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噸重黃河鐵牛被挖出後,為何露天放置不管?專家:不敢動

2021-01-09 玉鏘侃史

前言

惟金克木蛟龍藏,惟土製水龜蛇降,鑄犀作鎮奠寧塘,安瀾永慶報聖皇。——《鐵牛銘》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賦予了後世諸多財寶,除了無形的精神文化,也有眾多有行的稀世珍寶。從殷商時期開始,古代先祖們便用智慧發明了青銅製品,堅硬如磐石。青銅器的發明也標誌著人們的冶煉技術成熟,代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青銅器可以歷經幾千年的風雨仍然保存完好,曾在黃河流域挖出70噸重的鐵牛,之後一直露天放置,有人問為何不管呢,專家表示說不敢動,這是為什麼?

在上個世紀80年代,人們在山西的黃河流域打撈發現了4個巨型鐵疙瘩,震驚世人。專家檢測發現這4個鐵疙瘩並不是真正的純粹鐵製物品,而是鍛造成牛形的鐵器,而鍛造時間大約在唐朝時期,距今兩千多年,因此這鐵牛也被稱為唐代鐵牛。

這4個唐代鐵牛體積龐大,但卻不是粗製濫造,反而充滿了藝術感,做工非常精美,雕刻十分精巧,細節之處可見先祖們的技藝之高,顛覆了現代人的認知。這4個唐代鐵牛自帶威嚴英氣感,匍匐在底座上,一雙眼睛有神又神採飛揚,頭更是高高的揚起,不怒自威。因為體積龐大,所以它們的氣勢更威猛,一看就知道是不好惹的角色。仔細看,每頭鐵牛前額的花紋都十分精細,這和它們的龐然身軀相比形成鮮明對比。總的來說,這些唐代鐵牛栩栩如生,說是藝術品一點也不為過。

有的專家一開始猜測這些鐵牛就是藝術品,專供人們觀賞用,但也有人發出了質疑,若是觀賞用何必造得如此之大?且這4個唐代鐵牛一模一樣,一般做藝術品也不會做成一模一樣的。那麼這4個體積龐大的鐵牛到底有何用處呢?

專家們查閱了大量史書記載發現,原來這4個鐵牛是有著保護作用的,它們是被用作鎮河用的重器。唐代開元年間,人們鍛造了4個巨型鐵牛來鎮河壓橋,而所鎮之橋便是我們熟知的黃河了。眾所周知,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孕育了眾多生命,也帶來了財富。但是在水域治理不當的古代,黃河經常泛濫決堤,一旦決堤便是帶來不能挽回的災難,無數百姓因此喪命,農作物被毀,收成盡失。每當黃河決堤帶來的都是直接經濟損失,如果國家處理不當,百姓顛沛流離,極易引發暴亂,導致整個社會混亂。

在唐玄宗時期,雖然國家花了很多財力物力人力修建河堤,但在強大的黃河面前,仍舊無濟於事,當時為了壓制黃河泛濫的情況,人們就想到了鑄造巨型鐵牛來鎮壓河怪,河的兩岸分別放四個大鐵牛,以此達到五行相剋。其實這不過是人們相信鬼神的力量罷了,他們寄希望於神,希望以此來達到鎮壓的作用,黃河就不會頻繁泛濫成災了。隨著時間的流逝,被置於黃河邊的大鐵牛也被淹沒在黃河淤泥中了,一直到1989年才被人們打撈出來。

這4個大鐵牛被打撈出來後便一直露天置於黃河邊,沒有任何的保護措施,不少人就對此發出了疑問,既然是文物,為何不運往博物館珍藏起來呢?專家為此做出了解釋,這4隻巨型鐵牛的保護工作實在是不知道從何下手,每個鐵牛都達到了70噸以上,體積重量都十分龐大,找不到合適的封閉空間來停放它們,此外,也沒有合適的移動工具來搬動它們,專家表示普通的工具根本無法移動它們,所以在諸多困難面前,也沒有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所以就先直接擱置在露天中了。

