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挖出63箱金條,有600多噸重,日本:不要碰,是我們的

2020-12-05 文史風雲

導語:

在近代,世界局勢極其不穩定,我國有著很長一段屈辱的歷史。從1931年開始,長期遭受戰亂的我國,百姓們民不聊生,更是從日軍全面侵華開始,東北各地相繼淪陷。日軍的所到之處,都經歷著極大的破壞,也留下了諸多痕跡。

一、東北成為首個殖民地區,被日本侵佔十四年之久

自十九世紀中後期開始,日本發起了推翻幕府封建統治的運動,在推翻封建王朝的途中,進行著明治維新的改革運動。很快的,新的日本政府被建立了起來,也開始了屬於日本的新的歷史篇章。在進行了一系列關於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重建之中,日本以一個新的面貌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同時,也有著更強大的軍事實力。

也就是如此,作為一個島國,礙於地域狹小,很多的自然資源都比較匱乏,加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數量也逐年攀升。日趨膨脹的日本開始打起了鄰國的主意,也由於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新舊制度的交替變局之中,舊的封建制度逐漸土崩瓦解,局勢極其不穩定。所以日本將目標鎖定在了這個地域遼闊的大國,也就是我們的祖國。

從1931年開始,日本便開始精心籌劃自己的侵略計劃,而在表面上,卻堂而皇之地稱之為要在中國建立大東亞共榮圈。在九月的一個夜晚,日本將自己在瀋陽附近的鐵路炸毀,並且以此為由嫁禍給中國,正式發起了侵略戰爭。從瀋陽開始,東北逐漸淪陷。

日本甚至籠絡清末代皇帝溥儀,在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當時的溥儀還天真的以為日本真有這麼好心,想要幫助他重建王朝,其實在後來才恍然發現,這只是日本的陰謀。當時的日本最真實的想法,就是讓溥儀作為自己的傀儡,以我國古代的皇帝為門面,光明正大的行侵略之事。

就這樣,東北被日軍侵佔了近十四年之久,在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之後,我國的百姓才從日本的魔爪中掙脫出來,迎來了短暫的和平時期。

二、在東北出土600多噸金條,日本為何說是他們的?

在進入和平年代的今天,我國考古工作者一直堅持著對各地的考古活動。在幾年前,東北出土了大量的金條,總計有六百多噸,然後這件事情被日本所得知,他們卻提醒我國的考古隊員不要碰這批金條,還稱是他們的所有物。這讓大家更加好奇了,那麼真相究竟是怎樣的,也成為了考古專家們探究的對象。

原來在抗戰時期,這一批金條是被一個叫做佩特羅夫的沙俄人帶來的。在十月革命期間,他的身份還是一名匪軍,當時為了逃命,在逃出沙俄之前,他策劃了這樣一起盜竊活動。嚴格來說,這樣一批金條最開始屬於沙俄的國庫,按照盤點來算,一共有六十三箱之多。

在佩特羅夫原本的計劃中,本來是想要帶著這批金條逃到身在中國的日軍營中,以尋得庇護。讓他沒想到的是,日本不放過任何一個搶劫掠奪的機會,更何況是他攜帶著這樣一大筆財富。

其實在當時,日軍扣押的這一批金條本應該上報到天皇處,並且上交給國庫。但是當時的日軍並沒有這麼做,而是選擇了滿足自己的私心,向日本當局隱瞞了這件事,並且扣留下來以做私用。也許是天高皇帝遠的原因,作為日本的武士,其實也沒有想像中那麼效忠天皇,也不會因為自己的過錯而分分鐘切腹自盡,人都是自私的,況且是一群慘無人道的,打著打造大東亞共榮圈藉口的侵略者。

讓這樣一群日軍沒想到的是,抱著必勝的信心來到中國的他們,卻因為戰爭和狂妄,在1945年被消耗殆盡。同時,作為法西斯戰爭的發起國,無條件地宣布了投降。這是世界反法西斯陣營的勝利,也就是這個時候,日本在中國變成了過街老鼠,也無法繼續生存下去。

在日本政府下達了投降撤退的命令之後,在中國本土上的日軍協同自己的家屬,連夜趕回日本,以求保命。

結語:

自古以來,邪惡終將是要被正義所打敗的,這是恆古不變的真理。也就是因為日本撤退的緊急,他們在中國掠奪的大多數財富都無法帶走,當然這六十三箱同樣如此,留在了中國的領土中。歷史日本在國際舞臺上喊話這一批金條是他們的,但也是他們侵略我國的罪證,加之我國如今越來越強大,日本當然再也無法光明正大地,帶走屬於我國本土的任何一樣物品。

