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中標9臺長江存儲蝕刻機 國產快閃記憶體用上國產半導體裝備

2020-12-04 驅動之家

紫光旗下的長江存儲在20199月份正式量產了國內首個64層堆棧的3D快閃記憶體,容量256GbTLC晶片,2020年長江存儲還會進一步提升產能,年底將達到每月6萬片晶圓的水平,是初期產能的10倍。

擴大產能就意味著要購買更多的半導體生產設備,其中光刻機還只能依賴進口,但是其他設備有望加大國產採購力度。12日,上海中微半導體宣布中標了9臺蝕刻機,而2019全年他們中標的也不過13臺。

蝕刻機是晶片製造中的一種設備,與光刻機、MOCVD並稱為三大關鍵性半導體生產設備,它主要用來在晶片上進行微觀雕刻,每個線條和深孔的加工精度都是頭髮絲直徑的幾千分之一到上萬分之一,精度控制要求非常高。

比如,16nm工藝的微觀邏輯器件有60多層微觀結構,要經過1000多個工藝步驟,攻克上萬個技術細節才能加工出來。

中微半導體CEO尹志堯形容說:在米粒上刻字的微雕技藝上,一般能刻200個字已經是極限,而我們的等離子刻蝕機在晶片上的加工工藝,相當於可以在米粒上刻10億個字的水平。

目前中微半導體的28nm16nm蝕刻機早已經要進入臺積電的供應鏈,5nm蝕刻機也研發成功了,正在臺積電的5nm產線中測試,這是國產半導體設備為數不多的突破性進展之一。

 

