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長季節通過阻斷韌皮部有機營養向根系輸送獼猴桃環剝
呂 巖 李 濤
環剝(圖 1 )是在生長季節通過阻斷韌皮部有機營養向根系輸送, 而將有機營養截留在樹冠部,促進枝條有機營養積累最大化,達到促進芽體良好分化、抑制樹體旺長、平衡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一種方法。獼猴桃環剝技術的應用,在以紐西蘭為主的獼猴桃發達國家應用歷史悠久。近年來,筆者在國內不同地區不同品種上推廣應用該技術,收到了良好效果。
圖 1 多次環剝的獼猴桃成齡樹
1 環剝對象
環剝是針對成齡盛果樹,穩定樹勢、平衡生長、促進掛果的一種方法。因此,嚴格意義上講,環剝只能用在盛果期成齡樹上, 而且要用在營養生長過旺,不結果或結果少的成齡樹上。具體到樹體標準,美味系主幹胸徑達到 4 cm ,中華系主幹胸徑達到 3 cm ,這是樹體能否進行環剝的下限標準。就生長環境而言,在長江流域的四川、廣西、雲南、福建等產區,年無霜期超過 250天,年光照時間超過 2 000 小時,生長周期長,休眠時間短,休眠期 ≤7.2 ℃ 溫度不足 700 小時的地區,獼猴桃需冷量不足,花芽分化不良,花芽質量不好,萌芽率低,坐果率低,開花不整齊,花期長, 產量過低, 是環剝技術應用的重點地區。這些地區如果沒有環剝技術配套,產量根本無法保證。
2 環剝時間
對於正常掛果樹, 環剝可以促進果實膨大和果實營養積累;對於不掛果或掛果少的旺樹,環剝可以促進花芽良好分化,抑制旺長,改變只長樹不掛果的狀況。
根據紐西蘭的研究,自然狀態下(不用任何植物生長調節劑)利用環剝技術對果實生長的貢獻可以提高 10%~15% 。
依筆者對不掛果過旺樹環剝處理觀察,環剝後次年即可產生 30% 的掛果量, 連續兩年環剝結合其他控旺措施, 不掛果空樹掛果率可達50% 以上。
基於此, 環剝時間要確定在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進期或生殖生長旺盛期, 一是 6 月中上旬,二是 8 月中上旬。也就是針對環剝這項措施,一個生長季節可以進行兩次。
3 環剝部位
根據環剝目的,環剝部位一般有兩個。如果以控制樹勢、促進坐果為目標,環剝部位以主幹部為主;如果以促進果個增大、提高果實幹物質積累為目標,環剝部位以結果母枝為主。
針對需冷量不足,樹勢和枝勢(結果母枝)過旺,連年產量過低或不掛果的樹,可採用主幹和結果母枝同時環剝的方法, 以達到最大限度控旺促花(果)的目的。
4 環剝方法
為了保證環剝質量,最好選用專用環剝刀。如果沒有專用工具, 常用的手持剪樹剪或嫁接刀也可以。
如果在主幹上環剝,要避開嫁接口。 亞熱帶產區主幹整個部位均可環剝,溫帶、寒溫帶地區在距離地面 60 cm 以上環剝為好。
環剝操作關鍵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針對主幹部位環剝, 環剝韌皮寬度以主幹直徑的1/10 為宜,最寬不超過 1/8 。 二是環剝的深度只能到達木質部,不能傷及木質部,也就是將韌皮部全部割離即可,絕不能將木質部刮傷,以防影響傷口癒合。 但同時,也不允許把韌皮環剝一半或未完全剝離。 不規範的環剝會極大地影響樹體生長(圖 2 ),甚至造成樹體死亡。
圖 2 不規範環剝對樹體的影響
5 注意事項
1 )幼齡樹、初果樹、衰弱樹、黃化樹、小葉樹、早期落葉樹等非健康樹,不能進行環剝。
2 )結果母枝環剝,位置務必在預備更新枝的前端(外端),否則易出現冬剪時拉斷結果母枝的問題。 更新預備枝環剝時,一個生長季只能進行 1 次,宜早不晚遲,而且必須要用專用更新枝環剝刀。
3 )環剝工具及環剝部位,在環剝前後要用75% 酒精消毒,以防傷口感染病菌。
4 )環剝在國內獼猴桃產區主要在需冷量不足、生長期長、開花不整齊、產量較低的產區推廣,其次在氣候適宜、生長量大、樹勢較旺、產量不穩的園區推廣。
5 )實踐證明,獼猴桃環剝技術在提升花芽質量、促進花芽分化、提高和保障產量方面有顯著效果,但其僅僅是綜合管理的一個方面,需要在土壤改良、營養平衡、果園授粉、冬夏修剪等園藝措施配合下,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體現良好的效果。 在實施環剝促控技術的同時,一定要重視和保障其他措施跟進和配套, 絕不能以此代彼,顧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