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國十大天氣事件——一個月內6颱風連登我國

2020-12-08 中國天氣

沉寂,並不是西北太平洋的風格,「韋森特」悄然誕生,奏響了夏季颱風瘋狂舞曲的序幕。2012年夏,颱風絕對是受關注的「狠角色」。

7月24日,颱風「韋森特」在廣東省臺山市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3級。8月1日至24日,颱風「蘇拉」、「達維」、「海葵」、「啟德」、「天秤」先後登陸我國,登陸時風力均達12級以上。

7月24至8月24日, 短短一個月內有6個颱風登陸我國,為1949年來歷史同期罕見。其中,8月2日至8日,一周內「蘇拉」、「達維」、「海葵」三個颱風緊鑼密鼓地登陸我國,頻次之高為近17年來首次,颱風來襲時風大雨強,影響時間長,影響範圍達15個省(區、市),造成浙江、江蘇、上海等多地重複受災。

「海葵」登陸時其強度超越之前的「蘇拉」、「達維」,成為2012年登陸我國的最強颱風,同時也是近5年來首個正面襲擊浙江的颱風。

由於預報準確,預警及時,特別是國家有關部門及浙江、江蘇、福建、上海、山東、安徽、遼寧、河北、江西等省(市)政府高度重視,應對有力,與歷史相似颱風相比,三個臺風在影響期間造成的損失相對偏輕,尤其是造成的人員傷亡明顯減少。

鄭仁良 象山縣石浦氣象站觀測員 

    打在臉上的雨水猶如狂風中吹起的沙粒陣陣作痛。
黃裕火 象山縣氣象局副局長 

    每次颱風來臨時漁船轉港避風是政府有關部門最頭痛的事,人命關天,氣象部門責任重大。

海島上的不眠夜

「眼看著石浦的風力從12級飆升至15級,石浦氣象站附近粗約50釐米的四棵粗壯大樹直接被連根拔起,當時我真擔心氣象站房子一下塌了。」說起「海葵」登陸那晚的情況,54歲的石浦氣象站的氣象觀測員鄭仁良至今仍感到後怕。

鄭仁良回憶說:「8月7日下午,石浦鎮昏天黑地,風急雨驟,能見度不足50米。晚上風力加大,雨勢增強。當時我正在值班室關注和分析颱風動向,『海葵』正在距離象山東南方兩百多公裡的海面上,來勢洶洶。雖然辦公室裡門窗緊閉,但依然能聽到大風『呼呼』的聲音,雨水敲打玻璃砰砰作響。」

由於「海葵」即將登陸,鄭仁良的兩個同事必須每隔半小時就要到離辦公室15米處的氣象觀測場進行加密監測。體重80公斤的同事站在戶外,根本無法站穩,眼睛也很難睜開,仿佛有種連眼皮都要被吹跑的感覺。面對「海葵」的瘋狂肆虐,他們身披雨衣、腰上繫繩、打著手電、扶著欄杆,手拉手艱難地「爬」向觀測場。由於風雨太大,根本無法用紙張記錄,只能依靠一人打手電,一人觀測數據。石浦狂風呼嘯,暴雨傾盆,打在臉上的雨水猶如狂風中吹起的沙粒陣陣作痛,每一次觀測完回到值班室人都變成「落湯雞」。整個夜裡就這樣進進出出地奔跑著,也顧不上脫下雨衣,所以全身早就沒有一絲幹的地方。「氣壓960.2百帕,東北風,風速50.9米/秒……」8月7日23時31分的7個數據被準確無誤地記錄下來,這也是石浦遭遇風力最大的時刻。

8月8日凌晨3時20分,「海葵」在距離石浦鎮20多公裡的鶴浦鎮登陸。「海葵」登陸後的石浦鎮一片狼藉,城區內到處都是積水、樹葉、垃圾和整棵倒下的樹木,部分瓦面房屋屋頂被掀翻,損失慘重。救援車、警車、環衛車在馬路上忙碌。鄭仁良說:「『海葵』是繼1956年登陸浙江的超級颱風『溫黛』以後影響象山最嚴重的颱風之一,也是他工作以來遇到過最強的颱風。受『海葵』影響,7日至8日象山縣普降暴雨到大暴雨,18個鄉鎮都造成嚴重災情,全縣大面積受淹,經濟損失嚴重。不過幸運的是由於山上海拔高,石浦氣象站沒有出現被淹的情況。」

