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時期,解放軍有重大行動!渤海、黃海同步進行,信號十分強烈

2021-01-15 海納觀察室

據印度新聞網站12月25日報導,印度和越南海軍在南海舉行海上通行演習。印度海軍的「吉爾丹」號隱形護衛艦已於24日抵達胡志明市的芽容港,參加於12月26日至27日舉行的演習。報導稱,印度和越南已經加強了包括防務接觸在內的高層接觸。新德裡於21日在印越視頻峰會上向越南交付了12艘高速巡邏艇中的第一艘。而在近期,解放軍同樣進行多次軍事行動。

據悉,就在12月25日,遼寧海事局在此前連續發布4條航行警告,渤海、渤海海峽及渤海海峽黃海北部相關海域內均執行軍事任務,其中還會有實彈射擊訓練,禁止駛入。4場軍事活動,從時間跨度來看,最長的是從今年12月27日到明年1月10日,長達兩周。

而巧合的是,就在12月22日,美國「麥凱恩」號驅逐艦還曾擅闖我南沙島礁鄰近海域,遭到我軍艦跟蹤監視。對於美軍近期在中國周邊活動頻繁等情況,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此前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近期,美方加大對華挑釁施壓力度,對此我們的態度清晰明確:一是反對,二是不怕。中國軍隊將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定維護世界和地區和平穩定。我們奉勸美方一些政客認清現實,保持理性,停止挑釁,推動兩國兩軍關係回到正確的軌道。

有觀點認為,解放軍近期突然的密集行動,應該就是想要向美宣告,中國並不懼怕美國的島鏈封鎖。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說明了中美目前關係的緊張程度。

近日,香港《亞洲時報》發表文章,就對2021年南海局勢發展的幾種場景做了猜測。文章稱,又到了美國政府更迭的時候了。這次一個突出的話題是美中政策,尤其是關於在南海的美中對抗的政策。文章稱,中美兩國似乎已經發展出一種做事方法,迄今為止成功地避免了出現最壞的情況。但是這種現狀是不穩定的,有意或無意地越過「紅線」的確可能演變成衝突。儘管如此,本次美國大選還是給人帶來希望。

美國大選已落幕,白宮即將易主。執政伊始,美國新政府首先需要處理的可能還是國內問題。美國國內政治極化與社會分裂,可能會對新政府推進國際議程形成掣肘。美國對華戰略調整,是美國自身發展與其實力變化的產物。政策調整的空間有限,對其轉圜的期望值不能過高。但似可推動兩國不同層級與界別的交流平臺恢復或重建,通過雙方共同努力爭取機會窗口,使中美關係重回正常或者至少停止斷崖式下跌態勢。

