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摘要:非典型AUX/IAA蛋白IAA33負調控生長素信號轉導(The EMBO Journal)

2021-02-23 植物類SCI摘要

Hope everybody can study well and make progress every day!

Non‐canonical AUX/IAA protein IAA33 competes with canonical AUX/IAA repressor IAA5 to negatively regulate auxin signaling

First author: Bingsheng Lv; Affiliations: Shandong University (山東大學): Qingdao,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Zhaojun Ding

The phytohormone auxin controls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via TIR1‐dependent protein degradation of canonical AUX/IAA proteins, which normally repress the activity of auxin response transcription factors (ARFs). IAA33 is a non‐canonical AUX/IAA protein lacking a TIR1‐binding domain, and its role in auxin signaling and plant development is not well understood. Here, we show that IAA33 maintains root distal stem cell identity and negatively regulates auxin signaling by interacting with ARF10 and ARF16. IAA33 competes with the canonical AUX/IAA repressor IAA5 for binding to ARF10/16 to protect them from IAA5‐mediated inhibition. In contrast to auxin‐dependent degradation of canonical AUX/IAA proteins, auxin stabilizes IAA33 protein via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4 (MPK14) and does not affect IAA33 gene expression. Taken together, this study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molecular functions of non‐canonical AUX/IAA proteins in auxin signaling transduction.

植物激素生長素通過TIR1依賴性的典型AUX/IAA蛋白降解來控制植物的生長和發育,而這些典型AUX/IAA蛋白通常情況下會抑制植物生長素反應轉錄因子ARF蛋白的活性。IAA33是一種缺乏TIR1結合域的非典型AUX/IAA蛋白,其在植物生長素信號轉導和發育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文中,作者的研究顯示IAA33通過與ARF10/16相互作用來維持根末端幹細胞特徵,並負調節生長素信號轉導。IAA33與典型AUX/IAA抑制子IAA5競爭與ARF10/16的結合,從而保護其免受IAA5介導的抑制。與生長素介導的典型AUX/IAA蛋白降解相反,生長素通過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PK14維持IAA33蛋白的穩定,並且不影響IAA33基因的表達。綜上,該研究為非典型AUX/IAA蛋白在生長素信號轉導中的分子功能提供了新的視野。

通訊:丁兆軍(http://www.lifesci.sdu.edu.cn/info/1062/1658.htm)

個人簡介:1998年,聊城大學,學士;2003年,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博士;2004-2011年,德國馬普植物育種所、比利時根特大學,博士後。

研究方向:主要是從植物激素尤其是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調控的角度,綜合利用遺傳學、細胞學和分子生物學、轉錄組學和蛋白組學等各種手段,研究植物根在鋁,鉻及營養缺陷等各種非生物逆境脅迫條件下根尖幹細胞和根的可塑性生長發育的分子調控機制。

