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芽
獼猴桃的芽分為葉芽和花芽,苗期和潛伏芽萌發形成徒長枝上和細弱枝上的芽瘦小多為葉芽,萌發後只抽梢長葉而不結果。進入結果期植株上的芽多是混合芽,在外形上很難與營養發育枝上的葉芽相區別,混合芽肥大、飽滿,萌發後不僅抽梢長葉,而且開花結果。
獼猴桃的萌芽期多在3月中上旬。獼猴桃的萌芽率較低,一般為47%~54%,這有利於防止枝條密導致不能更好地向結果芽提供養分。成年樹上良好的發育枝及結果枝上的主芽易形成花芽。芽為鱗芽,鱗片為黃褐色毛狀;復芽,且有主副之分,中間較大的芽為主芽,兩側較小的為副芽,呈潛伏狀;主芽易萌發成為新梢,主芽易萌發成枝,而副芽一般不易萌發,多成為潛伏芽。副芽在主芽受傷,夭折或者枝條被修剪時才能萌發。
老枝上的潛伏芽萌發後多抽生為徒長枝,這對枝條更新有重大意義。混合芽又根據枝條上萌發的位置,可分為上位芽、平位芽、下位芽。方向朝上或側上的芽子容易萌發,且生長旺,萌發率高,抽枝旺,結果多,向下或側下的芽子萌發較少,結果少,在生產上可減少抹芽、疏枝的投工,下位芽朝地面,萌發率低,抽生枝條衰弱。獼猴桃芽具早熟性,當年形成的芽可萌發成枝,但是已開花結果部位的葉腋間的芽,便不能再萌發,成為盲芽。潛伏芽壽命較長,有利於更新復壯。
4 1.花.獼猴桃為雌雄異株植物,有雌花和雌花之分。雌花和雄花在形態上都是兩性花,但在功能上雄花的雌蕊敗育,雌花的花粉敗育,因此都是單性花。雌性植珠的花多數為單生,雄性植株的花多呈聚傘花序,形狀呈倒卵形或匙形,乳白色、淡黃色,淡綠色或紫紅色,有香氣。雄蕊多為31~49個,,每一花序中花朵的數量在種間及品種間均有差異,花序通常有2~5朵花,花葯為黃色,花瓣多為5枚,花絲長於子房,子房小,有心室、無胚珠,花粉粒大,不能正常發育成果。雄蕊退化,花絲白色,短於子房,向下彎曲,花葯微黃,花粉粒小,僅有空癟的花粉囊,無發芽能。
雌花有單花和聚傘花序兩種,聚傘花序通常有2~3朵花。幼年樹的雌花多為單生花,成年樹花序增多,但是仍以單生花為主。花序頂花發育,側花退化,多呈單生狀態。花蕾大,倒卵形,子房發達,花柱分離,扁球形或圓球形,密生白色茸毛。花柱基部聯合,柱頭白色,多數為21~41個,多數呈放射線狀,胚珠多而發育正常。
2根,獼猴桃的根系屬於肉質根,組織鬆軟,無明顯垂直根,特別是生長在堅硬土層內的分布較淺(多分布在30~50釐米),生長在疏鬆的土壤內的分布較深。由此可見獼猴桃是淺根植物,不耐乾旱,在栽培管理上要注意深翻改土,引根深入,但是要注意葉片大而水分蒸騰量大,需要注意保持土壤溼潤。
獼猴桃生長對環境都有哪些要求《一》
獼猴桃原產地集中分布區大多屬溼潤和半溼潤氣候區,在長期系統發育過程中形成了喜溼怕旱的特性。所以在日常的生產管理中,根部是獼猴桃保護的重點,否則爛根樹死。
感謝你觀看喜歡的話麻煩收藏下,說不定你那天能用到,後期內容更精彩,收藏加關注不迷路,免得後期你刷著刷著就沒了
獼猴桃的枝蔓與葉這兩大重要器官的生長發育特性是怎樣的?
中國獼猴桃至少有十處產地 其中有五大產地分別位於