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精心守護溼地遺產系統謀劃生態布局 黃海溼地以最美姿態閃耀...

2021-01-10 中國江蘇網

冬日清晨,鹽城溼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成群的鳥兒或棲息於無邊的蘆葦叢中,或覓食嬉戲在色彩斑斕的溼地灘涂上。鳥兒不會說話,它們用翅羽投票,選擇將鹽城這片廣袤的溼地作為理想的家園。

2019年7月5日,鹽城黃海溼地申遺成功,成為全球第二塊潮間帶溼地遺產。為了給遷飛於東亞—澳大利西亞路線上的候鳥提供最安全、最舒適的補給驛站,這一年多來,鹽城秉持新發展理念,精心守護好溼地遺產。12月16日,2020黃(渤)海濱海溼地研討會在鹽城召開,儘管相隔萬裡,但為了共同的心願,國際國內的專家們通過線上交流,線下相聚,共商溼地保護大計。

探索可持續發展,

為聯盟成員做示範

申遺成功是榮譽,同時也意味著更多責任。鹽城市委書記戴源說,鹽城堅決扛起保護黃海溼地的國際責任,嚴格履行《世界遺產公約》,加快溼地保護修復,退耕還溼、退漁還溼,盡最大努力恢復生態原真性和生物多樣性,讓黃海溼地始終以最美姿態閃耀世界舞臺。

申遺成功一年多來,在生態保護,特別是遺產地保護和管理上,鹽城不斷作為,不僅充分釋放世遺品牌效應,而且系統謀劃城市生態布局,發展溼地生態旅遊,呼籲推進環黃海生態經濟圈和沿黃海城市帶建設。

去年,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申遺區域保護地聯盟成立,鹽城市申遺辦(鹽城市溼地和世界自然遺產保護管理中心)當選聯盟秘書處單位。「我們圍繞遺產保護、溼地保育、公眾教育、宣傳展示及可持續生態旅遊等方面開展科學研究。」鹽城市申遺辦主任吳其江介紹,遺產保護管理中心會同國內有關高校開展遺產地鳥類調查,分析候鳥遷徙規律,掌握溼地保護家底。同時對接國家、省有關部門申報和推進生態修復項目,探索世界遺產背景下的可持續發展,當好經濟發達、人口稠密區域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範,也為聯盟成員當好示範。

「這張最亮麗的城市名片,更加堅定了我們保護自然生態的信心和決心。鹽城將努力實現生態破題、經濟落腳,把國際生態話語權轉化為現實競爭力和合作力。」鹽城市市長曹路寶說。

疫情期間,鹽城積極為聯盟成員做好服務。今年6月,聯盟秘書處赴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交流世界遺產申報工作,學習借鑑上海保護區生態控制與鳥類棲息地優化等經驗,在合作中提升彼此。依託黃海溼地研究院等優勢資源,鹽城加強與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溼地公約組織及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韓國慶北大學等國際組織和知名高校的溝通對接,宣傳推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為聯盟發展拓寬路徑。

推動二期申遺,

為「兄弟」保護地助力

東亞—澳大利西亞的候鳥遷徙路線涉及20多個國家,鹽城處於這條遷徙路線的中點,這條總長約12000公裡的通道,是全球九條候鳥遷徙通道中生態威脅程度最高的一條。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劃出的我國16個申報點中,鹽城就有2個,面積佔42%,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這條通道的保護僅靠一地遠遠不夠,如果中間一兩個點被破壞,整個遷飛路線都會受到嚴重威脅。黃(渤)海溼地是完整的生態體系,需要沿線國家和城市連續接力、共同保護。

申遺成功不是終點,而是新起點。作為一期保護地,鹽城責無旁貸參與二期申遺工作,與黃(渤)海候鳥棲息地二期沿線國家和城市共同推動二期申遺成功。

「黃海溼地申遺是全新課題,區別於森林生態類,申報難度之大、國際關注度之高、統籌工作之難,都制約著國家二期申遺能否如期實現。」吳其江說,「在二期申遺的推進過程中,我們不僅分享申遺成功經驗,還將在必要的時候提供技術和人才支撐,全力為好『兄弟』保護地申遺助力。」

