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摘要:有花植物雙受精中決定中央細胞細胞命運的轉錄抑制機制(PNAS)

2021-02-12 植物類SCI摘要

Hope everybody can study well and make progress every day!

Transcriptional repression specifies the central cell for double fertilization

First author: Meng-Xia Zhang; Affiliations: CAS 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Beijing,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Hong-Ju Li

Double fertilization is a key innovation for the evolutionary success of angiosperms by which the two fertilized female gametes, the egg cell and central cell, generate the embryo and endosperm, respectively. The female gametophyte (embryo sac) enclosed in the sporophyte is derived from a one-celled haploid cell lineage. It undergoes successive events of mitotic divisions, cellularization, and cell specification to give rise to the mature embryo sac, which contains the two female gametes accompanied by two types of accessory cells, namely synergids and antipodals. How the cell fate of the central cell is specified has long been equivocal and is further complicated by the structural diversity of female gametophyte across plant taxa. Here, MADS-box protein AGL80 was verified as a transcriptional repressor that directly suppresses the expression of accessory cell-specific genes to specify the central cell. Further genetic rescue and phylogenetic assay of the AGL80 orthologs revealed a possible conserved mechanism in the Brassicaceae family.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provide insight into the molecular determination of the second female gamete cell in Brassicaceae.

雙受精(double fertilization)是被子植物演化成功的關鍵創新之一,由兩種受精的雌配子,分別為卵細胞(egg cell)和中央細胞(central cell),形成胚胎和胚乳組織。包含在孢子體內的雌配子體,即胚囊(embryo sac),來源於單個細胞的單倍體細胞系。它會連續經歷有絲分裂、細胞化以及細胞特化事件,發育為成熟的胚囊,其包含兩個雌配子,並伴有兩種類型的輔助細胞,即助細胞(synergid)和反足細胞(antipodal)。長期以來,中央細胞的細胞命運如何特化的一直模糊不清,並且由於整個植物類群中雌配子體的結構十分多樣化,使得該方向的研究變得更加複雜。本文中,作者發現MADS-box蛋白AGL80作為一個轉錄抑制子,能夠直接抑制輔助細胞特異基因的表達,從而維持中央細胞的特化。進一步的遺傳拯救試驗以及系統發育分析顯示十字花科家族不同物種之間具有保守的AGL80功能。本文的研究為十字花科中控制中央細胞細胞命運的分子機制提供了新的視野。

Significance


Double fertilization is a key innovation of flowering plants. The central cell is the second female gamete, and its fertilization gives rise to the endosperm, the nurse of a seed. However, how this cell is specified and evolved in angiosperm remains unknown. This study reveals a transcriptional repression mechanism to specify the central cell in Arabidopsis and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origination of this mechanism in Brassicaceae.

雙受精是有花植物最關鍵的創新之一。中央細胞作為第二個雌配子,其在受精後會形成種子胚胎發育的主要營養供給組織~胚乳。然而,中央細胞是如何特化的以及在被子植物中的起源與演化都還不清楚。本文的研究揭示了一個擬南芥中央細胞特化的轉錄抑制機制,並探討了十字花科中該機制的起源。

通訊:李紅菊 (http://sourcedb.genetics.cas.cn/zw/zjrck/201711/t20171129_4901336.html)

個人簡介:2004年,河北師範大學,學士;2010年,遺傳發育所,博士。

研究方向: 1. 植物細胞極性建立和極性生長的分子調控機理;2. 植物受精過程中生殖隔離的分子基礎。

doi: https://doi.org/10.1073/pnas.1909465117

Journal: PNAS

Published date: March 04, 2020

p.s. 相關方向延伸閱讀:

每日摘要:花粉管生長中完整性的維持與定點定時「爆破」

每日摘要:擬南芥母本生長素作用於早期胚胎發育

每日摘要:植物精細胞特異性表達DUF679膜蛋白助力配子融合(Nature Plants)

每日摘要:擬南芥胚乳表達基因ICE1和ZOU作用於種子休眠(the plant journal)

每日摘要:擬南芥胚胎的成熟並不依賴於胚乳細胞化(the plant journal)

每日摘要:生長素調控擬南芥的胚乳細胞化(Genes & Development)

每日摘要:植物類受體激酶介導的信號傳導作用於雄性-雌性互作(CURR OPIN PLANT BIOL)

每日摘要:擬南芥花粉管精確遞送及釋放精細胞(Current Biology)

每日摘要:無融合生殖研究為未來作物育種提供更所可能(Trends in Genetics)

偶爾精讀:植物胚胎-胚乳雙向多肽信號調控胚胎表皮沉積~上篇(Science)

偶爾精讀:植物胚胎-胚乳雙向多肽信號調控胚胎表皮沉積~下篇(Science)