- THE END -

轉載請註明出處:快科技

#快閃記憶體#半導體

責任編輯:憲瑞

相關焦點

  • 中標9臺長江存儲蝕刻機 中微半導體為國產快閃記憶體助力
    (集微網消息)紫光旗下的長江存儲在2019年9月份正式量產了國內首個64層堆棧的3D快閃記憶體,容量256Gb,TLC晶片,2020年長江存儲還會進一步提升產能,年底將達到每月6萬片晶圓的水平,是初期產能的10倍。
  • 國產晶片崛起,中微半導體CEO尹志堯:5nm蝕刻機已獲臺積電認可
    國產晶片的崛起之路可謂是艱辛,但是成果確實有目共睹的。除了在晶片上面有了不少成就,在製造元件上也已經有了很多的技術成果。中微半導體的蝕刻機就是其中之一。臺積電的工藝路線,明年第三季度就要試產5nm工藝,這一代工藝會全面應用EUV光刻技術。
  • 連中大單!中微半導體將為長江存儲製造 9 臺刻蝕機設備
    1月11日消息,近日,中微半導體宣布開年大單,公司獲得長江存儲9臺刻蝕設備的訂單。而在不久前的2019年第四季度,中微才剛剛宣布獲得長江存儲的3臺設備訂單,截至目前共佔據長江存儲介質設備總採購量的1/3。公司接連的中標喜訊刺激著二級市場的股價。
  • 中微5nm蝕刻機問世,晶片壟斷進一步鬆動
    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卻明顯違背了自願性的原則,逐漸演變為美國的「一言堂」。這一點,在捷克的無源雷達設備、烏克蘭的發動機、荷蘭的光刻機等生意上,體現得淋漓盡致。2019年9月,紫光集團旗下的長江存儲帶來一則「有望將中國存儲晶片自給率從8%提升至40%」的喜訊,Xtacking架構的64層三維快閃記憶體已經開始量產。四個月後,三星(全球第一大存儲晶片製造商)和SK海力士(全球第二大存儲晶片製造商)傳出2019年利潤暴跌的消息。前者的年營業利潤縮水52.9%,後者的2019第四季度營業利潤縮水了95%。面對利潤「跳水」,SKT海力士隱晦地歸結為一句「供過於求」。
  • 臺積電將用上國產5nm等離子蝕刻機,國產晶片裝備有望替代進口
    發展國產晶片是14億中國人的夢想,要實現這個夢想就必須要付出很多代價,要承受來自很多方面的壓力。歷經多年,本土晶片企業已經在很多領域實現了突破,一些國際晶片製造巨頭都有計劃用上國產半導體裝備。臺積電就是第一個吃螃蟹的晶片企業,國產5nm等離子蝕刻機已經通過認證,未來國產晶片有望實現「裝備替代」。眾所周知,發展國產晶片的關鍵在於「核心裝備國產化」,只有掌握了裝備製造核心技術,我們才能進而做大做強,才能掌握全球市場話語權。我國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和消費大國,但卻不是汽車強國,因為國內車企很少能夠全面掌握汽車核心技術。
  • 大國重器之國產刻蝕機:中國晶片燎原火 - 刻蝕機,半導體,中微...
    在開始之前先統一一下名稱,「刻蝕機」和「蝕刻機」都是正確的叫法。國內兩家重要的廠家中微半導體和北方華創用的都是「刻蝕機」,本文也統一使用「刻蝕機」。一、刻蝕機是用來做什麼的刻蝕機,顧名思義,對應的是晶片製造中的「刻蝕」這一步。在晶片製造中,「光刻」和「刻蝕」是兩個緊密相連的步驟,也是非常關鍵的步驟。
  • 國產蝕刻機的崛起,從65nm到5nm,給國產光刻機樹立榜樣
    中國雖然不缺光刻機公司,但國產光刻機和高端光刻機相比,在精度方面還是有著不小差距。不過,這並不是不能解決的問題,十多年前,中微半導體公司在蝕刻機領域同樣遇到相同難題,但如今國產蝕刻機崛起,實現從65nm到5nm的精度提升,成為掌握最尖端蝕刻機技術的企業。
  • 中微半導體研發出國際主流的5NM光蝕刻機並取得臺積電的認證
    國產5NM蝕刻機獲得臺積電認證,最近5NM蝕刻機被炒得火熱,網上鋪天蓋地的消息都在說,中國晶片已經實現了彎道超車,我國晶片將自己刺數不用再擔心卡脖子的問題了,其實這種說法是極不專業的,純粹是偷天換日混淆視聽蝕刻機和光刻機其實是完全不同的兩種設備
  • 刻蝕機國產化率迅速提升,長江存儲2020年達30%
    北方華創表示,這不僅是公司發展徵程中的重要裡程碑,更是國產刻蝕機在歷經了20年自主創新後得到客戶廣泛認可的重要標誌,未來會持續在等離子刻蝕ICP技術領域尋求更多突破。北方華創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由北京七星華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方微電子基地設備工藝研究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戰略重組而成,是目前國內集成電路高端工藝裝備的先進企業。
  • 國產蝕刻機困境破局,對中國半導體影響有多大
