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因洩洪而露出河底,在河底的石洞內,發現了罕見寶貝

2020-08-20 莘莘的歷史筆記

黃河作為母親河,承載著中華歷史五千年的文明,一直以來,黃河一直奔流不息,沒有人能夠見到其乾涸的狀態,更是不知道黃河底部究竟有什麼。

就在幾十年前,黃河出現了一次乾涸的狀態,或許你們沒有發現,據說當時乾涸的時候,人們還在黃河河底發現了寶貝。

1986年,位於黃河上遊的龍羊峽水電站大壩下閘因為蓄水,導致了龍羊峽至劉家峽這段河道全部沒了水。

這應該是歷史上第一次斷水,這次斷水讓很多人見識到了黃河的另一面,這樣的一面也是歷史性的,見到一次可以說是幸事。

根據相關的專家表示,這次斷水的情況是百年難遇的,並且這次是因為其特殊情況,不得不進行斷水。

那麼對於這次黃河斷水,黃河河底也是發現了一些東西。在很多人眼裡,黃河如果是斷水的話,那麼河底肯定全是泥沙,並且黃河河底的泥沙還要非常厚。

其實除了多數的泥沙之外,也是有寶貝的,或許你不相信,但是真發現了許多。

在這次的發現中,出現了很多的巨石,巨石就是巨石,最大的有卡車那麼大。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樣的石頭有什麼特別的,不就是一塊石頭嗎?其實不然,這些石頭不和一般的石頭一樣,這種石頭雖然遠看比較普通,但是細看,其實表面異常光滑和細膩。

之所以能夠一直在河底,這些石頭都是根,沒有根的石頭因為黃河的急湍早就被衝走了。

對於很多當地的老百姓來說,聽說有一些寶貝,紛紛都來到這裡尋寶。

之所以會說這裡有寶貝,主要是因為很多的地區都是古代王朝的所在地,這些王朝的建立都被黃河見證著。特別是在古代,還有很多的拜河神這一說,很多人會把祭祀品扔進黃河中。

還有很多的物件會在戰亂中被丟入黃河等等吧,黃河裡面的物件說多非常多,說少也非常少。

黃河主河道乾涸後,曾經有位農民在某個洞裡發現了很多的金沙,最終把金沙賣掉之後,得到了一筆可觀之財。

之所以會在河底出現石洞,主要就是巨石的存在,巨石的存在會經歷衝擊和腐蝕,隨著時代的更迭和時間的流逝,這些石洞就出現了。

但是讓人遺憾的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在河底的洞內尋到金沙,更多的是一些淤泥,甚至有些人運氣還比較好,能夠尋到比較多的魚類,因為很多魚類就是生活在泥洞中。

其中在河底發現了金色魚鱗的灰冰鴿子魚,這樣的魚類非常罕見,在外人的眼裡有&34;之稱,據說這類魚的營養價值非常高,非常補人。

這樣的魚類非常珍貴,據了解,在古代某些朝代中,這種魚類是專門給名門貴族提供的,一半的百姓是吃不到的,這種魚類吃起來比較鮮嫩,特別是煲湯,非常適合生產的婦人。當然了,這樣的魚類在當時的價格是非常昂貴的。

在黃河中,我們未知的東西還有很多,秘密就是秘密,如果被人們揭開就不是秘密了。在歲月的沉澱中,秘密是必然會存在的,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探索和發現,以正確的態度對待發現的秘密。