相關焦點

  • 東北挖出600多噸金條,日本:是我們的不要拿!這是怎麼一回事?
    在九一八事變中日本曾佔領我國東三省,直至抗日戰爭結束時,這些日軍才灰溜溜的從中國離開,但長達十四年的戰爭,早已讓日本人在東三省留下了痕跡,即使數年以後,依舊會有人在東北某地能找到曾經日軍隱藏的秘密軍火庫。
  • 民國悍匪老照片:女土匪駝龍確實漂亮,圖8被捕前藏了300箱金條
    民國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時期,發生過許多讓人難忘的事情,但也是一個悍匪猖獗橫行的時代,其中有被文人學者稱作是英雄豪傑,如冰心、魯迅讚揚製造轟動國際的臨城劫車案的孫美瑤是英雄行為;但也擾得老百姓雞犬不寧的惡盜,如瘋搶又濫殺,甚至活埋老父親的喬日成。
  • 民國時俗稱「大黃魚」和「小黃魚」的金條到底有多重
    正因為用重量計價,而且中國古代金銀除了官方鑄造的大錠之外,也允許民間自行鑄造,所以對於使用中的金銀形狀沒什麼要求,常見的金銀錠有元寶形、條形、錢幣形、如意形等等各種外形。甚至在實際使用時,還會將金銀錠上切下所需重量的一塊,這就成了我們在書上常看到的碎金、碎銀。而條形的金錠,我們一般就俗稱為金條,大的金條也會叫金磚。
  • 緬甸一座神秘佛塔,建造600多噸的黃金石頭上,卻禁止女性觸碰
    這是一個人人皆知的,堪稱世界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的緬甸,當然,古代的緬甸不叫洪沙瓦底,據說它的歷史可以直接追溯到5000多年前,在那個時候,這個國家對佛教的推崇絕對是根深蒂固的,當然,在佛教思想的長期影響下,緬甸人基本上都有一個愛好:樂善好施。
  • 臺北101大樓頂部的「鐵球」,有600多噸重,幹什麼用的?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高層建築,成為了當地的標誌性的建築。一提到一個城市,首先想到的就是這個城市的建築。在建築風格上都有各自的特點,設計理念,就比如說大家熟悉的廣州的小蠻腰、深圳的地王大廈這些建築,都引起了各界的關注。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其中一個有名的標誌性建築,位於我國臺灣地區臺北101大樓。
  •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重達1噸曾與恐龍同行,就生活在我國東北
    導語: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重達1噸曾與恐龍同行,就生活在我國東北。 大家好,歡迎點閱本期內容。說到淡水魚,大家可能最多想到的就是我們經常吃的鯉魚、鯽魚、鯰魚等等這些很常見的淡水魚類的,而這些魚,長到個幾十斤都算是巨大的了。而小編今天要帶大家去看的這種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最大的重達1噸,可以稱的上是淡水魚中的霸主了。
  • 金條賣斷貨,「中國大媽」又出手了?
    據商場的負責人介紹,除了金飾,投資金條也大賣。如今,商場內不少品牌的100克投資金條已經斷貨,顧客中不乏出手闊綽的買家。廣東廣州某百貨大樓負責人戴崇業:前兩天有個客人,在我們兩家店一共買了兩百萬的投資金條。金價高,除了買金的市民多,前來賣金的也不少。
  • 東天目山挖出一群隕石?
    東天目山挖出一群  隕石?  (上接第3版)  這條黃泥帶  是不是隕石砸下時形成的?    挖到奇石的地方在東天目山景區半山腰(海拔600多米,地質以火山巖為主),那裡開山炸石,準備建停車場。  炸開的山體切面中,有一條偏紅色的黃泥帶,5米多寬、20多米高,像一把利劍,垂直插入堅硬的巖層當中,非常醒目——三塊奇石就是從黃泥帶裡挖出來的。  「東天目山景區裡,從來沒見過這樣的黃泥帶。我們都在想,會不會是隕石穿過大氣層後,像火球一般砸進山裡時形成的?」景區副總經理丁金龍說。
  • 大黃魚金條最新價格
    現在,黃金的收藏品種有許多種,有金塊,金條,黃金首飾,紙黃金等等,不過的品種,黃金的價值不一樣,收藏投資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會不一樣。在民國,民國政府也發行了金條,那麼民國時期的金條值多少錢呢?今天我們就先挑民國時期的其中一種金條--大黃魚金條,談一談大黃魚金條最新價格。
  • 金飾用火燒金條剪斷煉 記者探秘四川黃金回購中心