    但在國產蝕刻機方面,中國中微公司已經實現了28納米到40納米蝕刻機的量產,7納米蝕刻機已經小批量進入到臺積電的產線中,早在2017年中微率先宣布攻克了5納米工藝的蝕刻技術,並且通過了臺積電的技術驗證,這比全球第二家掌握5納米工藝技術的美國IBM公司提前了兩個星期。
  • 中微集團正式官宣!最強國產5nm晶片蝕刻機誕生:再次打破技術封鎖
    【5月1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最近一段時間,國產晶片也是不斷傳來好消息,華為和中芯國際的強強聯手,預計在今年年底能夠實現7nm晶片量產,這對於整個國產晶片產業鏈而言,也將會起到進一步促進作用,而近日,中微集團也是傳來了好消息,正式官宣:「5nm蝕刻機已經正式獲得了上遊客戶認可,同時還與臺積電籤訂了大批量的訂單
  • 北方華創:第三代半導體重要設備供應商,國產替代領軍企業
    半導體設備、電子元器件雙線並行前文已經說過,半導體國產替代勢在必行,近年來,中興通訊(000063)、華為海思、中芯國際(688981)等一系列事件,凸顯半導體設備重要戰略地位,下遊客戶國產設備採購意願強烈,積極配合產品驗證導入。
  • 中微已製造出5納米蝕刻機,對中國半導體領域影響深遠
    時間一轉到去年年底,尹志堯先生在上海舉辦的一次投資論壇上指出,中微半導體研製進度是和臺積電的路線保持一致。目前臺積電在3納米技術上已有一年多的技術積累,從側面上可以反映中微在掌握5納米技術後已經開始著手準備3納米工藝。 目前由於中微半導體研製的5納米蝕刻機早已通過臺積電的認證,那麼在臺積電生產5納米級晶片時,生產線上的部分蝕刻機將會是中國製造。
  • 中國中微半導體,突破5nm蝕刻機,3nm提上日程
    中國中微半導體,突破5nm蝕刻機,3nm提上日程我們現在在各方面都發展,都有很多的一些能力及技術的提升,但是只有更好的一些發展可能才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優勢,接著是大家都明白的,所以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就會有更多的一些投入。
  • 國產晶片技術再進一步!首臺5納米蝕刻機研發成功,臺積電已採用
    我們國內的刻機,一直以來我們國內在半導體領域都處於比較弱勢的地位,特別是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國產晶片的前途還很迷茫。不過近幾年來,隨著華為等國產半導體公司的崛起,國內的晶片技術逐漸有了起色,也給無數國人帶來的希望,其實我國在晶片設計方面已經達到了世界頂尖的水平。像華為就可以設計出非常高端的5納米晶片。那麼,為什麼國產晶片遲遲不能崛起呢?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33期:國外晶片廠「神仙打架」 國內14nm...
    按規劃達產後,中芯南方廠將建成兩條月產能均為3.5萬片的集成電路先進生產線。此外,12納米技術也已開始客戶導入,下一代技術的研發也穩步開展。新生產線將助力未來5G、物聯網、車用電子等新興應用的發展。CES現場晶片巨頭上演開年大戰在剛剛進行的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上,上演了一出「神仙打架」的好戲。
  • 中微公司、北方華創股價大漲的背後,半導體、顯示面板設備採購高峰...
    據了解,股價飆升的背後,是中微公司和北方華創業績大幅上漲,此外,長江存儲、長鑫存儲、華虹、粵芯、中芯等國內新建晶圓廠紛紛步入量產,並開啟擴產,產線從一條變多條對半導體設備的採購額也逐步加重,也讓國內設備廠商未來可期。
  • 國產芯驕傲!最強國產晶片蝕刻機誕生:售價不菲依舊獲得臺積電青睞
    雖然中國半導體設備企業,未能夠成功進入到全球前十榜單之中,但實際上在很多半導體設備領域,中國半導體企業都已經取得了新的技術突破,尤其是在晶片蝕刻機領域,更是實現了技術全球領先,根據相關媒體報導,中微半導體所生產的蝕刻機,已經能夠達到了5nm製程工藝水準,並且每臺售價更是高達2000萬元,雖然售價不菲,但依舊得到了臺積電方面的青睞,目前中微半導體所生產的5nm晶片蝕刻機
  • 中微公司:突破5nm蝕刻機的「國產之光」,千倍市盈率並不高
    美國在半導體領域對我國的打壓,喚醒了中國人晶片獨立的意識,也讓我們認識到在半導體領域我們仍然有很大差距需要追趕。不過,在晶片領域我國並非處處落後,在晶片製造設備領域非常重要的蝕刻機,中微公司就率先成功自研出了全國產5納米蝕刻機。
  • 中微半導體為中芯紹興IGBT模組生產線深矽蝕刻機招標項目中標候選人
    中微半導體為中芯紹興IGBT模組生產線深矽蝕刻機招標項目中標候選人 2020-06-02 10:24:01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