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摘要:楊樹韌皮部中的細胞分裂素信號轉導調控形成層的活性(New Phytologist)

2021-02-20 植物類SCI摘要

Hope everybody can study well and make progress every day!

Cytokinin signaling localized in phloem non‐cell‐autonomously regulates cambial activity during secondary growth of Populus stems

背景回顧:The regulation of cytokinin on secondary vascular development has been uncovered by modulating cytokinin content.

提出問題:However, it remains unclear how cytokinin enriched in developing secondary phloem regulates cambium activity in poplar.

主要研究:Here, we visualized the gradient distribution of cytokinin with a peak in the secondary phloem of poplar stem via immunohistochemical imaging, and determined the role of phloem‐located cytokinin signaling during wood formation.

結果1-幹擾韌皮部中CK分布:We generated transgenic poplar harboring CKX2, a gene encoding a cytokinin degrading enzyme, driven by the phloem‐specific CLE41b promoter, indicating that the disruption of cytokinin gradient pattern restricts the cambial activity.

結果2-減弱/增強韌皮部中CK信號:The RNA interference‐based knockdown of the histidine kinase (HK) genes encoding cytokinin receptors specifically in secondary phloem significantly compromised the division activity of cambial cells, whereas the phloem‐specific expression of a type‐B response regulator (RR) transcription factor stimulated cambial proliferation, providing evidence for the non‐cell‐autonomous regulation of local cytokinin signaling on the cambial activity.

結果3-減弱形成層中CK信號:Moreover, the cambium‐specific knockdown of HKs also led to the restricted cambial activity, and the defects was aggravated by the reduced cytokinin accumulation.

結論:Our results showed that local cytokinin signaling in secondary phloem regulates cambial activity non‐cell‐autonomously, and coordinately with its local signaling in cambium.

細胞分裂素對於次生維管發育的調控受到細胞分裂素含量的控制。但是,楊樹中細胞分裂素如何在正在發育中的次生韌皮部中富集,從而調控形成層活性還不清楚。本文中,作者通過免疫組織化學成像觀察了細胞分裂素在楊樹莖次生韌皮部中的梯度分布,並確定了定位於韌皮部的細胞分裂素信號轉導在木材形成中的作用。作者通過韌皮部特異表達的CLE41b基因的啟動子驅動細胞分裂素降解酶編碼基因CKX2在楊樹韌皮部的表達,揭示了幹擾細胞分裂素梯度模式會限制形成層的活性。作者通過RNA幹擾技術特異性敲低了次生韌皮部中細胞分裂素受體組氨酸激酶HK基因的表達,能夠顯著降低形成層細胞分裂的活性;而在韌皮部中特異性表達type‐B響應調控子RR能夠刺激形成層的增殖,說明了局部生長素信號轉導對於形成層活性存在非細胞自主性的調控。此外,形成層特異性的敲低HKs同樣能夠限制形成層活性,並且細胞分裂素積累的減少會增強這種缺陷表型。本文的結果揭示了次生韌皮部中的局部細胞分裂素信號轉導通過非細胞自主性方式調控形成層活性,並且協調其在形成層中的局部信號轉導。


羅克明

個人簡介:

1995–1999年,西南師範大學,學士;

1999–2004年,西南農業大學,博士;

2001–2003年,美國康乃狄克大學,訪問學者;

2007–2008年,美國密西根理工大學,博後。

研究方向:以楊樹、擬南芥為模式植物,研究植物在乾旱、鹽鹼、高光等逆境下適應性生長的分子機制和維管組織次生生長發育的遺傳調控機理,篩選和培育具有重要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的林木新品種。

