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在近代,世界局勢極其不穩定,我國有著很長一段屈辱的歷史。從1931年開始,長期遭受戰亂的我國,百姓們民不聊生,更是從日軍全面侵華開始,東北各地相繼淪陷。日軍的所到之處,都經歷著極大的破壞,也留下了諸多痕跡。
一、東北成為首個殖民地區,被日本侵佔十四年之久
自十九世紀中後期開始,日本發起了推翻幕府封建統治的運動,在推翻封建王朝的途中,進行著明治維新的改革運動。很快的,新的日本政府被建立了起來,也開始了屬於日本的新的歷史篇章。在進行了一系列關於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重建之中,日本以一個新的面貌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同時,也有著更強大的軍事實力。
也就是如此,作為一個島國,礙於地域狹小,很多的自然資源都比較匱乏,加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數量也逐年攀升。日趨膨脹的日本開始打起了鄰國的主意,也由於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新舊制度的交替變局之中,舊的封建制度逐漸土崩瓦解,局勢極其不穩定。所以日本將目標鎖定在了這個地域遼闊的大國,也就是我們的祖國。
從1931年開始,日本便開始精心籌劃自己的侵略計劃,而在表面上,卻堂而皇之地稱之為要在中國建立大東亞共榮圈。在九月的一個夜晚,日本將自己在瀋陽附近的鐵路炸毀,並且以此為由嫁禍給中國,正式發起了侵略戰爭。從瀋陽開始,東北逐漸淪陷。
日本甚至籠絡清末代皇帝溥儀,在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當時的溥儀還天真的以為日本真有這麼好心,想要幫助他重建王朝,其實在後來才恍然發現,這只是日本的陰謀。當時的日本最真實的想法,就是讓溥儀作為自己的傀儡,以我國古代的皇帝為門面,光明正大的行侵略之事。
就這樣,東北被日軍侵佔了近十四年之久,在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之後,我國的百姓才從日本的魔爪中掙脫出來,迎來了短暫的和平時期。
二、在東北出土600多噸金條,日本為何說是他們的?
在進入和平年代的今天,我國考古工作者一直堅持著對各地的考古活動。在幾年前,東北出土了大量的金條,總計有六百多噸,然後這件事情被日本所得知,他們卻提醒我國的考古隊員不要碰這批金條,還稱是他們的所有物。這讓大家更加好奇了,那麼真相究竟是怎樣的,也成為了考古專家們探究的對象。
原來在抗戰時期,這一批金條是被一個叫做佩特羅夫的沙俄人帶來的。在十月革命期間,他的身份還是一名匪軍,當時為了逃命,在逃出沙俄之前,他策劃了這樣一起盜竊活動。嚴格來說,這樣一批金條最開始屬於沙俄的國庫,按照盤點來算,一共有六十三箱之多。
在佩特羅夫原本的計劃中,本來是想要帶著這批金條逃到身在中國的日軍營中,以尋得庇護。讓他沒想到的是,日本不放過任何一個搶劫掠奪的機會,更何況是他攜帶著這樣一大筆財富。
其實在當時,日軍扣押的這一批金條本應該上報到天皇處,並且上交給國庫。但是當時的日軍並沒有這麼做,而是選擇了滿足自己的私心,向日本當局隱瞞了這件事,並且扣留下來以做私用。也許是天高皇帝遠的原因,作為日本的武士,其實也沒有想像中那麼效忠天皇,也不會因為自己的過錯而分分鐘切腹自盡,人都是自私的,況且是一群慘無人道的,打著打造大東亞共榮圈藉口的侵略者。
讓這樣一群日軍沒想到的是,抱著必勝的信心來到中國的他們,卻因為戰爭和狂妄,在1945年被消耗殆盡。同時,作為法西斯戰爭的發起國,無條件地宣布了投降。這是世界反法西斯陣營的勝利,也就是這個時候,日本在中國變成了過街老鼠,也無法繼續生存下去。
在日本政府下達了投降撤退的命令之後,在中國本土上的日軍協同自己的家屬,連夜趕回日本,以求保命。
結語:
自古以來,邪惡終將是要被正義所打敗的,這是恆古不變的真理。也就是因為日本撤退的緊急,他們在中國掠奪的大多數財富都無法帶走,當然這六十三箱同樣如此,留在了中國的領土中。歷史日本在國際舞臺上喊話這一批金條是他們的,但也是他們侵略我國的罪證,加之我國如今越來越強大,日本當然再也無法光明正大地,帶走屬於我國本土的任何一樣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