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渤海溼地已成世界遺產,以前卻沒聽說過它,它有啥重大生態價值,黃(渤海溼地),如果昨天世界遺產大會上沒有宣布黃渤海溼地已成為世界自然遺產,也許很多朋友都不會關注,實際上,這是世界上候鳥移動路線的重要場所,主要位於中國的黃海渤海沿岸,這裡有世界最大規模的海灘,從亞洲最危險的物種物種轉移到亞洲最重要的物種,地和營養補給場所。
黃海是世界上珍稀的鳥類之一(黃海),是為了保護黃海的棲息地,因此,北京時間7月5日15點30分,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通過了審議,這裡是世界第二溼地遺產,例如,只有江蘇鹽城的海濱溼地才有2000多種動物棲息,其中有41種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和405種鳥類,發現近千隻被稱為「鳥中熊貓」的震旦鴉。
這裡也是我國東北和西伯利亞地區丹頂鶴的主要越冬地,每年來鹽城越冬的丹頂鶴超過600隻,但全世界丹頂鶴的總量在20%以上,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鹿數量也超過了4500頭,佔這個動物群數量的50%以上,這裡建設的丹頂和馴鹿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是國際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成功典範。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曾評價這裡的溼地保護,中國黃色(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符合世界自然遺產第十條(生物多樣性)的標準,為數百萬候鳥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一種發展和維持的價值。
黃渤海溼地決定2018年4月對世界自然遺產項目進行審查,今年被審查了,也說明了國際自然生態領域的認可,同時強調我國生態文明實踐、生態環境建設和物種保護的責任,表現出對和諧和優美的生活環境的追求。
旅行也是一種生存方式旅遊多的是生活的閱歷,多了解了解各個城市的發展,多為自己的知識庫添磚加瓦,文中的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文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