doi: https://doi.org/10.1111/nph.17255

Journal: New Phytologist

Published date: Feb 04, 2021

相關焦點

  • 每日摘要:植物正在發育中的韌皮部中BR感知的局部和系統性效應(Current Biology)
    維管組織中的韌皮部可用於光合產物在「源」和「庫」器官之間的轉移,同樣也可用於系統性協調植物生長和發育的信號轉導。本文中,作者發現在植物生長點中,發育中的韌皮部會調控鄰近組織中的細胞行為。缺少三個受體激酶BRI1、BRL1和BRL3的擬南芥bri3突變體植株不能夠再感應植物激素油菜素內酯,並且植株出現嚴重的矮化,而且在模式建成和分化等方面也存在缺陷,包括韌皮部發育也遭受紊亂。
  • GA/IAA比值的高低分別調控形成層產生韌皮部與木質部的組織分化
    在分化期,細胞體積已定型,細胞壁增厚,呼吸作用和蛋白質合成稍為下降,細胞生長停止。細胞的分化是複雜的生物化學過程,其機理尚不清楚。組織培養的試驗提供了一些證據。由愈傷組織誘導分化出根和芽,是由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含量的比值決定的。
  • 細胞分裂素信號調控玉米葉片發育模式
    葉片形成模式的遺傳基礎研究是植物發育生物學的研究重點。玉米半顯性突變體(Hsf1, Hairy Sheath Frayed1)發現至今已近三十年(Bertrand-Garcia and Freeling, 1991)。
  • 每日摘要:形成層單層幹細胞決定植物的徑向生長(Plant Physiology)
    幹細胞分裂速率的減緩是確保動植物體細胞發育過程中遺傳信息完整的普遍特徵。植物莖和根的徑向生長是由幹細胞驅動的,該過程是植物長大後重要的機械和生理基礎支撐。在大多數雙子葉植物中,形成層作為潛在的幹細胞龕會向內產生木質部,向外產生韌皮部。形成層除了具有這些非常重要的作用外,其幹細胞的研究因為缺少能夠將形成層亞結構分開的可用工具而受到很大的限制。
  • 每日摘要:非典型AUX/IAA蛋白IAA33負調控生長素信號轉導(The EMBO Journal)
    植物激素生長素通過TIR1依賴性的典型AUX/IAA蛋白降解來控制植物的生長和發育,而這些典型AUX/IAA蛋白通常情況下會抑制植物生長素反應轉錄因子ARF蛋白的活性。IAA33是一種缺乏TIR1結合域的非典型AUX/IAA蛋白,其在植物生長素信號轉導和發育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 Plant Cell | 細胞分裂素信號在玉米葉片發育中的關鍵調控作用
    之前的研究鑑定出許多影響P-D構型的基因,如影響近端特性的LADE-ON-PETIOLE (BOP) 基因和調控鞘葉邊界形成的knotted1like homeobox (knox) 轉錄因子【2】。研究表明,KNOX與植物體內的激素信號耦連,因此在分生組織的形成和維持以及其他植物發育過程中起到關鍵的調節作用【3】。但是目前關於玉米等單子葉植物中的P-D構型的調控機制尚不清楚。
  • Plant Cell|細胞分裂素調控植株再生新機制
    近日,生命科學學院、植物發育與環境適應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向鳳寧教授團隊在植株再生調控機制上取得重要突破。植物器官、組織及細胞在離體培養條件下可再生植株,體現出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totipotency)。早在一個世紀前植物組織培養體系已建立,廣泛應用於中藥材、花卉、林草及作物的快速繁殖及基因工程育種。但迄今為止,植物細胞「全能性」機理仍不清楚。
  • 中國農大楊淑華/施怡婷團隊揭示脫落酸和細胞分裂素信號途徑拮抗...
    該研究發現脫落酸與細胞分裂素信號途徑相互拮抗的分子機制,揭示了植物激素平衡植物生長發育和抗逆性的機理。圖:SnRKs-ARRs互作拮抗調控植物抗乾旱能力在自然界中固著生長的植物會遭受各種逆境脅迫的傷害植物激素以協同或拮抗的方式在植物生長發育和抵禦逆境脅迫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來,該研究組陸續發現植物激素調控植物抗逆性的分子機制 (Plant Cell, 2012; New Phytol, 2013; PNAS, 2017; Plant J, 2017; Mol Plant, 2017)。
  • 每日摘要:植物TTL蛋白介導BR信號轉導調控(Plant Cell)
    BR能夠被質膜類受體激酶在細胞外感知,從而激活互聯信號轉導級聯,導致BR響應基因的轉錄調控。TTL基因是一類陸地植物特有的基因家族,其編碼的蛋白在N端具有一段無序的區域,能夠發生蛋白-蛋白互作,中間存在6個四肽重複結構域,C端序列與硫氧還蛋白同源,所以TTL很有可能介導多蛋白複合體的組裝。表型、分子和遺傳學分析顯示TTL蛋白能夠正向調控擬南芥中的BR信號。
  • 激素調控植物幹細胞分子機理揭示
    激素調控植物幹細胞分子機理揭示2017-06-06 18:24 來源: 科技日報 山東農業大學張憲省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在植物幹細胞領域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揭示了激素調控植物幹細胞活動的分子機理。6月2日,國際植物學領域頂級學術期刊《植物細胞》發表了這項研究成果。該成果為推動更大範圍植物離體快繁、生物育種和基因工程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植物幹細胞主要存在於莖端、根端和形成層,莖端幹細胞通過不斷分裂與分化形成植物的地上部分;根端幹細胞形成植物的地下部分。外源施加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能夠在體外培養條件下誘導植株再生,是德國科學家Skoog和Miller在1957年的重大研究發現。
