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華民族的「母河」,她孕育了中國的生機,也孕育了中華的文明,她用甘甜的河水哺育了無數人。既然是「母河」,自然也會對「孩子」表示不滿,在歷史上曾多次發生黃河肆虐的事情,著名的「大禹治水」治的也是黃河。相對起現代,古代的技術相對落後,黃河的肆虐在唐朝才被徹底解決,而解決的方法就是「鎮河神牛」,其原理是將60噸投入河中,用其堵住要塞,從而鎮壓水患。前段時間黃河出土了「鎮河神牛」,我們也見到了古人的智慧,60噸的體重堪稱歷史之最!
專家學者認為鎮河鐵牛是用來堵塞要塞的,但民間也有其他的觀點。據民眾稱,他的祖先在古代從事過鐵牛的製作過程,先祖留下了記載,稱其是為了固定拱橋,起到平穩的作用。不過隨著黃河的肆虐,橋面被衝垮,鎮河鐵牛也被捲入河中。早期水性較高的民眾,還在海底摸到過鐵牛,不過隨著河沙的不斷淤積,鐵牛也逐漸被掩蓋了,慢慢的鐵牛就被遺忘在了歷史的角落。
還有一種說法更有趣。古代的皇帝會信奉一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對於人來說,未知的永遠是最可怕的,皇帝自然也是如此。古代人究竟有多迷信?仔細揣測你都能得出結論,就比如我們常說的「天時地利人和」,為何要把天時放在第一位,人和放在最後一位?也說明了一些道理!當年唐玄宗為了平息「河神」的憤怒,找來了數位工匠鑄造出了鐵牛,並且派數人將其投入河中,藉此保佑黃河的寧靜。
隨著「溫室效應」的產生,黃河的水位正在逐漸的降低,河床也逐漸外露,當年的「鎮河神牛」也得以重現!值得一提的是,這四隻鐵牛都是「一次性澆築」而成的,說簡單些,就是必須中途不可以間斷!估計在一千多年前,會有成千上萬的工匠師傅,圍著燥熱的鍋爐,大汗淋漓的進行這一艱巨的任務!
這四隻鐵牛見證了歷史的興衰,見證的王朝的更替,他們默默無聞的守在黃河之中,保一方之太平,不知是不是唐太宗的祈願起了效果,自唐朝以來,黃河就很少發生大規模的肆虐事件了,亦或者像專家說的那般,在誤打誤撞之際鐵牛堵住了要塞,因此避免了黃河肆虐的現象,不管怎麼說,它都是當之無愧的「鎮河神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