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桃具有怎樣的植物學特徵?教你從根繫結構、類型與分布來看

2020-11-27 蜀鄉小果

獼猴桃是生活中常見的水果,一直被冠以「維C之王」的獼猴桃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因此成為了很多水果愛好者的熱銷水果品種。但是獼猴桃的營養成分雖然高,但是種植管理難題卻大了,它不僅是喜陰品種,而且對於種植的區域很有講究,特別是其根系對於土壤的選擇更挑剔,可以說獼猴桃的根系直接影響樹勢以及產量,因此種植戶應該完全掌握其根系的生長特性以及分布特點,才能為後期的豐產管理做好準備。

獼猴桃是多年生落葉藤本果樹。在自然界中,植株主要依靠一年枝條的先端部分纏繞攀緣在其它樹木或物體上向上生長,樹木有多高,獼猴桃藤就能攀緣多高,在森林中為了爭奪陽光,常常見到獼猴桃一直長到高大樹木的樹冠頂端並遮蓋樹冠,在林緣的溪流溝谷兩邊半陰半陽的溼潤地帶分布較多。

在缺少攀緣物時,枝條自身互相纏繞,長成大型灌木狀。在灌木較多的地方,枝條攀扶在灌木頂部向四周蔓延伸長,冠幅可達數十平方米。在生產栽培條件下,枝條攀附在人工設置的支架上,有些相似於在自然界缺少攀緣物或攀緣在灌木上的情景,不過要受到人為的修剪等調控措施的制約,控制冠幅面積,根據架型不同,冠幅一般為6~10平方米。

獼猴桃的經濟壽命很長,在自然條件下100年以上的老樹仍能大量結果,在人工栽培果園裡,能生長50年以上,樹幹直徑達20cm以上。

獼猴桃的根為直根系肉質根,主根不發達,僅在苗期顯著,後被多而密的側根和鬚根所代替。初生根為透明乳白色,不久逐漸變為褐色,成熟根呈黑褐色或灰褐色;老根的表皮層龜裂,呈片狀脫落,內皮層為粉紅或暗紅色;當根轉為黑色時便失去生命力,由基部再生新根替代。

一、獼猴桃根的構造:根的結構分為根尖、初生構造和次生構造

1、根尖:根的頂端為根尖,最頂端為根冠。

頂端稍後為初生分生組織:可以明顯區分為表皮原、皮層原和中柱原。表皮原細胞較小,長方形;皮層原約有6~8層細胞構成,原生質濃,細胞核大,皮層內有不少大型異細胞,液泡發達透明;中柱原位於根尖的最中央,細胞狹長。

2、初生構造:尖之後為初生構造,由表皮、皮層和中柱構成。

最外一層細胞為表皮,其中一部分細胞的外壁向外伸長形成根毛,數量不多。

皮層生在表皮以內,相當發達,約與初生構造橫切面的2/3,由多層細胞組成,呈多角形或橢圓形,排列不整齊,有胞間隙;皮層最外一層細胞為外皮層,排列緊密,呈長方形;皮層最內一層細胞為內皮層,具有凱氏帶。

中柱位於根的中央,可區分中柱鞘、初生韌皮部和初生木質部。中柱鞘由一層薄壁細胞構成。初生木質部為三原型,每個放射稜由多個導管組成;初生韌皮部呈三個束狀,位於初生木質部放射稜之間,由多個篩管及其伴胞組成。在初生木質部和韌皮部之間,有2~3列細胞構成薄壁組織帶,是將來形成形成層的主要部分。

3、次生構造:根的次生構造由次生維管組織和周皮組成。

次生維管組織是初生木質部和初生韌皮部之間的薄皮組織帶及局部的中柱鞘細胞轉變成形成層,形成了次生維管組織。

隨著根的次生增粗,皮層最外層細胞恢復分裂能力,產生木栓形成層,進而產生周皮。根的次生中柱鞘,為一層較狹窄的大小不一、胞壁較厚的環帶細胞構成,鞘以內為數層薄壁細胞。

根的次生韌皮部由篩管、伴胞、韌皮薄壁細胞和韌皮射線組成。篩管和件胞成群分布,韌皮射線為單列放射狀排列。

獼猴桃根的次生木質部由導管、木薄壁細胞和木纖維組成。導管粗而散生在木纖維中,具梯狀穿孔底板。木纖維細胞橫切近方形,胞壁厚並木質化。木薄壁細胞呈分散的不規則帶。木射線多數為單列細胞、少數為雙列細胞組成,呈放射狀自內向外排列。