相關焦點

  • 每日摘要:形成層單層幹細胞決定植物的徑向生長(Plant Physiology)
    幹細胞分裂速率的減緩是確保動植物體細胞發育過程中遺傳信息完整的普遍特徵。植物莖和根的徑向生長是由幹細胞驅動的,該過程是植物長大後重要的機械和生理基礎支撐。在大多數雙子葉植物中,形成層作為潛在的幹細胞龕會向內產生木質部,向外產生韌皮部。形成層除了具有這些非常重要的作用外,其幹細胞的研究因為缺少能夠將形成層亞結構分開的可用工具而受到很大的限制。
  • PNAS/iScience,清華大學黃善金組在花粉管形成中取得進展!
    該論文綜合生物化學、遺傳學和活體成像技術揭示了在擬南芥花粉管中維持微絲成束因子FIM5和PLIM2a/PLIM2b之間的平衡對於產生正常的微絲結構至關重要。  開花植物的花粉管生長是一種頂端生長方式,通過其頂端生長把兩個不能運動的精細胞輸送到胚珠進行雙受精。花粉管生長非常快速,幾十年來,國際上有很多研究組在探討花粉管快速頂端生長機制。
  • 每日摘要:耬鬥菜屬植物花蜜馬刺的調控因子POPOVICH(PNAS)
    因此,理解這些關鍵創新背後潛在的遺傳和發育機制對於演化生物學家來說,一直都是興趣所在。在有花植物中,花蜜距是生物關鍵創新的一個典型示例,其由於可以通過傳粉者特化促進生殖隔離,從而在多個被子植物支系中獨立演化出來,並且導致了這些支系植物的多樣化速率加快。由於傳統的模式植物都不具備花蜜距,因此對於該性狀的遺傳和發育基礎了解得都很少。
  • PNAS:轉錄因子Oct4與Erk/MAPK信號通路在胚胎幹細胞分化中的調控機制
    ES細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受到細胞內轉錄因子與細胞外分子介導的信號通路的共同調控。研究表明,以Oct4為代表的關鍵轉錄因子對於ES細胞保持未分化狀態至關重要;而Erk/MAPK通路對於ES細胞的分化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細胞內轉錄因子與細胞外信號通路之間是如何調控的,它們對於ES細胞分化命運的決定有何意義,關於這方面的研究報導還較少。
  • SOX2在人胚胎幹細胞和神經祖細胞命運決定中的作用機制
    目前,人的胚胎幹細胞和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已經成功地被應用於神經系統各類細胞的定向分化,例如神經幹/祖細胞(neural stem/progenitor cells, NSCs/NPCs)和神經元等,為神經系統疾病的細胞治療奠定了基礎。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等揭示細菌Class III轉錄激活機制
    Steitz研究組解析出CAP/CRP與DNA的複合物晶體結構,該結構首次展示轉錄因子識別DNA的方式。在隨後的幾十年中,科學家們利用化學交聯、DNA足跡、遺傳突變等方法嘗試了解轉錄因子調控基因轉錄的具體機制,發現轉錄因子在啟動子DNA的結合位置直接決定其對下遊基因的影響,一般來說,轉錄因子結合在核心啟動子區域(-35區和-10區)上遊發揮轉錄激活功能,在核心啟動子區域或基因內部則抑制轉錄。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等揭示細菌Class III轉錄激活機制
    9月28日,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張餘課題組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在線發表題為CueR activates transcription through a DNA distortion mechanism的研究論文,主要研究細菌Class III轉錄因子CueR轉錄激活的分子機制。
  • PNAS | 擬南芥P小體介導的選擇性翻譯的機制
    近日,中國臺灣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吳素幸研究團隊發表在PNAS上一篇題為Processing bodies control the selective translation for optimal development of Arabidopsis young seedlings
  • 研究發現植物幹細胞命運決定新機制
    固著生長的高等植物能夠不斷調整器官發生和發育進程,從而適應複雜多變的環境條件。與動物相比,植物的生長發育表現超強的可塑性,這主要取決於其幹細胞組織結構。以模式植物擬南芥根尖分生組織為例,幹細胞組織中心(靜止中心,Quiescent center,QC)與其周圍幹細胞共同構成根尖幹細胞微環境,為根的生長發育持續不斷地提供細胞源。
  • 研究發現植物幹細胞命運決定新機制
    固著生長的高等植物能夠不斷調整器官發生和發育進程,從而適應複雜多變的環境條件。與動物相比,植物的生長發育表現超強的可塑性,這主要取決於其幹細胞組織結構。以模式植物擬南芥根尖分生組織為例,幹細胞組織中心(靜止中心,Quiescent center,QC)與其周圍幹細胞共同構成根尖幹細胞微環境,為根的生長發育持續不斷地提供細胞源。WUSCHEL-RELATED HOMEOBOX 5(WOX5)是一個在幹細胞組織中心特異表達的HOMEOBOX家族基因,對幹細胞組織中心的命運決定有至關重要作用。