相關焦點

  • 解放軍黃海、渤海將有重磅行動
    【編輯/作者 海峽生活匯欄目 初陽/楊楊】導語:國際形勢原本就非常複雜,突發疫情之下滋生更多不確定因素,進一步加劇複雜局勢。需要注意的是,縱使美國疫情水深火熱,但美軍仍是沒有停止滿世界挑釁滋事的行為,甚至為了轉移國內疫情、經濟矛盾,美方軍事炫耀愈發頻繁。
  • 解放軍在黃海、渤海將有大行動
    不過進入年底以來,我國解放軍接連大動作也使得島內部分「臺獨」分子神經緊繃。繼2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山東艦穿過臺灣海峽後,25日,2小時內,解放軍接連發布3條封海令!據中國遼寧海事局官方消息,12月25日下午13時29分,遼寧海事局發布遼航警0305公告,規定2020年12月27日16時至2021年1月10日16時,在渤海海峽黃海北部諸點連線範圍內執行軍事任務。禁止駛入。
  • 20天內11條封海令,解放軍渤海南海大演習,釋放強烈信號
    儘管美國當前正處於政權交替的過渡時期,但外部行動一點沒減少,混亂的不僅是中東地區,在西太平洋美國的行動也沒有放緩,川普的「反華大業」後繼者拜登會繼承多少不得而知,但做自己該做的,必要的準備一點不能少。
  • 解放軍連發三條封海令!地點:黃海、渤海
    第七艦隊「到訪」,解放軍連發3條封海令在去年12月22日,美國海軍第七艦隊未經允許闖入中國南沙海域,再次對中國邊境海域產生威脅。面對美國海軍不斷挑釁,中國人民解放軍已在本月完成多次海上軍事活動。去年12月21日,我國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穿過臺灣海峽,四天之後,中國解放軍又在不到兩小時的時間內連發三條封海令。
  • 地點黃海渤海,解放軍將有大動作
    特別是近幾個月來,隨著中美兩國博弈加劇,美軍在中國南海、黃海以及臺灣海峽周邊的軍事挑釁舉動越來越多。在有關國家不斷在中國周邊挑釁的背景下,解放軍也用實際行動展示了他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據中國海事局官網12月25日消息,大連海事局當天在2個小時內接連發布3條航行警告,渤海、渤海海峽及渤海海峽黃海北部相關海域內執行軍事任務,期間其他船隻禁止駛入。三場軍事活動,從時間跨度來看,最長的是從今年12月27日到明年1月10日,長達兩周。從具體任務來看,其中12月28日開始的,明確是實彈射擊,任務時間長達一周。
  • 解放軍渤海軍演,美偵察機又喬裝抵近,距離山東領海基線僅56海裡
    近幾個月來,美軍在中國周邊地區動作不斷,多次派遣航母戰鬥群進行軍事演習,還派出了多架偵察機,試圖抵近中國沿海地區進行偵察工作。9月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渤海軍演時,美國偵察機又一次喬裝接近,這次距離山東領海基線僅56海裡。
  • 渤海黃海一般不會產生地震海嘯
    印度洋巨大災害引起人們關注本市地震專家研究表示———李海燕穆萍孫崇森  新報訊【記者李海燕通訊員穆萍孫崇森】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北端離岸不遠處的海底,印度洋板塊的碰撞引發強烈地震,繼而產生巨大的海嘯引起連鎖反應,使諸多亞洲國家和幾個非洲國家受到海嘯重創。
  • 強冷空氣來襲,渤海黃海海浪藍色預警!海冰發展迅速!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桂東1月6日開始,一股強冷空氣影響我國渤海和黃海海域,預計6日夜間至7日白天,渤海將出現3.0米到4.0米的大浪到巨浪,黃海將出現4.0米到5.5米的巨浪。根據衛星遙感及沿岸監測,受2020年12月底的寒潮影響,渤黃海近岸海域海溫氣溫大幅下降,冰情出現了明顯發展。根據衛星遙感和陸岸監測,至2021年1月5日,遼東灣浮冰外緣線離岸距離39海裡,海冰分布面積4617平方公裡,渤海灣、萊州灣和黃海北部也於近日出現了浮冰外緣線超過10海裡的分布狀況,山東半島南部的膠州灣和鰲山灣的河口淺灘海域也出現了少量海冰分布,目前渤黃海冰情較近十年同期偏重。
  • 氣象局:渤海黃海臺灣海峽等海域有4~6級東北風
    4月9日下午2時,渤海海域出現了4~6級偏東風;黃海大部海域出現了4~6級偏南風;東海大部海域、臺灣海峽、臺灣以東洋面和以南海域出現了4~5級東北風。渤海部分海域、黃海北部海域、北部灣有霧,能見度不足10公裡。其他海域天氣海況條件較好。
  • 渤海及黃海北部沿岸出現嚴重海水結冰現象