二期申遺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強化時間節點觀念、重視技術支撐,特別是要做好艱苦奮鬥的準備。在吳其江看來,一期申遺完全是在一片空白中摸索,時間緊、任務重,除了需要足夠的耐心、十足的信心,還要扛起擔當,甚至做出艱難的利益取捨。為了保護溼地,鹽城放棄已經依法得到批准的條子泥、高泥和東沙區域百萬畝圍墾計劃,實施整體保護,為此付出的前期投入和將來的潛在價值不可估量。而這些,最後也成為申遺評審時的加分項。最終用不到3年時間,鹽城走完了一般項目8年才能完成的申遺之路。

開啟世界之門,

參與全球生態治理

鹽城黃海溼地躋身世遺引起國內外積極反響,世界遺產委員會高度肯定該項目具有「突出普遍價值」,讚賞中國在沿海溼地保護方面採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就,指出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可以發揮示範作用,推動整個候鳥遷徙帶乃至全球生態環境的保護。

「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體現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生態保護實踐的認可,彰顯出中國各級政府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心和成果,以及攜手國際社會共建美麗地球家園的強烈意願。」自然資源部總工程師、國際合作司司長張佔海認為,「世界遺產為鹽城開啟世界之門,也為中國開展濱海溼地國際合作奠定重要基礎。」

溼地保護工程不僅需要情懷擔當,更需要科技研發和國際交流合作。依託黃海溼地研究院、鹽城師範學院溼地學院等科研和教學平臺,鹽城持續加強與韓國慶北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等高等院校合作,深入開展輻射沙脊群保護、候鳥遷飛規律等科學研究,為溼地保護管理注入了科技和人才力量。

專家們表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人類更應該結成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國際社會更需要採取協調有力的行動。鹽城堅定不移推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科學高效開展溼地保護管理工作,不斷拓寬國際交流,與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路線沿線國家分享理念、經驗,積極參與全球生態治理,在生態互鑑、經濟互融、發展互動上開展務實合作,值得點讚。