doi: https://doi.org/10.15252/embj.2019101515

Journal: The EMBO Journal

Published date: October 16, 2019

相關焦點

  • Nature: 中國科學家發現一條新的生長素信號轉導途徑
    Nature:中國科學家發現新的不依賴於TIR1的生長素信號轉導途徑研究背景:經典的生長素信號通路是指生長素與其受體TIR1/AFBs結合後, 能穩定其受體與生長素信號抑制因子Aux/IAA蛋白的互作, 且能夠泛素化降解Aux/IAA蛋白, 釋放出被Aux/IAA蛋白抑制的生長素響應因子
  • 每日摘要:植物TTL蛋白介導BR信號轉導調控(Plant Cell)
    BR能夠被質膜類受體激酶在細胞外感知,從而激活互聯信號轉導級聯,導致BR響應基因的轉錄調控。TTL基因是一類陸地植物特有的基因家族,其編碼的蛋白在N端具有一段無序的區域,能夠發生蛋白-蛋白互作,中間存在6個四肽重複結構域,C端序列與硫氧還蛋白同源,所以TTL很有可能介導多蛋白複合體的組裝。表型、分子和遺傳學分析顯示TTL蛋白能夠正向調控擬南芥中的BR信號。
  • 【中國科學報】植物激素的全新信號轉導之路
    因此,對獨腳金內酯信號途徑的研究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近年來,團隊研究發現,獨腳金內酯能夠誘導其受體D14與F-box蛋白D3/MAX2以及抑制蛋白D53/SMXL2,6,7,8形成複合體,啟動信號轉導,誘導該抑制蛋白發生蛋白降解,解除對下遊基因的轉錄抑制,調控分枝(分櫱)數目、株高、葉片形狀、下胚軸伸長等發育過程。
  • 每日摘要:楊樹韌皮部中的細胞分裂素信號轉導調控形成層的活性(New Phytologist)
    結果2-減弱/增強韌皮部中CK信號:The RNA interference‐based knockdown of the histidine kinase (HK) genes encoding cytokinin receptors specifically in secondary
  • 每日摘要:有花植物雙受精中決定中央細胞細胞命運的轉錄抑制機制(PNAS)
    本文中,作者發現MADS-box蛋白AGL80作為一個轉錄抑制子,能夠直接抑制輔助細胞特異基因的表達,從而維持中央細胞的特化。進一步的遺傳拯救試驗以及系統發育分析顯示十字花科家族不同物種之間具有保守的AGL80功能。本文的研究為十字花科中控制中央細胞細胞命運的分子機制提供了新的視野。
  • EMBO J | 生長素極性運輸調控新機制
    )和ABCB家族蛋白ABCB19等外排載體的嚴格調控。有研究表明,極性生長素運輸抑制劑NPA(1-naphthylphthalamic acid)可以通過影響ABCB19蛋白與類親免素FKBP42蛋白TWD1
  • 生長素響應因子選擇性結合AuxRE元件,調控生長素信號
    PNAS | 生長素響應因子選擇性結合AuxRE元件,調控生長素信號責編 | 逸雲生長素是一類重要的植物內源激素,生長素信號通路的轉錄調控依賴於生長素響應因子(AUXIN RESPONSE FACTOR ,ARF),ARF能夠與生長素響應基因的順式作用元件
  • 每日摘要:黃瓜CsSPL基因作用於花葯和胚珠的生長發育
    花葯和胚珠發生是作物受精和果實產量的先決條件,然而目前對於花葯和胚珠的協調調控及底層的分子調控通路仍然不是了解得很清楚。本文發現在黃瓜花葯和胚珠發育缺陷的突變體中,SPL/NZZ基因的正常表達遭到破壞。CsSPL基因特異在黃瓜花葯和胚珠發育過程中表達。敲低CsSPL基因的表達會降低雄性和雌性的育性,同時產生畸形花粉,抑制胚珠的發育。
  • 發現G蛋白偶聯受體信號轉導調控新機制
    G蛋白偶聯受體(GPCR)參與了機體內多種生理過程的調節,是目前治療多種人類疾病包括代謝性疾病的藥物靶點。
  • 每日摘要:擬南芥根組織中創傷誘導的細胞膨壓變化和局部生長素信號協調根的恢復性分裂(PNAS)
    植物組織的創傷自愈,形成由硬質細胞壁包裹著的細胞,代表了植物科學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挑戰,其潛在的分子調控機制與動物中的自愈機制不同,且在很大程度上都處於未知狀態。由於其無法遷移的特性,植物細胞必須依賴於靶向細胞分裂和擴張來再生創傷組織。傷口誘導響應之間的嚴密協調保證了高效地、組織部位特異性地創傷自愈。