    新華社青島1月8日電(記者 徐冰、張旭東)受近日寒潮大風天氣影響,山東沿海出現嚴重海水結冰現象,渤海及黃海北部沿岸出現近30年來同期最嚴重的海冰冰情。    據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海洋站、陸岸和海洋應急監測車、航空及衛星遙感等近日獲得的監測資料分析,受這次寒潮大風天氣影響,渤海及黃海北部沿岸出現近30年同期最嚴重冰情。
  • 從華北平原到渤海、黃海之濱,丘陵如何改變了山東
    海潮青年:100個視角,就有100個山東,而且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山東,其觀念之懸殊,讓人不得不多看一眼,當下的山東,談論差距成了熱點,哀嘆落後成了時髦,因為既不會追熱點,也不上心於趕時髦,於是就有了這篇分享,以地理視角,看山東的軌跡。
  • 黃海及東海有大浪過程 渤海沿岸有一次明顯的溫帶風暴潮
    據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的海況預報消息,下周(6月20日—6月26日),我國海域主要受低壓系統和西南季風的影響,各海區都有大浪過程,需重點關注22—26日黃海和東海海域將出現的大浪過程,且渤海沿岸還伴有一次明顯的溫帶風暴潮過程,提醒沿海相關單位做好防禦準備。此外,北部和東部海區受輕霧和降水影響,航行船隻需加強瞭望,注意安全。
  • 一個月內,我國四大海域密集進行軍事活動
    近一個月以來,我國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四大海域有密集軍事活動,各地海事局接連發布航行警告,提醒各航船在具體時段禁止駛入。渤海海域7月26日,葫蘆島海事局發布消息,7月27日5時至12時,渤海北部執行軍事任務。
  • 為了讓遷徙的鳥兒從容歇腳,這個「國際班」辦到了黃海之濱
    鳥類的到來,讓黃海溼地在清冷的冬天熱鬧起來。鳥兒們並不知道,為了更好地保護它們,以及這片美麗豐饒的灘涂,150名國內外嘉賓幾天前來到黃海之濱,在領略鹽城溼地獨特魅力的同時,參加黃渤海溼地與水鳥保護研討會暨2020年黃渤海水鳥同步調查培訓班。
  • 回應美軍連日挑釁,今日起黃海劃下禁區,解放軍宣布開展實彈練兵
    今年以來解放軍接連在我國的四大海域進行了多場軍事演習,其頻率之高、規模之大在以往是非常罕見的,專家認為這樣的舉動有力地震懾了周邊的宵小之徒,同時也展示了我軍捍衛領土主權的決心。就在最近我國連雲港海事局又發布了一項航行警告,宣布自今日起在黃海南部劃下禁區,舉行為期四天的實彈演習,期間禁止任何飛機船舶闖入。
  • 美軍機疑掛虛假電碼監視解放軍演習,最近時距山東領海基線56海裡
    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官方微博發布的消息,9月9日凌晨3時,美空軍1架RC-135S飛彈監視機(AE01CE)從衝繩嘉手納向北起飛後信號消失。隨後1架國籍顯示為「馬來西亞」的飛機(752B29)進入黃海空域,並從凌晨5時許起持續盤旋至上午11時方才離開,期間最近時距離山東領海基線約56海裡。推測是RC-135S掛虛假電碼監視解放軍在渤海的軍演,收集彈道飛彈信號特徵。「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指出,這是近期記錄到第三次美軍使用虛假電碼對中國進行偵察的案例。
  • 黃海北部海域海冰調查現場採錄
    浮球入水後,其電源會自動接通,此時各個傳感器會開始工作並發射信號,衛星再將浮球收集到的數據信息,實時傳輸回北海預報中心數值模擬室,提供了解該海域海洋環境的第一手寶貴數據資料。   總體冰情較去年同期偏重   據了解,渤海和黃海北部每年冬季都會出現海冰。
  • 黃渤海溼地已成世界遺產,以前卻沒聽說過它,它有啥重大生態價值
    黃渤海溼地已成世界遺產,以前卻沒聽說過它,它有啥重大生態價值,黃(渤海溼地),如果昨天世界遺產大會上沒有宣布黃渤海溼地已成為世界自然遺產,也許很多朋友都不會關注,實際上,這是世界上候鳥移動路線的重要場所,主要位於中國的黃海渤海沿岸,這裡有世界最大規模的海灘,從亞洲最危險的物種物種轉移到亞洲最重要的物種
  • 斑海豹已向渤海洄遊大連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加大保護力度
    原標題:斑海豹已向渤海洄遊大連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加大保護力度   進入冬季,根據遼寧省海洋水產科學研究院的監測,斑海豹已向渤海洄遊,逐漸進入繁殖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