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內,我國四大海域密集進行軍事活動

2020-12-05 海峽都市報

近一個月以來,我國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四大海域有密集軍事活動,各地海事局接連發布航行警告,提醒各航船在具體時段禁止駛入。

渤海海域

7月26日,葫蘆島海事局發布消息,7月27日5時至12時,渤海北部執行軍事任務。

7月29日,煙臺海事局發布消息,7月30日8時至18時,渤海、萊州灣進行軍事演習。

7月31日,山東海事局發布消息,8月2日8時至12時、8月7日14時至19時,渤海執行軍事任務。

8月3日,山東海事局發布消息,8月5日8時至19時、8月6日4時至19時,渤海執行軍事任務。

8月5日,煙臺海事局發布消息,8月5日8時至20時,渤海、萊州灣進行軍事演習。

8月6日,大連海事局發布消息,8月7日6時至8月14日16時,渤海海峽黃海北部執行軍事任務。

8月7日,煙臺海事局發布消息,8月9日4時至20時,渤海、萊州灣進行軍事訓練。

8月9日,大連海事局發布消息,8月10日16時至17時30分,渤海、渤海海峽執行軍事任務。

8月13日,大連海事局發布消息,8月14日16時至8月21日16時,渤海海峽、黃海北部執行軍事任務。

8月21日,大連海事局發布消息,8月24日8時至8月25日18時,渤海、渤海海峽執行軍事任務。

黃海海域

8月3日,大連海事局發布消息,8月5日4時至6日17時,黃海北部進行實彈射擊。

8月10日,大連海事局發布消息,8月11日12時至8月17日9時,黃海北部執行軍事任務。

8月14日,青島海事局發布消息,8月17日12時至8月21日18時,黃海、青島靈山島以東海域組織重大軍事活動。

8月20日,青島海事局發布消息,8月22日12時至8月26日12時,黃海、青島至連雲港以東海域組織重大軍事活動。

8月25日,連雲港海事局發布消息,8月25日至27日每天8時至18時,黃海南部進行實彈射擊。

東海海域

8月10日,浙江海事局發布消息,8月14日至8月15日每天6時至12時,台州白沙島附近海域實彈射擊訓練。

8月15日,浙江海事局發布消息,8月16日至17日每天6時至12時,舟山海區岱山水道以北水域實彈射擊訓練。

8月26日,浙江海事局發布消息,8月27日8時至8月30日18時,東海實際使用武器訓練。

南海海域

8月10日,廣西海事局接連發布消息,8月12日9時至8月14日19時30分,北部灣水域實彈射擊。

8月11日,廣州海事局發布消息,為配合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軍事活動,8月12日至8月13日每天6時至23時,珠江口外伶仃島東側海域實行臨時禁航管制。