根的皮層、增生的薄壁細胞和次生韌皮部中,都生長著為數眾多的大型異細胞,其中含有簇生的針晶狀草酸鈣結晶。

二、獼猴桃根的類型和分布

1、根系:獼猴桃幼苗長出2~3片真葉時,主根就停止生長,隨著側根的分生,形成類似簇生性的側根群,呈鬚根狀根系。其細根發達而稠密,有從生狀的交互生長或纏繞生長現象;加粗生長的側根向四周擴展,根條呈扭曲狀,自根的基部到根的頂端粗度幾乎相等,這些側根形成骨幹根。

在骨幹根上每隔一段距離發生側根,形成一個龐大的側根群,加上根頂端部的鬚根,構成了獼猴桃的主要吸收根。獼猴桃的鬚根(直徑≤2毫米)雖佔總根長度的98%,但生物量只佔總根生物量的20%。

獼猴桃根系在土壤中分布較淺,範圍較廣。一年生苗的根條入土深度為20~30釐米,水平分布達25~40釐米;二年生根系入土深40~50釐米,水平分布60~100釐米;三年生根系明顯加粗,不向土壤深處發展,而向水平方向發展。成年植株的根系,廣泛分布於土壤深1米以內,在地表下40釐米處分布密度最大。

調查發現,根總量的50%在土壤表層50釐米內,90%在1.0米以內。根的水平分布範圍約為樹冠冠幅的3倍。當然根系分布深淺與土壤疏鬆程度、水分含量、肥力狀況密切相關。紐西蘭將獼猴桃成熟芽嫁接到實生苗上,嫁接植株的根在4米深的疏鬆多孔的土壤中被發現。據在都江堰市洪口鄉的調查發現,在衝擊而成的含有大量卵石的肥沃土壤中,有的根入土深度達3米以上。

總之,獼猴桃的根系非常龐大,一年生苗平均總根數達7000餘條,總根長100餘米。紐西蘭調查盛產期獼猴桃在土壤表面下50釐米內,根的密度為每立方米5~10千米長。

2、骨幹根:成年獼猴挑的骨幹根比一般果樹少,粗度比側根大得多,隨著樹齡增長,有部分側根加粗生長,其餘根逐漸衰老死亡,而加粗的側根成為骨於根。

獼猴桃的骨幹根雖只佔總根長度的2%,但生物量卻佔總根生物量的80%。成年植株的骨幹根特別發達,據調查,9~15年生獼猴桃樹骨幹根總長達10.6~16.58米,平均14.02米,直徑在1釐米以上。骨幹根的穿透能力很強,可連續穿透風化母巖1米以上。

3、根壓:前面在根的構造中講到,獼猴桃根的導管發達,因此根壓強大,根部輸導水分和養分的能力很強。在營養生長期,如果缺乏水分,則葉片迅速萎蔫,尤其在萌動後的樹液流動期根壓更大,此時切斷植株任何一部分甚至先前受傷部分都會發生大量傷流。

如果在缺乏水分的時候,切斷獼猴挑一條重要的骨幹根或側根,比如3釐米以上的根,整個植株的葉片會全部萎蔫。這是生產操作中應特別注意的問題

4、不定芽和不定根:粗根在土裡受傷後,能產生不定芽,可萌發成新植株。在生長過程中,匍匐在地面上的枝蔓,在接觸土壤的節間處可產生不定根。

7

關於獼猴桃根系的介紹與詳細情況大致如上,種植戶若能掌握其準確的生長習性進行對應性的管理,相信年年豐產非常簡單。成功就在離我們不遠的地方,就看我們是否努力了!今天的技術分享就到這裡,關於更多果樹的種植管理新技術,可以關注『蜀鄉小果』長期免費學習技術哦。