  • PNAS | 清華大學黃善金課題組揭示花粉管頂端微絲聚合控制機制
    開花植物的花粉管生長是一種頂端生長方式,通過其頂端生長把兩個不能運動的精細胞輸送到胚珠進行雙受精。花粉管生長非常快速,幾十年來,國際上有很多研究組在探討花粉管快速頂端生長機制。黃善金課題組以擬南芥花粉管為細胞學系統研究花粉管生長的調控機制,其中重點解析微絲骨架在控制花粉管生長過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機制。
  • 細菌ClassIII轉錄因子CueR轉錄激活的分子機制被揭示
    Nature Chem Biol | 張餘研究組揭示細菌ClassIII轉錄因子CueR轉錄激活的分子機制以下文章來源於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 ,作者CEMPS2020年9月28日,Nature Chemical Biology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張餘研究組題為
  • 植物精細胞發育機制研究取得進展
    被子植物的精細胞發育涉及精細調控的細胞分化與命運決定,在此過程中,單倍體的小孢子通過不對稱有絲分裂,產生兩個命運和身份不同的子細胞,即營養細胞和生殖細胞,前者退出細胞周期、在適宜條件下發育成運送精細胞的花粉管;後者通過有絲分裂產生兩個精細胞,這兩個精細胞被花粉管運送到雌蕊的胚囊分別與中央細胞和卵細胞融合啟動雙受精。
  • 中科院:研究發現植物幹細胞命運決定新機制
    固著生長的高等植物能夠不斷調整器官發生和發育進程,從而適應複雜多變的環境條件。與動物相比,植物的生長發育表現超強的可塑性,這主要取決於其幹細胞組織結構。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等揭示H3K27me3識別與轉錄抑制調控的新機制
    研究發現了一個新的組蛋白H3K27me3閱讀器,並揭示了該閱讀器抑制轉錄的一種新的分子機制:通過抑制Pol II末端磷酸化抑制轉錄的起始。組蛋白H3第27位賴氨酸的三甲基化修飾(H3K27me3)是一類重要的轉錄抑制性翻譯後修飾(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PTM),在生物進程的各個方面發揮作用。
  • 每日摘要:猴面花PCR2基因調控類胡蘿蔔素的生物合成(Plant Cell)
    目前,我們對於花中調控類胡蘿蔔素合成的分子機制了解不多。本文中,作者從兩個猴面花物種(一個是由熊蜂授粉的Mimulus lewisii,另一個是由蜂鳥授粉的Mimulus verbenaceus)中鑑定到了一個作用於類胡蘿蔔素色素減少的位點RCP2。作者發現RCP2的功能缺失突變體會導致整個類胡蘿蔔素生物合成通路的劇烈下調。
  • 遺傳所李傳友研究組發現植物幹細胞命運決定新機制
    WUSCHEL-RELATED HOMEOBOX 5 (WOX5)是一個在幹細胞組織中心特異表達的HOMEOBOX家族基因,對於幹細胞組織中心的命運決定起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般認為根尖幹細胞微環境的建立和維持受到兩條核心轉錄因子通路的嚴格控制:即縱向的PLETHORA (PLT)途徑和徑向的SHORTROOT (SHR)/SCARECROW (SCR)途徑。
  • 揭秘植物「身材」管家:獨腳金內酯信號傳導有「絕活兒」雙功能抑制...
    ,突破了獨腳金內酯信號途徑研究的瓶頸,發現一系列調控自身轉錄的轉錄因子,同時參與了抑制蛋白調控分枝等重要發育過程,揭示了一種全新的植物激素信號轉導機制。早在幾年前,他們就發現獨腳金內酯能夠誘導其受體D14與F-box蛋白D3/MAX2以及抑制蛋白D53/SMXL2,6,7,8形成複合體,啟動信號轉導,誘導D53/SMXL2,6,7,8發生泛素化修飾介導的蛋白降解,解除對下遊基因的轉錄抑制,調控植物株型以及作物產量。
  • Science | 植物維管特異性轉錄因子調控根毛響應低磷環境的機制
    責編 | 逸雲  磷是植物生長發育所必須的大量元素之一,磷缺乏會顯著地抑制植物的生長。在缺磷土壤中,植物通過增加其 根系 根毛密度,提高對磷的吸收。TMO5/LHW複合物僅存在於木質部細胞,通過產生細胞分裂素,擴散到鄰近的原形成層細胞,誘導DOF轉錄因子促進細胞增殖【5】。目前,低磷誘導根表皮細胞增殖的分子機制尚不清楚。
  • 每日摘要:結球萵苣控制葉球形成的分子機制(PNAS)
    葉球(leafy head)是植物結構的一個獨特類型,常見於某些蔬菜作物中,具體表現為葉子向內彎曲形成包裹完全的葉球。蔬菜中控制葉球形成的遺傳和分子機理還不清楚。本文中,作者精細定位到了一個控制萵苣葉球形成的主效數量性狀位點,並成功克隆到了該基因。候選基因LsKN1是玉米中knotted 1基因的一個同源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