組成員郝巍對宋女士的諮詢做了解答。
  • 駐帕皮提領事館向法屬玻里尼西亞華僑華人捐贈口罩
    2020年4月12日,駐帕皮提領事館向法屬玻里尼西亞華僑華人捐贈口罩,華人社團聯合會「信義堂」、「飛龍體育協會」、桂冠協會、桃李協會等社團負責人出席。沈智良館長領事表示,在祖(籍)國遭受嚴重新冠肺炎疫情時,法波華僑華人自發捐款捐物表達支持和聲援,體現了中華民族血濃於水的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