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冬顯微鑑別-韌皮部束個數

2021-01-14 藥材顯微鑑定

麥冬來源於百合科植物麥冬的乾燥塊根。大家都知道麥冬和山麥冬的的鑑別在於韌皮部束的不同,麥冬的韌皮部束為16-22個,山麥冬的為7-15個,但是在實際檢驗中,有時韌皮部束很難數的清,有時候麥冬的韌皮部數也不在16-22的範圍內,現在就這些問題進行討論

【藥典原文】本品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或脫落,根被為3~5列木化細胞。皮層寬廣,散有含草酸鈣針晶束的黏液細胞,有的針晶直徑至10μm;內皮層細胞壁均勻增厚,木化,有通道細胞,外側為1列石細胞,其內壁及側壁增厚,紋孔細密。中柱較小,韌皮部束16~22個,木質部由導管、管胞、木纖維以及內側的木化細胞連結成環層。髓小,薄壁細胞類圓形。 

【阿輪附圖】


很多人不理解什麼是韌皮部束?我遇到有的人在數韌皮部束時,直接數上面齒輪一樣的突出的個數,雖然這個齒輪的個數和韌皮部數的數目相同,但那確實不是韌皮部束,通俗的說,韌皮部束就是韌皮部呈一束一束的分布,下圖的紅圈圈著的就是韌皮部束,可以看出有16個。



    

   很多人在做檢驗的時候,會切到韌皮部束個數少於16個,或者多於22個,這樣的情況正常嗎?這樣的情況很常見,一般需要多切一些樣品,切的位置要相對固定,建議從麥冬的正中間切,因為從作者的經驗來看,隨著藥材的切片部位不同,組織形態也是差異很大,我曾經切過一葉類藥材,葉柄、葉中和葉尖的維管束的個數都不一樣,所以遇到這種情況,還是多切一些樣品,注意切樣的位置,就很容易解決了。


黃昌傑老師圖片:韌皮部束個數為23個。


         在麥冬的韌皮部束的鑑別上,用間苯三酚-鹽酸染色很簡單也很實用,即使片子切斜了,染色也能看清楚。此方法為臨時染色方法,顯微切片後,透化,透化完成,用濾紙吸去多餘的水合氯醛和稀甘油溶液,滴加一點稀鹽酸溶液,在滴加一滴間苯三酚溶液(0.5g間苯三酚溶於25ml乙醇中),木化的組織就會顯紅色,此顯色需在酸性環境下進行,若是紅色褪去,再滴加點稀鹽酸就會再次顯紅色。

麥冬切片(切斜了,木質部不清楚,韌皮部也不清楚,染色後仍能數清楚)