8月23日,廣東海事局發布消息,8月24日0時至29日24時,粵東海域內進行軍事訓練。

來源:北京日報微信公號

編輯:郭晨

相關焦點

  • 我國在四大海域執行軍事任務,汪文斌:正告美不要輕舉妄動
    畢竟目前美國境內的狀況十分的不理想,疫情等因素所帶來的影響導致美國的危機和矛盾進一步加劇,而美國大選更是越發臨近,在這樣的情況下,身為總統的川普更是迫切需要一個目標將國內的危機和矛盾進行轉移,讓其能夠更好地應對此次大選,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便成為了白宮政府的其中一個目標。
  • 9月28日,我國四大海域執行軍事任務
    據中國海事局網站發布航行警告: 9月28日至30日每天8時至18時,黃海南部部分海域進行實彈射擊,禁止駛入; 9月28日7時至18時30分,東海部分海域進行實彈訓練,禁止駛入; 9月28日7時至15時,南海西沙群島有關海域進行軍事訓練
  • 黃海、東海、南海、渤海 四大海域同日執行軍事任務
    【四大海域執行軍事任務】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網站發布航行警告:9月28日至30日每天8時至18時,黃海南部部分海域進行實彈射擊,禁止駛入。9月28日7時至18時30分,東海部分海域進行實彈訓練,禁止駛入。9月28日7時至15時,南海西沙群島有關海域進行軍事訓練,禁止駛入。
  • 一箭9星,長徵11海上發射成功,2020年我國航天活動很密集
    9月15日上午9時23分,長徵11號運載火箭從黃海海域德勃3號海上發射平臺升空,成功將9顆吉林一號系列衛星送入預定太陽同步軌道。這是繼2019年6月5日之後,長徵11號的第二次海上發射。上一次,它從位於黃海的泰瑞號海上發射平臺升空,將4顆衛星成功送入太陽同步軌道。
  • 上百艘越南漁船,在我國領海、內水猖獗活動!
    近期,越南在我國南部海域的小動作,愈來愈加頻繁。據統計:1月19日至31日,34艘越南漁船侵入我國海南島的內水、領海和專屬經濟區。2月份統計為311艘越南漁船,而3月增至569艘。今年以來,我國開啟了"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這個計劃主要就是針對越南漁船進行調研。如果有越南漁船打開了"船舶自動識別系統",便會被系統監測到。
  • 我國首艘水下考古船抵達曹妃甸海域 探寶古沉船
    為了解開這些謎團,幾天前,我國第一艘專業水下考古船———「中國考古01」號抵達曹妃甸海域,將於10月10日起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東坑坨古代沉船水下考古。燕趙都市報記者趕赴考古一線,直擊考古人員是怎樣破解謎團,見證考古會有什麼樣的重大發現。
  • 美軍或向亞太海域撒布「漂浮飛碟」
    根據美國方面公布的初步計劃,美軍將採購1萬個這種傳感器,目前美國國防部已經獲得了1500個,這些獲得的"海上浮標"正在墨西哥灣地區進行測試。若上萬個傳感器全部到貨,美軍未來可以將其部署在廣大海域,從而獲得持續的監控信息和一手海洋背景資料。為了增強其持續工作的能力,這種新的浮漂傳感器被設計為可以通過太陽能供能,如此一來便可以長時期的外進行工作,而不需要短期進行回收。
  • 大陸連發3大實彈演練通告,沿海亮劍整整一個多月
    【編輯/作者 海峽生活匯欄目 初陽/楊楊】導語:大陸對臺灣的懷柔政策一再遭到臺當局挑釁,「臺獨」團夥勾結海外勢力越發猖獗,「美臺之間」愈加瘋狂勾結和蓄意挑釁大陸,軍事威懾儼然成為大陸最貼近現實的選項根據中國海事局網站消息,解放軍在四大海域內連線展開軍演,直接表明軍事訓練正是為了威懾宵小!解放軍軍演「刷屏」連日來,兩岸媒體已然被解放軍接連舉行的軍事演習所刷屏。
  • 一天內,海事局連發警告,接連三天,黃海南、長江口密集發射火箭
    其中,火箭發射計劃也在逐漸增多,9月15日,中國再次進行火箭發射,中國海事局一天內連發警告,接連三天近海動作頻頻,將在黃海南部、長江口密集發射火箭,此次發射釋放強烈信號,標誌著中國運載火箭海上發射常態化將到來。
  • 為什麼我國的「遼東灣」海域,會成為北半球海冰分布最南的海區?
    地球的表層圈層可以分為大氣圈、水圈、巖石圈和生物圈等四大圈層,水圈是指由地球表面上下,由液態、氣體和固態的水形成的一個幾乎連續、但不規則的圈層。從分布位置來看,地球上的水可以分為陸地水和海洋水兩部分,陸地水又可以分為地表水和地下水兩部分,而地下水又可以分為潛水和承壓水等部分。
  • 20天內11條封海令,解放軍渤海南海大演習,釋放強烈信號
    20天11條封海令,解放軍密集演習 日前中國人民解放軍繼續在我國領海附近進行演習,11月25日,廣東海事局和煙臺海事局分別發布了封海指令,解放軍在渤海和南海繼續展開聯合軍演。
  • 我國首次對內海內河及內湖水下文物進行全面普查