猖獗時期的「海葵」,強風暴雨曾導致觀測場儀器發生故障。鄭仁良不顧危險到觀測場進行搶修儀器,在搶修儀器時,原本打算用雨傘來撐起一片無雨的天空,可是傘一打開就傘骨朝天了,連人帶傘被踉蹌著倒退,在狂風的襲擊下,不得不放棄傘。鄭仁良艱難地靠近觀測儀器,終於修好了儀器,保證了颱風資料的完整無缺。「不過由於『海葵』威力太大,當時還是砸壞了觀測場的風杆和風速儀。」鄭仁良略抱遺憾地說。

30多年來,鄭仁良每天的工作就是在海島上和風雨雷電等天氣現象打交道,尤其是颱風來襲時,經常連續幾天停水停電。「大風大雨的時候,大家都躲在室內,但對於我們來說,天氣越是惡劣我們就越要往外跑。」鄭仁良說,「幹一行,愛一行。站點數據是基礎數據,很重要,再累也值了。」鄭仁良的話簡單而樸實。

氣象部門首次加入漁民座談會

8月5日下午,黃裕火代表氣象局和海洋與漁業局領導專門到石浦組織召開有威望的漁民老大座談會,會議最大的目的,就是傾聽「海葵」來臨,漁船如何安全轉港意見。這種會不一定每次颱風來襲時都開,但氣象部門參與這還是第一次。

象山是漁業大縣,擁有大馬力漁船3000多艘,每次強颱風來臨時,漁船轉港避風是政府有關部門最頭痛的一件事。象山縣氣象局副局長黃裕火介紹,「因為在原地避風只能抗12級的颱風,達13級以上漁船就要轉移到新建的避風新錨地避風。由於漁船從原地石浦港轉場到崇堍港新錨地一次既耗時又費錢,還會帶來許多其他問題,漁民往往不肯隨意轉場。如果空報,可謂是勞民傷財;而風力預報小了,就可能造成人員傷亡,這就是人命關天,為此氣象部門面臨的責任重大。」

漁船要否轉港?何時轉合適?為應對「海葵」可能帶來的影響,黃裕火代表氣象部門向石浦鎮、鶴浦鎮和高塘島鄉象山縣三個主要漁業鎮鄉的漁民老大代表及鄉鎮有關領導分析了「海葵」很有可能正面襲擊象山縣,且風雨強度強,並介紹了「海葵」動態及颱風防禦知識。

黃裕火透露:「所謂漁民老大,就是當地對漁船舵手的稱呼,在當地技術比較高、群眾基礎比較好、說話有人聽,因此威望也就高。」漁民老大們經常關注颱風動向,也看的懂颱風路徑圖,當時他們根據颱風的位置和路徑外推登陸點是在台州,起先對於颱風會在象山登陸多持懷疑態度,之後經分析介紹才開始接受,並表示,只要縣裡統一安排,會服從調度進入新錨地。事後經海洋漁業部門了解,這次颱風進入新錨地避風是歷來工作做得最順利的一次。黃裕火說:「漁民老大都服從政府安排自覺有序地進入新錨地避風,未發生沉船和漁民傷亡事故。」

「海葵」過後,全國首個現代海島氣象風球也在象山石浦漁港建成並投入使用。該風塔通過風球的顏色變化預警沿海風力。象山漁民出門前,只要抬頭看看風球,便可知是否該出海了。不過黃裕火表示,未來的防臺工作依然任重道遠。(文/劉珺)

我國是世界上受颱風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平均每年約有7至8個颱風(中心風力≥8級的熱帶氣旋)在我國登陸。2012年,颱風的活躍程度與常年大體相當,但卻「扎堆」來襲,讓沿海民眾應接不暇。

從7月24至8月24日,短短一個月內就有6個颱風連續登陸我國,密集程度為近60年來歷史同期罕見,特別是「達維」與「蘇拉」在間隔不到10個小時先後登陸,為有氣象紀錄以來首次。7、8月間有6個颱風密集連續登陸我國,成為2012年颱風活動的一個重要特點。