相關焦點

  • 甜櫻桃齊早大櫻桃的根系分布特點介紹
    櫻桃好吃樹難栽,想要種植好櫻桃樹,了解櫻桃樹的植物學生長特點和品種特點就顯得格外重要,其中對於櫻桃樹的主要特徵的了解,是配套栽培技術的基礎。今天我們來分享齊早大櫻桃的根系分布特點。根系有灰色,有白色,白色的大部分我們認為是吸收根系,如果使用考特作為砧木嫁接,我們會發現甜櫻桃的主根級次分化很快,一條主根在很短的根距內就會生成很多較為細的根系,會讓整個植株的根系的垂直部分和水平分布範圍都變得比較窄。
  • 大櫻桃根系來源和根繫結構
    骨於根粗大,構成根系的骨架,是整個根系的主體。細長根由骨幹根分生而來,粗度0.5~1釐米,是擴大根系分布範圍的主要類型。鬚根粗度1毫米以上,是根系中數量最多的類型,其上著生吸收根。吸收根是大櫻桃的新生根,具有活躍的吸收能力,對土壤溼度和通氣狀況反應敏感,壽命短。 在液培條件下,甜櫻桃白根和木質根單位面積對32P的吸收率相差不多。
  • 「你真的懂獼猴桃嗎?」根系不好都是瞎忙活(下)!擴穴、治真菌
    昨天《根系篇(上篇)》第一部分介紹獼猴桃樹根的「喜氣」和「喜水」習性,這裡的重難點在於「氣」和「水」彼此有點不對付:土壤泡水,那裡邊還能有氣嗎?學農仔細想了想,覺得咱們說獼猴桃「喜水」,不如說獼猴桃「喜溼」,這樣大家就不會記混、出錯了。「喜氣」「喜溼」的獼猴桃根系,對土壤透氣性和保水要求高。針對這一點,多次少量的澆水方法、鬆土、使用有機肥、培養菌群,都是改善土壤通透性的好辦法。
  • 核桃樹根系分類與分布、生長動態等特點
    一、 核桃樹根系的類型與分布核桃樹是由種子播種嫁接而成的,其根系都是實生根系。核桃屬深根性樹種,具有強大的主根、側根和廣泛、密集的鬚根。1、主根由核桃種子胚根而來的垂直向下的大粗根就是主根,它的作用是固定支持地上部、增加根系的垂直分布濃度,產生側根,運輸水分、養分等。
  • 2018年自考藥用植物學名詞解釋一
    藥用植物學:是用植物學的知識和方法研究具有防治疾病和保健作用的植物形態特徵、組織構造、生理功 能、分類鑑定、資源開發和合理利用的科學。2. 本草:歷史上專門記載藥物的著作。3. 原生質體:細胞內有生命物質的總稱,包括細胞質、細胞核、質體、線粒體、高爾基體、核糖體、溶酶體 等,是細胞的主要成分,細胞的一切代謝活動都在這裡進行。4.
  • 水分和光照對獼猴桃生長的影響,這幾點你注意到了嗎?
    大家知道水分對獼猴桃生長的影響嗎?獼猴桃生長需要多少的水分才夠呢?需要怎樣的光照條件呢?下面為大家解答。一、對水分的要求獼猴桃原產地和集中分布區的氣候帶,大多屬於溼潤和半溼潤氣候區,雨量充沛,生境潮溼,根據類群分布的密度大概可分為以下3類。
  • 油菜的階段性發育是怎樣的,有什麼特徵,油菜有多少種類型
    油菜都吃過吧,但是可能不知道油菜有多少種類型,油菜的特性特徵你又知道多少,不知道沒關係,這邊文章小編就與大家說道說道,馬上進入正文吧。油菜都有哪些分類?在十字花科種植的所有作為油的蔬菜統稱為菜籽。油菜種類繁多,根據其植物學形態特徵可分為三類:(一)甘藍類型:甘藍型油菜(Brassicanapus.L)株高100~200釐米,莖有灰綠、藍綠、紅紫各色,蠟粉較厚。主根肥大,支根較多。葉藍綠色,葉片較厚,蠟粉厚。基葉有短卵圓形至長橢圓。葉緣具有缺刻,有1-5對琴狀缺刻。莖生葉有被針形柔長扯針形,沒有葉柄,葉基有耳狀,半抱莖而生。
  • 三個與獼猴桃生長豐產密切相關特徵,怎樣才算正常?
    獼猴桃能否豐產與其葉片、芽、花蕾有著密切的關聯。葉片是樹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供應樹體所需要的養分;芽是獼猴桃的臨時器官,具有種子的相關特點,來年能否豐產可通過此特徵提前觀察;獼猴桃的花是雌雄異株品種,需要通過搭配授粉樹進行配種才能正常掛果。那麼獼猴桃的這三個部位分別具有怎樣的作用與特徵?對獼猴桃生長豐產有什麼幫助呢?接下來就跟著小果一起來看看吧。
  • 世界的氣候(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說課稿
    開場白:各位評委好,我是XX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題目是《世界的氣候》,下面開始我的說課,根據新課標理論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設計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等幾個方面進行說明,首先說一下我對教材的認識。
  • 作物根系轉錄組與根中的真菌群落結構有什麼樣的特點呢?
    在特定土壤類型及環境下,植物類型是影響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的主要因素。玉米不同根系類型對局部硝酸鹽處理具有顯著的側根密度響應及轉錄組功能差異。在水稻研究中也發現,叢枝菌根真菌在軸根和側根中的群落分布不同,並且軸根和側根受到叢枝菌根真菌侵染後表現出轉錄組功能差異。以上研究表明,作物根系在響應非生物及生物脅迫時表現出明顯的根系類型差異特徵即在同一根系的不同類型之間存在著結構功能互補及微生物互作特點。
