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嵐也懂流體力學?河底的鐵牛為何能在100年後自己遊到上遊

2020-12-05 七月冬雪講航空

在我國的潮州韓江之上有一座著名的橋叫做廣濟橋。這座橋與泉州的洛陽橋、趙縣的趙州橋、北京的盧溝橋並稱為中國四大古橋。這座橋建於南宋,民間傳說它是八仙和廣濟和尚建造的。在清朝雍正年間,當地知府鑄造了兩個鐵牛,意在"鎮橋御水"。但是天不遂人願,在道光時期,韓江發了大水,把一隻鐵牛給衝走了。人們沿江順流尋找,卻始終沒有找的這隻被衝走的鐵牛。時過境遷,125年後,大清早已滅亡,新中國成立,人們在廣濟橋上遊200米處發現了鐵牛。經過確認,這正就是當年被洪水衝走的鎮江鐵牛!那麼,為什麼這個1.4噸的鐵牛會一個世紀後,能夠逆流而上,重新出現在人們的眼中呢?

其實古人已經做出了解釋。在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中的《河中石獸》中寫道:"蓋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水不能衝石,其反激之力,必於石下迎水處齧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齧,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紀曉嵐說的是石頭,但這與鐵牛的道理是一樣的。他的意思是河水掏空了石頭、鐵牛這樣重物前方的沙石,將它們一點一點的運到了上遊。這是古人的智慧,但是讀者朋友們有沒有想過,如果用當代的流體力學知識分析一下這個奇怪的現象,結果將是怎樣的呢?

首先,我想給大家介紹一下流體力學中廣為人知的方程——伯努利方程。它不像歐拉方程、納維-斯託克斯方程、本構方程那樣晦澀難懂,而是具有很方便的實用性。具體來說,它的表達式為:

如果我們不考慮高度的變化,這個方程可以理解為動壓和靜壓是守恆的。所謂靜壓,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壓力。而動壓呢?就是與流體運動所具有動能相當的壓力能大小。速度越大,流體所具有的動壓也越大。當運動的流體靜止時,所對應的動壓會轉變為靜壓,也就是流體壓力會增加。

此外,我們還需要了一下流動邊界層的概念。之前的文章也介紹過流動邊界層。以河水為例,河水經過河底時,速度並不是均勻的,由於粘性的作用,緊挨著河底的水是靜止的隨著高度的增加,速度也跟著變大。我們把固體壁面附近,速度從0過渡到主流速度的區域叫做邊界層。這就是說,在河水裡,靠近河底的位置水流速度是比較小的。換句話說,河底水流的動壓更小。

有了這兩個知識我們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水底的鐵牛會被運送到上流。河水為什麼會掏空鐵流前方的泥沙而不是直接繞開鐵牛。在正常流動的河水裡,壓力與重力已經平衡,河水沿著直線向前流動(不考慮其他影響)。當河水遇到鐵牛的時候,主流區域的水會滯止,動壓轉變為靜壓,壓力提高。同樣,河水底部邊界層也會滯止,動壓也會轉變為靜壓。但是,不同指出就在於底部邊界層裡的河水速度較低,轉變的靜壓與主流區想必也就更少。這樣原本受力平衡的河水不再平衡。主流河水的壓力增加的多,流動邊界層增加的少,這樣主流的河水就會流向河底的邊界層。而且,河水並不是在鐵牛表面突然滯止,在鐵牛前方就已經開始減速了,所有這個作用會發生在整個鐵牛前方的流場之中。這樣就形成了下圖的偏轉流動。

上面我們說都流動,如果從三維立體的角度來看,會在物體前緣附近形成一個漩渦,這個漩渦會繞著物體想兩側發展,形成一個U形的渦管。因為這個渦管很想馬蹄鐵,所以英文裡面叫做馬蹄鐵渦,人們通常有叫它為馬蹄渦。無論是圖中的圓柱體,還是我們研究的鐵牛,只要物體表面存在突起,都會有形成或大或小的馬蹄窩的趨勢。日積月累,經過一個多世紀的作用,鐵牛就被搬運到上遊了。