  • 山東農大揭示激素調控植物幹細胞的機理—新聞—科學網
    近日,山東農業大學教授張憲省帶領的研究團隊就在植物幹細胞領域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揭示了激素調控植物幹細胞活動的分子機理。6月2日,國際植物學領域頂級學術期刊《植物細胞》以《B類細胞分裂素響應因子通過對WUSCHEL基因的雙重調控作用決定幹細胞的活動》為題發表了這項研究成果。該成果對推動植物離體快繁和基因工程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這也標誌著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 Stem Cell Rep:林鑫華等揭示細胞外基質成份調控腸道幹細胞活性的...
    乙醯硫酸肝素蛋白聚糖(HSPGs)是細胞外基質的重要組成成分,由核心蛋白和硫酸乙醯肝素粘多糖(HS)構成。HSPGs對信號配體,如Wingless(Wg),Dpp,Hedgehog(Hh)等重要的形態發生素梯度分布和細胞信號激活水平發揮重要的調節作用。
  • 前沿 | 小分子探針與信號轉導
    細胞中的各種信號轉導過程決定了細胞的命運,也直接關係到正常的生理過程和疾病的病理過程,針對「細胞是如何進行信號轉導的」這一重大科學問題,化學生物學研究有著巨大的空間,並由此確定了以化學小分子探針為工具,通過對信號轉導通路的探測、監控,以達到解析這一複雜生命網絡的內部結構和功能的目的。
  • 難點+重點 生理 細胞信號轉導
    細胞信號轉導在生理和生物化學均會考察,而且每年必考,天天師兄已在十年真題的各年份中串講完了生理+生化的細胞信號轉導所有核心考點,建議同學們不留死角的整體複習。cAMP、IP3/Ca2+、DG(DAG)參與G蛋白耦聯受體信號轉導通路;Ca2+本身可參與鈣調蛋白(CaM)信號轉導通路;cGMP參與鳥苷酸環化酶型受體信號轉導通路;PIP3參與酪氨酸激酶型受體信號轉導通路。所以BD對。
  • 樹木發育中的「紅臉」和「白臉」
    無論是整個樹木,還是樹木的個別器官,它們的生長,都是通過細胞的增多和加大來實現的。樹木細胞的生長和所有植物細胞的生長過程一樣,都要經過細胞分裂、細胞伸長擴大和細胞成熟分化三個時期。而細胞分裂是位於樹木莖中間不到十層細胞組成的維管形成層所控制,維管形成層是一種永不知疲倦的「動力馬達」(圖一),其向外分裂組成樹木的韌皮部,向內分裂為木質部等不同的組織,讓樹木不斷增粗。
  • 【中國科學報】植物激素的全新信號轉導之路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家洋團隊,在獨腳金內酯信號轉導機制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團隊系統鑑定了擬南芥獨腳金內酯早期響應基因,並闡明相關分子機制和發育過程,揭示了一種全新植物激素信號轉導機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
  • 每日摘要:擬南芥根組織中創傷誘導的細胞膨壓變化和局部生長素信號協調根的恢復性分裂(PNAS)
    植物組織的創傷自愈,形成由硬質細胞壁包裹著的細胞,代表了植物科學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挑戰,其潛在的分子調控機制與動物中的自愈機制不同,且在很大程度上都處於未知狀態。由於其無法遷移的特性,植物細胞必須依賴於靶向細胞分裂和擴張來再生創傷組織。傷口誘導響應之間的嚴密協調保證了高效地、組織部位特異性地創傷自愈。
  • 麥冬顯微鑑別-韌皮部束個數
    大家都知道麥冬和山麥冬的的鑑別在於韌皮部束的不同,麥冬的韌皮部束為16-22個,山麥冬的為7-15個,但是在實際檢驗中,有時韌皮部束很難數的清,有時候麥冬的韌皮部數也不在16-22的範圍內,現在就這些問題進行討論【藥典原文】本品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或脫落,根被為3~5列木化細胞。
  • PI3K/AKT信號轉導通路在膠質瘤中的研究進展
    膠質瘤是中樞神經系統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本文就PI3K/AKT信號轉導通路的主要組成部分及在膠質瘤中該信號通路相關上下遊分子的調節和通路抑制劑靶向治療等方面的研究進展作一綜述。 1.由癌基因ras編碼表達的ras蛋白具有GTP酶活性,在調節細胞增殖、分化、凋亡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RTK受體與配體結合可以激活ras蛋白,再進一步激活PI3K成為第二信使。一方面,PI3K通過調控下遊rac蛋白影響細胞骨架重組、控制細胞生長而介導細胞的轉移;另一方面,PI3K直接激活AKT信號通路調控細胞生長、增殖和凋亡,通過下調ras基因表達,可以抑制膠質母細胞瘤的生長。
  • Cell重磅:朱健康院士綜述植物非生物脅迫信號轉導
    圖1 不同細胞器中脅迫的感受和信號轉導  (A)細胞器分散感受脅迫的模型。脅迫引起不同細胞器功能紊亂,產生並整合信號調控核基因表達和其他細胞活動,以恢復細胞穩態。(B)內質網脅迫的感受和信號轉導。(C)葉綠體脅迫的感知和信號轉導。虛線表示可能的調控  脅迫感知經常被用來與配體的感知相比較,它被認為通常發生在細胞表面或細胞膜上。然後,信號會傳遞到不同的亞細胞位置如細胞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