相關焦點

  • 2019年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 超強颱風「利奇馬」等入選
    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1月3日,「2019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超強颱風『利奇馬』嚴重影響華東地區」、「長江中下遊地區發生嚴重伏秋連旱」等事件入選「2019年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當日,在中國氣象局2020年1月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氣象局新聞發言人張祖強宣布了「2019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據悉,「2019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活動由中國氣象局主辦。
  • 山東發布2012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山東省氣候中心今天(9日)發布2012年山東省十大天氣氣候事件。2012年山東遭遇颱風、內澇等災害性天氣。全省年平均氣溫為13.3℃,較常年偏低0.1℃;平均年降水量為615.2毫米,較常年偏少4.7%;平均年日照時數為2272.1小時,較常年偏少105.9小時,是1998年以來連續第15年偏少。
  • 中國氣象局2012年12月新聞發布會
    鄭江平: 投票時間:2012年12月1日-12月22日 活動進程: (1)11月26日,由國家氣候中心組織評審專家,初選出國內16個、國外16個天氣氣候事件; (2)12月1日,中國天氣網"2012年度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公眾評選"專題上線,在中國天氣網和相關合作媒體同步推出; (3)12月1日-22日,通過網絡投票
  • 聯合訪談:從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透視極端天氣
    當2012年即將過去的時候,有哪些天氣事件讓我們記憶猶新?本期「小珺帶您看天氣」欄目為您帶來中國天氣網和中國氣象網的聯合專訪——《從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透視極端天氣》,特別邀請到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監測室首席周兵以及氣候與氣候變化服務室首席艾宛秀,與廣大網友共同梳理2012年度十大天氣氣候事件,並深度解讀極端天氣的出現原因和全球氣候變化趨勢。
  • 2018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內附中獎名單)
    中國天氣網訊 12月28日下午,在中國氣象局2019年1月新聞發布會上,「2018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山竹』強勢登陸粵港澳大灣區」和「超強颱風『山竹』重創菲律賓」分別成為2018年度最受公眾關注的國內外天氣氣候事件。
  • 2020年中國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發布
    中國天氣網訊 12月31日上午,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2020年中國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根據專家評議,2020年度中國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為:長江中下遊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為歷史之最;半個月內3個颱風接連影響東北歷史罕見;歷史首次出現7月「空臺」;今年夏季我國降水多汛情重;初冬寒潮暴雪天氣襲擊東北致部分地區受災;2020年強對流天氣發生早頻次高極端性強;2020年全國霾天氣繼續減少;華南高溫少雨導致氣象乾旱持續發展;8月中旬四川盆地暴雨頻繁致部分地區受災;2020年我國氣候條件利於植被長勢繼續向好
  • 2020年度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出爐 汛情、颱風、寒潮等在列
    新華網北京12月31日電(記者孫冰潔)中國氣象局31日發布了2020年度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據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王志華介紹,今年以來(截至12月29日),全國總體氣溫偏高,降水偏多。全國平均氣溫10.4℃,較常年同期偏高0.7℃。
  • 2012年中國十大天氣事件——長江以北首次出現強颱風登陸
    2012年8月4日8時,2012年10號颱風「達維」在河北省東北部近海減弱為熱帶低壓,11時停止編號。至此,它帶來的衝擊終於告一段落。這個叱吒西北太平洋和我國長江以北長達8天的颱風,以其十分罕見的路徑登陸江蘇省,給我國多地帶來嚴重風雨影響:北方多地雨量突歷史破極值;江蘇73萬人受災,12.4萬人緊急轉移;山東623.46萬人受災,因災死亡6人;遼寧259.4萬人受災,因災10人死亡……「達維」是1949年以來登陸我國長江以北地區最強的颱風,也是近10年來影響北方地區最嚴重的一個颱風,當它接近時,各地氣象臺「如履薄冰」
  • 2020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揭曉
    2020年12月31日,在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2020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長江中下遊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為歷史之最」等獲評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厄爾尼諾與拉尼娜前赴後繼,加劇氣候異常不確定性」等獲評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 中國發布丨2020年度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公布 全國霾天氣減少等上榜
    中國網12月31日訊(記者 趙曉雯)中國氣象局今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20年度十大天氣氣候事件,2020年全國霾天氣繼續減少、初冬寒潮暴雪天氣襲擊東北致部分地區受災等上榜。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王志華表示,2020年全年氣候覆雜多變,汛期降水區域和時段集中,暴雨極端性強;颱風生成和登陸個數偏少,颱風影響時段和路徑異常情況多;氣象乾旱階段性、區域性特徵明顯;強對流天氣早發多發;南方高溫天氣日數多,持續時間長。