  • 2019中國科學院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植物學》考試大綱
    希望這些對你有用一、考試科目基本要求及適用範圍概述本《植物學》考試大綱適用於中國科學院大學生態學、植物學和植物生理學等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主要內容包括植物的細胞與組織、植物體的形態結構與發育、植物的繁殖、植物分類與系統發育、植物分子系統學、植物進化發育生物學以及植物分子生物學七大部分。要求考生能熟練掌握有關基本概念,掌握植物形態解剖特徵,系統掌握植物分類與系統發育知識,並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葡萄的植物學特徵,葡萄的各部位特點又是什麼?
    近幾年來隨著大田農業效益下降,設施優質葡萄效益的提高,不少農戶由原來種植大田改為種植葡萄,這其中大部分人對葡萄的植物學特性並不十分清楚,出現了園地選址不當造成葡萄樹長勢不好、病蟲害嚴重、生理性障礙等問題頻繁發生,果實品質低下以至絕產、絕收;下面我們來看看葡萄的植物學特性以及各部位的特點。
  • 百合是如何分類與分布的,百合形態特徵和生態習性又是怎樣的?
    導語:百合是如何分類與分布的,百合形態特徵和生態習性又是怎樣的?百合是單子葉植物亞綱,百合屬,百合科的植物,是一種種球花卉,因其地下鱗莖由許多鱗片合抱而成,葉片相合,狀如白蓮,故其命名為百合。百合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百合通常是指其地下由眾多鱗片包合而成的變態莖。
  • 熱帶雨林的結構是怎樣的?
    熱帶雨林的結構是怎樣的?原創 盧達晨 中學地理問答 地理問答 有問必答答:熱帶雨林是由耐陰、喜溼、喜高溫的常綠種類組成,並具有豐富的附生植物和木質藤本植物,種類豐富、結構複雜的植物群落。雨林結構分為喬木層、灌木層和草本層。1 喬木層喬木層可分為上層、中層和下層。上層林木不密集,樹幹高大,常具板狀根。中層和下層林木形成密集的林冠,且下層林木常出現老莖生花現象。
  • 廣東銷量第一:來看貴州獼猴桃2020年的奇妙旅途
    2020年,貴州獼猴桃撩動了全國哪些地方的「芳心」呢?跟著順豐大數據,開啟貴州獼猴桃這一年的奇妙旅途!  9月、10月黃金銷售期 8月盡顯品種優勢  貴州獼猴桃主要品種有綠肉型品種「貴長」獼猴桃(種植比例達60%)和紅肉型品種「紅陽」獼猴桃兩種,主要集中在貴陽市修文縣、息烽縣以及六盤水市水城區。
  • 你知道獼猴桃的芽可分為葉芽和花芽,花可分為雄花和雌花嗎以及它的...
    獼猴桃的萌芽期多在3月中上旬。獼猴桃的萌芽率較低,一般為47%~54%,這有利於防止枝條密導致不能更好地向結果芽提供養分。成年樹上良好的發育枝及結果枝上的主芽易形成花芽。芽為鱗芽,鱗片為黃褐色毛狀;復芽,且有主副之分,中間較大的芽為主芽,兩側較小的為副芽,呈潛伏狀;主芽易萌發成為新梢,主芽易萌發成枝,而副芽一般不易萌發,多成為潛伏芽。
  • 特色南瓜的植物學特徵
    (一)特色南瓜的形態特徵1.根南瓜的根系在瓜類蔬菜中是最強大的,主根入土深達2~3米,大部分根群分布在耕作層10~30釐米的範圍內,在根系發育最旺盛時,一株可佔10立方米的土壤體積。南瓜在播種後25~30天側根分布的半徑可達85~135釐米,播種後42天,直根深達75釐米。
  • 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長與分布對植物的影響
    植物的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長狀態,除了與根系的特性有關以外,還常常受到外界的各種環境影響,比如土壤的狀況、水源、光照等都會對根系造成一定影響,那麼了解植物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長分布情況,對於植物的合理密植,中耕施肥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 Plant Physiology: 植物根系對「節約用水」 的崇高追求
    水分再分配的機制對植物和生態系統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 HR 在根區土壤重新分配水分,可以改善土壤水分的存儲和利用,從而實現根系區域的水分分布均勻化。HR 不僅有助於避免木質部栓化,並保護淺根系在乾燥的土壤中存活來維持其功能,而且可以促進表層土壤中有機質的分解和氮循環。中國白楊樹具有水平擴展的側根和深根系,能佔據更多土層。
  • 玉米根系在土壤中的空間分布以及軸根與側根及根系的關係
    氮高效自交系478和氮低效自交系Wu312在不同土層的根長和根長密度空間分布狀況。根長在莖垂直下方土壤中的密度最大。無論在水平方向還是垂直方向,478的根長和根長密度都遠遠高於Wu312。在0~10cm土層中,兩株478之間根系交叉量較大,而Wu312少得多。478的根系分布更廣、更深。兩個自交系的總根長和根長密度都呈現隨土壤深度增加逐漸減少的變化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