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17日,新華社奉我國政府之命,就中國人民解放軍被迫還擊越南武裝入侵發布了一篇嚴正聲明。聲明中說:「兩年來,越南當局在猖狂反華排華的同時,不斷在中國邊境地區進行武裝挑釁和敵對行動。中國方面一直以中越兩國人民的友誼為重,採取克制和忍讓的態度,再三向越南當局提出規勸和警告,以避免事態的擴大。但是,越南當局在蘇聯的支持下,自認為有恃無恐,把中國方面的克制與和平願望視為軟弱可欺,越來越肆無忌憚,對中國邊境地區的武裝侵犯行動不斷升級。」
聲明列舉了越南對中國的武裝侵犯:「越南當局沿中越邊境集結了大量武裝部隊,一再侵犯中國領土。他們公然在中國的土地上埋設地雷,修築工事,任意開槍開炮,毀我村寨,殺我軍民,搶我財物,襲我火車,釀成嚴重流血事件。僅最近半年,越南的武裝挑釁就達700餘次,打死打傷中國邊防人員和邊境居民300餘人。越南當局這種猖狂侵略行動,就是要在中國南部邊境激起軍事衝突,加劇緊張局勢,破壞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如果對越南的侵略行徑不予制止,無疑也將危及東南亞甚至整個亞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聲明指出:「越南當局無視中國方面的一再警告,最近連續出動武裝部隊,侵犯中國領土,襲擊中國邊防人員和邊境居民,局勢急劇惡化,嚴重威脅我國邊疆的和平和安全。中國邊防部隊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被迫奮起還擊。」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重拳打擊下猝不及防的黎筍集團,通過越南之聲廣播電臺,於當天晚上23時也發表了一項政府聲明。聲明首先對越中邊境的戰況進行了介紹,稱中國軍隊在空軍的掩護下,出動了許多步兵師、裝甲師、炮兵師,在邊境全線發動了大規模進攻。他們進攻了越南的老街和芒街,以及同登和孟康兩個縣城。中國軍隊攻佔屬於萊州省的封土縣,黃連山省的孟康縣、壩灑縣,廣寧省的平遼縣,高平省的通農縣、茶靈縣、河安縣、廣河縣、石安縣,諒山省的亭立縣、長定縣、祿平縣、文朗縣的許多邊防哨所和地區。
面對事態的發展,河內當局在作出「堅決戰鬥」、「堅決回擊」的強硬姿態的同時,趕緊向自己的靠山蘇聯請求援助,緊急呼籲莫斯科「加強同越南的團結,支持和保衛越南」,並要求北京方面立即停止戰爭,從越南撤出全部軍隊。聲明還把寮國和柬埔寨同越南捆綁在一起,表示曾經並肩戰鬥並打敗了法國和美國的越老柬三國,會進一步團結起來,以取得當下這場戰爭的勝利。
中越邊境的隆隆炮聲,吸引了全世界的密切關注,成為了各國矚目的重大事件。作為中國第二大鄰國,在1962年同樣因為武裝侵犯中國邊境而遭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痛擊的印度,對此事件所持的態度是什麼呢?
2月18日,印度總理德賽發表聲明,對中越邊境衝突表示「深為震驚和不安」,要求中國軍隊撤出越南。2月20日, 印度外長瓦傑帕伊在議會上院(即聯邦院)發言談到中越衝突時說:「我們反對在國際關係中採取懲罰性的軍事行動」,「我們也敦促有關各國……特別是對衝突雙方施加影響或在該地區有利害關係的大國,採取慎重和克制的態度。武裝力量必須撤走,以免在危險反應的鎖鏈上進一步升級,而使問題更加嚴重」。
2月22日,瓦傑帕伊在議會答辯時又說,所有軍隊,特別是大國,都必須克制,都必須向中國施加壓力,迫使中國從越南撤軍;並說:「我們願意向面臨新危機的越南表示聲援。」2月27日,德賽在電視節目中又表示,印度對中國在越南的行動所持的立場,不會損害印度同中國的關係。
印度除了要求中國從越南撤軍之外,還力圖在不結盟運動內部取得一致意見,即勸說中國停止在越南的軍事行動並從越南撤軍。尷尬的是,印度的這一努力在不結盟國家中沒有取得任何進展。事實非常明顯:印度幾乎是蘇聯集團之外唯一的一個只要求中國撤軍的國家,可是其他國家都支持同時從柬埔寨和越南撤出一切外國軍隊的主張,也就是說主張停火、雙撤軍是國際社會的主流態度。而這一態度,恰恰是受中國贊成和歡迎的。
為了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為了保衛和平建設,中國人民解放軍於1962年反擊印軍,於1979年還擊越軍。前一仗,從1962年10月20日至11月21日,共殲滅印軍8853人,其中擊斃4885人,俘虜3968人;後一仗,從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共殲滅越軍57169人,其中擊斃47729人,擊傷7267人(屬於嚴重的不完全統計),俘虜2173人。同樣是因為侵犯中國遭到沉重打擊,從這個角度來看,印度和越南算是一對難兄難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