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顯微組織檢驗簡述
顯微組織檢驗顧名思義就是用金相顯微鏡,觀察金屬材料表面的微觀組織結構,如相組成、相變、化學成分分布、夾雜物和缺陷等一種技術手段。
顯微組織檢驗一般有兩個作用,第一個作用是通過檢驗對金屬材料表面的微觀尺度的組織和缺陷進行鑑別和判定,例如對晶粒的尺寸進行平均晶粒度測量,晶粒度評級,對夾雜物等進行判定;第二個作用是對金屬材料表面的微觀結構進行科學分析研究,從而找出組織結構與材料的性能有什麼聯繫;為金屬材料的改性和工藝設計提供基礎性資料。
2 顯微組織檢驗一般能檢測出什麼呢?
2.1 金屬材料表面微觀組織結構的情況
例如組成相的種類;各相的比例;相的外觀形態、分布和尺寸;相轉變的過程。
2.2 金屬材料表面的化學成分分布情況
例如顯微偏析等。
2.3 金屬材料表面的顯微組織缺陷
例如夾雜物、裂紋、氣孔、顯微縮松等。
顯微組織檢驗一般採用金相顯微鏡進行拍照分析,當然隨著金屬材料顯微組織研究越來越受重視和研究的深入,檢驗設備也是日新月異,功能和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
3 顯微組織檢驗有哪些步驟呢?
顯微組織檢驗一般包括這樣幾個步驟,試樣的選取;試樣製備;試樣侵蝕;顯微組織分析。
3.1 試樣的選取
取樣部位,樣品尺寸;不同部位,顯微組織一般是有著明顯差異的。我們一般需要依據研究或檢驗的目的,按照相關的標準或者技術合同等的規定,選取試樣有代表性的部位,進行取樣。例如研究鑄坯的徑向組織的變化規律,我們就需要在垂直於鑄坯軸線方向的截面上截取宏觀試樣,然後在宏觀試樣上的邊部、1/2處、中心等部位取金相試樣。例如研究金屬冷加工後的變形程度,我們就需要在平行於加工方向的縱向切面截取試樣。研究缺陷分析的試樣,就要在缺陷部位或缺陷附近取樣,還要在正常部位取樣進行對比。
銅及銅合金材料質地比較軟,一般不適合採用砂輪切取,但可以用手鋸、剪切、車、銑等加工方法進行取樣;對於要求比較高的樣品或受試樣尺寸限制等可以用線切割取樣;硬而脆的中間合金可以用錘擊取樣。取樣時需要儘可能避免樣品變形和試樣溫度過高等。
3.2 試樣製備
試樣的鑲樣,試樣的拋光。試樣的拋光分為機械拋光、化學拋光和電解拋光。選用什麼樣的拋光方法,因根據材質和尺寸以及自己的試驗設備條件進行合理的選擇。
3.3 試樣侵蝕
試樣的侵蝕的關鍵在於表面拋光好壞程度;腐蝕劑的成分及配比。
3.4 顯微組織分析
侵蝕好的試樣,用金相顯微鏡觀察分析。一般先用50X觀察,找到需要檢驗的地方後,再視情況將放大倍數依次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