    上周本報金融周刊報導了《豪擲1200萬,南充石油老闆買走50公斤金條》後,黃金購買熱再次引發市民關注。存款準備金率上調、加息預期加強、通脹離我們更近了,買黃金成了保值手段。不少市民打進本報熱線詢問,哪裡可以安心回購金飾?位於春熙路上的四川首個黃金買賣中心,無論是飾品、金條還是砂金全都會回購。到底是怎樣的回購方式呢?
  • 這些民國的黃魚金條,在幾十年硝煙過後,能有多少價值?
    在那個混亂的年代,手中提著一個西式的皮箱,箱中裝滿著沉甸甸的大黃魚、小黃魚,猛然打開時,那突然映射出來的閃亮金光,想讓人不動心都難。黃魚金條在現如今的價值接下來我們再說一下這些黃魚在現如今的價值,因為這些黃魚已經有了幾十年的歷史,所以我們是不能用普通金價去衡量這些黃魚價值的。接下來我們可以通過一個拍賣案例來粗略計算一下這些黃魚在現如今的價值。
  • 太粗心 300萬元金條掛車把甩丟 真暖心 倆環衛女工拾金不昧拒酬金
    左圖:丟失的價值300萬的金條,物歸原主。本組圖片由遼瀋晚報特派朝陽記者張輝攝  1月9日下午2點左右,朝陽環境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兩名環衛工人在作業時,將市民不慎遺失的重達7千克、價值300萬元的金條交還到失主手上,並拒絕了失主表示感謝的酬金。1月10日下午,失主將兩面錦旗送到了兩名環衛工人的手中。
  • 70噸重黃河鐵牛被挖出後,為何露天放置不管?專家:不敢動
    青銅器可以歷經幾千年的風雨仍然保存完好,曾在黃河流域挖出70噸重的鐵牛,之後一直露天放置,有人問為何不管呢,專家表示說不敢動,這是為什麼?在上個世紀80年代,人們在山西的黃河流域打撈發現了4個巨型鐵疙瘩,震驚世人。專家檢測發現這4個鐵疙瘩並不是真正的純粹鐵製物品,而是鍛造成牛形的鐵器,而鍛造時間大約在唐朝時期,距今兩千多年,因此這鐵牛也被稱為唐代鐵牛。
  • 千萬千萬不要碰
    ,雖然說受詛咒而死這個說法並沒有科學依據,但確實有很多人命喪於此,所以碰到這五大魔物,還是不要觸碰為妙。那把椅子從此就像受了詛咒一般,害死了約63人。這些坐了Busb 愛椅的人們,全都英年早逝了,有些人坐了椅子幾小時後就發生意外喪命了。1972年,瑟斯克博物館將這把椅子掛到了天花板上,以避免更多意外的發生。
  • 專家稱四成金條摻假太誇張 簡單鑑別有三招
    「據我所知銀行的金條都是代加工的,而且有發票不能代表客人買了之後沒有動過手腳啊。由此得出銀行金條造假沒有邏輯支持。銀行對黃金回購業務很謹慎,原因就是很容易被動手腳,鑑別上確有難度。」還有人質疑「銥是一種稀有金屬,年產量才三噸,有那麼多銥來摻入黃金嗎?」
  • 奧運火炬金條在長亮相
    由於限量發行,首批11公斤金條當場全部被市民買走或被預訂  東亞訊(記者寇鐵鋒)一根金條20多萬元?買!還要抓緊買!9日,以北京奧運會火炬為主題的金條在長春首次亮相,又一次點燃了市民對貴金屬投資的熱情。
  • 耗資50億美元的日本沉船打撈上來後,40噸黃金神秘失蹤?
    此後,40噸黃金神秘失蹤。事情的真相是什麼?日本侵華多年,在中國搜集了無數金銀財寶。1945年,日本戰敗前,就想著把在中國採刮的40噸黃金運回日本。當時日軍通過「阿波丸」號將黃金運回日本,但在福建省附近,「阿波丸」號沉沒,價值50億美元的40噸黃金不翼而飛。
  • 金價飆升,有銀行金條賣「斷貨」,大媽1公斤金條賺了9萬!現在...
    據上海證券報報導,各大珠寶品牌的黃金飾品價格已達到515元/克,多家銀行實物黃金售價均超過410元/克,銀行理財經理更是直言「部分品種的現貨金條要賣斷貨了」。深圳一位銀行理財經理表示,年初以來,以股票為代表的權益類資產波動加劇,而黃金價格漲幅達到14%,在這個背景下,現貨金條出現斷貨現象。另據都市快報,18日,杭州50多歲的許阿姨帶著1公斤重的金條,一上午跑了好幾家典當行以及銀行網點,她想以一個最合適的價格賣掉手上的黃金。最後在一家典當行,許阿姨出手金條。許阿姨說,「天氣熱,實在吃不消來回跑。
  • 萬噸「金山」被美擊沉,2008名日本人拒絕營救,沉入中國海底
    日本其實是世界上最早的航母國家,二戰期間日本海軍實力相當強大,這些堅船利炮的支持下,日本的野心也逐漸膨脹。二戰後期,為了改善戰俘處境,日本和美國達成一項援助協議,而「阿波丸」號商船就是在這個時候出現在兩國視野中。
  • 《新世界》:大哥金海46根金條,放今天值多少錢?
    小黃魚金條民國時候的金條主要分兩種:一種是一兩重等小黃魚,另外一種是十兩重的大黃魚。電影裡有個橋段,沈世昌帶人給金海送32根金條的時候,還是兩個人抬著。送進去,金海不在,他妹妹大纓子一個人都搬不動,有點言過其實了。32根大黃魚重量就是312.5克*32=10000克,10千克,20斤,加上木頭箱子最多也就25斤,怎麼能搬不動了,這個顯然有點糊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