除了鐵牛逆流而上的例子,再生活中同樣可以看到這種現象。在冬天下雪的時候,如果風也比較大,那麼雪停後就可能看到地面石頭,大樹樹根,房屋前面的積雪比較少,甚至會露出地面,而它們後面的積雪卻比較多,這都是馬蹄渦的作用。今年冬天,讀者們可以留心一下哦。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記得關注訂閱哦。您的支持就是我們創作的動力!

相關焦點

  • 《撈鐵牛》中鐵牛掉入河中為何往上遊走?其中涉及到一門物理知識
    《撈鐵牛》這篇課文我們小時候都學過,我們再來重溫一遍,才好回答這個問題。說是在某年某月某日,黃河發大水,大水衝斷了一橋石橋。固定石橋用的八個大鐵牛也沉到了河底,洪水退後,石橋要重修,人們打算把鐵牛撈上來,卻在原地怎麼也找不到。
  • 70噸重黃河鐵牛被挖出後,為何露天放置不管?專家:不敢動
    青銅器可以歷經幾千年的風雨仍然保存完好,曾在黃河流域挖出70噸重的鐵牛,之後一直露天放置,有人問為何不管呢,專家表示說不敢動,這是為什麼?在上個世紀80年代,人們在山西的黃河流域打撈發現了4個巨型鐵疙瘩,震驚世人。專家檢測發現這4個鐵疙瘩並不是真正的純粹鐵製物品,而是鍛造成牛形的鐵器,而鍛造時間大約在唐朝時期,距今兩千多年,因此這鐵牛也被稱為唐代鐵牛。
  • 《鎮河》女主是千年鎮河防水的鐵牛成精變的,一身功德力大無窮!
    《鎮河》鐵牛女主,作者我愛吃山竹。簡單甜美的文,字數很少,才六十一萬字,簡直就是大部分的小說字數的零頭,但是好看,看的時候一點都不想跳著看,沒有湊字數的劇情。文案:「x省現在連降暴雨,母親河有決堤的危險,請問您為什麼會選擇在這個時候來旅遊?」
  • 黃河因洩洪而露出河底,在河底的石洞中,發現一種寶貝
    黃河是中國人的母親河,同時也是承載了華夏的5000年的文明,千百年來,它一直奔流不息,從未有人見其乾涸過,更沒有知道河底究竟藏著什麼寶貝?也許您不知道,近年來黃河真的乾涸過一次,並且還有人從河底尋到了寶貝。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 紀曉嵐出一字謎,乾隆帝說自己猜不到,紀曉嵐:陛下已經猜對了
    前言情商是一種能洞察人生價值,揭示人生目標的悟性;是一種可在順境、逆境之中穿梭自如的能力。在乾隆33年,也就是公元1768年,這一年的紀曉嵐剛剛守孝結束,之後他就被任命為貴州都勻知府,但是乾隆皇帝認為他才華橫溢,有著曠世奇才,去地方做這樣一個小官,實在是有點大材小用了,於是為了提拔紀曉嵐,康熙皇帝直接讓他做了翰林院侍讀學士,成為了一名從四品官員,最重要的是乾隆讓紀曉嵐成功留在了自己的身邊,就是為了自己在閒暇的時候,和紀曉嵐這樣的大才子吟詩作對。
  • 乾隆罵了紀曉嵐一句話,埋下了清朝滅亡的禍根!
    得益於《戲說乾隆》、《銅齒鐵牙紀曉嵐》等電視劇,讓乾隆成為了歷代知名度最高的皇帝。在諸多電視劇中,乾隆和紀曉嵐的關係,可謂君臣相得益彰,一個英明一個賢達,這對好基友一時傳為美談!  乾隆對紀曉嵐的態度:視同妓女  紀曉嵐是乾隆欽點的《四庫全書》總編輯官。因此,紀曉嵐看起來頗得聖寵,地位顯赫,在乾隆心目中的分量應該很重。但事實很具有顛覆性!