  • 中國氣象局發布2020年度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全年氣候覆雜多變
    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12月31日,中國氣象局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2020年度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包括長江中下遊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為歷史之最、半個月內3個颱風接連影響東北歷史罕見等。中國氣息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王志華 攝影 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中國氣息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王志華表示,2020年全年氣候覆雜多變,表現為汛期降水區域和時段集中,暴雨極端性強;颱風生成和登陸個數偏少,颱風影響時段和路徑異常情況多;氣象乾旱階段性、區域性特徵明顯;強對流天氣早發多發;南方高溫天氣日數多,持續時間長。
  • 2020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你對哪件印象最深?
    12月31日,在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2020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長江中下遊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為歷史之最」等獲評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厄爾尼諾與拉尼娜前赴後繼 加劇氣候異常不確定性」等獲評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 2008年國內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中國天氣網
    主辦單位:中國氣象局    預測減災司 承辦單位:國家氣候中心     公共氣象服務中心 投票時間:2008年12月1日-12月27日>活動進程:12月1日,由評審專家組初選出的國內18個、國外16個天氣氣候事件12月1日-27日,公眾可通過網絡、簡訊等多種方式投票12月28日,根據公眾投票結果,公布十大國內國際天氣氣候事件網絡支持:中國氣象局網站:www.cma.gov.cn 中國天氣網:www.weather.com.cn
  • 中國氣象局2012年11月新聞發布會
    首先,我介紹一下出席今天下午新聞發布會的領導和專家: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陳振林先生,國家氣象中心天氣預報室正研級高工王秀文女士,國家氣侯中心氣侯與氣侯變化服務室正研級高工陳峪女士。我們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有以下內容:一是介紹2012年汛期氣象服務情況、二是10月份全國天氣氣侯特徵及主要天氣氣候事件回顧,三是未來10天天氣展望,重點介紹黨的十八大開幕式天氣。
  • 2020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
    12月31日,在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2020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長江中下遊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為歷史之最」等獲評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厄爾尼諾與拉尼娜前赴後繼 加劇氣候異常不確定性」等獲評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 山東年均溫14.6℃創歷史新高,2019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發布
    剛剛過去的2019年,山東省年平均氣溫為14.6℃,為1951年以來歷史最高值。1月8日,山東省氣候中心發布2019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颱風利奇馬、夏季高溫少雨、半島持續乾旱、年平均氣溫歷史最高入選。平均降水量180.3mm颱風利奇馬為2019年氣候事件之最「從2019年整個氣候特徵來講,最主要的幾大事件分別是颱風利奇馬,仲夏的高溫持續乾旱,以及半島的持續乾旱。這其中,颱風『利奇馬』是2019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中影響最大、範圍最廣的。」
  • 2019年廣西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第一名居然是…
    2019年的廣西天氣你們還有印象不 根據眾多網友投票及專家評審意見 廣西氣象局3月10日公布了 2019年廣西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吧
  • 海南發布2016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強颱風「莎莉嘉」居首
    據海南日報客戶端丨記者葉媛媛 通訊員 許嘉 吳勝安  海南省氣候中心1月26日日發布了2016年海南省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其中強颱風「莎莉嘉」居榜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如下:  1、「莎莉嘉」橫掃瓊島,直接經濟損失大  今年第21號颱風「莎莉嘉」(強颱風級)於10月18日09時50分在海南省萬寧市和樂鎮沿海地區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4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55百帕,為1971年以來10月份登陸海南的最強颱風。
  • 2020年寧波市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2020年寧波市十大天氣氣候事件2020年我市年平均氣溫18.3℃,為有氣象記錄以來第二高。年累計降水量1528毫米,比常年偏多4%,但時空分布不均,總體呈北多南少,梅雨期時間長雨量大、臺汛期降水偏少、秋旱嚴重。
  • 2018年6月全國主要天氣氣候事件回顧
    中國氣象報記者欒菲報導 6月29日,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18年6月全國主要天氣氣候事件:  南方地區出現3次大範圍強降雨天氣過程>  6月,南方地區出現3次大範圍強降雨天氣過程,分別為5-9日、17-20日、24-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