結語

目前,這4隻鐵牛仍然直接置於露天當中,雖然有生鏽的情況,當時打造的工藝已經十分高超了,所以生鏽的情況並不嚴重。專家表示,在沒有十足的把握下還是不要動這些鐵牛了,否則二次破壞會更加難以修復。

參考資料:《通典》

《唐會要》

《蒲州府志》

圖片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黃河灘上出土的開元大鐵牛,堪稱世界奇觀,見證了唐代人們智慧!
    古代黃河上的著名渡口--蒲津渡位於山西省永濟市古蒲州城西門外黃河東岸,歷史上著名的蒲津橋和唐開元鐵牛也位於此處。後因黃河東移,開元鐵牛等沒入水中,悄然消失。開元鐵牛剛出土時,牛身油光發亮,仿佛新打磨過一般。然而,鐵牛的位置處於當地地平線下十米深處,由於地下水位的影響以及保護經驗的缺乏,開元鐵牛很快就鏽跡斑斑,面目全非,四尊鐵人的表面更是層層剝離,如不及時救治,將會變為一堆廢鐵。為了保護開元鐵牛,有關部門和專家制定了許多方案,最後確定在原址提升12.2米。
  • 黃河出土「鎮河神牛」,鎮守黃河1000年,60噸體重堪稱歷史之最!
    既然是「母河」,自然也會對「孩子」表示不滿,在歷史上曾多次發生黃河肆虐的事情,著名的「大禹治水」治的也是黃河。相對起現代,古代的技術相對落後,黃河的肆虐在唐朝才被徹底解決,而解決的方法就是「鎮河神牛」,其原理是將60噸投入河中,用其堵住要塞,從而鎮壓水患。前段時間黃河出土了「鎮河神牛」,我們也見到了古人的智慧,60噸的體重堪稱歷史之最!
  • 有哪些關於黃河的傳說值得分享?
    為數不多的大概就是令人驚奇的,從山西永濟撈出來的唐朝的鐵牛和鐵人了吧。四尊三四十噸重的大鐵牛,是唐朝開元十三年鑄造的,用於穩固蒲津浮橋的。竟然歷經千年不蝕,至今仍惟妙惟肖。著實令人吃驚。圍繞著黃河有著非常多未證實的傳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國家號召挖河工,拓寬河道。在河道上挖出太多稀奇古怪的玩意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或真或假的謠言的流傳。孰真孰假,已經難以辨別。炒米挑幾個還算靠譜的跟大家分享一下。
  • 河底的鐵牛為何能在100年後自己遊到上遊
    在清朝雍正年間,當地知府鑄造了兩個鐵牛,意在"鎮橋御水"。但是天不遂人願,在道光時期,韓江發了大水,把一隻鐵牛給衝走了。人們沿江順流尋找,卻始終沒有找的這隻被衝走的鐵牛。時過境遷,125年後,大清早已滅亡,新中國成立,人們在廣濟橋上遊200米處發現了鐵牛。經過確認,這正就是當年被洪水衝走的鎮江鐵牛!那麼,為什麼這個1.4噸的鐵牛會一個世紀後,能夠逆流而上,重新出現在人們的眼中呢?
  • 《撈鐵牛》中鐵牛掉入河中為何往上遊走?其中涉及到一門物理知識
    《撈鐵牛》這篇課文我們小時候都學過,我們再來重溫一遍,才好回答這個問題。說是在某年某月某日,黃河發大水,大水衝斷了一橋石橋。固定石橋用的八個大鐵牛也沉到了河底,洪水退後,石橋要重修,人們打算把鐵牛撈上來,卻在原地怎麼也找不到。
  • 黃河的源頭終於被找到,只有碗口大小,為何不準任何人靠近?
    黃河有著「百川之首」的稱呼,但是在不斷的追尋當中,黃河的源頭終於被找到,只不過只有碗口大小,這著實讓人十分驚駭。與此同時還有著不準任何人靠近的規定,為何有著這樣的要求呢?首先來談談黃河源頭為何只有碗口大小。