記者 卞小燕

相關焦點

  • 溼地以最美姿態閃耀世界舞臺
    冬日清晨,鹽城溼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成群的鳥兒或棲息於無邊的蘆葦叢中,或覓食嬉戲在色彩斑斕的溼地灘涂上。鳥兒不會說話,它們用翅羽投票,選擇將鹽城這片廣袤的溼地作為理想的家園。2019年7月5日,鹽城黃海溼地申遺成功,成為全球第二塊潮間帶溼地遺產。
  • 鹽城黃海溼地成功躋身「世遺」 填補我國濱海溼地類型遺產空白
    北京時間7月5日15:30,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召開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隨著一聲槌響,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通過將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這塊位於鹽城的自然溼地成為我國第14處世界自然遺產,江蘇首個自然遺產,填補了我國濱海溼地類型世界遺產空白。
  • 遇見大美溼地!鹽城黃海溼地世界自然遺產進高校!
    >▲鹽城黃海溼地世界自然遺產進高校活動暨走進南京大學正式啟動12月3日上午,由我市和共青團江蘇省委共同主辦的鹽城黃海溼地世界自然遺產進高校活動在南京大學正式啟動>▲與會嘉賓共同參觀黃海溼地世界自然遺產主題展自2019年7月,鹽城黃海溼地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以來,如何做好申遺「後半篇」文章是擺在我市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
  • 黃海溼地申遺成功一周年 看看鹽城兌現承諾幹了哪些大事?
    申遺成功一周年的鹽城,正以更加靚麗的姿容,引來世界欽羨的目光。新的起點,鹽城將更加堅定地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嚴格履行《世界遺產公約》,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探索一條溼地保護與利用雙贏的發展之路,始終讓黃海溼地以最美姿態展現在世界舞臺,讓「地球之腎」永遠造福人類。
  • 世界遺產 自然鹽城
    2019年7月5日,鹽城黃海溼地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是江蘇唯一、中國第14個世界自然遺產,也是中國第一處濱海溼地世界自然遺產,標誌著中國的世界自然遺產從陸地走向了海洋!守護淨土——以最美姿態展現於世界舞臺今年7月5日,鹽城黃海溼地成功申遺一周年之際,又一新舉格外引人關注——當天舉行的「鹽城黃海溼地世界遺產證書揭牌儀式」上,作為淮河生態經濟帶出海門戶的鹽城,牽頭組建淮河生態經濟帶生態環保聯防聯治專委會,將與其它沿淮城市一起,共抓生態環境保護,共守生態環境生命線,共建美麗宜居、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生態經濟帶。
  • 中國·鹽城溼地,地球留給人類的最美遺產
    這是我國第54項世界遺產、第14項世界自然遺產,也是我國第一塊、全球第二塊潮間帶溼地世界遺產,填補了我國濱海溼地類型世界自然遺產空白。和中國其他所有17項自然遺產及複合遺產不同的是,位於鹽城的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大部分遺產地為海域,因此可以說本次申遺成功是中國的世界自然遺產從陸地走向海洋的開始。
  • 鹽城世界自然遺產「心路歷程 大美溼地」系列作品首發
    紀實圖書《零的突破》《中國國家地理(鹽城特刊)》、鹽城黃海溼地世界遺產宣傳片……9月29日上午,在鹽城舉行的「心路歷程 大美溼地」系列作品首發儀式上,圖書作者、攝影師和視頻拍攝者向廣大觀眾分享了創作中的細節和感人故事。
  • 長三角一體化|後申遺時代,鹽城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典範
    自申遺成功以來,鹽城市委、市政府迅速謀劃部署「後申遺時代」黃海自然遺產地的保護管理工作。12月9日,《鹽城黃海自然遺產地保護管理及可持續發展三年行動綱要(2019-2021)》印發實施,這是鹽城市為自然遺產地保護管理利用精心繪製的「路線圖」。鹽城黃海溼地是我國自然遺產中與國際聯繫最緊密、受國際關注度最高的遺產地。
  • 江蘇鹽城:「電力+生態」,為溼地綠色發展賦能
    陳慶華 攝 中新網鹽城11月26日電(顧名篩 陳慶華 周新衡)初冬時節,在江蘇鹽城東臺市,中國首個溼地世界自然遺產——黃(渤)海候鳥棲息地條子泥溼地,數萬隻冠鼻麻雀、琵嘴鴨、豆雁、骨頂雞以及白琵鷺、勺嘴鷸等相繼抵達,成為越冬候鳥的「先頭部隊」。
  • 江蘇鹽城:「生態優先」為溼地「築巢引鳥」
    中國江蘇網訊 11月23日,國網鹽城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在江蘇鹽城黃海森林公園附近的10千伏電線桿上加裝人工鳥窩,為候鳥提供棲息落腳的地方,在保護溼地生態的前提下,保障電力線路安全運行。——鹽城黃渤海候鳥棲息地條子泥溼地,這也是亞洲最大的沿海淤泥質潮間帶溼地,是珍禽鳥類賴以生存的沿海溼地生態資源。
  • 黃渤海候鳥棲息地:中國首個溼地遺產的價值