相關焦點

  • 黃河因洩洪而露出河底,在河底的石洞中,發現一種寶貝
    黃河是中國人的母親河,同時也是承載了華夏的5000年的文明,千百年來,它一直奔流不息,從未有人見其乾涸過,更沒有知道河底究竟藏著什麼寶貝?也許您不知道,近年來黃河真的乾涸過一次,並且還有人從河底尋到了寶貝。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 1986年,黃河突然斷流,人們在河底發現的寶貝,如今已成傳說
    黃河是中國的第二長河,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幾千年來,黃河一直奔流不息,從未發生過自然原因引起的斷流。但是從1972年開始,黃河下遊河段卻屢屢發生斷流的事件,直到近年來才得以改善。在黃河斷流期間,人們從黃河河底的淤泥裡,曾經有過驚人的發現。虎哥今天給大家來點新鮮的,講講黃河斷流後,人們發現的東西。
  • 男子河底發現「神秘寶箱」,打開一看,嚇得趕緊送去了警局
    不過也有人會堅持下來,比如說這個小夥子,男子河底發現「神秘寶箱」,打開一看,嚇得趕緊送去了警局。這個男子其實就是喜歡去河底這樣的地方,去尋找一些遺失的寶貝,因為河底往往會有些殘留。而他這次就是在河底發現了一個箱子,箱子看起來顯然已經年代就遠了,箱子上的鎖已在河水的浸泡下,顯然已經生鏽了,而且已經沒有鎖住的功能了,所以他就開始打開整個箱子,揭開蓋子後,他就被驚訝到了,雖然他經常到處去尋寶。
  • 有哪些關於黃河的傳說值得分享?
    文/婷西聊齋關於黃河的傳說有很多,被證實的很少。圍繞著黃河有著非常多未證實的傳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國家號召挖河工,拓寬河道。在河道上挖出太多稀奇古怪的玩意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或真或假的謠言的流傳。孰真孰假,已經難以辨別。炒米挑幾個還算靠譜的跟大家分享一下。
  • 我國正打通南水北調東線 長江水過黃河「咽喉」
    中廣網北京12月28日消息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穿黃河工程28日正式開工建設,南水北調東線長江水過黃河的咽喉將在未來36個月內被打通。東線穿黃河工程的開工,為向黃河以北地區供水,緩解這個地區水資源短缺局面邁出了關鍵一步。  從最初著手南水北調東線穿黃河工程研究,到28日正式啟動穿黃河工程,整整用了34年時間。山東省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管理局總工程師羅輝介紹,早在1973年,中國就啟動了南水北調東線調水穿黃河工程方式和位置的研究。
  • 國務院批轉水利電力部關於黃河、長江、淮河、永定河防禦特大洪水...
    如何處理蓄洪與洩洪的關係,是淮河上、中、下遊的最大矛盾。(四)當洪澤湖以上淮河幹流發生特大洪水,三河閘、二河閘全部敞洩,而洪澤湖水位上漲到十七米,仍有上漲趨勢時,應開放灌溉總渠北側、廢黃河南側的夾道地區洩洪入海,以保證洪澤湖大堤安全(灌溉總渠北側地區內有耕地一百五十萬畝,人口一百二十萬)。
  • 臨沂陷泥河水草叢生 管理所:淨化水質不影響洩洪
    原標題:臨沂陷泥河水草叢生 管理所:淨化水質不影響洩洪  陷泥河是臨沂市城區的主要排水通道,然而近段時間以來,一些細心的市民發現,陷泥河部分河段內水草叢生。汛期即將到來,大量的水草會否影響水質,影響洩洪能力?這讓眾多市民擔心不已。
  • 黃河泥沙堵住淮河出海口,淮河怎麼入海?
    入江水道長約158公裡,設計洩洪能力為12000立方米每秒,是淮河水下洩的最大通道,可將淮河上中遊70%以上的洪水匯入長江。,在二河閘東北約三公裡處,二河水分兩流兩處,一處向北,一處經過二河新閘流入與蘇北灌溉總渠平行的淮河入海水道。
  • 河中巨怪第四彈—藍寶馬鴨嘴
    藍寶馬鴨嘴是錐吻油鯰屬唯一物種,僅分布在巴西聖弗朗西斯科河。最早發現的時候,是當地印第安土著和黑人奴隸的食用魚之一。在上世紀80年代後期,隨著觀賞魚產業的發展,藍寶馬鴨嘴開始出現在歐洲,日本的大型水族館和土豪收藏者手中。雖然因其滑稽可笑的造型受到不少巨怪鯰魚玩家的不屑一顧而評價不一。但是,一個事件的發生,讓藍寶馬鴨嘴的命運引來了巨大的轉折!
  • 黃河已成「地上河」,國家為何不把泥沙清理走?
    黃河已成「地上河」,國家為何不把泥沙清理走?文/小海專注歷史故事小編想要問大家知道問題,我們國家的兩條主要的河流是什麼?這個問題很簡單,大家應該都知道,是黃河和長江。那麼素來有母親河之稱的河流是哪個?對,那就是黃河!黃河可以說是養育了整個北部地區人民的一條河流。不過,相信大家也知道,黃河因為泥沙堆積太多,部分地方已經成為了非常危險的「地上河」,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如此危險,為何國家不把沉積在河底的泥沙給全部清理出來呢?小編查了一下相關的資料,來給大家說叨說叨。首先,大家聽過《回到拉薩》這首歌沒?
  • 如此下去,黃河會從「懸河」變成地下河嗎