   歡迎大家交流中藥顯微鑑定,本人擅解中藥顯微疑難問題,為多家企業單位培訓中藥顯微鑑定。個人認知有限,請各位老師師批評指正,如認同本人觀點,歡迎點讚。歡迎交流中藥顯微鑑定,微信(QQ)1152799934。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藥師考】巧記顯微鑑定中含草酸鈣結晶、石細胞的中藥
    【解析】:催促(簇晶)、二大(大黃、蓼大青葉)、太子(太子參)、人參、西洋參、回丁香(茴香、丁香),置地皮(梔子、地榆、丹皮)、審查(諧音山楂)、胡亂寄(槲寄生)、白金魚(白芍、金銀花、吳茱萸),兇手(川芎、首烏)、杖責三七(虎杖、三七)巧記顯微鑑定中含石細胞的中藥從前,有個大地主叫吳茱萸。
  • 韌皮部運輸機理及同化物分布
    韌皮部運輸機理什麼力量促使有機物在韌皮部內運輸?目前有三個學說解釋:壓力流動學說、胞質泵動學說、收縮蛋白學說。而在庫端由於分子被逐步運出或者貯存,是的溶質的顆粒數降低,水勢增大而水分散失,庫端的膨壓減小,從而形成源庫兩端的膨壓差,引起同化物在篩管內隨液流流動。這一學說解釋的動力純粹來自物理作用。
  • 敗醬草的鑑別
    顯微鑑別:根莖橫切面1、黃花敗醬:落皮層可見,厚壁細胞壁木化,斷續排列成環,木栓層為多列木栓細胞,皮層較窄,有裂隙,韌皮部細胞小壁薄,束間形成層有時不明顯,木質較寬廣,中部有10餘列薄壁細胞組成的環帶,細胞排列整齊,內側或全部環帶細胞栓化,含少數簇晶,環帶外側導管單個散在或2-4成群徑向排列,胞腔常含黃棕色物,木射線寬1-2列細胞,髓部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簇晶。老的莖髓部常駐成空洞。薄壁細胞含澱粉粒。
  • 藥用植物桑寄生的簡介及其鑑別方法
    因髓部常偏於一側,皮層寬窄不均,最窄處僅約10層細胞,最寬處達30餘層細胞,細胞內含澱粉粒和葉綠體,少數細胞含粘液及草酸鈣簇晶,稀含草酸鈣方晶;老莖的皮層內石細胞較多,單個或數個成群,纖維束8個,與8束環髓纖維相對應。維管束外韌型,韌皮部較窄,5~8列細胞,薄壁性,內含澱粉粒,有時可見草酸鈣小方晶;形成層不明顯,木射線寬5~8列細胞,散有纖維束;導管周圍纖維甚多,並有少數異形細胞。
  • 作物韌皮部的養分運輸及其特點
    篩管行使運輸功能時,篩孔張開,一旦篩管遭受損傷,就會有大量的黏膠狀韌皮部蛋白(稱為P蛋白)沉積在篩板上,堵塞篩孔,從而阻止韌皮部內溶質的流失。伴胞和篩管分子相伴而生,組成篩管分子-伴胞複合體。伴胞與篩管毗鄰的側壁之間有許多胞間連絲,以保證兩者之間的密切聯繫。研究表明,伴胞在韌皮部裝載中起著重要作用。
  • 教你鑑別升麻的真假
    【天地網訊】  市場上經常發現用爵床科植物腺毛馬藍的乾燥根莖冒充升麻的事件,為保障用藥安全,本文特從藥材鑑別、顯微鑑別、理化鑑別、薄層層析四方面對二者的鑑別加以介紹。  藥材鑑別  升麻 本品位毛茛植物大三葉升麻、興安升麻的乾燥根莖。本品為不規則長形塊狀,多分枝,呈結節狀,長10-20釐米,直徑2-4釐米。
  • 山麥冬|盛夏光年
    山麥冬(Liriope spicata)和闊葉山麥冬(Liriope muscari)是園林中作為地被使用最常見的山麥冬屬植物。山麥冬的花看著很標準,6個被片,3個外輪,3個內輪。雄蕊6,雌蕊6心皮,完全合在一起的柱頭,還可以看見一束一束獨立的痕跡。
  • 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五篇韌皮部專題綜述
    今日,《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連發五篇綜述,講述了韌皮部裝載和卸載胺基酸、生物物理學與遺傳學角度看待韌皮部功能和發育
  • 標記的糖最初是在韌皮部的篩管分子中出現
    這是因為環割破壞了韌皮部的通路,葉子製造的有機物下運受阻,營養物質停滯在環割的上端所致。環割上方的枝條能繼續生長,就是說,不會發生缺水或者缺乏礦質的情況。把標記的有機化合物引進植物大大促進了物質運輸途徑的研究。例如在密閉小室中用14C或者11C標記的CO2供應給完整的成熟葉,通過光合作用的CO2固定反應,標記的CO2被摻入有機化合物。
  • 【植物的故事】山麥冬一家和麥冬
    金邊闊葉山麥冬地被景觀(圖:無患子)山麥冬是個大家族,有山麥冬 、闊葉山麥冬和金邊闊葉山麥冬,它們都是百合科山麥冬屬多年生草本,種子近圓球形,小核果狀,成熟時黑色。 山麥冬黑色的種子(圖:浙江山野-老蔣)山麥冬(Liriope spicata (Thunb.)
  • 每日摘要:植物正在發育中的韌皮部中BR感知的局部和系統性效應(Current Biology)
    維管組織中的韌皮部可用於光合產物在「源」和「庫」器官之間的轉移,同樣也可用於系統性協調植物生長和發育的信號轉導。本文中,作者發現在植物生長點中,發育中的韌皮部會調控鄰近組織中的細胞行為。缺少三個受體激酶BRI1、BRL1和BRL3的擬南芥bri3突變體植株不能夠再感應植物激素油菜素內酯,並且植株出現嚴重的矮化,而且在模式建成和分化等方面也存在缺陷,包括韌皮部發育也遭受紊亂。
  • 真偽鑑別讓你買到真貨
    1.4 顯微鑑別(橫切面)  味連:由木栓層、皮層、中柱鞘、韌皮部、形成層、木質部和髓組成。木栓層數列木栓細胞,皮層較寬. 石細胞多成群,少數為單個散在. 可見根跡或葉跡維管束, 中柱鞘纖維束斷續環列.
  • 山麥冬的HPLC/ESI-MS特徵指紋圖譜研究
    方法:山麥冬用甲醇超聲提取, 提取液經C18SPE固相萃取柱除去多糖成分後,用高效液相色譜2電噴霧離子阱質譜(HPLC/ESI-MS)分析提取物中的物質組成。結果:山麥冬甲醇提取物色譜圖中有17個共有峰的重現性與精密度的RSD<5%,建議以此為基礎製作山麥冬特徵指紋圖譜。結論:應用HPLC/ESI-MS技術建立的山麥冬指紋圖譜特徵性強、重現性較好,可用於山麥冬的品質評價與品種鑑別。
  • 每日摘要:楊樹韌皮部中的細胞分裂素信號轉導調控形成層的活性(New Phytologist)
    結果1-幹擾韌皮部中CK分布:We generated transgenic poplar harboring CKX2, a gene encoding a cytokinin degrading enzyme, driven by the phloem‐specific
  • 在生長季節通過阻斷韌皮部有機營養向根系輸送獼猴桃環剝
    在生長季節通過阻斷韌皮部有機營養向根系輸送獼猴桃環剝呂 巖 李 濤環剝(圖 1 )是在生長季節通過阻斷韌皮部有機營養向根系輸送, 而將有機營養截留在樹冠部,促進枝條有機營養積累最大化如果以控制樹勢、促進坐果為目標,環剝部位以主幹部為主;如果以促進果個增大、提高果實幹物質積累為目標,環剝部位以結果母枝為主。針對需冷量不足,樹勢和枝勢(結果母枝)過旺,連年產量過低或不掛果的樹,可採用主幹和結果母枝同時環剝的方法, 以達到最大限度控旺促花(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