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
孕期大大小小的檢查數不勝數,但最讓寶媽頭痛的就是那麼幾個,當然這幾個中「NT」檢查絕對是佔有一席之地的。
寶媽/孕婦diss留言板:
@樂田:做個「NT」檢查,比我考駕照還難,真是操碎了老娘的心。
@芭比媽咪:還記得做檢查時,排了好長的隊,好不容易輪到自己的時候,剛躺上去醫生說看不了直接就下來了,不瞞你說,我活生生跑了6次。
@黑白:那時候不太懂,每次醫生說還要再看一次的時候,我的腦海中就各種胡思亂想,把所有最壞的結果都想出來了,真是心力交瘁。
……
說起來還真是一段心酸血淚史,幸孕姐聽著都覺得心酸。那麼,「NT」檢查究竟是「何方神聖」,為何如此的折磨人。
何為「NT」檢查
1、定義:胎兒頸項透明層簡稱NT,是指胎兒頸後部皮下組織內液體積聚的厚度,它的作用主要是用於胎兒早期唐氏症候群的風險評估。
2、意義:胎兒畸形與NT增厚關係密切。一般來說,當NT的厚度超過正常範圍,即3毫米,且數值越大,胎兒出生後患病的機率也越大。NT數據值高於3毫米,除了胎兒出生後,可能會患有染色體、心臟等問題外,還要考慮胎兒是否患有唐氏症候群。當NT增厚時,建議做產前診斷排除胎兒染色體異常,並行三維(四維)B超排除胎兒結構異常。
3、檢查時間:一般認為在10~14周測量較好,10~14周98%~100%可測量NT的厚度,而到了14周,過多的液體可能被寶寶正在發育的淋巴系統吸收,其測出率降至11%。
4、測量方法:可以進行腹部超聲或者YD超聲測量。
為何「NT」檢查難以一次成功
1、胎兒活動空間大
孕前期胎兒體型較小,因此活動空間大,胎兒又活潑好動,就會出現打開姿勢不對的狀況。也就是說剛做的時候胎兒這個姿勢是很好的,但是沒堅持一會,他就調皮的換姿勢了,所以這就給醫生的「NT」檢查增加了難度。
到了孕後期的時候,隨著胎兒體型的增大,活動空間會相對減少,胎兒變換姿勢的頻率也就會減少。
2、時間不湊巧
一般來說,醫生都會建議這個檢查在生物做,而且最好是在早上,這是因為這個時候胎兒的姿勢正是檢查所需的姿勢。但到了下午的時候,胎兒多是趴著、側著的姿勢,這也和媽媽活動有很大關係,所以下午檢查一般都不會順利。
「NT」檢查注意事項
1、是一種B超檢查項目,不需要抽血檢驗,進食和飲水不會影響檢查結果,因此在檢查前不需要空腹,也不需要憋尿。
2、這項檢查不存在射線、光波和電磁波等方面的輻射,不會對胎兒健康造成影響,也不會影響母體,是目前很安全的孕期檢查技術。
3、最好提前預約,一般在孕11周前就可以開始和醫院預約時間以便排期。不要在孕13周後再去預約,以免排隊時間過長,超過孕周做NT會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率。
4、此檢查對胎兒的位置有一定的要求,如果胎兒位置、姿勢不好的話可能會多次檢查,因此此時孕媽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多與寶寶交流,希望寶寶配合,儘管此時寶寶小,但還是能感受到媽媽的愛意的。(J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