  • 紀曉嵐出一個字謎,乾隆皇帝都猜不出來,紀曉嵐一句話彰顯高情商
    前言情商是一種能洞察人生價值,揭示人生目標的悟性;是一種可在順境、逆境之中穿梭自如的能力。在乾隆33年,也就是公元1768年,這一年的紀曉嵐剛剛守孝結束,之後他就被任命為貴州都勻知府,但是乾隆皇帝認為他才華橫溢,有著曠世奇才,去地方做這樣一個小官,實在是有點大材小用了,於是為了提拔紀曉嵐,康熙皇帝直接讓他做了翰林院侍讀學士,成為了一名從四品官員,最重要的是乾隆讓紀曉嵐成功留在了自己的身邊,就是為了自己在閒暇的時候,和紀曉嵐這樣的大才子吟詩作對。
  • 黃河因洩洪而露出河底,在河底的石洞內,發現了罕見寶貝
    1986年,位於黃河上遊的龍羊峽水電站大壩下閘因為蓄水,導致了龍羊峽至那麼對於這次黃河斷水,黃河河底也是發現了一些東西。在很多人眼裡,黃河如果是斷水的話,那麼河底肯定全是泥沙,並且黃河河底的泥沙還要非常厚。
  • 黃河灘上出土的開元大鐵牛,堪稱世界奇觀,見證了唐代人們智慧!
    黃河大鐵牛也叫唐開元鐵牛,共有4尊,是安定黃河上的蒲津浮橋用的一種「牛形」浮橋地錨。蒲津浮橋,黃河上最早、最長、最大的黃河大浮橋,浮橋用鐵索相連,這些鐵牛用來栓這些鐵索的。開元鐵牛亦稱唐代鐵牛,位於永濟市城西十五公裡,蒲州城西的黃河古道兩岸,各四尊。鐵牛是用作拴鐵索用,鐵索連舟便成了浮橋。元末橋毀,久置不用,故習稱"鎮河鐵牛"。因黃河變遷,逐漸為泥沙埋沒。
  • 與紀曉嵐比鄰而居
    原來那是紀曉嵐故居,我理所當然萬分欣喜。   紀曉嵐雖說是乾隆進士,《四庫全書》總纂官,可是在華蓋雲集、名流畢至的北京,紀曉嵐實在算不了什麼。再說,那二進四合院,也不是紀曉嵐建造的。在清雍正初年,這裡住的是嶽飛的後裔、奮威將軍嶽鍾琪。到了乾隆年間,這兒的主人才是紀曉嵐,住了30多年。二百年前——嘉慶十年(一八〇五年),紀曉嵐病逝於此。之後,屢換屋主。
  • 五四北解放溪河底咋冒出「大石龜」
    解放溪河床突然拱起一個龜殼般的大包【市民反映】近日,福州市民鄭先生撥打968111反映:前段時間,五四北解放溪進行內河整治,河底的淤泥清了,鋪上石條,整條河變得乾淨了。不過兩天前,位于楓丹白露和山姆小鎮相交處的一段解放溪,河底鋪著的石條卻拱了起來,近一米高,就像一個「烏龜殼」,難道駁岸出了問題?【馬上核實】從山姆小鎮向楓丹白露方向走一百多米,便可看見鄭先生所說的「烏龜殼」,只見四五十塊石條呈弧形連片拱了二三十釐米,有六七平方米,而拱起的最高處竟高出水面近1米。山姆小鎮的陳依伯說,他擔心是兩邊的駁岸出了問題向中間擠壓,才導致石條拱起。
  • 黃河出土「鎮河神牛」,鎮守黃河1000年,60噸體重堪稱歷史之最!
    既然是「母河」,自然也會對「孩子」表示不滿,在歷史上曾多次發生黃河肆虐的事情,著名的「大禹治水」治的也是黃河。相對起現代,古代的技術相對落後,黃河的肆虐在唐朝才被徹底解決,而解決的方法就是「鎮河神牛」,其原理是將60噸投入河中,用其堵住要塞,從而鎮壓水患。前段時間黃河出土了「鎮河神牛」,我們也見到了古人的智慧,60噸的體重堪稱歷史之最!