    在美國夏威夷舉行的2016世界自然保護大會上,IUCN再次通過一項關於保護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尤其是黃海海區潮間帶棲息地和水鳥的決議,黃海地區的全球突出普遍價值得到認可。決議呼籲在黃海地區以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方式,促進其保護和可持續發展。        黃渤海沿岸是黃海生態區海岸線的主要部分,中國政府對黃海生態保護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 鹽城申遺成功後,曾經被很多人問起的問題有了答案—— 世界級溼地...
    在長三角,鹽城是「後發地區」,在一些人看來,建設工業園區,發展經濟顯然更優先。 這套邏輯甚至被簡化成一個問號:究竟是人重要,還是鳥重要? 吳其江認為,很多人並不理解黃海溼地的價值和申遺的意義:「提到自然遺產,大家首先想到的大多是神農架、可可西裡之類人跡罕至的地方。但是事實上,目前的全球自然環境保護工作中,對溼地系統,尤其是濱海溼地的保護是最受關注的。」
  • 鹽城黃海溼地大豐野鹿蕩入選世界暗夜保護地名錄
    自然保護聯盟)新近發布消息稱,在最新版本的《世界暗夜保護地名錄》中,新收錄中國4家、英國1家、美國3家暗夜星空保護地為新成員,其中就有鹽城黃海溼地大豐野鹿蕩。野鹿蕩毗鄰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19年,野鹿蕩星空保護地的提升項目,被市政府和大豐區政府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地保護和建設規劃。記者了解到,此次《世界暗夜保護地名錄》新增的中國4家,除黃海溼地野鹿蕩外,還有山西洪谷、江西葛源、河北照金3家中華暗夜星空保護地。
  • 手牽手保護大美溼地,心連心守護世遺家底
    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全會精神,堅持以生態彰顯特色,精心守護世遺家底,不斷在放大黃海溼地世遺效應上創造新價值。 鹽城黃海溼地作為候鳥遷徙帶上的重要停歇點,每年春秋兩季會有大量候鳥在此停歇,麋鹿保護區同時也受到了世界目光的關注
  • 鹽城「公式」
    2020年6月13日,國家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鹽城市長曹路寶在當天下午舉行的「環黃海生態經濟圈專家研討會」上說。盛夏的鹽城,條子泥溼地灘涂上,勺嘴鷸們不時用狀如勺子的嘴巴鏟進淺水裡尋找食物,搖擺著小跑前進……這種模樣呆萌的小鳥2008年被列入極危物種,今年9月5日,中華慈善日,國家林業和林草局還「官宣」明星王凱出任「拯救勺嘴鷸全球守護大使」。
  • 黃渤海溼地已成世界遺產,以前卻沒聽說過它,它有啥重大生態價值
    黃渤海溼地已成世界遺產,以前卻沒聽說過它,它有啥重大生態價值,黃(渤海溼地),如果昨天世界遺產大會上沒有宣布黃渤海溼地已成為世界自然遺產,也許很多朋友都不會關注,實際上,這是世界上候鳥移動路線的重要場所,主要位於中國的黃海渤海沿岸,這裡有世界最大規模的海灘,從亞洲最危險的物種物種轉移到亞洲最重要的物種
  • 鹽城移動保障鹽城黃海溼地公路自行車賽
    近日,「騎越溼地 築夢鹽城」鹽城黃海溼地公路自行車賽在東臺弶港鳴槍開跑。鹽城移動作為活動的通信保障單位,積極與組委會溝通,組織專人提前路測、現場保障,圓滿完成通信保障任務。為確保本次賽事移動通信網絡安全運行,保障用戶語音業務和數據業務的正常需求,鹽城移動根據場地分布,超前規劃,明確分工,並結合通信保障車光纜布放和站點開通調試。
  • 就在鹽城!全球珍稀的「小青腳」,種群觀測數量首次破千!
    2019年7月,鹽城黃海溼地作為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的代表,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一處濱海溼地世界自然遺產。黃海溼地申遺成功之後,鹽城市委、市政府以科學的發展格局,圍繞遺產地的保護管理與可持續發展作出系列務實舉措,頒布《鹽城市黃海溼地保護條例》,制訂《鹽城黃海自然遺產地保護管理及可持續發展三年行動綱要》,精心守護世遺家底,細緻管理世遺資源,培育弘揚世遺文化,明確遺產保護管理「政產學研」一體思路,通過實施一系列的候鳥保護等專項行動和棲息地生態修復工作,為候鳥遷徙和越冬提供了安全、
  • 「詩和遠方」就在腳下 乘著高鐵來鹽城看世界自然遺產!
    鹽城風光旅行社的導遊劉紅稱,之前由於距離和交通的原因,來鹽城的遊客較少,可自從高鐵開通後,很多遊客喜歡來鹽城溼地旅遊,特別是青島過來的遊客,2小時即到達鹽城,遊客人數同比增長不少。   由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組織的「乘著高鐵遊蘇北」媒體採風團於1月7日來到鹽城,探溼地秘境、考察中華麋鹿園、丹頂鶴溼地生態保護區、新四軍重建軍部舊址
  • 為了讓遷徙的鳥兒從容歇腳,這個「國際班」辦到了黃海之濱
    鹽城黃海溼地去年躋身世界自然遺產,成為整個江蘇最具含金量的「生態名片」之一。「瞭望君」插播一段背景資料——鹽城擁有太平洋西海岸、亞洲大陸邊緣最大的濱海溼地,海岸線長達582公裡,溼地面積約77萬公頃。這片世界罕見的粉砂質潮灘和獨一無二的輻射沙脊群,構成全球溫帶地區最為多樣的濱海景觀和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