  • 貝加爾湖沉睡1600噸黃金,為何至今沒人打撈?專家:想但不敢
    貝加爾湖沉睡1600噸黃金,為何至今沒人打撈?專家:想但不敢 多想某一天,往日又重現,我們流連忘返,在貝加爾湖畔——歌曲《貝加爾湖》
  • 地球上最大的移動機械,——長240米、高96米、重14210噸!
    重14210噸,佔地面積約為2.5個足球場那麼大!!bagger293於1995生產,是1978年288的升級版本。有人叫它排土機、露天挖礦機、露天採礦車、不管叫它什麼,它目前是世界上超大的移動機械。沒有比Bagger293更龐大的物體了,它是德國哥茲維勒露天煤礦的一臺挖掘機。它的前輪帶有18個鋸齒狀的挖鬥,啃噬著地面的煤層,並把挖出的煤炭傾倒在傳送帶上。只需一天,這個大傢伙就能挖出24萬立方米土,足夠填滿10個奧林匹克標準的遊泳池。咱們中國目前是沒有。bagger288在1978年的時候,耗時五年製造出來,在1978年當時的造價是1億美元。
  • 金棺上一個小小蝴蝶結,為何讓中外專家後退,多年以來無人敢動?
    文/醉佳人歷史短視頻金棺上一個小小蝴蝶結,為何讓中外專家後退,多年以來無人敢動?古人相信佛教宣揚的積善行德能夠為自己帶來福祉,所以不少人都很信奉佛教,因此在對待清淨的佛教重地龍泉寺方面也極為用心,或許龍泉寺得以保存這麼多年,也和這有一些關係吧。據悉,當年考古工作者在這裡發掘出土了金棺銀槨,根據專家們多年的經驗,猜測這裡面可能藏有舍利。
  • 世界最大的鳥巢,住500隻鳥重約1噸,為何沒人敢掏?你看鄰居
    畢竟,鳥巢不需要很大的地方。但是,世界上最大的燕窩可以容納500隻鳥,重約一噸。在南非和納米比亞的平原上,一棵巨大的闊葉樹上有一個燕窩。經過專家的實地調查,發現燕窩的長度為6米,寬度為4米,厚度約為2米。
  • 神秘的黃河巨龜——民間故事
    黃河是中國最神秘的長河。在厚厚的泥濘之下,不知埋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這些秘密裡有很多禁忌。太多奇怪的事,人們都不敢相信。然而,沒人想到,這一次他們竟然從黃河底挖出了一隻怪獸。當日,100多人在陽光下的黃河灘涂上挖了3天。除了一些腐爛的殘骸。連銅錢都沒有,大家也有點洩氣。當時他們懶洋洋地在那裡隨意的挖著,他們聽到叮噹聲,挖上了一個大塊頭。
  • 來說說關於黃河的奇聞異事
    詭異的讓人簡直不敢相信,而在網絡上竟然流傳出了「1976年黃河巨龜事件。」 關於1965年在山西臨縣的黃河河段裡挖出巨龜的消息,曾經轟動一時,不過後來不知道為何,關於巨龜的消息都被徹底的封鎖了,以至於如今江湖上依然流傳著黃河巨龜的傳說,但是卻是再也沒有人真的見過這個傳聞中的巨龜長什麼樣了。最後巨龜神秘失蹤,關於1965黃河巨龜哪去了一直都像是一個未解之謎籠罩在人們心中。
  • 10年前這裡意外挖出「亞洲龍王」,體重60噸,相當於10頭大象
    這個消息讓專家大為吃驚:河南竟然還有恐龍化石!早在50年前,汝陽縣劉店鄉、三屯鄉一帶的老百姓就經常發現恐龍化石,並把其作為中藥材「龍骨」出售。專家們找來施工人員,以發現肋骨的地方為中心,從山坡頂部開始向下挖,他們開了個兩米多寬、三米多長的口子,向下挖到五六米深,就見到了龍的身體,接著清理出很長的肋骨、頸椎、跟鍋一樣大小的盆骨等。專家用石膏包裹起一塊塊的龍骨石,再纏上四五層麻布,堆起了7大堆,然後再一一運上汽車。