  • 為何紀曉嵐要銷毀?如今已被破解
    《山海經》這本記錄了很多神奇古怪生物,以及世界山川地理文學的著作,從古至今對它的評價一直都是褒貶不一的,尤其是清朝時期的大官紀曉嵐,曾經竭力的想要燒毀這本書,到底是為什麼呢?幾百年後的專家揭開了這個秘密。
  • 男子河底發現「神秘寶箱」,打開一看,嚇得趕緊送去了警局
    哈嘍,小夥伴們關注「愛仕達奇聞說」每天為您報精彩        小時候其實大家都很喜歡去探險,因為小時候的我們總是天馬行空,看了一些故事,就會覺得這些故事會發生在生活中,然後就會幻想,所以很多人其實都做過這樣的小遊戲,就是自己把東西藏起來,然後自己畫一張藏寶圖。
  • 乾隆死後不久,和珅被嘉慶處死,那嘉慶是怎麼對待紀曉嵐的呢?
    因為和珅沒有為自己留下該有的後路,嘉慶帝一上臺遂將其處死。從真實歷史上看,紀曉嵐並沒有和和珅有過什麼交集,更談不上什麼鐵三角一說。同樣作為乾隆朝的重臣,和珅倒臺後,紀曉嵐的結局如何呢? 紀曉嵐是清朝中期有名的大才子,他從小就飽讀詩書。乾隆十九年,紀曉嵐考中了進士,不久,他就被乾隆提拔為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相當於清政府的國史館,它沒有上朝議政的權利,純屬皇帝的私人秘書。
  • 紀曉嵐發現後要銷毀?如今謎底被解開
    提起紀曉嵐,大家都不陌生,他是《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的風流才子,實際上,在歷史記載當中,他只是一位被乾隆羞辱的文人,因其博學多識,被皇帝任命撰寫《四庫全書》。據說他在撰寫《四庫全書》時,毀掉了多達十五萬部古籍,其中就有《山海經》。
  • 白居易作詩被人質疑淺俗,紀曉嵐說,老嫗能解豈是淺才者所能到
    解,這個字容易產生歧義,是老嫗聽了白居易讀詩能解呢?還是老人自己閱讀能解呢?沒有更多的資料介紹這個老婆婆是什麼身份,如果象蔡文姬、李清照那樣的老婆婆,我們要肅然起敬。但是,從這個故事的本意可以感覺出,這個老人識不識字都很難說。
  • 「對聯大王」紀曉嵐,可以把乾隆對到哭!
    紀曉嵐,清朝大學士、大才子, 據說,紀曉嵐對對聯是一絕, 有許多關於他對對聯的傳說, 今天,我們就通過幾個對聯故事 來領略紀曉嵐的的對聯才華。
  • 《鐵齒銅牙紀曉嵐》紀曉嵐演繹聰明才智,和珅演繹老奸巨猾
    《鐵齒銅牙紀曉嵐》紀曉嵐演繹聰明才智,和珅演繹老奸巨猾回首以前的幾部老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不僅演繹了紀曉嵐的聰明才智,更是演繹了和珅的老奸巨猾,但是,現在你回首再看看這部老劇,可以看出紀曉嵐是一個具有很高情商的人,說話也是一套一套的,更是讓我們不僅誇讚真是一部好劇啊。看一部好劇,勝讀一本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