  • 李傳友研究組茉莉酸信號轉導機理獲重要發現
    激素在植物生長發育和對環境適應性的調控中發揮重要作用。茉莉酸、生長素、赤黴素、水楊酸等植物激素的受體定位於細胞核內,與轉錄調控緊密偶聯。因此,解析激素信號介導的轉錄調控網絡對於理解植物激素信號的動態響應過程及作用機理具有重要意義。
  • 研究揭示水稻生長素響應因子(OsARFs)差異性調控水稻抗矮縮病毒...
    揭示了水稻生長素響應因子(OsARFs)差異性調控水稻抗矮縮病毒(RDV)的分子機制。水稻矮縮病毒(Rice dwarf virus,RDV)是由葉蟬傳播的能夠引起大面積水稻感病並嚴重減產的一種病毒。感染RDV的水稻植株顯著矮縮,分孽增多,不抽穗或半抽穗。
  • 綜述|茉莉酸信號通路轉錄調控機理
    茉莉酸、生長素、赤黴素、水楊酸等多種植物激素的受體都定位於細胞核內,且與轉錄調控緊密偶聯。因此,深入解析激素信號介導的轉錄調控網絡對於人們全面理解植物激素信號的動態響應過程及作用機理具有重要意義。轉錄中介體(Mediator)是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由多個亞基組成的蛋白複合體,在轉錄調控的多個層面發揮調控作用,被稱為真核生物基因轉錄的「中央控制器」。
  • 每日摘要:擬南芥和番茄中調控胚珠發育的分子機制差異(the plant journal)
    在擬南芥中,胚珠原基的形成由一個基因網絡調控,包括生長素、油菜素內酯以及細胞分裂素的信號通路上的組分。最近,作者發現赤黴素在胚珠原基的起始過程中也發揮重要作用,在擬南芥和西紅柿中均能夠抑制胚珠的形成。本文中,作者發現西紅柿中油菜素內酯通過促進胚珠原基的形成作用於胚珠的起始。此外,針對赤黴素和油菜素內酯共調控胚珠起始的分子和遺傳學試驗顯示西紅柿和擬南芥中採用了兩套不同的分子機制。
  • 茉莉酸信號通路轉錄調控機理研究獲進展
    激素在植物生長發育和對環境適應性的調控中發揮重要作用。茉莉酸、生長素、赤黴素、水楊酸等植物激素的受體定位於細胞核內,與轉錄調控緊密偶聯。因此,解析激素信號介導的轉錄調控網絡對於理解植物激素信號的動態響應過程及作用機理具有重要意義。
  • PNAS:我科學家發現一新型ERK信號通路調控蛋白Raf-1
    該研究發現了一個新的Raf-1調控蛋白,第一次揭示了Raf-1的空間調控方式,並提示了一種在高爾基體上遏制ERK信號通路的新機制,為未來研究腫瘤細胞過度增生的分子機理進而治療癌症提示了一個新的思路和新的靶點。    陳雁研究組的博士生馮琳等人發現了一個新的ERK信號通路的負調控蛋白,並將其命名為RKTG(Raf Kinase Trapping to Golgi)。
  • 每日摘要:植物花瓣上錐形細胞形態建成的關鍵調控機制(Cell Reports)
    本文中,作者利用8-羥基芘-1,3,6-三磺酸三鈉鹽(HPTS)作為螢光pH指示劑來分析擬南芥花瓣上錐形細胞中質外pH值,發現正常的錐形細胞擴張需要生長素信號以及質外pH值的改變。通過結合呈像分析以及遺傳和藥理學實驗,作者發現質外酸化和鹼化分別與錐形細胞尖端銳化程度的增加和減少有關。圓錐細胞最初的擴張伴隨著質外pH值的降低,而這與生長素信號的增強有所關聯。
  • EMBO Reports:中科院科學家揭示細胞自噬活性的調控機制
    本研究發現核糖體大亞基蛋白RPL-43功能缺失會導致SQST-1(哺乳動物細胞p62同源物)蛋白聚集體在線蟲腸道細胞中累積。這些累積的蛋白聚集體能夠被上調的細胞自噬活性有效降解。以此為模型,張宏實驗室進行了線蟲全基因組RNAi篩選,發現了139個基因功能缺失能有效地上調細胞自噬活性,從而促進rpl-43突變體中累積的SQST-1蛋白聚集體的降解。
  • 前沿 | 小分子探針與信號轉導
    細胞中的各種信號轉導過程決定了細胞的命運,也直接關係到正常的生理過程和疾病的病理過程,針對「細胞是如何進行信號轉導的」這一重大科學問題,化學生物學研究有著巨大的空間,並由此確定了以化學小分子探針為工具,通過對信號轉導通路的探測、監控,以達到解析這一複雜生命網絡的內部結構和功能的目的。
  • 遺傳發育所水稻次生壁形成調控機理研究獲進展
    例如,水稻中次生壁合成水平與質量直接關係到株高、抗倒伏性等重要的農藝性狀,因而其合成受到嚴格調控。研究發現,大量NAC、MYB等類型的轉錄因子構成複雜的網絡,以應答植物體內外各種信號、精準調控次生壁生物合成。然而,迄今為止鑑定到的負調控因子極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