    古代人口稀少,能力低下,黃河泛濫,改道是常態。黃河在泛濫自然改道時不會產生懸河,哪裡地勢低就往哪裡走,曾經入黃海、曾經入渤海、曾經奪淮入海,造成淮河流域泛濫成災。後來人們採取築堤攔水使河道固定,泥沙也被約束在河道內不斷沉積,懸河就產生了。
  • 東營境內的黃河|關於凌汛那些事
    解放前,因凌汛決堤而泛濫成災的事,幾乎年年發生,每次決口,都給沿河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嚴重的損失。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多年來,山東黃河河務局試過多種破除冰凌的方式,所有的方式中炸藥爆破效果較好,至今仍採用。
  • 黃河泥沙堆積如山,下遊成為「地上河」,為何不挖深一點?
    黃河的泥沙問題,在世界範圍內都非常罕見。作為地球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之一,黃河一直在塑造著下遊的面貌。現在的華北平原,絕大部分都是黃河經過數百萬年的泥沙衝積而形成的,現在黃河泥沙還在源源不斷地填充著渤海。有學者認為,如果再這樣繼續下去,最多200年後,渤海就將被徹底填平。
  • 保護母親河,再建青山綠水,讓母親河成為人民心目中的幸福河。
    、誕生、發展受制於地史期內的地質作用,以地殼變動產生的構造運動為外營力,以水文地理條件下本身產生的侵蝕、搬運、堆積為內營力。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與黃河下遊的泥沙堆積在史前地質時期就在進行,史後受人類活動的影響與日俱增。根據多方面的研究,古黃河有三個發展階段:第三紀至第四紀的早更新世為古黃河孕育期。第四紀(距今115萬年~10萬年)古黃河誕生成長期。晚更新世(距今10萬年~1萬年)黃河形成海洋水系。
  • "2019行走黃河"之淤地壩:喜看禾麥千重浪 遍地英雄鎖蒼龍
    所謂黃河「善淤、善決、善徙」,所謂「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原因皆歸於此。 治黃,古人亦曾苦苦探索。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前,所謂治河更多時候局限於黃河下遊,而且主要是被動防禦洪災。 保黃河安瀾,還得追溯泥沙來源。
  • 東平湖60年回眸之一:黃河安瀾話"王牌"
    大河內驚濤怒吼,濁流滾滾,巨浪如山,黃河灘裡洪水橫衝直闖,水面上漂浮的棺材木、柴火垛、樹木雜物在激流中上下起伏;往日瀟灑的大柳樹僅露出一點點尖梢。黃河大堤上戰旗獵獵,人流如潮,搶險修堤的號子此起彼伏,響徹雲天。
  • 黃河變清是利是弊?專家:或對沿途生態平衡造成破壞
    黃河變清,是利是弊?  受訪專家大多傾向於認為,「黃河清」的出現,總體上是水土保持等措施取得成效的表現,但也要防止因生態發生變化可能產生的隱患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周群峰  10月14日,黃河鄭州花園口段,不少市民來河灘遊玩。遠遠望去,煙波浩渺,河面寬闊。
  • 黃河的河床都比地面高,形成了「地上河」,為什麼不挖低一些呢?
    黃河的河床都比地面高,形成了「地上河」,為什麼不挖低一些呢?黃河的存在,我們中國已經知道多少年了,自從伴隨著我們中華民族誕生以來,它就成為了我們的母親河,從上古文明開始,有了人類的時候,它就存在了。我們國家誕生的第一批先輩,就是在他這一片區域繁衍生息的,所以這一條河絕對是我們的母親河。但是從歷史記載來,黃河這條河並不平凡,因為它經過了20多次改道不計其數的。送我們建國以來黃河附近的居民,深受黃河的危害。為什麼黃河會屢次的改道或者決堤呢?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為來自黃河上遊的泥沙堡,這片區域的河床抬得太高。
  • 青海這條河居然結出了冰雪奇緣……
    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 快速再縮回屋 但是冬日的美景總需要一雙發現的眼睛 岸冰 河中冰花因水流和風的作用,在岸邊聚集,凍結成沿岸冰帶,稱衝積岸冰。
  • 濟南不少馬路成河|黃河洪峰今天到濟南!24年來流量...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雨越下越大泉城公園雨下的很帶勁濟南不少馬路成河大家紛紛曬坐標朋友圈也下雨了不過,有網友表示陽 區 多雲轉陰,傍晚到夜間有雷陣雨 南風3級,雷雨時陣風7~8級 最高氣溫31℃萊 蕪 區 多雲轉陰,傍晚到夜間有雷陣雨 南風3級,雷雨時陣風7~8級 最高氣溫31℃鋼 城 區 多雲轉陰,傍晚到夜間有雷陣雨 南風3級,雷雨時陣風7~8級 最高氣溫31℃平 陰 縣 多雲轉陰,傍晚到夜間有雷陣雨 南風3級,雷雨時陣風7~8級 最高氣溫31℃商 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