  • 藏在古墓下的法老墓,專家挖出700斤黃金棺材後,被「詛咒」而死
    藏在古墓下的法老墓,考古家挖出700斤黃金棺材後,被「詛咒」而死。圖坦卡蒙9歲就成為法老管理國家這座法老墓就是知名的圖坦卡蒙法老墓。圖坦卡蒙曾是古埃及的一位法老,而且他當上法老的時候才9歲,還是個小屁孩的他就已經管理整個國家了,他同樣也是一個短命的法老,年僅19歲就離世了。
  • 全世界最大的鳥巢:重量達1.2噸,就連專家都不敢隨便靠近
    但是如果有人去過非洲旅遊的時候,可能有機會看到全世界最大的鳥巢,這種類型的鳥巢重量達到1.2噸,就連專家都不敢隨便靠近。這其實就是最大的群居織巢鳥的巢穴,重量達到1.2噸,也就等於說這裡面可以居住幾百隻鳥。
  • 探訪蘭州「黃河象」私人博物館 活態傳承古生物化石
    中新網甘肅新聞4月18日電 (記者 魏建軍 李亞龍)「如果我要是不收藏,這東西早被賣去了藥材公司,就看不到今天這個『黃河象』了。」62歲的甘肅臨夏州廣河縣男子田志雲從小鍾情「龍骨」,中年事業有成時,他自掏腰包陸續搜藏了數百件流失的古生物化石。  記者近日探訪了這個位於蘭州市西固區的私人博物館。
  • 三星堆本可以進一步研究,為何突然停止挖掘?專家:你看挖出的啥
    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遺址被發現,專家們意識到,這裡很可能是古代蜀國的一個中心的都邑。到八九十年代,考古人員開始對遺址進行整體大規模的挖掘,前後進行了有20年,其出土的文物更是引起了國際上的關注。不過三星堆明明可深入研究,卻為何突然不往下挖了?專家:你看挖出的啥?1986年7月到9月的兩個月中,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遺址中發現了兩個大型的祭祀坑,隨後對其進行了進一步的挖掘。
  • 世界上最大的金礦石,價值120億重45噸,丟棄在路邊,後來怎樣了
    有句話說得好「亂世黃金,盛世古董」,黃金不管在哪裡時代都是硬通貨,為了穩定國民經濟、抑制通貨膨脹、黃金儲備成了一種國際貨幣,這種儲備有著很大的流動性和收益性,世界各國也都保持著黃金儲備。黃金儲備不僅是衡量一個國家財富的一個方面,更是有助於彌補國際收入赤字,紙幣會隨著物價大幅度漲跌,但黃金不受影響,穩定性十分強,目前世界黃金總儲量為37.650億盎司。
  • 日本讓18米的高達動起來了,24處可動機械關節,突破次元壁!
    他們做了一架真實比例的高達機器人,而且還讓它動起來了!日本橫濱建了一個全高18米,重25噸的可活動巨型高達,近日還對它進行了啟動測試,走、蹲、抬臂這些動作進行的雖然緩慢,但也算可以成功完成,難道人類開高達的時代真的要來了?它高18米重25噸,目前在日本橫濱的山下碼頭展出,場地被稱為「高達工廠」。
  • 專家在廣場下發現「千年神獸」,重達8噸,用吊機將其拖出!
    考古的一大魅力就是不確定性,誰也不知道能從地下挖出怎麼樣的怪異東西,而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是一頭來歷成謎的「千年神獸」,40多年前,它就被挖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