    新華社青島7月23日電(記者劉暢、董學清)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司司長顧玉才日前對記者透露,包括中國內海、內河及內湖的水下文物普查已作為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的一個專項在全國啟動。這將是我國首次對水下文物資源進行全國性普查。
  • 海事局發布航行警告:南海海域將進行軍事訓練
    人民網北京6月1日電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官方網站消息,瓊航警0059 南海 北京時間6月2日0630時至1830時、6月4日0630時至1230時,將在16-51.87N/112-18.73E、16-52.44N/112-21.12E、16-50.33N/112-20.12E、
  • 2012年中國十大天氣事件——一個月內6颱風連登我國
    7月24日,颱風「韋森特」在廣東省臺山市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3級。8月1日至24日,颱風「蘇拉」、「達維」、「海葵」、「啟德」、「天秤」先後登陸我國,登陸時風力均達12級以上。7月24至8月24日, 短短一個月內有6個颱風登陸我國,為1949年來歷史同期罕見。其中,8月2日至8日,一周內「蘇拉」、「達維」、「海葵」三個颱風緊鑼密鼓地登陸我國,頻次之高為近17年來首次,颱風來襲時風大雨強,影響時間長,影響範圍達15個省(區、市),造成浙江、江蘇、上海等多地重複受災。
  • 我國南海海域首次發現裸露「可燃冰」
    新華社青島9月22日電(記者張旭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22日發布消息,在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熱帶西太平洋關鍵區域海洋系統物質能量交換」支持下,科學家首次在我國南海海域發現裸露在海底的「可燃冰」。
  • 渤海、黃海同步進行,信號十分強烈
    據印度新聞網站12月25日報導,印度和越南海軍在南海舉行海上通行演習。印度海軍的「吉爾丹」號隱形護衛艦已於24日抵達胡志明市的芽容港,參加於12月26日至27日舉行的演習。報導稱,印度和越南已經加強了包括防務接觸在內的高層接觸。
  • 膠州灣外圍海域水下考古正式啟動
    半島全媒體記者 張文豔膠州灣外圍海域藏著多少寶貝?沉沒海底的秘密即將浮出水面。8月11日上午,2020年青島膠州灣外圍海域水下考古調查工作在青島海事局前海碼頭正式啟動。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長姜波,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王廷琦,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朱鐵一、副局長辛龍以及青島海事局相關負責同志出席開工活動,並為水下考古隊授旗。活動由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辛龍主持。
  • 海域的劃分你了解多少?
    我國有四大領海,從北到南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具體的知識點我們已經有一篇專門的文章做了說明,這裡就不再贅述。在以往的學習中,有些小夥伴反映不了解海域的劃分,不了解什麼是毗連區,什麼是專屬經濟區,以及他們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
  • 管轄海域包括領海及其他海域
    原標題:管轄海域包括領海及其他海域據新華社北京8月2日電 最高人民法院2日公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發生在我國管轄海域相關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進一步明確人民法院作為沿海國法院對我國管轄海域的司法管轄權,為我國涉海行政管理部門對我國管轄海域實行綜合管理,依法維護我國海上秩序、海洋安全和海洋權益提供明確法律依據。
  • 我國海域發現一價值50億的日本沉船,美國想共同打撈,中國:沒門
    中國還有四大海域,為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自北向南呈弧狀分布,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我國主張管轄的海域面積約為 可以說每一片海域都有可能存在價值連城的珍寶,不過能夠打撈出來的沉船卻是寥寥無幾。今天要說的這艘我國福建發現的價值50億的日本寶船,則是與二戰有關,美國曾想共同打撈,我國:沒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